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近年来研究表明吸入麻醉药异氟醚可模拟缺血预处理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减轻再灌注期心肌功能抑制。以脂肪乳为载体静脉注射的乳化异氟醚可产生麻醉作用,但是否也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尚无报道。为了进一步研究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缺血的保护效应,本实验在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上测定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的有关指标,旨在探讨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的血流动力学影响。  相似文献   

2.
腹部手术患者吸入七氟醚与异氟醚麻醉恢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腹部手术患者吸入七氟醚与异氟醚麻醉恢复的情况。方法全麻下行开腹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n=20):七氟醚组(S组)及异氟醚组(Ⅰ组)。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诱导后吸入纯氧,氧流量2 L/min,30min后调整为1 L/min。手术开始前,调整吸入麻醉药的呼气末浓度为1.0 MAC。麻醉维持:吸入七氟醚或异氟醚,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和芬太尼,维持血压和心率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值30%。缝皮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醚或异氟醚,纯氧流量调整为5 L/min。记录睁眼时间(停止吸入麻醉药到睁眼的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停止吸入麻醉药到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从停止吸入麻醉药计时)及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记录吸入麻醉药用量。结果与Ⅰ组比较,S组睁眼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缩短(P〈0.05),吸入麻醉药的总用量和单位时间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异氟醚比较,吸入七氟醚患者麻醉恢复较快,且麻醉恢复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3.
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对内源性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犬吸入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后血浆NO含量的变化,以进一步探讨NO在囱族吸入麻醉药扩血管作用中的地位。方法:犬麻醉后30分钟,随机吸入地氟醚、一氟醚或异氟醚(MAC 7.2% ̄2.3%和1.28%)使呼气末浓度达1MAC,持续30分钟。分别于呼气末浓度达1MAC后5分钟、15分钟和30分钟和停吸后30分钟分钟和120分钟抽取静脉血,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NO。结果:NO水平在三组药物吸入过  相似文献   

4.
静吸复合麻醉下七氟醚与异氟醚对颅内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颅内顺应性正常神经外科病人,观察1.0 MAC七氟醚与异氟醚对颅内压的影响。方法:垂体瘤或颅咽管瘤手术病人1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咪唑安定 芬太尼 1.0 MAC异氟醚;B组为咪唑安定 芬太尼 1.0 MAC七氟醚。选择L_(3~4)行蛛网膜下腔穿刺。麻醉诱导采用芬太尼-咪唑安定-阿曲库铵。插管后维持稳定30分开始吸入七氟醚(或异氟醚)。分别于麻醉前、吸入麻醉药前、达预定呼气末浓度30分内观察监测指标。结果:1.0 MAC七氟醚和异氟醚均可显著降低脑灌注压,异氟醚作用较强。吸入1.0 MAC七氟醚后颅内压首先呈显著性下降,15分后回复至基础水平。吸入1.0 MAC异氟醚后颅内压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在颅内顺应性正常患者,1.0 MAC七氟醚和异氟醚均可安全用于神经外科麻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内Ca^2 的影响。方法 将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缺氧-复氧及1.5MAC地氧醚,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后缺氧-复氧五组,用Fra-2标记细胞内Ca^2 ,荧光光度计进行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复氧20分钟时,其余四组细胞内Ca^2 均显著升高;而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组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缺氧-复氧组;三个吸入麻醉药组间无差异,复氧60分钟,缺氧-复氧组虽有明显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地氟醚,七氟醚烽异氟醚预处理组则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 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可明显减轻缺氧-复氧心肌引起的细胞内游离Ca^2 升高。  相似文献   

6.
背景 七氟醚预处理可产生心肌保护作用,近期研究表明多种机制参与七氟醚预处理产生的心肌保护作用.目的 分析总结七氟醚预处理参与心肌保护作用的文献资料.内容 从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KATP)、腺苷受体、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心肌细胞凋亡以及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等方面阐述七氟醚预处理的心肌保护机制. 趋向 深入研究七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可为围术期患者的心肌保护提供依据,并有望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纳宁  黄正宇  沈宁  朱国松  洪良庆 《器官移植》2011,2(5):280-282,300
目的 比较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对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影响的差异,为吸入麻醉药的选择提供借鉴.方法 对106例全身麻醉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吸入麻醉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七氟醚组(74例)和异氟醚组(32例),比较分析术后早期肾功能变化特点.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第1日、...  相似文献   

