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常人每日尿中可排出微量蛋白,但总量<150mg,此时尿蛋白定性检查(即尿常规)显示蛋白阴性;当尿中蛋白总量>150mg/24小时或>100mg/(m2·日)时称为蛋白尿。蛋白尿是肾脏疾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正常情况下尿蛋白成分60%来自血浆蛋白,其余40%来自肾脏及其他泌尿生殖组织。在60%的血浆蛋白中白蛋白占40%,免疫球蛋白占15%,其他血浆蛋白占5%。病理情况下出现尿蛋白量和组成成分的异常。1病理生理分型(1)肾小球蛋白尿:为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负电荷的消失,血液动力学改变,导致血浆蛋白滤出增加,超过了肾小管的再吸收能力而产生的蛋白尿,是临床最…  相似文献   

2.
正常人每日尿中可排出微量蛋白,但总量<150mg,此时尿蛋白定性检查(即尿常规)显示蛋白阴性;当尿中蛋白总量>150mg/24小时或>100mg/(m2·日)时称为蛋白尿.蛋白尿是肾脏疾病最常见的表现之一.正常情况下尿蛋白成分60%来自血浆蛋白,其余40%来自肾脏及其他泌尿生殖组织.在60%的血浆蛋白中白蛋白占40%,免疫球蛋白占15%,其他血浆蛋白占5%.病理情况下出现尿蛋白量和组成成分的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症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入院1~2天内脑脊液(CSF)和脑电图(EEG)的结果和特点。方法:对89例重症HFMD患儿CSF进行白细胞计数、蛋白、糖和氯化物测定,并进行EEG检查。结果:重症HFMD患儿CSF基本符合病毒性脑炎CSF特点,异常率为74.16%。一般重症患儿与行呼吸机治疗的13例危重HFMD患儿在CSF细胞数及生化检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7例HFMD患儿出现EEG异常。CSF异常率高于EEG。结论:有神经系统体征的重症HFMD患儿CSF和EEG异常率较高,因此宜及早联合进行CSF和EEG检查。  相似文献   

4.
李秋 《中国医刊》2005,40(3):14-16
尿蛋白检测是临床筛查泌尿系统疾病最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健康儿童尿中排出少量蛋白,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定量应<150mg/24h;尿蛋白成分分析,正常尿中蛋白主要包括来自血浆的白蛋白(40%)、免疫球蛋白片段(15%)、其他血浆蛋白(5%)及肾和泌尿生殖系组织蛋白(40%).当尿中蛋白成分和量发生异常,尿蛋白定量≥150mg/24h、定性阳性,诊断为蛋白尿(Proteinuria).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脑脊液(CSF)与血浆中的蛋白、糖及氯化物含量比值对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检测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结核性脑膜炎(结脑)和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病脑)患儿及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儿童CSF与血浆中的蛋白、糖及氯化物含量,并计算其比值。结果:化脑患儿CSF/血浆蛋白含量比值显著升高而糖含量比值明显下降(P<0.01);结脑患儿CSF/血浆蛋白含量比值明显升高而糖和氯化物含量比值均显著下降(P<0.01);而病脑患儿上述三项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改变(P>0.05);CSF/血浆蛋白≥1.0时诊断化脑和结脑的敏感性分别为91.14%和70.59%;糖含量比值≤0.5时,诊断化脑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8.61%和88.46%;氯化物比值≤1.1时诊断结脑的敏感性达到97.06%,特异性为96.64%。结论:CSF/血浆蛋白、糖及氯化物含量的比值差异可为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早期及鉴别诊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脑脊液(CSF)和血浆中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SE)、S-100蛋白(S-100protein,S-100)、髓鞘碱性蛋白(MBP)、肌酸磷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等党课 经系统特异性蛋白质与新生儿HIE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新生儿HIE患儿55例,无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的患儿16例作为对照,取CSF和血浆检测上述4种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质水平。NSE、S-100、MBP用放射免疫试剂盒检测,CK-BB用酶法及琼脂糖电泳法检测,存活出院的患儿定期随访。结果 CSF的NSE、S-100、MBP、CK-BB及血浆NSE、CK-BB均与HIE程度相关,但只有CSF的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质才能较准确地反映患儿的远期预后,其中敏感性、特异性最高的指标是NSE和S-100。结论 CSF的NSE和S-100是判断HIE患儿脑损伤程度、预测远期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正常人群脑脊液(CSF)Tau蛋白含量的分布范围,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式ELISA技术,对20例正常对照(NC)组及20例非AD神经系统疾病(ND)组CSF-Tau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及统计分析.结果:CSF-Tau蛋白含量NC组与ND组间比较、男女性别间比较、CSF蛋白正常组和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以年龄因素作直线相关分析,NC组r=0.53(P<0.05),呈正相关.结论:正常人群CSF-Tau蛋白含量为(125.88±45.62)ng*L-1,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缓慢增高的趋势,但与性别及CSF蛋白总量无关.  相似文献   

8.
