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倪会芳  李隽  丁源  付群  吴文迅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8):2207-2214
背景 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症(OP)的风险较大,尤其是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慢性炎症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对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科住院的216例绝经后T2DM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测定血常规、血脂等生化指标,计算得到NLR和MHR;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患者腰椎L1~4、左股骨颈及左髋骨密度(BMD)。根据BMD结果,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51例、骨量减少组78例、OP组87例,另外根据NLR四分位数(A1~A4组)和MHR四分位数(B1~B4组)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54例。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NLR和MHR与各部位BMD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价值。 结果 骨量减少组NLR、MHR均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OP组NLR、MHR均高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P<0.05)。A3组L1~4 、左股骨颈、左髋BMD均低于A1组(P<0.05);A4组左股骨颈BMD低于A1组,L1~4 、左髋BMD低于A1组和A2组(P<0.05)。B2、B3组L1~4 、左股骨颈、左髋BMD均低于B1组(P<0.05);B4组L1~4 BMD低于B1组、B2组和B3组,左股骨颈、左髋BMD均低于B1组和B2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LR、MHR均分别与L1~4 、左股骨颈、左髋BMD呈负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年限长〔OR=1.092,95%CI(1.005,1.186)〕、NLR水平升高〔OR=2.341,95%CI(1.453,3.770)〕和MHR水平升高〔OR=329.250,95%CI(21.421,5 060.810)〕是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体质指数(BMI)升高〔OR=0.806,95%CI(0.718,0.903)〕是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2、0.709、0.787,灵敏度分别为65.5%、52.9%、81.6%,特异度分别为72.1%、79.8%、67.4%;两者联合预测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高于NLR、MHR(Z=2.418,P<0.05;Z=2.893,P<0.05)。 结论 NLR和MHR均可单独作为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预测指标,且两者联合检测时预测效能及灵敏度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与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38例在笔者医院行急诊PCI术治疗的老年STEMI患者,术后院内发生MACE者23例,未发生MACE者115例。测定PCI术前的PDW、NLR,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PDW、NLR与MACE的关系。根据 PDW、 NLR 绘制 ROC 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 (AUC),分析PDW、NLR 对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发生MACE患者和未发生MACE患者的PDW分别是17.94±6.59、11.75±3.53,NLR分别是6.28±2.87、3.26±1.61,发生MACE患者的PDW、NLR均高于未发生MACE患者(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W、NLR与MACE的发生相关(OR=4.307,95%CI:1.564~11.864,P=0.005;OR=5.183,95%CI:1.841~14.591,P=0.002)。同时,ROC分析显示,PDW、NLR预测心血管事件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72、0.851,敏感度分别为65.2%、87.0%,特异性分别为80.9%、79.1%。结论 老年STEMI患者PCI术前高PDW、NLR水平对院内MACE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周血髓过氧化物酶(MPO)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20年8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8例STEMI患者行PCI治疗,术后随访1年。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测定PCI术前外周血MPO、NLR、hs-CRP,分析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分析不同病情严重程度STEMI患者外周血MPO、NLR、hs-CRP,统计患者术后1年MACE发生情况,分析影响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因素,分析外周血MPO、NLR、hs-CRP对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重度狭窄组MPO、NLR、hs-CRP均高于轻、中度狭窄组(P <0.05),中度狭窄组均高于轻度狭窄组(P <0.05)。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s C[■=3.662(95%CI:1.507,8.899)]、MPO[■=3.725(95%CI:1.533,9.05...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前外周血中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术后短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08例行PCI术的ACS患者(ACS组),以同时段129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并且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ACS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CS患者PCI术后MACE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LR、NLR对ACS以及MACE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ACS组血肌酐、血小板、中性粒细胞、PLR、NLR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淋巴细胞、LVEF均低于对照组(P<0.05)。ROC结果显示,PLR、NLR以及联合预测AC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6、0.822、0.8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R、NLR均是影响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LR、NLR单独预测发生MACE的AUC为0...  相似文献   

5.
