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及血管内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症状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分析收治的16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症状、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6例患者眼部充血表现(或合并突眼)13例,单纯突眼1例,颞部杂音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6例单纯南动脉途径应用NBCA进行栓塞,术后瘘口即刻闭塞3例;1例有瘘口残留,随访2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另外2例瘘口残留,但症状明显好转.8例进行了单纯静脉入路栓塞,其中2例应用ONYX和弹簧圈进行栓塞,完全闭塞瘘口;2例分别合并有术后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麻痹,前者术后1个月好转;5例单纯进行了ONYX栓塞:1例由动静脉联合入路进行栓塞,瘘口完全闭塞,1例因瘘口细小进行了颈动脉压迫并观察随访,术后2个月瘘口更加细小,术后3例患者出现眼部并发症,1例为动眼神经麻痹,1个月后好转,1例为复视并外展神经麻痹,1例为结膜充血,眼球疼痛不适,后好转.结论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临床表现复杂多变.血管内介入治疗是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经动脉入路栓塞,瘘口闭塞率低于静脉入路,但术后眼部并发症发生率亦低,静脉入路瘘口闭塞率高,但应注意防止眼部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不同入路应用Onyx、弹簧圈或二者联合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DSA证实为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患者中,15例经岩下窦入路栓塞,2例经面静脉或颞浅静脉一眼静脉人路栓塞,4例经动脉入路栓塞;单纯使用Onyx栓塞11例,单纯用弹簧圈栓塞3例,用弹簧圈联合Onyx栓塞7例,其中2例注入Onyx过程中使用封堵球囊保护颈内动脉。结果栓塞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瘘口完全闭塞17例,大部分闭塞4例。栓塞术后所有颅内杂音均消失。术后出现同侧眼睑下垂加重2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外展神经麻痹2例,3月后均改善。16例患者随访3~62个月,平均随访28个月;6例经DSA随访未见复发,10例电话或门诊随访症状改善。结论使用Onyx、弹簧圈或二者联合进行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静脉入路为首选,必要时可使用封堵球囊保护供血动脉,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患者经静脉入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7-10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经静脉入路使用onxy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的18例CSDAVF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栓塞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完全栓塞者15例(83.3%),次全栓塞者3例。1例患者术中出现暂时性心动过缓,术中给予对症治疗。出现同侧外展神经麻痹2例,一过性同侧视力减退1例。结论经随访,经静脉入路使用Onxy胶联合弹簧圈行血管内栓塞治疗CS-DAVF的方法安全、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静脉入路应用Eval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7例CS-DAVF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经静脉入路应用Eval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术后即刻DSA显示,17例CS-DAVF均完全栓塞。术后早期出现治疗相关并发症5 例(29.41%),其中头痛2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外展神经麻痹1 例。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7.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分16 例,1分1例(遗留动眼神经麻痹)。结论 经静脉入路使用Eval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CS-DAVF,效果良好,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均采用Onyx或联合可脱性弹簧圈填塞病变侧海绵窦,同时闭塞瘘口。