8.
哮喘是一种患儿发育期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在麻醉药物和手术刺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哮喘在围术期易被诱发及加重。七氟醚是目前小儿麻醉中最常用的吸入麻醉药,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可对哮喘患儿气道产生不同的效应。本文综述不同浓度七氟醚对哮喘患儿气道力学、气道炎症以及气道重塑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为哮喘患儿的围术期用药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小儿七氟醚和异氟醚快速吸入诱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小儿使用高浓度七氟醚和异氟醚加氧化亚氮快速吸入诱导的区别。方法:38例4~11岁,未使用术前药小儿随机分为二组,七氟醚组(n=20),吸入5%七氟醚,60%氧化亚氮;异氟醚组(n=18)吸入3.5%异氟醚,60%氧化亚氮。观察两组小儿采用快速吸入诱导方法时,睫毛反射和疼痛反应消失时间,以及药物的刺激性和诱导平稳程度的区别;同时观察两种方法对小儿循环功能的影响。结果:七氟醚组的诱导效果较为满意,其睫毛反射时间,疼痛反应消失时间均明显快于异氟醚组,分别为63.45±16.27(秒),189.40±28.70(秒)和75.82±22.60(秒),231.62±77.74(秒)(P<0.01);异氟醚对气道的刺激性较大,小儿吸入时躲闪,咳嗽,喉痉挛,兴奋以及分泌物增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七氟醚组;两组吸入诱导对小儿的血压无明显的影响。结论:小儿使用高浓度七氟醚吸入诱导是较为理想的麻醉诱导方法之一,与异氟醚比较,其吸入诱导平稳,对气道的刺激性较小,诱导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0.
地氟醚与异氟醚麻醉对小儿循环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地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对小儿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8例1-5岁小儿,ASAI-Ⅱ级,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随机分为地氟醚(D)帮异氟醚(I)两组,每组14例。分别测量呼气末麻醉药浓度为0、0.5、1.0和1.5MAC稳定5分钟后的SI、CI、SVR、HR及MAP。结果:与0MAC比较,0.5MAC时两组MAP和SVR均略有降低(P<0.05),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1.0MAC时,SVR和MAP进一步降低,其幅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HR和SI均略有升高,但无显著差异;CI值D组显著高于I组。达1.5MAC时,D组的HR显著高于I组,而SI下降与0MAC近似;SVR和MAP两组无进一步降低。结论:地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对小儿心肌收缩功能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地氟醚使小儿HR增快的作用大于异氟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七氟醚与异氟醚麻醉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与异氟醚组(Ⅰ组),每组20例。两组静注异丙酚2mg/kg、维库溴胺0.05mg/kg,随即S组吸入8%七氟醚或Ⅰ组吸入4.5%异氟醚2min后行气管插管术,术中分别以七氟醚或异氟醚维持麻醉。监测围术期血压、心率、心电图及脉搏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记录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及认知恢复的时间。结果麻醉诱导后,S组与Ⅰ组平均动脉压均明显降低,心率加快(P〈0.01);气管插管后MAP、HR均升高(P〈0.05或P〈0.01)。七氟醚或异氟醚维持麻醉均满足手术要求,两组麻醉苏醒顺利,不良反应少,但S组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及认知恢复的时间均快于Ⅰ组(P〈0.01)。结论七氟醚或异氟醚全麻均适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七氟醚的麻醉苏醒比异氟醚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七氟醚和异氟醚苏醒期熵指数(RE和SE)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变化和相关性。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或子宫附件切除术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异氟醚组(I组),分别持续吸入2%~3%七氟醚和异氟醚维持麻醉。吸入麻醉药停止后,20min内每隔1分钟记录RE、SE与AAI,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苏醒期RE、SE与AAI均呈逐渐上升趋势,Ⅰ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和0.91(P<0.05);S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和0.91(P<0.05)。结论熵指数和AAI均能反映七氟醚和异氟醚苏醒期麻醉深度的变化,两者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地氟醚与异氟醚用于"深麻醉"下拔管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深麻醉"下拔管由于抑制了患者的咳嗽反应,可有效地消除围拔管期的各种不良反应,具有一定优点,近来引起麻醉界的关注.但不足之处是可能引起误吸、呼吸道阻塞的危险,故尽量缩短拔管后至患者清醒这一段时间是关键[1].地氟醚是一种新型吸入麻醉药,血/气分配系数低,苏醒快[2],用于"深麻醉"下拔管或许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将其与异氟醚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低浓度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对小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低流量七氟醚与异氟醚吸入麻醉对小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1~5岁小儿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异氟醚组(I组),每组20例.分别测量呼气末麻醉药浓度为0MAC(T0)、0.5MAC(T1)、1.0MAC(T2)和1.5MAC(T3)稳定5 min后的每搏指数(SI)、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HR及MAP.结果 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MAP和SVR均有降低(P<0.05),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T2时,SVR和MAP进一步降低,HR略增快和SI略升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Cl值显著高于Ⅰ组(P<0.05).T3时,S组的HR显著快于Ⅰ组,而SI下降与T0近似;SVR和MAP两组无进一步降低.结论 低浓度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对小儿心肌无明显抑制,仅降低MAP和SVR,七氟醚增快HR作用大于异氟醚.  相似文献   

15.
地氟醚、七氟醚与安氟醚低流量麻醉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地氟醚、七氟醚、安氟醚用于低流麻醉时BP和HR改变,苏醒过程、不良反应以及药物费用。方法:42例ASAIⅠ-Ⅱ级择期腹部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地氟醚,安氟醚和七氟醚三组。麻醉诱导后连接Cicero麻醉机。降低新鲜气流,地氟醚和安氟醚为0.3-0.5L/min,七氟醚为0.8-1.0L/min,从回路呼出端向麻醉机回路内注入液吸入麻醉药4-5分钟内使三组病人呼气末麻醉药浓度达到1MAC左右,即地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吸入麻醉药七氟醚、异氟醚和安氟醚对离体兔胸主动清脉环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取自24只新西兰白兔的离体胸主动脉环随机分为七氟醚、异氟醚、安氟醚三组。衔用PE产生主动张力,稳定后分别吹入上述三种吸入麻醉药七氟醚记录不同浓度时的血管张力。结果:与基础值(麻醉药浓度为零时)相比,血管张力在三种吸入麻醉药2为1.0、1.5、2.0MAC时均降低(P值分别小于0.05、0.05、0.01)。安氟醚  相似文献   

