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总结宁波市鄞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MP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对4681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对不同年度、季节、性别及年龄MP感染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MP-IgM阳性患儿1826例,阳性率39.01%;MP感染有季节性差异,冬季感染率最高,在年龄差异上,4~6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为58.03%,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儿感染率较男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呼吸道感染的MP阳性率41.14%,明显高于上呼吸道感染的3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年总体感染率明显高于2010、201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感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一个主要病因,且发病率有增高趋势,鄞州区2009年为流行年份,临床加强MP感染防治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2.
王蓉  孙红  艾洪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2):5155-5156,5159
目的 探讨武汉市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率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 运用被动凝集法检测患儿血清MP特异性抗体IgM进行检测.结果 7793例患儿中检测出2659例MP阳性,阳性率为34.13%,其中男性患儿MP-IgM阳性率为29.35%;女性患儿MP-IgM阳性率为42.5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1岁组、1~3岁组、3~6岁组、6~15岁组MP-IgM阳性率分别为8.19%、34.69%、46.96%、59.46%;各年龄组间患儿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MP感染率较高,学龄期儿童为好发年龄,女性患儿MP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患儿.  相似文献   

3.
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调查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目的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率与季节、年龄以及性别的关系.方法应用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快速检测卡法进行血清MP特异性IgM检测.结果3年共检测957例患儿样本,其中阳性样本数共386例,阳性率为40.3%.男、女性肺炎患儿MP-IgM阳性率分别为34.5%、5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1岁婴儿期MP感染率为14.4%;2~3岁组幼儿MP感染率为40.6%;4~6岁学龄前期MP感染发病率为45.9%;7~14学龄期MP感染率为52.2%.0~1岁组MP-IgM阳性率低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病时间分布上,全年皆有不同程度MP感染病例发生,秋冬季节MP感染率比春夏季节高.从2002~2004年,MP阳性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MP感染的好发年龄为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女性儿童感染机会高于男性儿童,易发季节为秋冬季.  相似文献   

4.
刘鑫 《上海预防医学》2023,35(2):154-158
【目的】探讨浙江省宁波地区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住院的6 782例0~14岁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呼吸道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法检测MP感染及耐药基因(23S rRNA)突变情况。【结果】2019—2021年6 782例检测患儿中,MP感染数1 290例,感染率为19.02%,MP阳性率呈逐年递减趋势(P<0.05),2019年MP阳性率(28.12%)高于2020年(7.16%)和2021年(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7)。1 290例MP阳性标本中,947例发生耐药突变,耐药率为73.41%,2020年耐药率最高(84.04%),高于2019年(73.01%)和2021年(6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7)。不同季节MP阳性率和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MP阳性率最高,为25.00%,冬季MP耐药率最高,为7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8)。女性患儿阳性率(20.52%)高于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之间的相关性,为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324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哮喘组)与1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组)在入院后7d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咽拭子肺炎支原体-DNA、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检测.结果 肺炎支原体检测结果比较,哮喘组阳性率为37.65%,对照组阳性率为2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6岁患儿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最高为46.67%,3~6岁患儿阳性率为27.12%,<3岁患儿阳性率为23.08%,不同年龄段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肺炎支原体阳性患儿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486.29±242.18)×109,免疫球蛋白E为(650.96±257.84)U/ml,阴性患儿分别(368.52±129.76)×109、(417.42±274.46) U/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在哮喘发作时常伴有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检测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并对MP-IgM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结果解读进行评价。