经股静脉-岩下窦入路11例,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4例。结果治疗后即刻造影显示海绵窦和瘘口完全闭塞14例,残留少量眼上静脉引流1例(术后6个月复查造影显示残留瘘口消失)。术后眼部症状加重1例,经对症治疗术后6d症状逐渐改善;展神经麻痹1例,自行恢复。随访3~28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Onyx经静脉入路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Onyx 18胶结合弹簧圈栓塞自发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例自发性CCF患者应用Onyx 18胶结合弹簧圈栓塞的手术过程、随访结果,并讨论其疗效。结果 1例采用颈外动脉-上颌动脉-脑膜中动脉-海绵窦入路成功栓塞CCF,瘘口完全闭塞,出院时症状消失,完全治愈;另1例采用颈外动脉-上颌动脉-脑膜中动脉-海绵窦开口入路成功栓塞CCF,术后造影评估:瘘口次全闭塞,出院时症状改善,院外行颈总动脉按压,随访2个月后临床症状消失。2例均随访6个月,未见症状复发。结论经颈外动脉-上颌动脉-脑膜中动脉途径,较易到达海绵窦内,海绵窦内栓塞为闭塞CCF瘘口的理想部位,Onyx 18胶能在海绵窦中形成良好弥散,结合弹簧圈的应用有利于瘘口的闭塞,减少危险吻合的发生率。海绵窦内栓塞空间较大,需要材料较多,费用昂贵,海绵窦瘘口处栓塞并结合术后颈总动脉按压同样能治愈部分单纯CCF病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岩下窦入路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双侧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8年9月经岩下窦入路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的7例双侧CSDAVF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14侧CSDAVF中,完全栓塞13侧,次全栓塞1侧。术后动眼神经麻痹加重1例,外展神经麻痹加重1例。术后随访6个月,14侧瘘口均未显影,1例动眼神经麻痹基本恢复,1例外展神经麻痹部分恢复。结论 经岩下窦入路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双侧CSDAVF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单侧更常见;有效使用弹簧圈及Onyx胶对手术成功及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Onyx胶联合弹簧圈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DAVF)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经全脑血管造影确诊CDAVF20例,均经静脉途径用Onyx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本组20例均治愈,栓塞后1例出现外展神经麻痹,经对症处理后痊愈。随防3个月~1年,20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应用Onyx胶联合弹簧圈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CDAV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血管内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Onyx胶栓塞19例DAVF病人的临床资料。经动脉入路栓塞9例,经静脉入路栓塞7例,经动静脉联合入路栓塞3例。结果辅助弹簧圈栓塞9例,辅助球囊栓塞7例,单纯Onyx胶栓塞3例。瘘口完全栓塞18例;大部分栓塞1例,术后血流明显变慢,需二次栓塞。术后原有症状不同程度缓解或消失,并发外展神经麻痹3例。完全栓塞病例术后3个月复查未见复发。结论 DAVF通过Onyx胶血管内治疗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弹簧圈+Onyx-18胶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月介入治疗的42例CS-DAVF的临床资料。先采用弹簧圈栓塞以降低血流速度,再用Onyx-18胶栓塞;经静脉入路32例,经动脉入路5例,动静脉联合入路5例。结果 术后即刻DSA显示瘘口均消失,完全栓塞31例(73.8%),次全栓塞11例(26.2%)。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6~12个月,42例DSA随访,1例复发;临床症状消失34例(81.0%),3例视力无明显改善,5例术后伴有外展神经麻痹。结论 采用弹簧圈联合Onyx-18胶介入栓塞治疗CS-DAVF的效果良好。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静脉途经、动脉途径或动静脉联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技巧及疗效。