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短效加中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及长效胰岛素对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情况。方法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糖患者116例,除脑梗死常规治疗外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诺和灵R+诺和灵N、诺和灵30R、诺和锐30和长秀霖。试验过程为期3个月,观察4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并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比较各种胰岛素制剂的应用效果。结果4种胰岛素制剂治疗均能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且诺和锐30组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4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诺和锐30组优于其他3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糖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降低病残率并改善长期生存质量;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综合疗效优于其他胰岛素,更适用于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糖患者。  相似文献   

2.
晁莉 《现代保健》2011,(31):50-51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合并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57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阿魏酸钠0.3g+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l次/d,尼莫地平30mg,每6小时1次,口服14d为l疗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由(28.6±5.20)分,下降为(18.2±6.8)分;较对照组由(27.8±5.7)分,下降为(23.14±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病死率(9.85%)低于对照组((17.6%)(P〈0.05)。结论阿魏酸钠合用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较传统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疗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钴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ey)的影响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注射液0.5mg静脉注射。1次/d,连续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浆Hcy、NIHSS和BI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血浆Hcy水平、NIHSS和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14、21天血浆Hcy水平和NIHSS评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评分改善亦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钴胺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和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新诊断的超重,月巴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赖脯胰岛素50联合二甲双胍的短期强化治疗,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2例新诊断的超重/肥胖T2DM患者按机械抽样法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予以赖脯胰岛素5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予以重组人胰岛素及甘精胰岛素治疗,收集疗效及安全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餐前、睡前、凌晨3:00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胰岛素日用量及费用分别为(0.6±0.1)U&g、(15.8±2.1)元/d,低于对照组的(0.8±0.1)U/kg、(21.3±2.6)元/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脯胰岛素5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为新诊断的超重/肥胖T2DM患者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安全的强化治疗方案,且性价比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双“C”治疗)联合应用对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将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双C组(33例)和单纯CSII组(35例)。双C组行CGMS连续监测血糖,单纯CSII组采用血糖仪每日8次监测指尖血糖(SMBG);两组患者均应用CSII治疗2周控制血糖,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观察两组强化治疗两周后血糖控制情况及血糖达标时间、血糖达标时的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能有效的控制血糖,但双C组血糖控制达标更快[(3.36±0.49)dvs(4.37±0.65)d,P〈0.05],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更少[(45.06±5.04)u/dVS(53.63±4.58)u/d,P〈0.05],低血糖发生明显减少。结论两组患者的强化降糖治疗均有效,双“C”治疗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短期内理想而稳定的达到血糖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长期影响,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最佳疗程。方法按胰岛素强化疗程,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15、30、60、90d4组,检测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1年、2年后胰岛β细胞功能,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4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均良好控制,胰岛β细胞功能显著改善,30、60及90d3组在治疗后AI30/AG30较15d组高[(1.48±0.43)mmoL/LVS(1.25±0.40)mmol/L,t=2.40,P〈0.05;(1.83±0.37)mmol/LVS(1.25±0.40)mmol/L,t=2.85,P〈0.0l;(1.90±0.41)mmol/LVS(1.25±0.40)mmol/L,t=2.97,P〈0.01]。治疗结束2年后,各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标均逐渐下降,但均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60d组及90d组A130/AG30高于15d及30d组[(1.44±0.51)mmot/LVS(0.87±0.47)mmol/L,t=2.92,P〈0.01,(1.44±0.51)mmol/LVS(1.09±0.55)mrnoL/I.,t=2.44,P〈0.05,(1.52±0.44)mmol/LVS(0.87±0.47)mmol/L,t=2.86,P〈0.01,(1.52±0.44)mmol/LVS(1.094-0.55)mmol/L,t=2.50,P〈0.05],90d组同60d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d及90d组缓解率较高。