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估增强CT-超声融合成像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局部复发性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头颈部恶性肿瘤局部复发患者随机分为融合成像组(27例)和单一成像组(27例),分别采用增强CT-超声融合成像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和单纯超声成像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90%靶体积所接受的剂量(D90)、靶区接受90%处方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90)、粒子补种率、粒子植入时间和粒子植入相关不良反应。结果融合成像组和单一成像组的D90、V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成像组的粒子补种率低于单一成像组(P0.05);融合成像组的粒子植入时间长于单一成像组(P0.05);术后2组患者局部皮下血肿、急性放射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增强CT-超声融合成像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局部复发性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剂量分布更加合理,补种率低,可有效提高粒子植入精准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08年11月本院肿瘤患者15例24个病灶(原发肿瘤11个病灶,转移瘤13个病灶),按治疗计划在CT引导下用植入枪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其中3例胆管壶腹部癌患者在胆管支架植入术后经皮肝穿刺置管引流术(PTCD),粒子置于引流管并随其末端至肿瘤梗阻部位,3个月后拔除引流管.植入术后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接受粒子植入的肿瘤病灶治疗有效率为70.8%(17/24),完全缓解(CR)5个病灶(20.8%),部分缓解(PR)12个病灶(50.0%);卡式评分(KPS,中位评分70分)高于治疗前(50分);疼痛缓解率90%(9/10);中位总生存期12.0个月.3例患者分别出现气胸、胆漏和粒子游走.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肿瘤患者,可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125I粒子植入作为新兴的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进展期胃癌通过胃镜植入他^125I粒子于癌组织内进行放射治疗国内报道较少。本院自2005年5月至2013年8月对6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在胃镜直视下行坦^125I粒子组织内植入放射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监护放射性125I粒子TPS植入肿瘤的治疗后的肿瘤标志物的动态水平。方法: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了153例恶性肿瘤,其中48例乳腺癌,46例前列腺癌和59例肺癌,放射免疫分析了治疗后血清CA153、PSA和CYFRA21-1的动态水平。结果:在治疗后,153例恶性肿瘤的肿瘤标记物水平明显降低,在动态观察中,10例乳腺癌治疗后明显好转的,血清CA125明显降低,10例前列腺癌治疗后恶化的,血清PSA不断增加,10例肺癌治疗后死亡的,血清CYFRA21-1明显增加。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病人血清CA153、PSA、CYFRA21-1起着重要的作用,并是理想估计疗效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5.
CT导引下^125I粒子植入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30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行CT导引下瘤体内125I粒子植入,跟踪随访1~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30例粒子植入均顺利完成,粒子分布满意,其中2例有少量气胸、1例有皮下气肿,均不需要处理,未见和治疗相关的放射损伤。随诊CT检查示6个病灶消失,其余24例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CT导引下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对原发及转移性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8例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肾上腺转移癌患者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制定治疗计划系统(TPS).单个粒子的放射性活度为29.6 MBq,粒子间距0.5~1.0 cm,中位MPD为102.9 Gy(95.8~113.4 Gy).在CT引导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肾上腺肿瘤内.治疗后1~10月对病灶影像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8例患者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CT影像复查示: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4例,稳定(NC)1例,有效率87.5%(7/8).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主要的并发症为疼痛(3例)、少量出血(1例)、发热(2例).结论: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肾上腺转移癌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间125I颗粒综合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125I颗粒对17例恶性肿瘤进行组织间放疗. 结果 17例患者中均无局部复发,1例横结肠癌术后6个月肝转移.1例中心型肺癌,术中不能切除植入125I颗粒2个月肿瘤消失,17个月后发现脑转移,2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植入125I颗粒,术后1个月内白细胞下降,目前17例均生存. 结论本组病例证明125I颗粒组织间放疗靶心准,全身反应小,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近年来国内发展迅速。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有较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是一种减瘤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组织间^125I颗粒综合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125I颗粒对17例恶性肿瘤进行组织间放疗。结果 17例患者中均无局部复发,1例横结肠癌术后6个月肝转移,1例中心型肺癌,术中不能切除植入^125I颗粒2个月肿瘤消失,17个月后发现脑转移,2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植入^125I颗粒,术后1个月内白细胞下降,目前17例均生存。结论 本组病例证明^125I颗粒组织间放疗靶心准,全身反应小,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正盆腔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但对于晚期、局部肿瘤未控制、复发或转移的患者,临床上通常采用全身化疗和盆腔根治性放疗,但疗效并不理想,是当前治疗的一大难题。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技术,为局部肿瘤未控制、复发或转移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补救治疗手段。