17.
大鼠腹腔内注射异氟醚麻醉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吸入麻醉药异氟醚直接腹腔内注射的麻醉效果。方法SD大鼠腹腔内注射不同剂量(1、2、3、4ml/kg)的未经乳化的异氟醚原液,观察大鼠翻正反射、夹尾反射消失的潜伏期和持续时间,并观察麻醉状态下大鼠动脉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一次性腹腔内注射异氟醚可导致大鼠处于适合手术操作的麻醉状态。当注射剂量为3ml/kg时,麻醉率达100%,大鼠处于适合手术的麻醉状态。翻正反射消失长达(102.07±9.89)min,夹尾反射消失达(57.52±6.16)min。结论异氟醚直接腹腔内注射可作为动物实验时吸入性麻醉药的给药途径之一,此途径给药可用于研究吸入性麻醉药的中枢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单纯缺氧/复氧及 1.5MAC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5组。实验结束测定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细胞存活和凋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单纯缺氧/复氧使LDH、CK和细胞凋亡率升高及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1.5MAC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显著减轻LDH、CK和细胞凋亡率升高及细胞存活率下降,其中七氟醚减轻作用最强。结论 地氟醚、七氟醚和异氟醚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七氟醚的保护作用可能更强。  相似文献   

19.
地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对脑血流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监测大脑中动脉 (MCA)血流速率 ,观察地氟醚、异氟醚和七氟醚三种吸入麻醉药对平均血流速率 (Vm)的影响。方法  42例 18~ 6 0岁、ASAⅠ~Ⅱ级、择期非颅脑手术病人 ,随机接受地氟醚、异氟醚或七氟醚吸入麻醉。机械通气维持PETCO2 在 40± 1mmHg。当呼气末吸入麻醉药浓度分别为 :1 0MAC平衡 15分钟后 ,快速 (2分钟内 )从 1 0MAC升高至 1 5MAC即时 ,1 5MAC平衡 15分钟后 ,以及稳定于 1 5MAC并且维持和 1 0MAC平衡下相似的MAP时 ,记录Vm、MAP和心率。结果  (1)吸入浓度从 1 0MAC上升至 1 5MAC ,且MAP维持相同水平的情况下 ,地氟醚和异氟醚使Vm增加非常显著 (分别从 5 6cm/s上升至 6 1cm/s,从47cm/s上升至 5 2cm/s,P <0 0 1) ,而七氟醚无显著变化 (从 6 0cm/s至 6 0cm/s,P >0 0 5 )。 (2 )当吸入浓度快速从 1 0MAC上升至 1 5MAC时 ,地氟醚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同时 ,脑血流速率显著增加 (从 5 6cm/s上升至 6 1cm/s,P <0 0 1)。而异氟醚和七氟醚在MAP显著下降的同时使Vm无显著变化 (从 47cm/s升至 49cm/s,P >0 0 5 ) ,或显著下降 (从 6 0cm/s降至 5 6cm/s,P <0 0 1)。结论  (1)吸入浓度从 1 0MAC增加到 1 5MCA时 ,地氟醚、异氟醚使脑血流速率显著增加 ,而七氟醚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腹部手术患者低流量吸入地氟醚或异氟醚的药代动力学。方法腹部手术患者40例,ASAⅠ级或Ⅱ级,年龄18~64岁,BMI<35kg/m^2。随机分为2组(n=20):地氟醚组(D组)和异氟醚组(Ⅰ组)。麻醉诱导后调节纯氧流量3L/min,术中调整挥发罐刻度,维持肺泡浓度(FA)0.8 MAC,稳定5min后纯氧流量改为1L/min。调节瑞芬太尼静脉输注速率,维持HR和BP波动幅度不超过基础值20%。手术结束时,停止吸入地氟醚或异氟醚,同时吸入纯氧3L/min。记录设定的吸入麻醉药浓度(FD)、吸入麻醉药浓度(FI)、FA/FI=1/2时间、FA/FAO=1/2时间(FAO为关闭挥发罐即时的肺泡浓度),并计算各时点FA/FI、FA/FD。结果D组FA/FI=1/2时间及FA/FAO=1/2时间均较Ⅰ组缩短(P<0.05)。低流量麻醉下,D组FD稳定,Ⅰ组FD波动较大。D组FA/FI、FA/FD上升速率较Ⅰ组快,且同一时点各比值D组均高于Ⅰ组。结论与异氟醚比较,腹部手术患者低流量吸入地氟醚时达到预定的肺泡浓度更迅速,可控性好,停止吸入时排泄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