背景 研究发现部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存在梗死相关动脉(IRA)自发再通现象。非自发再通的STEMI患者较自发再通患者有不良预后,因此积极寻找简便、有效的指标预测IRA自发再通患者十分重要。目前,国内外关于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与急性STEMI患者IRA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尚少。目的 探讨CAR对急性STEMI患者IRA自发再通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9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因急性STEMI行PCI的患者271例,根据PCI术中IRA是否自发再通将患者分为非自发再通组(n=215)和自发再通组(n=56)。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IRA自发再通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AR对IRA自发再通的预测价值。结果 自发再通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CAR均低于非自发再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OR=0.856,95%CI(0.753,0.973)〕、NLR〔OR=0.368,95%CI(0.187,0.724)〕、MHR〔OR=0.947,95%CI(0.897,0.999)〕、CAR〔OR=0.794,95%CI(0.732,0.862)〕是急性STEMI患者IRA自发再通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R预测IRA自发再通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8〔95%CI(0.705,0.832)〕,预测临界值为11.99,预测临界值对应的灵敏度为67.9%,特异度为79.1%。结论 白细胞计数、NLR、MHR、CAR是急性STEMI患者IRA自发再通的独立影响因素,且CAR对预测IRA自发再通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死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月~2015年6月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前NLR值将患者分为高NLR组(NLR≥5.7)与低NLR组(NLR<5.7),利用K-M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利用COX多因素模型比较各临床资料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利用ROC曲线评估NLR分界值对患者死亡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 低NLR组患者生存率较高NLR组患者生存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4% vs 42.4%,P<0.05)。NLR≥5.7是影响本研究组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取值为5.7时敏感度为60.7%,特异性为79.3%。结论 治疗前NLR对下肢ASO患者死亡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HA2DS2-VASc 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关系。方法:以2018 年09 月01 日~2019 年12月31 日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直接PCI 治疗的急性STEMI 患者275 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及检查指标。根据患者PCI 术后是否出现无复流将其分为无复流组(47 例,17.1%)和复流组(228例,82.9%)。分析STEMI 患者PCI 术后发生无复流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以分析CHA2DS2-VASc 评分、NLR 及二者联合因子对急性STEMI 患者PCI 术后发生无复流的预测价值。结果:无复流组患者CHA2DS2-VASc 评分、NLR 及术中预扩张例数均高于复流组(P<0.05)。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A2DS2-VASc 评分、NLR 是急性STEMI 患者PCI 术后无复流现象的独立影 响因素(P<0.05)。ROC 曲线结果显示:CHA2DS2-VASc 评分(AUC:0.640,95%CI 0.562~0.719,P=0.002)、NLR(AUC:0.631,95%CI 0.541~0.721,P=0.005)对无复流现象有一定预测能力,但两者联合预测因子(AUC:0.675,95%CI 0.589~0.762,P<0.001)的AUC 更高,可更好的预测STEMI 患者直接PCI 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分别比较联合预测因子与单独CHA2DS2-VASc 评分和单独NLR 的预测能力,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HA2DS2-VASc 评分、NLR 是无复流现象的独立预测因子,两者联合对急性STEMI 患者PCI 术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但并未体现出优于单一使用CHA2DS2-VASc 评分或NLR 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背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均为新型的炎性反应标志物,可用来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预后,但目前国内外鲜有研究探讨NLR联合MPV在预测STEMI患者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目的 探讨NLR联合MPV对急性STEMI患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9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STEMI并急诊行PCI的患者516例。依据患者急诊入院时外周血NLR、MPV的中位数将其分为低NLR且低MPV组(NLR≤2.51且MPV≤10.70 fl,n=135)、低NLR且高MPV组(NLR≤2.51且MPV>10.70 fl,n=123)、高NLR且低MPV组(NLR>2.51且MPV≤10.70 fl,n=137)、高NLR且高MPV组(NLR>2.51且MPV>10.70 fl,n=121)。依据全球急性冠脉综合征注册评分(GRACE评分)将其分为高危组(GRACE评分>140分,212例)、中危组(108分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关系,评估NLR联合C反应蛋白(CRP)对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7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ACS的患者430例,出院后对其进行平均10个月的电话随访。将所有患者依据NLR水平的中位数分为低NLR组和高NLR组;依据GRACE、TIMI评分分为低、中及高危组;依据随访结果分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组及非MACE组。