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抗二肽基肽酶样蛋白()抗体脑炎之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岁男性抗DPPX抗体脑炎患者临床表现为肌阵挛、进行性记忆力减退、呼吸困难和腹泻,实验室检查血清DPPX抗体阳性,~(18)F-FDG PET提示双侧颞叶代谢减低。为进一步了解疾病特征,文献检索获得7篇国外文献计36例病例,经分析显示抗DPPX抗体脑炎以男性、中年好发,慢性病程;肌阵挛、震颤、认知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小脑或脑干损害及体重下降等为其主要症状与体征,可合并B细胞淋巴瘤;脑脊液或血清DPPX抗体呈阳性;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治疗原则以免疫调节治疗为主,预后良好。结论抗DPPX抗体脑炎临床罕见,症状复杂多样,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困难,早期予免疫调节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正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eucine-rich glioma inactivated 1,LGI1)自身抗体相关边缘性脑炎是以癫痫、意识障碍、认知及行为改变为主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院诊治的1例该类型脑炎患者,其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抗体为阳性,提示我们HSV感染可能与抗LGI1抗体相关的边缘性脑炎相关,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25岁,因头晕、头痛1 w,抽搐一次入院。入院  相似文献   

3.
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是由NMDAR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常以发热、头痛为前驱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意识水平下降或昏迷。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真菌感染,其在免疫功能低下时易发病,常以发热、头痛、呕吐为首发症状。抗NMDAR脑炎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本文对作者医院收治的1例抗NMDAR脑炎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例进行报道。1病例报告患者女,60岁,因“头痛6个月,头痛加重伴有精神行为异常1个月”于2018-08-08入作者医院。  相似文献   

4.
<正>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是一种由抗NMDAR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抗NMDAR脑炎继发类白血病反应在国内外尚无报道。我们报道1例抗NMDAR脑炎继发类白血病反应的患者,其早期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发热,行脑脊液检查后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脑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合并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和抗Hu抗体双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 AE)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作者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合并抗NMDAR、抗Hu抗体双阳性A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女,9岁。以发热、头痛起病,随后出现惊厥,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测异常,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1型DNA(+),头颅MRI示右侧颞叶为主区域受累,诊断为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数周后患者再发头痛,并出现情绪异常、上肢震颤,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1型DNA(-),抗NMDAR抗体IgG 1∶10,抗Hu抗体IgG(+),最终诊断为AE(抗NMDAR、抗Hu双阳)。给予丙种球蛋白及激素治疗后患者情绪稳定,震颤消失,头痛缓解。结论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合并免疫性脑炎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尽早完善相关抗体检测并及时复查有助于诊断,早期免疫治疗或可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抗神经元表面抗原抗体(NSAbs)相关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2-05—2017-04诊治的7例抗NSAbs相关A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特点,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15~77岁。3例为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2例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BR)脑炎,其中1例合并抗Hu抗体阳性;2例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脑炎。4例患者以癫痫为突出或惟一表现,1例患者仅表现为头痛、发热,2例患者临床表现符合经典边缘性脑炎。1例合并肺癌(抗GABABR脑炎合并抗Hu抗体阳性患者)。6例脑电图检查可见癫痫波发放,1例仅表现为头痛、发热的抗NMDAR脑炎患者脑电图未见异常。3例头MRI检查可见异常信号。7例患者经免疫治疗均好转,例1有复发。结论抗NSAbs相关AE可以癫痫为突出或惟一的临床表现,或以头痛、发热为惟一的临床症状。特异性抗NSAbs检测阳性可协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正>抗髓磷脂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Anti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antibodies,MOG-Abs)阳性脑炎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是MOG-Abs攻击大脑造成,临床症状为头痛、发热、嗜睡及癫痫发作[1]。我们发现,科学文献数据鲜有关于MOG-Abs阳性脑炎的信息,MOG抗体阳性脑炎在临床上非常罕见,易漏诊、误诊。在此,我们报道1例MOG抗体阳性的皮质脑炎的诊断和治疗,以期为MOG抗体相关疾病(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antibody-associated disease,MOGAD)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抗代谢性谷氨酸受体5(mGluR5)抗体脑炎是一种由mGluR5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上较为罕见,一些病例报道提示其可能与霍奇金淋巴瘤相关,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治疗上主要以免疫治疗为主,可复发。目前,国内外对抗mGluR5抗体脑炎的的报道集中于病例报道,文中对抗mGluR5抗体脑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并对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抗mGluR5抗体脑炎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抗二肽基肽酶样蛋白6(dipeptidyl-peptidase-like protein,DPPX)相关脑炎是临床少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脑炎,发病隐匿,大多数为慢性病程,腹泻及体重减轻常常为前驱期表现,疾病后期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如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感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精神心理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等。而以双下肢乏力、疼痛伴跌倒为主要表现者少见。本文报道1例因反复双下肢乏力而被误诊为躯体形式障碍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正>皮质脑炎是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相关疾病的一种重要临床表型,仅限于单侧的皮质脑炎是其特征性表现之一,而MOG抗体合并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阳性介导的单侧皮质脑炎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现报道1例如下。1 病例患者,男,20岁,因“发作性意识障碍、肢体抽搐1个月,加重伴发热、头痛20 d”于2021年4月16日急诊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患者于2021年3月17日无明显诱因出现痫性发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道抗LGI1抗体和抗IgLON5抗体双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病例。方法收集1例自身免疫性脑炎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免疫抗体检测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患者男性,68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记忆力明显减退,反应迟钝,认人不清、胡言乱语,伴有定向力障碍。血清及脑脊液的抗LGI1抗体IgG阳性(滴度均1:10);血清抗IgLON5抗体IgG阳性(滴度1:100)、脑脊液抗IgLON5抗体IgG阳性(滴度1:10)。影像学改变为双侧颞叶内侧、海马异常信号影。给予皮质激素与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仍继续加重。结论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特征不典型,行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多抗体检测可进一步协助明确诊断;文中报道的抗LGI1抗体及抗IgLON5抗体双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病例的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1例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ASPR2)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老年患者,介绍了抗CASPR2抗体相关脑炎的常见表现和诊治过程,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结果,为老年患者以精神行为异常和认知功能下降为主要症状起病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提供思路,并提出老年患者患自身免疫性脑炎可能加剧脑血管病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正抗γ-氨基丁酸-B受体(gamma-aminobutyric acidB receptor,GABAB-R)脑炎属于自身免疫性边缘叶脑炎(limbic encephalitis,LE)谱系疾病,自Lancaster等~([1])于2010年首次报告后,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其与抗细胞表面抗原抗体相关,常表现为癫痫发作、记忆障碍和行为异常,并可能与副肿瘤抗体共存,最常与小细胞肺癌相关。此病常被误诊为病毒性脑炎,即使抗GABAB-R抗体检测为阳性,也常常缺乏病理资料,我们报道1例经肺活检证实为小细胞肺癌的抗GABAB-R脑炎病例,供临床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1988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中首次描述了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1],GAD抗体是合成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限速酶,与多种神经系统综合征相关,包括僵硬人综合征、边缘性脑炎、癫痫和小脑共济失调等。目前关于GAD抗体相关的综合征并不常见,本文现报道1例抗GAD抗体相关小脑性共济失调(cerebellar ataxia,CA)和1例抗GAD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以加深临床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是由抗NMDAR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目前研究发现抗NMDAR脑炎患者经免疫及肿瘤治疗后大多数预后良好, 但仍有4.5%~36.4%的患者复发。明确复发的危险因素对预防复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抗NMDAR脑炎复发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以期对预防复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正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是由NMDAR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脑炎,以癫痫发作、精神行为异常和认知功能减退为临床特点,病因不清。有学者发现前期病毒感染与抗NMDAR抗体产生有关,但文献报道较少,本研究将收治的1例诊断明确的单疱病毒性脑炎继发抗NMDAR脑炎进行报道,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正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 syndromes,PNS)是指肿瘤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肌肉系统出现的远隔效应,是一组针对神经系统某些靶抗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累及大脑边缘叶系统即表现为副肿瘤性边缘叶脑炎~([1])。在一些PNS患者血清和(或)脑脊液中可发现肿瘤神经抗体,特异性抗神经元抗体有抗Hu、抗Yo、抗CV2、抗Ri、抗Ma2等抗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抗Hu抗体阳性的副肿瘤性边缘叶脑炎患者病例报道如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  相似文献   