方法统计2018年度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971医院儿科病房以各类"呼吸道感染"住院并进行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的71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MP-IgM阳性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儿及不同季节的分布,比较MP-IgM检测结果与临床表现的符合情况,对MP-IgM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结果解读进行评价。结果 MP感染率在不同年龄段患儿(不包括5个月的小婴儿)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儿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的MP-IgM检测阳性率在不同月份、不同季节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合临床表现,单次抗体检测,阳性符合率仅58.0%,但如果前次住院为阴性,则阳性符合率显著增高(68.2%),反之则显著降低(35.7%)。结论 MP感染全年均可发生,没有显著季节及年龄差异,女性患儿感染率较高,对MP-IgM抗体的检测结果解读必须结合临床表现,近期的检测结果有助于结果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咽拭子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血清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两种检测方法的不同。方法:将198例疑似MP感染的患儿根据年龄分为两组:A组(0~3岁,n=75)、B组(3~12岁, n=123),分别取咽拭子用PCR法测MP-DNA,取血清用IIFA法测MP-IgM,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率。结果:MP-DNA检测阳性率为57.07%,MP-IgM检测阳性率为47.4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MP-DNA阳性率48.00%明显高于同组MP-IgM阳性率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MP-DNA和MP-IgM阳性率分别为62.60%、60.9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R与IIFA联合检测可以提高MP感染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莱芜市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中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的感染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确诊为CAP的患儿2 926例,利用被动凝集法测定患儿血清中的MP-IgM,MP-IgM测定阳性者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同时详细记录患儿的性别、发病年龄、生活环境、发病时间及肺部X线表现等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AP患儿中MP感染率以2012年感染率(35.1%)最高,与2010、2011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2010年及2011年感染率较高的季节为第一、第四季度,而2012年各季度感染率均高于2010年度及2011年度,其中以第二季度感染率最高。综合2010—2012年平均以第一季度发感染率(30.5%)最高。4~6岁、7~9岁的MP感染率(46.6%、45.4%)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的MP感染率为24.2%,女性的MP感染率为26.2%,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叶性肺炎患儿中288例MP-IgM检测结果阳性,阳性率最高,为62.9%,与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居住地在城市的患儿MP-IgM阳性率(32.3%)明显高于居住地在农村的患儿(2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MP感染率随流行年份及季节不同而不同,高发年龄阶段是4~6岁和7~9岁,肺部X线表现为大叶性肺炎者一半以上由MP感染所致,城市患儿中MP感染率高于农村患儿。了解本地区MP感染流行特点,在病程初期即可给予经验性诊断及治疗,以缩短病程及减少用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临床表现特点及感染规律,提高小儿MP肺炎的诊治水平.方法 本院125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经临床确诊218例为MP肺炎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呼吸道感染患儿抗-Mp-IgM阳性率为55.0%(688/1250),女性患儿阳性率(63.2%)高于男性(49.6%)患儿(x2=48.1,P〈0.01);〈1岁患儿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x2≥48.3,P〈0.01),而其他年龄段之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儿童年龄增长其Mp-IgM检测率呈上升趋势(x2=26.45,P〈0.01).65.6%的患儿C-反应蛋白增高,58.4%的患儿心肌酶谱增高,18.3%的患儿尿酸增高.持续发热伴刺激性咳嗽的患儿占82.4%.胸片以一侧大片絮状阴影占85.6%,右侧(150例)多于左侧(68例),下叶(148/218)多于中上叶.40.4%(88/218)的有肺外并发症.结论 小儿MP肺炎好发于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早期体征不典型,肺外合并症多.因此,对于疑似患儿常规检测MP-IgM抗体,有利于早期诊治,可降低小儿MP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MP)感染发病率与季节、患儿年龄和性别的关系,了解MP流行趋势和致病特点,为临床诊断MP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MP抗体(MP-Ab),并对2011年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MP-Ab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送检的5271份标本中有1603份检出阳性,阳性率为30.41%,其中MP-Ab检测滴度1:80的患儿所占比例最高为27.63%,滴度≥1:1280较少,占6.68%;MP感染的季节性明显,春季和冬季的检出率最高;在不同年龄组中,1~3岁组阳性率最高,为34.20%,其次是3~6岁组为31.25%,≥6岁组的阳性率最低为24.13%,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患儿阳性率分别为30.96%、29.