比较各组间临床资料并分析ACS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用ROC曲线评价NLR联合CRP对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高NLR组男性患者比例、血肌酐、CRP、MACE发生率、Gensini评分显著高于低NLR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均P<0.05);危险分层中,高危组NLR水平均较中危、低危组显著升高(均P<0.05),NLR预测GRACE高危组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84(P<0.05);MACE组患者NLR、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MACE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CRP是ACS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NLR联合CRP预测ACS患者发生MACE的AUC为0.832,灵敏度为71%,特异度为87%(P<0.001)。 结论 NLR与ACS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显著相关,NLR联合CRP对ACS患者MACE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姬燕  杨荣礼  吕金峰  谢翼  丁鑫 《医学研究杂志》2021,50(11):133-136,150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onocyte/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ratio,MHR)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vessel disease,CSV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CSVD患者400例(观察组)以及同期住院的非CSVD患者20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SVD负荷评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轻度组(155例)、中度组(117例)和重度组(128例)。比较各组间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区别。结果 观察组MHR、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高血压比例、年龄、MHR、HCY、FIB水平高于轻度组,HDL水平低于轻度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HR、HCY、FIB是发生CSVD的危险因素,HDL是发生CSVD的保护因素(P<0.05)。高血压、年龄、MHR、HCY、FIB是影响CSVD患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HDL是影响CSVD患者严重程度的保护因素(P<0.05)。MHR预测CSV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7(95% CI:0.763~0.829,P=0.000),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9.25%和78.00%。结论 MHR是CSVD患者及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且MHR对CSVD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背景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比值(MPV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均为新型的炎性反应标志物,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不良结局相关,但目前国内外鲜有研究探讨这些血液学参数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其组合在预测急性STEMI患者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目的 探讨血液学参数预测急性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2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急性STEMI并首次行急诊PCI的患者52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包括年龄、男性比例、吸烟比例、糖尿病比例、高血压比例、高脂血症比例、入院时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力衰竭(Killip)分级、入院时全球急性冠脉综合征注册(GRACE)评分,PCI术前临床指标〔空腹血糖(GLU)、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肌钙蛋白T(TnT)峰值、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单核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MLR、MPVLR、NLR、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分布宽度〕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罪犯血管,支架植入数目,发生症状到PCI时间,无复流发生率,药物治疗情况。应用Cox回归分析探讨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LR、MPVLR、NLR及其组合对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本研究共56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MACE,其中心源性或全因死亡23例、急性心力衰竭15例、复发心绞痛7例、恶性心律失常5例、再发心肌梗死4例、卒中2例。MACE组患者年龄、入院时Killip分级≥Ⅱ级的比例、入院时GRACE评分、TnT峰值、CRP、NT-proBNP、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MPV、MLR、MPVLR、NLR均高于非MACE组患者,LVEF、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非MACE组患者(P<0.05)。MACE组无复流发生率高于非MACE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细胞计数〔HR=0.884,95%CI(0.817,0.966),P<0.001〕、单核细胞计数〔HR=1.169,95%CI(1.104,1.463),P=0.009〕、MPV〔HR=1.333,95%CI(1.005,1.752),P=0.039〕、MLR〔HR=1.701,95%CI(1.332,2.172),P<0.001〕、MPVLR〔HR=1.372,95%CI(1.196,1.443),P<0.001〕、NLR〔HR=1.428,95%CI(1.037,1.576),P=0.015〕均是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MLR与NLR(rs=0.195,P<0.001)、MPVLR(rs=0.210,P<0.001)呈正相关,NLR与MPVLR呈正相关(rs=0.483,P<0.001)。MLR+NLR、MLR+MPVLR、NLR+MPVLR对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预测效能优于MLR、NLR、MPVLR(P<0.05)。结论 入院早期MLR、MPVLR、NLR等血液学参数与急性STEMI患者预后相关,且血液学参数之间的联合应用能够更加高效地识别高危患者以及预测MAC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全血细胞计数衍生炎症标志物对糖尿病性玻璃体积血(DVH)的预测价值。