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支气管舒张试验在诊断哮喘中的应用刘德云韩玉英1仲志远2(第一临床学院呼吸内科,沈阳110001)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舒张试验对支气管哮喘症状、体征典型者的诊断一般无困难,本文探讨支气管舒张试验在诊断非典型哮喘中的价值。1对象与方法病人来自1995...  相似文献   

2.
雷尼替丁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缓解期哮喘患者3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15例。A组口服雷尼替丁150mg,2次/d,连服7d;B组口服安慰剂对照,疗程亦为7d。全部对象治疗前、后均于肺通气功能检查。结果:B组治疗前后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V50)、25%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V25)均无显著改变。A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VC、FVC、FEV1亦无显著改变,但V50、V25显著降低。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上有H2受体分布,其作用为介导支气管平滑肌舒张。对哮喘病患者使用H2受体拮抗剂有可能加重小气道阻塞。  相似文献   

3.
慢性咳嗽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症状,由于慢性咳嗽病因很多诊断因此较为困难,而咳嗽变异性哮喘(CAV)是一种临床非典型表现的哮喘,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的症状。与其他慢性咳嗽如慢性支气管炎等有时难以鉴别、易误诊,是引起慢性咳嗽主要病因之一^[1]。支气管非特异性炎症是支气管哮喘主要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无症状哮喘患者舒张试验评定标准有关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沙丁胺醇对无症状支气管哮喘患者舒张试验评定标准的有关指标.方法:对无症状哮喘患者雾化吸入沙丁胺醇200 μg,10~20 min前后进行各项肺功能测试,按FEV1>15%基础值,最大用力呼气流量曲线FEF各项值>20%基础值为阳性标准.结果:按肺功能分级严重程度,其阳性率:轻度组FEV1仅为8.8%,中度组FEV1为31.6%,FEF25%~75%为42.1%,而在Vmax50与Vmax25则分别为52.6%;只有在重度组FEV1为51.6%,FEF25%~75%、Vmax50、Vmax25分别为64.5%、64.5%和58.1%.结论:如仅以FEV1>基础值15%为阳性诊断标准,将有较多经临床诊断为哮喘的患者达不到此标准,特别对轻度和中度无症状哮喘患者应综合考虑FEF25%~75%、Vmax50、Vmax25等指标的变化,以对本试验的评价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22例.根据患者基础肺功能及潮气呼吸配合动作,将患者分为激发A组197例、激发B组215例与舒张组210例.对激发A组患者采用Astograph Jupiter-21气道反应仪行乙酰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对激发B组患者采用ASP-Pro雾化器行乙酰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对舒张组患者行沙丁胺醇支气管舒张试验.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基础肺功能、试验结果阳性与阴性预测值,以及支气管激发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舒张组患者年龄为(51.07±16.58)岁,明显高于激发A组及激发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呼气峰值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FEV1/FVC方面,舒张组基础肺功能较激发A组与激发B组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体质量、身高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组患者的阳性率为76.19%,明显低于激发B组的87.91%与激发A组的86.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发A组患者的非气道痉挛不良反应率为32.49%,明显高于激发B组的2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发A组气道痉挛与严重气道痉挛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03%、0,略低于激发B组的2.33%、0.47%,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均较高,有较高阳性预测率、不良反应小,临床应用中应结合FEV1/FVC肺功能指标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的影响因素。方法: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73例,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本组病程<20年20例,其中轻度12例,中度5例,重度3例,病程21~40年25例,轻度6例,中度13例,重度6例,病程>40年28例,轻度4例,中度10例,重度14例,病程越长,FEV1程度越重,病程<20年20例,病程21~40年25例,病程>40年28例;吸烟情况:<10年18例,11~20年26例,>20年29例;既往用药情况:<10年23例,11~20年30例,>40年20例。其中病程时间越长例数越多,吸烟时间越长患病例数越多,既往用药未发现规律。结论:支气管舒张试验是测定哮喘患者气道气流受限可逆性的可靠方法,患者的病程和吸烟情况是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气道阻力变化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诊断价值,用体描法测定30例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的气道阻力,结果,支气管舒张试验后气道阻力较试验前明显减低(P<0.01),FEV_1明显高于试验前(P<0.01),试验后Raw平均改善率达(41.57±12.59)%,FEV_1平均改善率为(26.93±9.27)%。说明气道阻力是反映气道阻塞存在与否及其程度的客观指标,也是反映哮喘患者病情程度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舒张试验中气道阻力测定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舒张试验中气道阻力(Raw)的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对哮喘患者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测定1s用力呼吸气容和(FEV1)和Raw,观察二者前后变化情况。结果:①哮喘患者舒张试验阳性率68%(20/31);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和阴性组试验后FEV1增加的百分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在舒张试验阳性和阴性两组中的哮喘患者其舒张试验后Raw均显著降低。结论:哮喘舒张试验后Raw的降低较FEV1的增高率更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老年及青年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有何异同。方法:对处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老年患者36例,青年患者28例,进行肺通气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测定并比较分析。结果: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老年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异常率达91.67%,青年患者只有57.14%;支气管舒张试验测定老年患者阳性率为58.33%,青年患者达92.86%。结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老年患者的气道受限、可逆性都比青年患者差,提示缓解期气道炎症仍然持续存在,需长期维持治疗,定期复查肺功能有助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0.
刘青 《中外医疗》2014,33(2):72-73
目的以60例支气管舒张试验呈现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试验的结果和他们临床病例的综合研究分析,探索会影响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的因素。方法选取60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肺通气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通过患者临床资料和试验结果分析。结果患者病程、抽烟时间越长,患者所占比例越高;哮喘患者病程、抽烟时间长短和试验中FEV1改善率存在线性回归关系:患者肺功能和用药情况和FEV1之间不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且不同病程的患者对FEV1改善率影响不一致,其中中病程度影响最明显,短病程组次之,长病程组影响最小。结论支气管舒张性试验是测定患者气道可逆性的有效、科学的方法,其中患者病程、抽烟、肺功能和用药情况等因素会对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造成影响,其中患者病程晴况对试验结果影响作用最大,有效的支气管舒张药物的服用可以改善病症发作时气道痉挛和肺功能指标情况,使得患者病情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11.
检测118例哮喘和82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25%和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速(Vmax25%和Vmax50%)。哮喘患者以Vmax50%作为评价指标时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病例数显著高于以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作评价指标(X2=7.995,P=0.007);以Vmax50%和Vmax25%作为评价指标,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病例数显著高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X2=9.335,P=0.009)。  相似文献   