18.
<正>抗NMDA受体脑炎(Anti-NMDA receptor encephalitis)是与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脑炎~([1]),于2007年被Dalmau等首次报道~([2]),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深入,临床发现率逐渐增多,但对于具有不典型临床表现的病例仍易漏诊误诊,现报道1例以单侧肢体无力起病,早期抗体检测阴性的不典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旨在加强临床对该类患者的早期认识,以免延误病情,影响患者预后。1病例资料  相似文献   

19.
<正>边缘系统脑炎通常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短期记忆障碍,常伴有癫痫发作、精神症状、人格改变等。在以往报道中,副肿瘤综合征是边缘系统脑炎最常见的病因。近些年发现,某些边缘系统脑炎患者体内存在抗神经肿瘤抗原的抗体,如抗Ma2抗体(也被称作抗Ta抗体)。这部分患者通常伴发恶性肿瘤,对肿瘤治疗有反应,而对免疫调节治疗的反应相对较低。迄今为止,国外报道的确诊病例数不超过40例。现报道国内首例Ma2抗体阳性边缘系统脑炎病例,并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体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自身免疫性疾病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6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经血和(或)脑脊液抗神经抗体检测确诊的207例抗体介导的CNS自身免疫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 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实验室和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案和预后。结果 207例抗体介导的CNS自身免疫性疾病患儿中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阳性117例, 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阳性63例, 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阳性32例, 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ASPR2)抗体阳性6例, 抗水通道蛋白4(AQP4)抗体阳性3例, 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BR)抗体阳性2例, 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抗体阳性1例;最常见的临床表型是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 其次为视神经炎(ON);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及不自主运动是抗NMDAR抗体阳性患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而发热、头痛、意识障碍及视觉障碍是MOG抗体相关疾病(MOGAD)及自身免疫性GFAP星形胶质细胞病(GFAP-A)病程中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