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P感染症状较轻,大多患儿预后良好;全年均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高发;1~6岁儿童为高危人群;男、女患儿感染机会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嘉兴市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规律,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间在嘉兴市第二医院就诊的0~12岁吸道感染患儿2275例进行肺炎支原体免疫球蛋白M抗体(MP—IgM抗体)检测,并分析〈1岁、l~6岁和~12岁年龄组及全年4个季度患儿MP—IgM抗体的阳性检出率。结果227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栓出MP—IgM抗体阳性295例,阳性率为12.97%,其中〈1岁、1~6岁和一12岁年龄组患儿MP—IgM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8%(30/338)、13.67%(205/1500)和13.73%(60/437);1岁以内患儿MP—IgM抗体阳性率均低于其它两个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5.673和4.371,均P〈0.05),1~6岁和~12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01,P〉0.05)。4个季度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4.44%(65/450)、12.36%(83/671)、9.82%(40/407)和14.20%(107/7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0.462,P〈0.05)。结论MP感染的患儿以学龄前儿童及学龄期儿童为主,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第3季度最低,第一、第4季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检验不规律使用阿奇霉素与MP耐药性是否相关.方法 以MP抗体滴度1∶320为诊断MP感染标准,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女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792例5~13岁合并发热或(和)咳嗽的MP感染患儿中,MP-IgM呈阳性的43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其1年内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应用和MP感染次数分别纳入实验组(n=217,半年内无MP感染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应用史);对照组(n=214,1年内反复MP感染且不规律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2次).患儿入院当天于不同时间进行2次MP培养,对培养结果MP呈阳性者提取DNA进行23S rRNA V PCR产物合成与23S rRNA V区基因突变位点检测,并进行MP呈阳性者的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性试验.对两组MP株的耐药性等进行比较.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敏感和23S rRNA V区无突变患儿进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于治疗2周及4周末再行MP培养,对阳性者分析23S rRNA V区基因位点突变情况.对实验组阿奇霉素敏感且23S rRNA V区测序无基因位点无突变的患儿进行阿奇霉序贯治疗,分别于治疗2周及4周时判断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疗效.对于对照组214例反复MP感染患儿不规律应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频次与耐药性关系进行统计学比较.对两组患儿的肺外并发病及住院时间分别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妇女儿童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年龄及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本组患儿的MP感染率为54.4%(431/792).对本组药敏实验结果MP-IgM呈阳性患儿咽拭子进行快速MP培养的阳性率为26.6%(115/431).实验组与对照组MP株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1,P=0.041).对照组214例患儿1年内不规律大环内酯类药物应用频次与耐药率比较,不规律用药次数越多,耐药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χ2趋势值=22.056,21.932;P〈0.05).实验组14例患儿的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阿奇霉素敏感且23S rRNA V区测序无基因位点无突变,对其进行阿奇霉序贯治疗2周后,咽拭子培养结果显示MP呈阳性为4例,根治率为71.42%(10/14).对此4例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提示对阿奇霉素仍敏感,并对其进行23S rRNA V区测序发现无基因位点突变,继续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至4周末时,实验组14例患儿的根治率为92.85%(13/14).实验组14例MP药物敏感株与对照组37例MP耐药株患儿的肺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3,P〈0.05).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05,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MP感染安全有效,并不会诱导出耐药株,而不规律应用阿奇霉素可诱导耐药株,且耐药率与不规律应用的次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小儿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感染发病率、性别、发病季节及发病年龄分布。方法 用SERODIA@-MYCOⅡ颗粒凝集方法对本院住院及门诊呼吸道感染儿童做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结果 3年共检测肺炎儿童5 924例, 阳性数为2 321例, 阳性率为39.13%;男性患儿阳性率34.403%(1 208/3 512), 低于女性患儿阳性率46.14%(1 113/2 412), 差异有统计意义(χ2=82.82, P<0.01)。MP抗体阳性率最高季节在第4季度(10-12月), 为42.00% (625/1 488), 其次在第1季度(1-3月), 为41.25% (528/1 280)。按年龄共分为14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1岁年龄段MP阳性率最低为13.55%, 其次为1~2岁年龄段和2~3岁年龄段MP阳性率, 9~10岁年龄段MP阳性率最高为65.03%, 5~14岁年龄范围MP阳性率保持较高水平约51%~65%, 可见儿童MP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2010-2012年MP抗体阳性率无统计意义。