12.
王斌  王成秀  唐晓燕 《西部医学》2013,25(7):1023-1024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与肺功能检测在中国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急性发作期83例哮喘患儿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进行肺功能检测,测定PEF、FEV1,并同时进行C-ACT评分。观察入选时和治疗1个月、3个月结束时的C-ACT评分和肺功能的变化。结果在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时,C–ACT评分及PEF、FEV1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1个月时哮喘患儿完全控制43例(51.8%);治疗后3个月时,哮喘患儿完全控制72例(86.7%)。C-ACT评分与肺功能检查指标PEF、FEV1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C-ACT简便易行,可作为哮喘专科门诊筛查哮喘是否控制的可行方法,肺功能检测是指导儿童哮喘正确用药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及特点,探讨肺功能检查对哮喘诊断、疗效判断的价值。 方法 收集2018年入住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确诊为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检查资料,共计122例,根据FEV1/FVC%分为肺功能正常组(30例)及气流受限组(92例),其中气流受限组根据一秒量FEV1分为3个亚组(轻度组63例、中重度组16例、重度组13例),分析各组肺功能及舒张试验数据。 结果 正常组、轻度组、中重度组、重度组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分别为16.7%、58.7%、81.3%、1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8, P=0.001);在正常组,FEV1和FVC的改善量、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 P=0.14);在气流受限组,中重度组及重度组一秒率试验前、试验后数值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前:χ2=52.16, P<0.001;试验后2=49.49, P<0.001);各组的试验后一秒率均较试验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舒张试验后,解除气流受限者仅占9.8%,且均为轻度组。 结论 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提示,随阻塞程度加重,呈现阳性率渐增趋势。肺功能正常也可行舒张试验,阳性病例呈特殊流速-容量环表现。哮喘治疗与控制是终生的、个体化的,定期复查肺功能,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及全程哮喘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吸入激素对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肺功能及血皮质醇的影响。方法 测定 2 2例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吸入中等量皮质激素BUD四周前后的FEV1% ,PEFR(L/min)及用峰速仪监测呼主峰流速 (PEF ,L/min) ,同时测定血皮质醇及咽拭子培养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 治疗后FEV1由 5 6 .77± 11.79%增至 6 5 .89± 11.97% ,PEFR由 4.40± 1.6 9L/min增至 5 .6 8± 1.71L/min ,PEFRV由 14.2 2± 9.99%降至 4.82± 4.6 2 % ,症状记分由 1.99± 0 .6 9降至 1.19± 0 .92 ,经t检验有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而血皮质醇由 14.92± 5 .99μg/dl降为 13.91± 5 .6 2 μg/dl,但无统计学上意义 (P >0 .0 5 ) ,咽拭子培养均为阴性。临床控制率 72 .7% (16 / 2 2 ) ,显效率 18.2 % (4/ 2 2 ) ,总有效率 90 .9%。结论  (1)中等量皮质激素吸入是目前哮喘治疗的推荐方法 ,而BUD最好。(2 )肺功能自身监测是指导用药和管理哮喘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哮喘病人肺功能、情绪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1例哮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同时接受心理干预,测定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并采用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IDA)评定情绪状态,采用支气管哮喘生存质量评估表(AQLQ)评定生存质量。结果:干预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治疗后干预组的抑郁、焦虑、内向性激惹和外向性激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除对自身健康的关心外,经治疗后干预组另外4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哮喘病人肺功能及情绪状态,从而有效地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支气管舒张剂联合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的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FEV1、FEV1/FVC以及FEV1%预计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气管舒张剂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支气管哮喘患者基础肺功能指标预测其气道高反应性(AHR)程度(PC35sGaw)的可行性。方法对51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113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行基础肺功能检查及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PC35sGaw与FEV1实测值/预计值%、sGaw%、MMEF%、PEF%等肺功能指标相关性较好,特别与FEV1实测值/预计值%相关系数高达0702。回归分析显示,FEV1实测值/预计值%的变化对PC35sGaw的影响最大;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PC35sGaw与其它肺功能参数相关性均较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差,回归分析显示只有sGaw%对PC35sGaw有影响。结论在无条件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单位,支气管哮喘患发作期者可根据基础FEV1实测值/预计值%推测患者AHR程度,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基础肺功能指标对AHR程度的预测作用较差。  相似文献   