方法:本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41例DVH患者和41例年龄、性别1∶1匹配且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对照组)。收集所有参与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记录并计算全血炎症指标。结果:DVH组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中性粒细胞和血红蛋白与淋巴细胞比值(NH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和NHL是糖尿病患者发生DVH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和NHL预测DVH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和0.63。结论:NLR和NHL是预测DVH的简单而廉价的炎症标志物。NLR优于其他全血炎症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背景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具有更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早期发现高危患者并进行干预治疗对减少患者的入院率、降低死亡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一种新兴的炎性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预测价值。目的 探究ACS患者NLR及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研究(GRACE)评分与心功能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根据6个月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情况,分析NLR、GRACE评分、NLR联合GRACE评分对AC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84例诊断为ACS的住院患者,记录患者临床资料,根据GRACE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109分)113例、中危组(109~140分)71例、高危组(>140分)100例;根据NLR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低NLR组(≤3.02)142例和高NLR组(>3.02)142例。记录患者发病6个月内MACE发生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GRACE评分、NLR联合GRACE评分对ACS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 低、中、高危组ACS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MI)、心率、收缩压、舒张压、NLR、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组ACS患者年龄、BMI、心率、收缩压、舒张压、GRACE评分、NT-proBNP、LVEDD、MACE发生率高于低NLR组,三酰甘油(TG)、LVEF低于低NLR组(P<0.05)。NLR与GRACE评分、NT-proBNP、LVEDD呈正相关(r=0.852、0.417、0.293,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416,P<0.05);GRACE评分与NT-proBNP、LVEDD呈正相关(r=0.445、0.361,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508,P<0.05)。284例ACS患者发病6个月内发生MACE者71例(25.0%)。NLR联合GRACE评分预测ACS患者发病6个月内发生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0.877)大于NLR(0.732)(Z=3.394,P=0.000 7)、GRACE评分(0.757)(Z=3.045,P=0.002)。结论 NLR及GRACE评分与心功能相关指标具有相关性,NLR联合GRACE评分预测ACS患者预后较单一指标临床价值更大,NLR联合GRACE评分可作为早期评估ACS患者预后的辅助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78例,分为轻症组48例和重症组30例。测定患者血常规、血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CRP、血沉(ESR)、PCT、D-二聚体及CD4+T淋巴细胞。以SpO2作为病情进展的评定指标,将WBC、NLR、CRP、ESR、PCT、D-二聚体、CD4+T淋巴细胞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冠肺炎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NLR、PCT、CRP、D-二聚体以及联合检测对新冠肺炎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重症组WBC、NLR、CRP、ESR、PCT、D-二聚体高于轻症组,CD4+T淋巴细胞、SpO2低于轻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是新冠肺炎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5,取最佳截断值时预测疾病进展的特异性为93.7%,敏感度为93.3%,约登指数为0.87;PCT的AUC为0.459,取最佳截断值时特异性为12.5%,敏感度为93.3%,约登指数为0.058;CRP的AUC为0.636,取最佳截断值时特异性为97.9%,敏感度为36.7%,约登指数为0.346;D-二聚体的AUC为0.683,取最佳截断值时特异性为59.2%,敏感度为60.0%,约登指数为0.392;联合检测的AUC为0.843,取最佳截断值时特异性为97.9%,敏感度为93.3%,约登指数为0.912,NLR对病情加重的预测价值优于PCT、CRP、D-二聚体,而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NLR明显升高,NLR对新冠肺炎病情加重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联合检测NLR、PCT、CRP和D-二聚体的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间就诊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分别检测NTproBNP、血清hs-CRP、NLR水平.以患者是否发生MACE进行分组,即MACE组和无MACE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血清hs-CRP、NT-proBNP及NLR水平,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院内MACE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清hs-CRP、NT-proBNP及NLR水平对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组200例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生MACE 47例(23.50%),153例(76.50%)未发生.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休克指数、病变血管数量、ALT、Scr、CRP及Killip分级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MACE组血清hs-CRP、NT-proBN、NLR水平均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蚌埠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根据患者90 d时电话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HR、NLR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 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良好76例(69.09%),预后不佳34例(30.91%)。