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结合循经点穴及护理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变化。方法对42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中药熏洗结合循经点穴及有效的护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患儿肌张力进行评级,并对内收肌角、胭窝角、足背屈角进行测量,以评定肌张力的改变情况和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儿肌张力、内收肌角、胭窝角、足背屈角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83.3%,81.0%,73.8%;治疗后肌张力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内收肌角、胭窝角、足背屈角均较治疗前增大,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熏洗结合点穴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可明显降低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度,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结合运动治疗脑瘫儿童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60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运动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肌内效贴结合运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Ⅱ区)及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肌张力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Ⅱ区)及BB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儿GMFM(Ⅱ区)及BBS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GMFM(Ⅱ区)(56.67±6.28)分、BBS评分(43.81±9.85)分高于对照组的(51.82±5.45)、(37.51±8.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跟耳试验、足背屈角、股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儿肌张力情况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跟耳试验、足背屈角、股角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肌内效贴结合运动应用到脑瘫患儿的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患儿肌张力低下情况,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悬吊训练对脑瘫患儿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68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康复治疗差异,分为实验组(n=34)与对照组(n=34),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措施,实验组于其基础上配合悬吊训练,对比2组训练前后腓肠肌张力、GMFM评分、膝过伸角度、足背屈角以及Furl-Meyer评分.结果 实验组训练后腓肠肌张力[(1.28±0.21)级]、膝过伸角度[(4.46±3.02).]、足背屈角[(68.72±1.46).],明显小于对照组[(1.85±0.33)级、(5.98±3.21).、(87.45±1.63)°](P<0.05);实验组训练后GMFM评分[(78.35±3.68)]、Furl-Meyer评分[(86.34±6.77)],明显高于对照组[(63.47±3.34)、(77.35±6.13)](P<0.05).结论 基于常规康复治疗进行悬吊训练,可有效减小脑瘫患儿腓肠肌张力,改善膝过伸症状,显著缓解运动障碍,具有积极实施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肉毒杆菌毒素A辅助复健训练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32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6例,试验组1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复健训练治疗,试验组则给予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辅助复健训练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的粗大运动(GMFM)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肌张力改良Ashworth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5);试验组的腘窝角、足背屈角、足外展角的活动范围相比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采用肉毒杆菌毒素A辅助复健训练治疗儿童脑瘫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刘敏  赵红英  王丽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6):2453-2454
目的:观察痉挛肌治疗仪配合功能训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中的疗效.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70例,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痉挛肌治疗仪治疗加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总疗程为半年.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the gross function measure,GMFM)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MFM评分显示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痉挛肌治疗仪配合功能训练能明显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肢体运动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6.
高阳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3):26-27
目的:研究低频神经肌治疗配合运动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低频神经肌治疗加运动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单纯运动功能训练,同时治疗半年,观察低频神经肌治疗配合运动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肌张力显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率为13.3%,总有效率为83.3%,两组在肌张力的缓解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较治疗前GMFM评分有所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神经肌治疗加运动功能训练较单纯运动功能训练组大运动评分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神经肌治疗加运动功能训练疗效优于单纯运动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浴配合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踝关节活动障碍的短期疗效。方法:治疗前测定患儿足背屈角,并进行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采用药浴加推拿方法,作用于小腿三头肌及踝关节,结束后测定患儿足背屈角及CSS评分,并评定其短期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患儿踝关节活动度有明显改善(P〈0.05),有效率为85.5%,C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有效率为70.0%。结论:采用中药浴配合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踝关节活动障碍,短期内可明显改善踝关节活动度及小腿三头肌痉挛,可作为痉挛型脑瘫临床辅助治疗及家庭康复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水疗联合康复护理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水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训练,主要包括Bobath法训练、姿势矫正训练、经皮神经电刺激训练、中医针刺或电针治疗等。2组均治疗2月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患儿肌肉张力和足背屈角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为93.33%,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儿的肌肉张力和足背屈角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肌肉张力和足背屈角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水疗联合康复护理训练能显著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的临床疗效,改善患儿足部运动功能,缓解跟腱肌肉紧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头针联合Bobath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及Bobath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头针治疗,1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量表评分和综合功能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shworth肌张力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综合功能临床总有效率为64.29%,治疗组为90.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痉挛改善临床总有效率为50.00%,治疗组为80.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头针联合Bobath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可明显提高患儿的GMFM量表评分和综合功能评分,改善Ashworth肌张力,提高临床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穴位注射配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在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治疗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每组治疗3个疗程,20 d为1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休息10 d。3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和血乳酸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乳酸监测值均较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患儿在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能够更有效降低血乳酸水平,提高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康复训练结合药物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采用康复训练结合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儿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2组患儿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定中D区和E区得分、GMFCS评定等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采用康复训练结合药物治疗有助于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药浴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2组,A组20例给予中药药浴治疗配合运动疗法,B组20例给予普通运动疗法,2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定表(GMFM)对患儿进行粗大运动功能测评。结果 2组患儿治疗后GMFM评分均升高(P<0.05),且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中药药浴康复治疗对提高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童粗大动力功能的康复疗效具有影响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蜡疗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功能训练、药物、按摩、肌痉挛、头皮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4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蜡疗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实验组治愈28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治愈15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蜡疗能显著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分析多点靶肌注射与非多点靶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诊治的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非多点靶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多点靶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以及治疗12个月的改良Ashworth评分、CSS评分和GMFM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改良Ashworth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12个月后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的CSS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的GMFM评分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多点靶肌注射与非多点靶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小儿痉挛型脑性瘫痪均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多点靶肌注射Ashworth评分优于非多点靶肌注射,更加有效缓解患儿的肢体痉挛程度,改善粗大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持续被动运动(CPM)对偏瘫患者股四头肌张力及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存在下肢痉挛的偏瘫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下肢CPM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4、6周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6周的股四头肌张力评分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6周的股四头肌张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4、6周的FM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4、6周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M能降低偏瘫患者股四头肌张力以及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分析痉挛型脑瘫儿童应用小组作业法的临床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康复医学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痉挛型脑瘫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常规康复疗法)与观察组(40例,小组作业疗法),对比分析其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C-WISC评分为(96.5±2.1)分,Barthel指数评分为(71.6±7.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9.2±7.1)分、(59.2±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MFM水平(64.3±5.8)分,对照组(63.7±5.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痉挛型脑瘫儿童应用小组作业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针刺、推拿联合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临床症状及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来本院就诊的9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给予针刺、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3个月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评估量表评价两种治疗方案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临床症状和下肢功能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GMFM-88总百分比为(68.94±4.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13±4.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推拿联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症状,恢复患儿下肢功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