本文用CT引导125I粒子经膀胱、经皮穿刺植入,对局部肿瘤未控制、复发、转移或晚期盆腔恶性肿瘤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HIF-1α、EGFR的表达及其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32例复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初次手术后及二次复发灶切除术后肿瘤组织的HIF-1α及EGFR表达水平。所有患者二次手术前均经放疗。32例二次手术中有15例行腹腔镜下病灶切除及125I粒子植入,17例行开腹手术切除。结果第二次手术后肿瘤组织的HIF-1α及EGFR的阳性表达率略高于初次手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次手术后肿瘤组织的HIF-1α及EGFR的强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初次手术组(P0.05)。10例HIF-1α及EGFR呈强阳性表达的患者预后很差。结论 HIF-1α及EGFR表达增加可降低肿瘤放射敏感性,HIF-1α及EGFR强阳性表达可作为预测放疗或125I粒子植入的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瘤体大小的影响.方法 纳入68例需行姑息性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均行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评估疗效.结果 术后2、3、6和12个月,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59%、79.41%、67.65%和50.77%,术后12月显著低于其他月份(P<0.05);患者术前、术后2、3、6和12个月瘤体大小为29.13±5.13cm2、22.53±4.09cm2、17.45±3.86cm2、14.56±3.46cm2和12.74±2.43cm2,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清CYFRA21-1、CEA、CA50和SCC-Ag呈先降低后上升(P<0.05),术后3月达最低点(P<0.05);患者无进展生存期18.2±3.1月,3年、5年生存率为41.18%和30.88%;治疗期间,患者出现气胸(19.12%)和痰中带血(5.88%)等症状,治疗后缓解.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NSCLC,可明显降低患者瘤体大小和肿瘤标志物水平,近远期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是NSCLC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例椎体转移性肿瘤的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61.1岁。采用治疗计划系统重建椎体转移性肿瘤的三维图像,计算出^125I放射性粒子植人的数量和剂量分布率,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90~130Gy。CT引导下脊柱转移性肿瘤粒子植人,共24个椎体,中位植入粒子19颗(4—43颗)。回顾性分析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随访4.2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术后疼痛缓解率95%(19/20),局部控制率6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为80.0%和30.0%。中位生存时间9个月;累计生存率6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为95.O%和45.0%,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瞄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结合全身扫描,探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与CT融合图像对植入的放射性125I粒子在体内分布的评价.方法 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接受治疗的47例125I粒子植入患者中,6例前列腺癌患者实施了超声诱导下125I粒子植入,另41例有明确肿瘤病史并伴有门静脉或上腔静脉癌栓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诱导下行支架和125I粒子链条植入到血管腔内.所有患者在125I粒子植入24 h后行全身扫描,再根据125I粒子所在部位行SPECT与CT显像检查.结合全身扫描图像和SPECT与CT图像对植入125I粒子的分布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全身扫描图像为SPECT与CT检查提供准确定位,但无法显示粒子的准确解剖部位.6例前列腺癌患者中,SPECT与CT融合图像显示5例患者植入粒子在前列腺内分布较好,而1例患者粒子植入到右侧精囊腺内;41例有明确肿瘤病史并伴有门静脉或上腔静脉癌栓患者中,SPECT与CT融合图像显示40例血管腔内的粒子链条位于合理的位置,1例植入到上腔静脉内的粒子链条脱离到右心腔内.结论 结合全身扫描,SPECT与CT融合图像可以评价125I粒子在靶器官的分布情况,能及时发现位置偏离的粒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结合全身扫描,探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与CT融合图像对植入的放射性^125I粒子在体内分布的评价。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接受治疗的47例^125I粒子植入患者中,6例前列腺癌患者实施了超声诱导下^125I粒子植入,另41例有明确肿瘤病史并伴有门静脉或上腔静脉癌栓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诱导下行支架和^125I粒子链条植入到血管腔内。所有患者在^125I粒子植入24h后行全身扫描,再根据^125I粒子所在部位行SPECT与CT显像检查。结合全身扫描图像和SPECT与CT图像对植入^125I粒子的分布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全身扫描图像为SPECT与CT检查提供准确定位,但无法显示粒子的准确解剖部位。6例前列腺癌患者中,SPECT与CT融合图像显示5例患者植入粒子在前列腺内分布较好,而1例患者粒子植入到右侧精囊腺内;41例有明确肿瘤病史并伴有门静脉或上腔静脉癌栓患者中,SPECT与CT融合图像显示40例血管腔内的粒子链条位于合理的位置,1例植入到上腔静脉内的粒子链条脱离到右心腔内。结论结合全身扫描,SPECT与CT融合图像可以评价^125I粒子在靶器官的分布情况,能及时发现位置偏离的粒子。  相似文献   

16.
探讨125I粒子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采用CT引导下肿瘤内植入125I粒子,3 天后行长春瑞滨 (NVB)和 顺铂(DDP)静脉化疗,于2、4、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CR,PR,SD,PD).结果表明 125I粒子联合化疗组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82.8%,90.6%,93.7%;单纯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肺转移癌患者,男8例,女7例,15例病灶数为58个,平均每人3.9个病灶,病灶平均直径为2.5cm。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肺转移瘤灶内,采用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布源;对残留厚度≤1.0cm的肿瘤选择平面植入方法,采用18.5~29.6MBq活度的125I粒子相隔1.0~1.5cm平面播植。结果15例58个病灶,完全缓解31个;部分缓解14个;无变化8个;进展5个。总有效率77.6%。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部转移癌临床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永久性^125碘粒植入治疗各类癌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125I籽全封闭人工放射性核素放射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治疗各类实体癌共85例的疗效。并发症及放射线防护。方法 将^125I籽放射性粒子于癌症手术中直接植入到靶组织内,共治疗各类实体癌85例,其中1例行3次手术,另2例各行2次手术,全组共行89次手术,共植入^125I籽3382粒,平均每例植入38粒。结果 ^125I籽永久性植入治疗癌症局部控制在90%以上,本组无手术死亡,并发症少,容易防护,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