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为初诊T2DM患者带来长期缓解,适当延长疗程可更能延缓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胰岛素类似物短期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将6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类似物多次皮下注射组(MSII)和胰岛素泵组(CSII)各32例,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空服C肽(FC—P)及进食100g标准淀粉馒头后2h血糖(2hPG)、2h胰岛素(2bINS)、2hC肽(2hC—P),并分别计算HOMA—IR、HOMA-,记录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日胰岛素类似物用量、低血糖发生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FINS、FC—P、2hINs、2hC—P、HOMA-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FPG、2hPG、HOMA—IR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FINS、FC—P、2bINS、2hC—P、HOMA-、FPG、2hPG、HOMA—IR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血糖发生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达标时间胰岛素泵组(2.46±0.78)d明显短于胰岛素类似物组(5.42±1.76)d(P〈0.05),达标日胰岛素类似物用量胰岛素泵组(31.25±9.12)U/d,略少于胰岛素类似物皮下注射组(36.43±8.24)U/d,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6月,两组患者在饮食运动治疗下,多数血糖均控制良好,需药物治疗的比例无明显差别。结论胰岛素类似物短期强化治疗初诊T2DM能明显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使多数血糖较高的初诊T2DM患者在长期不服药的情况下,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可取得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提升血压对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血管再通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符合动脉溶栓标准并在进行动脉溶栓过程中全脑血管造影提示血管开通的91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血压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44例),血压干预组将患者收缩压在入院前基础血压的基础上提升20mmHg左右,对照组则一般不干预血压。对入选患者进行为期90d的随诊,收集其在该时间段内是否发生继发性脑出血、血管再闭塞等不良反应,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评分标准(NIHSS)量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结果治疗后24h,血压干预组NIHSS评分[(3.72±4.80)分]较对照组[(6.24±4.80)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90d时,血压干预组mRS评分预后良好者(89.4%)较对照组(70.5%)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继发性脑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卒中过程中血管造影显示血管再通的患者适当提高收缩压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代谢综合征(MS)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内脏脂肪沉积的影响。方法选择合并MS的EH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替米沙坦40mg,1次/d治疗;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mg,1次/d治疗,直至24周动态血压监测平均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采用多层螺旋CT影像学检查受试者皮下脂肪面积(SFA)和内脏脂肪面积(VFA),同时检测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血压、BMI、血糖、HbA1c、血脂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VFA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27.8±16.6)cm2比(150.5±15.4)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VF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SFA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HOMA—I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9±0.3比4.2±0.9),血清脂联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加[(5.77±0.71)mg/L比(3.16±0.7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缬沙坦比较,替米沙坦可显著减少MS合并EH患者内脏脂肪沉积,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和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46例进行研究.分析其GCS评分、病死率与血糖水平的关系。结果Ⅰ组(GCS评分≤6分)即时血糖水平为(12.32+3.60)mmol/L,Ⅱ组(GCS评分6~8分)为(6.82±2.45)m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24h后血糖水平为(14.50±3.44)mmol/L.Ⅱ组为(6.20±2.25)m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组死亡34例,病死率为70.83%;非高血糖组死亡25例.病死率为25.5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糖水平能够作为判定病人伤情及预后的一个指标,伤者越重,血糖水平越高,其预后愈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预处理对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择期行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术前给予糖预处理,即麻醉前2h口服含50g葡萄糖的碳水化合物300ml;对照组患者按传统方法进行处理,术前12h禁食,术前6h禁饮。于术前3h和术后1,3,7d分别抽取患者外周血,监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采用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术后1,3d两组FBG、FINS水平及HOMA.IR均明显高于术前3h[观察组:(10.65±1.78)、(7.32±1.48)mmol/L比(5.09±0.43)mmol/L,(25.78±12.43)、(16.23±7.56)mU/L比(10.48±1.57)mU/L,11.67±6.32、5.12±2.11比2.35±0.54;对照组:(11.18±1.25)、(8.04±1.53)mmol/L比(5.12±0.39)mmol/L,(39.67±10.37)、(24.34±6.78)mU/L比(9.98±2.04)mU/L,19.07±5.49、8.56±2.87比2.2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对照组FINS及HOMA-IR明显高于观察组,术后3d对照组FINS及HOMA-IR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观察组FINS及HOMA.IR接近术前3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16.32±4.56)mU/L、3.87±1.123仍高于术前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预处理可以缩短胃肠道肿瘤手术后胰岛素抵抗的时间,减轻胰岛素抵抗的强度,从而有利于患者的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预防门脉高压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对115例门脉高压行脾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7)。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控制在4.4mmol/L~6.1mmol/L;对照组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在10.0mmol/L-11.1mmol/L。观察两组患者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术后出血发生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腹腔感染、门静脉血栓形成及胸腔积液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低血糖3例。对照组发生1例。