18.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班布特罗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嘉馨  罗英琳 《广西医学》2002,24(2):175-176
目的:了解班布特罗对哮喘患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患,治疗组(25例),给予班布特罗20mg每晚1次口服。对照组(25例),给予美喘清50μg日2次口服,疗程4周,随访2周,以用药前后PEF、FEV1、FVC变化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用2周肺功能即有改善,清晨PEF显提高(P<0.05),用药4周时改变最明显(P<0.01),对照组用药后清晨PEF稍有提高,但与用药相比差别不显,结论:班布特罗睡前常规服用可明显提高PEF,控制夜间哮喘发作,是安全而有效的长效支气管扩张药物。  相似文献   

19.
鲁慧敏  杨玲  施萍 《上海医学》2007,30(9):669-671
目的观察长期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轻、中度持续哮喘患者肺功能及过敏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比较60例轻、中度持续哮喘患者治疗前及口服孟鲁司特1周、2个月、6个月后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EV_1%)、最大呼气流量(PEF)、PEF昼夜波动率和症状记分,以及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的过敏反应指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FEV_1%由(54.77±10.67)%增至(65.79±11.47)%,PEF由(4.32±1.57)L/min增至(5.48±1.48)L/min,PEF昼夜波动率由(13.22±8.92)%降至(5.32±3.78)%,症状记分由(1.98±0.71)分降至(1.24±0.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临床控制率为75.0%,显效率为13.3%,总有效率达88.3%。治疗6个月后,血尘螨特异性IgE、总Ig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值均<0.05)。结论长期口服孟鲁司特能明显改善轻、中度持续哮喘患者的症状、肺功能及过敏反应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