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王春花 《北方药学》2012,(11):16-16
目的:观察苍耳子散过敏煎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本院就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占96.4%;对照组总有效率占72.5%。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苍耳子散合过敏煎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乌梅止敏鼻炎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乌梅止敏鼻炎汤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乌梅止敏鼻炎汤口服,每12天为一疗程。结果 128例经1-3个疗程治疗,近期治愈88例(68.7%),显效22例(17.18%),有效10例(7.81%),无效8例(6.4%),总有效率93.75%。结论 乌梅止敏鼻炎汤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效好的疗效,且见效可靠、无毒、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于大椎、迎香穴采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5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每次贴敷1 h左右,7 d 1次,3次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痊愈17例,有效2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远期疗效肯定,且无毒副作用,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肺脾论治小儿变应性鼻炎1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从肺脾论治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116例过敏性鼻炎患儿辨证分为肺气虚寒型、脾虚痰饮型,分别给予益气固表、祛风通窍、散寒化饮和健脾益气、化湿止流治疗,方选小青龙汤合苍耳子散加减及苓桂术甘汤合苍耳子散加减。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2型有效率分别为92%,88%,总有效率为90%。结论从肺脾论治能有效缓解及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癜汤治疗风热伤络型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60例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均采用清癜汤水煎服,每日1剂,1月为1个疗程,1~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随访观察1年。结果痊愈51例,好转8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达96.7%。结论清癜汤治疗风热伤络型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用犀角地黄汤辨证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40例,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治愈3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能较快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盐水洗鼻疗法对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门诊收治的75例过敏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生理盐水每天对鼻腔进行冲洗每天2次;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片或辛芩颗粒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3~6个疗程。期间详细记录各组患儿治愈时间及疗效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治疗组38例中35例顺利完成试验,对照组37例中35例完成试验。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水洗鼻疗法能有效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且无不良反应,是治疗该病的绿色新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30d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制鼻渊合剂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过敏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糖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自制鼻渊合剂口服及小儿推拿治疗,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评分明显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评分下降更显著(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鼻渊合剂联合推拿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内服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7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均内服中药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内服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疏风通窍汤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20例过敏性鼻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鼻渊通窍颗粒冲服,治疗组给予自拟疏风通窍汤。结果对照组治愈32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治愈45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疏风通窍汤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扶正止鼽颗粒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诊断标准的128例患者随机分配到扶正止鼽颗粒实验组(A组64例)和中成药辛芳鼻炎胶囊对照组(B组64例),疗程4周,作双盲对照观察。观察两组白细胞介素4(IL-4)的变化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62.25%,A组疗效优于B组(P<0.05);治疗后A组的IL-4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均能降低PAR患者的IL-4水平。结论扶正止鼽颗粒通过降低PAR患者的IL-4水平而有效地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13.
举例说明临床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小儿乳蛾、感染后咳嗽、过敏性鼻炎、喉源性咳嗽的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研究加味益气汤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4例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加味益气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复发率明显减少(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加味益气汤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成人变应性鼻炎所致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给予相同的喷鼻和抗组胺药物,观察组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于治疗2周及随访1个月后分别评价疗效。结果:2周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有效率为60.0%,二者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12,P〈0.05);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有效率为95.8%,二者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9,P〉0.05)。结论:在变应性鼻炎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是较短时间内缓解咳嗽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马文红主任医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经验,取小柴胡汤斡旋表里、和解少阳、宣肃气机之功效,从而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附案例2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改良雷火神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采用改良雷火神针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传统的雷火灸。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0%和96.0%,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1.9%和95.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意义(P>0.05)。结论改良雷火神针治疗过敏性鼻炎,经济实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陈蓉 《哈尔滨医药》2014,34(1):16-17
目的 观察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过敏性鼻炎诊断标准的18~65岁患者60 例,通过单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对照组运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分析机理.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 76.67%,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副作用.结论 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同时有效地避免了西药治疗的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手术加微电脑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鼻内镜下手术加XVC-Ⅱ型微电脑射频治疗仪治疗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结果治疗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经手术加微电脑射频治疗后随访观察1年,显效54例(90%)。有效4例(6.7%),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结论手术加微电脑射频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