方法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经DSA确诊的CS-DAVF患者34例,其中17例经动脉入路,15例静脉入路,2例经动、静脉联合入路;采用Onyx栓塞17例,弹簧圈栓塞6例,Onyx联合弹簧圈栓塞7例,1例采用Gluebran栓塞。结果 17例经动脉入路栓塞患者中,Class分级1级栓塞10例,2级栓塞6例,3级栓塞1例;15例经静脉脉入路栓塞患者中,1级栓塞10例,2级栓塞2例,3例栓塞失败;2例经动静脉联合入路栓塞患者中,1级栓塞1例,2级栓塞1例。31例成功栓塞的患者术后2例出现动眼神经麻痹,2例Onyx误栓同侧大脑中动脉。18例经DSA随访3~36个月,14例1级栓塞的患者未见复发;4例2级栓塞者2例瘘口完全闭塞,2例仍见瘘口。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CS-DAVF首选方法,依据供血动脉、瘘口特点及引流静脉选择不同途径进行个体化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8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分别经股静脉-岩下窦、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直接开放眼上静脉入路到达病变侧海绵窦,用GDC可控微弹簧圈和ONXY胶等多种栓塞材料填塞海绵窦,同时闭塞瘘口。结果 7例治疗后即刻造影显示海绵窦和瘘口完全闭塞,临床症状消失。1例虽将海绵窦闭塞,但仍残留翼丛引流,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术后行压颈治疗后症状消失。栓塞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头痛伴呕吐及外展神经麻痹,1周后缓解。5例患者术后随访3~26个月症状未见复发,其中4例均于术后3月复查DSA未见异常,1例残留瘘口的患者术后6月行脑血管造影复查,显示残留瘘口消失。结论经静脉入路栓塞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非Galen静脉脑动静脉瘘(NCAV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NCAVF临床病例资料,其中单瘘口7例,多瘘口1例;3例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5例采用弹簧圈辅助Onyx胶栓塞。结果术后即刻造影示一次完全栓塞瘘口6例,分期完全栓塞1例,近全栓塞1例。术后随访3~24个月,造影无复发,8例病人术后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弹簧圈或弹簧圈辅助Onyx栓塞治疗非Galen静脉脑动静脉瘘可行,效果良好。对于高流量瘘,弹簧圈可降低血流,辅助Onyx栓塞瘘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岩下窦入路Onyx联合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3年6月经岩下窦入路Onyx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的18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栓塞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瘘口完全闭塞15例,次全闭塞3例。4例术中出现心动过缓,3例术后出现眶部疼痛。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术前症状消失,无复发。结论经岩下窦入路Onyx联合弹簧圈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运用Onyx栓塞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初步体会,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6例明确TCCF的患者(共7侧瘘口),采用球囊封闭颈内动脉瘘口,经颈内动脉将微导管超选进入海绵窦内,通过微导管注射Onyx胶,或联合可脱性球囊及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除1例双侧TCCF患者在栓塞一侧瘘口后脑血流发生显著变化后,行分期治疗对侧瘘口外,其余5例均一期治疗.术后即刻造影显示一期治疗的6侧瘘口完全闭塞,一侧二期治疗瘘口注胶结束后造影瘘口完全消失,在撤出微导管重新造影时可见少许静脉早显,所有患者颈内动脉保持通畅.4例术前视力障碍患者,术后完全恢复正常;无新发神经系统体征.3例患者术后2-7个月DSA或MRA复查未见瘘口复发.结论 采用球囊辅助经动脉入路Onyx栓塞治疗复杂性TCCF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硬脑膜海绵窦瘘(dCCF)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例单侧自发性dCCF患者,均经脑血管造影证实,其中2例合并同侧颈内静脉闭塞.经患侧眼上静脉途径栓塞治疗2例,经患侧岩下窦途径栓塞治疗4例.栓塞材料主要为可脱弹簧圈(2例),可脱弹簧圈+n-BCA胶(4例).结果 4例患者栓塞治疗后瘘口完全消失,血管杂音即刻消除,突眼、结膜充血等症状多于1~3 d内恢复正常.眼球运动障碍、复视和视力减退恢复稍慢,多于3个月内逐渐恢复正常.1例右侧dCCF患者术后dCCF部分残留.