脑脊液中Tau蛋白及Aβ检测对老年期痴呆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中Tau蛋白及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protein,Aβ)对老年期痴呆(seniledementia,SD)主要包括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disease,AD)及脑血管病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4例AD患者,43例VD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normalcontrols,NC)脑脊液中Tau蛋白及Aβ1-42浓度。结果:老年期痴呆患者CSF中;①Tau蛋白浓度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②Aβ1-42浓度低于正常对照者(P<0.05);③根据CSF中Tau蛋白、Aβ1-42浓度检测诊断老年期痴呆的灵敏度分别为51.55%、45.36%;特异性分别为90.90%、93.62%;结合Tau蛋白浓度及Aβ1-42浓度诊断SD的灵敏度为74.23%,特异性为93.33%。结论:临床上检测CSF中Tau蛋白、Aβ1-42浓度可作为早期诊断老年期痴呆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 (化脑 )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 3 7例小儿化脑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7例中 1岁内婴儿 3 3例 (89.1% )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嗜睡、抽搐、精神改变、前囟饱满、脑膜刺激征阳性等 ;脑脊液 (CSF)细胞数 (0 .0 3~ 8.0 )× 10 9 L ,蛋白质正常~ 12g L ,糖降低 7例 ,CSF培养阳性 12例 (3 2 .4% ) ,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阳性球菌 ;有神经系统并发症 18例 (4 8.6% ) ;头颅CT检查 3 2例 ,异常 18例 (5 6.3 % ) ;青霉素类药物治疗 2 2例 ,痊愈 8例 (3 6.4% ) ,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 2 2例 ,痊愈 17例 (77.3 % ) ;平均住院 18.9d。结论 小儿化脑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第三代头孢菌素疗效满意 ,头颅影像学检查对颅内并发症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脑疾病患者脑脊液血浆渗透压、pH值及电解质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疾病患者脑脊液 ( CSF)渗透压、血浆渗透压、p H值及电解质的变化。方法 :对脑疾病患者 CSF渗透压、血浆渗透压、p H值及电解质进行测定。结果 :脑出血急性期和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 CSF及血浆渗透压、CSF中 K+明显高于正常组 ( P <0 .0 1) ,p H显著低于正常组( P <0 .0 1)。脑梗死患者的 CSF及血浆 Ca2 +明显降低 ( P <0 .0 1)。结论 :监测 CSF、血浆渗透压、p H值及电解质对判断脑疾病患者的病情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痴呆与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Tau蛋白(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含量之间的关系,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临床诊断提供生化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式ELISA技术,对AD组15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组15例、神经系统疾病(Neurologic disease, ND)组20例及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 NC)组20例CSF-Tau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并作比较分析.结果:AD组CSF-Tau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AD三个不同临床阶段间及CSF蛋白总量正常组与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以CSF蛋白总量为因素作直线相关性分析,ND组r=0.16(P>0.05),无相关性;以年龄因素作直线相关性分析,NC组r=0.53(P<0.05),具有正相关性.结论:CSF-Tau蛋白含量检测对AD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鲁文强 《海南医学》2004,15(11):135-135
众所周知 ,脑脊液 (CSF)蛋白质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传统的脑脊液总蛋白 (GTP) ,Pandy实验等测定多可判断CSF蛋白浓度。任何导致脑膜病变因素 ,在影响CSF蛋白质含量时受血清蛋白质含量变动甚大 ,因此对疾病的诊断还存在不足之处。有鉴于此 ,不少国外学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惊厥性疾病患儿血浆和脑脊液中神经肽Y(NP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惊厥性疾病患儿74例,分别在入院第1天、第7天采取静脉血,第7天采取脑脊液(CSF)标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浆和CSF中NPY、BDNF、IL-6的水平。结果:惊厥组(热惊厥、癫痫)患儿惊厥发作后血浆、CSF中NPY、Il-6水平均增高,BDNF降低,但三者第7天较第1天增高;血浆、CSF中NPY、BDNF在不同热惊厥发作和癫痫发作中无差异,但IL-6在不同热惊厥发作和癫痫发作中有差异;血浆、CSF中NPY、IL-6与惊厥中发作次数有关,BDNF与惊厥中发作次数无关;血浆与CSF中的NPY、BDNF、IL-6均分别呈正相关,血浆和CSF中的NPY与IL-6呈正相关,与BDNF呈负相关;BDNF与IL-6呈负相关。结论惊厥性疾病患儿血浆、CSF中NPY、Il-6水平均增高,与惊厥发作次数有关,在惊厥发生的不同阶段水平不同;血浆与CSF中NPY、BDNF、IL-6水平均分别呈正相关,血浆中的水平能间接反映CSF水平;血浆和CSF中的NPY与IL-6呈正相关,与BDNF呈负相关;BDNF与IL-6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初步分析了原发性脑瘤病人脑脊液(CSF)蛋白质二维电泳多肽图谱。