预后不佳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MHR、NLR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4.125(95%CI:1.409,12.068)]、NIHSS评分[■=4.860(95%CI:1.662,14.218)]、高密度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与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lbumin-globulin ratio,AGR)在急性哮喘重度发作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211例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分别为65、98和48例。比较3组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rophil, Neu)、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ocyte, Lym)、白蛋白(albumin, ALB)、球蛋白(globulin, GLB)、NLR、AGR的差异,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急性哮喘重度发作的预测价值。结果 各组间Neu、Lym、ALB、GLB、NLR、AG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Neu、Lym、NLR、ALB、GLB、AGR预测急性哮喘重度发作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9、0.627、0.757、0.715、0.687和0.748(P<0.05)。其中NLR预测急性哮喘重度发作的最佳临界值为4.715,敏感度为60.4%,特异性为84.0%。AGR预测急性哮喘重度发作的最佳临界值为1.565,敏感度为62.0%,特异性为79.2%。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外周血NLR升高,AGR降低,对评估哮喘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白蛋白(albumin,Alb)比值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将患者分为正常复流组(TIMI 3级,68例)和无复流组(TIMI 0~2级,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CRP/Alb比值联合D-二聚体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价值。结果 无复流组患者的CRP、CRP/Alb比值、D-二聚体、低密度脂蛋白、Gensini积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复流组(P<0.05),Alb显著低于正常复流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Alb、CRP/Alb比值、D-二聚体均为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RP/Alb比值联合D-二聚体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曲线下面积为0.849,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5.0%和89.7%。结论 CRP/Alb比值、D-二聚体均是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有助于临床无复流现象的早期识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与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PAH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1~22个月),定义心力衰竭加重再入院、全因死亡、心肺移植为终点事件。根据随访结果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NLR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生存分析使用Kaplan-Meier法,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探讨影响PAH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终点事件患者的男性占比、中性粒细胞、NLR、N末端脑钠肽前体、尿酸、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均显著高于无终点事件患者(P<0.05)。相关性结果显示NLR与CRP呈正相关(r=0.490,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NLR截断值为2.72时预测PAH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5.0%和73.8%,曲线下面积为0.765。NLR<2.72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NLR≥2.72患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HR=11.476,95%CI:3.26~40.4)、NLR(HR=3.657,95%CI:1.117~11.973)均是PA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水平NLR提示PAH患者预后不良,是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正常妊娠女性和子痫前期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与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PLR)的变化以及孕早期NLR 和PLR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分娩的485名孕妇(97例子痫前期、388例正常妊娠)及同期体检的3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的临床资料,计算并比较其NLR和PLR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孕早期NLR和PLR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  结果  在孕早、中、晚期,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的NLR、PL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非妊娠组相比,子痫前期组和正常妊娠组NLR从孕早期开始升高,孕中期达到最大值,孕晚期下降;PLR从孕中期开始降低,孕晚期达到最低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个孕期,NLR和PLR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孕妇年龄和孕前体质量指数均无关。孕前肥胖、高龄和初产因素的联合模型预测子痫前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孕早期NLR、孕早期PLR分别加入上述模型后的AUC均为0.85。  结论  NLR和PLR不是子痫前期的独立影响因素,不能提高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