结论:门脉高压脾切除术后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减少术后出血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并分析采用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方法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高血糖状态的疗效以及剂量。方法216例血糖控制差的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疗程8d,不合用其他口服降糖药,观察达到满意血糖控制(FPG〈7mmol/L,2hPG〈10mmol/L)的天数以及胰岛素泵的基础量和餐前大剂量,并分析与上述指标相关的因素。结果血糖达满意控制的平均天数为(5.4±1.8)d,日基础量为(0.23±0.07)U/kg,早餐前大剂量为(0.12±0.05)U/kg,午餐前大剂量为(0.14±0.06)U/kg,晚餐前大剂量为(0.14±0.06)U/kg,在血糖满意控制后,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发生低血糖症(0.04±0.21)次/人,生化低血糖(0.07±0.25)次/人,低血糖反应(0.96±1.18)次/人。结论经过胰岛素泵的强化治疗,T2DM的高血糖状态可在5—6d得以纠正。经多元回归分析,影响达目标血糖时间的因素为FPG和年龄,影响胰岛素用量的因素为糖尿病的病程、治疗前FPG和2hPG。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比较尿激酶动脉溶栓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t-PA静脉溶栓组和尿激酶动脉溶栓组,每组5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后血管再通率、病死率、并发症等。结果rt-PA静脉溶栓组溶栓后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尿激酶动脉溶栓组[88.0%(44/50)比66.0%(33/50)],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尿激酶动脉溶栓组[6.0%(3/50)比28.0%(1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后1,3,10,30d的NIHSS评分较溶栓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NIHSS评分、溶栓后30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疗效明显优于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不仅血管再通率高,且溶栓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有效,可作为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轻、中度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轻、中度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80mg/100ml,2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注射液0.15PNAU/100ml,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480,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尤瑞克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轻、中度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6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另外给予灯盏细辛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14d后观察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的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提高,并且观察组的改善较对照组更突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对照组为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灯盏细辛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李林  辛艳秋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8):1109-1110
目的探讨餐后高血糖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202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餐后血糖,将所有患者分为餐后高血糖组和餐后血糖正常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状况进行跟踪观察。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餐后高血糖对终点事件的影响。结果餐后高血糖组患者4、12、24周的NIHSS评分均高于餐后正常血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餐后高血糖组患者死亡和再发缺血性血管病变的风险均高于正常血糖组(x2=11.75,24.35,P〈0.01)。结论餐后血糖升高对脑梗死的预后有重要影响,是预后不良及病情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级甲等医院采用卒中单元医疗模式并在康复中加入针刺治疗脑卒中的效果。方法将246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纳入卒中单元组)和对照组(传统治疗组)。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疗效及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27.6±6.2)分,对照组(28.5±5.4)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分别为(18.3±6.7)分和(23.2±6.3)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近期临床疗效上.观察组总有效率(78.57%)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观察组(37.30%)低于对照组(69.1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级甲等医院以卒中单元医疗模式管理治疗脑卒中病人。并在康复治疗中加入中医针刺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脑钠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局部亚低温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局部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在入院当天和治疗第3,7,14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在入院当天和治疗第3,14天检测血浆脑钠肽;治疗第14天判断疗效。结果两组入院当天血浆脑钠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亚低温组治疗第3,14天血浆脑钠肽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153.47±32.01)ng/L比(187.45±40.21)n矶和(111.02±38.27)ng/L比(139.71±29.5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两组入院当天和治疗第3天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局部亚低温组治疗第7,14天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13.84.4±6.00)分比(16.59±4.62)分和(9.23±4.48)分比(13.02±6.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局部亚低温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0.0%(27/30)比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降低血浆脑钠肽浓度,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青年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发病3d以内的45例青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予以优质的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按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13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Barthel)的变化。结果:整体护理十预14d后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优质的整体护理干预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