结果:病人CSF显示多肽斑点159个,比对照多25个;对照有61个斑点,病人未查见;病人出现93个对照所未查见的特有斑点;此外,病人还查见4个变异斑点。病人CSF的酸性蛋白明显减少,中、碱性蛋白增加,其主要分布在约25和54KD范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HSE)的临床特征和 CSF、EEG、CT、MRI和聚合酶链反应 (PCR)在早期诊断或确诊 HSE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5 8例临床确诊的 HSE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以精神症状 (75 .9% )、意识障碍 (69.0 % )、瘫痪 (67.2 % )、脑膜刺激征 (5 3 .4% )和癫痫发作 (4 4 .8% )多见。各项辅助检查的异常发生率 :CSF压力增高 72 .4%、CSF呈血性 44.8%、CSF细胞学呈淋巴细胞反应型 77.6% ,EEG92 %、CT44.8%、MRI86.7%和 PCR-HSV-DNA90 .2 %。临床治愈好转率为 72 .5 %、病死率 2 1 %。结论 :HSE早期精神症状突出 ;CSF压力增高与病情程度相关 ;血性 CSF是本病的重要特点 ;CT、MRI和 EEG具有重要的定性定位价值 ;显示病灶 MRI优于 CT;PCR特强异性强、敏感性高、快速、简便是早期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血管性痴呆 (VD)患者血浆、脑脊液 (CSF)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痴呆的关系。方法 :对5 5例VD患者血浆、CSF胰岛素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 (RIAs)进行测定 ,并与 72例有脑梗死无痴呆患者 (CI组 )及 32例正常人 (对照组 )进行对照比较。血管性痴呆组Hachinski缺血评分均 >7分 ,痴呆的诊断均符合DSM -ⅢR(USA)痴呆标准并进行MMSE评分。结果 :VD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对照比较显著性增高 (P <0 .0 1) ,而CSF胰岛素含量、CSF 血浆胰岛素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且CSF 血浆胰岛素比值与患者MMSE评分呈正相关 (r =0 .75 4 2 ,P <0 .0 1)。CI组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但CSF 血浆胰岛素比值与VD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 :VD患者相对的CSF低胰岛素水平可能是参与导致血管性痴呆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血管病临床与CT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例临床诊断为ACVD的患者作了CT检查,总阳性率为87%。除4例证实为颅内其他疾患外,临床与CT诊断的比较发现,出血组阳性符合率为78%,缺血组为63%,(总阳性符合率70%)。脑脊液(CSF)检查可使这种符合率分别提高到94%和89%(总阳性符合率91%)。分析表明,详细的病史和体检在ACVD的诊断中仍是重要手段,CSF检查有助提高诊断正确率,CT检查在定性和定位上均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SDF 1α)与造血干细胞移植中G CSF动员造血干细胞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试验检测 8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uto PBSCT)病人及 9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供者应用G CSF前 1天、后第 5天血浆SDF 1α水平的变化。结果 :应用G CSF前 1天 ,allo PBSCT供者及auto PBSCT病人SDF 1α的血浆水平分别为 ( 1918.0 1± 73 .2 2 )pg/ml;( 14 43 .42± 175 .3 7)pg/ml ,应用G CSF后第 5天 ,SDF 1α血浆水平分别降至为 ( 1841.94± 60 .70 )pg/ml;( 13 12 .2 8±111.3 3 )pg/ml,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llo PBSCT供者在G CSF动员前 1天、后第 5天的SDF 1α血浆水平均高于auto PBSCT病人。结论 :SDF 1α不参与G CSF诱导造血干细胞的动员过程 ,auto PBSCT病人的SDF 1α血浆水平的降低可能是骨髓基质细胞功能受损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王曦龙  王鲁 《医学研究杂志》2009,38(12):113-115
清蛋白是人体主要的血浆蛋白成分,在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清蛋白系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在血浆中的半衰期约为15-19天,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约占血浆总量的40%-60%。其主要功能为:①维持血液渗透压:1g清蛋白产生的渗透压相当于20ml液体血浆或40ml全血;②营养供给:组织蛋白和血浆蛋白可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相关性脊髓病 /热带痉挛性瘫痪 (HAM/TSP)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情况 ,以及患者血浆及脑脊液 (CSF)中sFas、sFasL的表达水平在HAM/TS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单细胞电泳检测HAM /TS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 ,ELISA方法检测HAM/TSP患者血浆及CSF中存在的sFas、sFasL。结果 :HAM/TS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患者血浆sFas、sFasL表达水平与其他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OIND)及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 (P <0 0 5 ) ;血浆sFasL表达水平高于OIND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CSF、sFas、sFasL表达水平均高于OIND组 (P <0 0 5 )。结论 :淋巴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因子sFas、sFasL可能在HAM/TSP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