结论 MP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 MP感染的高峰期第1季度和第4季度, MP感染的好发年龄范围为5~14岁之间, 2010-2012年期间的3年MP阳性率一致, 临床上应加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检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其与季节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儿科住院患儿469例,分析其临床分布特点及季节与患儿发病年龄、年份、下呼吸道感染(LRTI)、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结果年龄<3岁、3~7岁、7~14岁患儿构成比分别为23.03%(108/469)、58.00%(272/469)、18.98%(89/469)。春、夏、秋、冬季患儿构成比分别为18.12%(85/469)、23.45%(110/469)、29.00%(136/469)、29.42%(138/469)。不同年龄段季节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季节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夏、秋、冬季患儿并发LRTI率依次为29.41%(25/85)、34.55%(38/110)、40.44%(55/136)、38.41%(53/1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岁、3~7岁、7~14岁患儿并发LRTI率依次为45.37%(49/108),40.07%(109/272),14.61%(1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春、夏、秋、冬季MP-Ig M阳性率分别为5.88%(5/85)、5.45%(6/110)、20.59%(28/136)、13.04%(18/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好发于学龄前期,年龄较小患儿较易并发LRTI,与季节有一定相关性,秋冬季节是其发病高峰,季节分布与年龄无关、与年份有关,秋冬季节较易感染MP。  相似文献   

15.
张玉峰 《职业与健康》2009,25(14):1560-156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关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山东铝业公司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106例为观察组,106例同期就诊、年龄相仿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应用胶体金法测定2组患儿MP-IgM。观察组MP-IgM阳性者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MP-IgM阳性46例,阳性率为43.4%;对照组MP-IgM阳性16例,阳性率为15.1%。MP-IgM阳性阿奇霉素治疗组30例,有效率86.7%;常规治疗组16例,有效率4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P感染与小儿哮喘关系密切,对哮喘发作期患儿要考虑MP感染可能。哮喘并MP感染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邢业兰 《工企医刊》2012,25(2):29-30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为临床诊治和预防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GIFA试剂盒,对我院曾在201 1年1-12月期间诊治的620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进行血清MP - IgM抗体检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收集6208例临床疑似肺炎支原体患儿血清标本,其中2396例患儿血清标本MP - IgM抗体阳性,阳性率为38.60%.女性患儿MP - IgM抗体阳性率45.21% (1085/2400)高于男性患儿34.43% (1311/3808).血清MP- IgM抗体阳性率最高年龄组在学龄期(>5岁),为49.25% (753/1529);血清MP - IgM抗体阳性率最高季节在第四季度为41.50%(696/1677).结论 肺炎支原体MP - IgM抗体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学龄期儿童和第四季度分别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峰年龄组和高峰季节.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体之一,其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有增加的趋势,临床上应加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148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方法用间接凝集法检测1482例患者血清中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滴度≥1∶80为阳性,≤1∶40为阴性。结果1482例患者中234例呈Mp-IgM阳性,阳性率为15.79%,效价最高达1∶1280,检出抗体最小年龄为3月,最大83岁。不同性别MP抗体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不同季节MP抗体检出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四季均能引起呼吸道感染,以冬、春季尤甚,6~14岁儿童发病率尤高,对呼吸道感染者应加强Mp-IgM的检测,及时提供诊治依据,避免滥用抗生素。间接凝集法测Mp-IgM操作简单快速,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合肥地区儿童的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做好本地区的呼吸道感染疾控防治提供帮助。方法: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儿童血清MP-IgM抗体,分析MP感染与患儿性别、年龄、区域及与当年感染性呼吸道疾病的构成比关系。结果:736例MP感染小儿在2010~2012年度检出率占当年感染性呼吸道疾病患儿比率有增加趋势,3年检出率经x~2检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年发病人数在男女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年MP肺炎检出率有增加趋势(P0.05),城市发病率远远高于农村。结论:合肥地区小儿MP感染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城市感染率高于农村,且发病年龄有小龄化趋势,MP肺炎在肺炎中的构成比有增加趋势,MP感染无男女性别差异。做好本地区MP感染儿童监测,掌握其流行病学特点,对做好本地区的疾控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