行患侧间歇压迫颈动脉治疗1周后症状消除.另有1例右侧dCCF患者经同侧眼上静脉途径单纯采用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1个月后再次出现同侧突眼、结膜水肿复发、加重,复查造影见dCCF复发,同侧脑膜中动脉分支供血,再次经动脉途径栓塞治疗后症状消失.所有6例患者栓塞治疗后未出现有症状的并发症.结论 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dCCF是一种更为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使用可脱弹簧圈结合n-BCA胶可提高填塞海绵窦和闭塞瘘口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CCF)的动静脉结构特征,探讨CCF的血管内栓塞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CCF病人的临床资料。45例为单侧颈内动脉主干瘘,6例合并颈外动脉分支瘘。48例向眼静脉引流,44例向岩上、下窦引流,13例向皮质引流,5例通过海绵间窦引流。其中41例行可脱性球囊栓塞,4例行动脉途径弹簧圈和(或)Onyx 18栓塞,6例行静脉途径弹簧圈和(或)Onyx 18栓塞。结果术后造影显示:瘘口完全闭塞44例,大部分闭塞7例。5例不完全闭塞病人随访6~12个月,痊愈2例,3例有少量引流。临床随访3~6个月,症状消失49例,2例并发同侧展神经受累。结论 CCF有其独特的血管特点,血管内治疗是有效的方式,应根据其特点选取不同的栓塞途径和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介入治疗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介入治疗的39例TCCF的临床资料。弹簧圈栓塞31例,弹簧圈结合Onyx胶栓塞2例,支架植入联合弹簧圈栓塞2例,覆膜支架植入3例,颈内动脉闭塞1例。结果 39例均成功治疗。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5例复发,再次弹簧圈栓塞闭合瘘口。结论 应用弹簧圈栓塞TCCF是一种可靠的、有效的方法,联合Onyx胶、支架植入,可以达到更为致密的栓塞。覆膜支架是理想的血管内重建材料,颈内动脉闭塞是次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s, CCF)的介入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眼部症状在眼科首诊、经介入治疗的17例CCF患者临床资料,全部经DSA进一步确诊和治疗.其中15例有明确外伤史,2例为自发性CCF.1例双侧病变,经动脉途径以可脱球囊进行栓塞,行颈内动脉闭塞者2例(2/17),部分病例经颈外动脉、经岩下窦或眼静脉以微弹簧圈填塞海绵窦.结果 单纯以可脱球囊栓塞瘘口、保持颈内动脉通畅者13例;闭塞颈内动脉者2例;1例为硬脑膜动静脉瘘(海绵窦型),行眼静脉切开暴露,经眼静脉途径填塞弹簧圈栓塞瘘口;1例经岩上窦栓塞瘘口.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无脑缺血、异位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可脱球囊栓塞是治疗CCF最有效的方法,但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和颈内动脉闭塞率.配合微弹簧圈可提高复杂CCF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经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填塞海绵窦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有效性。方法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到达患侧海绵窦,用GDC或EDC,游离弹簧圈,真丝线段等多种栓塞材料填塞海绵窦,同时闭塞瘘口。面静脉插管困难者,在下颌角附近切开皮肤显露面静脉,直视下穿刺面静脉放置相应导管,再经眼上静脉到达患侧海绵窦并将其填塞。结果经面静脉-跟上静脉入路对14例,16侧海绵窦进行了栓塞治疗,其中5例为外伤性、直接CCF(A型),经动脉途径球囊栓塞后复发,或微弹簧圈栓塞未能成功,或经岩下窦入路未能成功,9例为自发性、间接CCF(D型8例,C型1例)。13例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途径,1例通过直视下面静脉穿刺。11例栓塞治疗后即刻造影显示瘘消失,2例残留低流量的岩下窦引流,另有1例在微导管进入面静脉后,而静脉痉挛闭塞,未能继续进行栓塞治疗,造影仍见瘘存在,但眼静脉出现明显的造影剂滞留。1例A型CCF在球囊栓塞后出现外展神经麻痹,经面静脉-眼上静脉栓塞后亦无改善。因面静脉痉挛闭塞未能栓塞成功者,于术后即感眼部症状加重,但第2天感症状缓解,术后第21天症状明显改善,造影检查发现瘘门已经消失,术后1个月病人眼部症状完全消失。其他病例在栓塞术后眼部症状明显改善,最后消失。随访3个月至21个月未见复发。2例残留瘘口者,1例于3个月和12个月进行2次造影复查,另1例于3个月造影复查,瘘的流量均无明显变化,因无临床症状未再进行治疗。其他病例未进行造影复查。结论经面静脉-眼上静脉栓塞治疗CCF安全有效,对于A型CCF,可作为经动脉途径治疗失败后的补救措施,而对于B、C、D型CCF,应作为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