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母乳性黄疸与母乳喂养有关。近年来 ,我们在不停止母乳喂养的情况下 ,采用口服思密达加葡萄糖液治疗迟发型母乳性黄疸 4 3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来自我院 1998年 10月至 2 0 0 0年 9月儿童保健门诊 ,78例黄疸患儿均为母乳喂养 ,其黄疸发生在出生后 2~14d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肠道微生态制剂—妈咪爱对迟发型母乳性黄疸(LBMJ)干预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8—12月在湖州市妇幼保健院门诊被考虑为LBMJ的患儿共8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单纯停母乳,观察组在停母乳的基础上,口服妈咪爱1g/天。72小时后来院复诊,每位患儿均记录干预前、后的经皮胆红素(TCB)测定值。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的TCB分别为171.73±24.05、132.37±21.11,下降幅度为43.52±23.19;观察组干预前、后的TCB分别为174.13±27.47、81.60±21.39,下降幅度为95.35±25.42。2组胆红素下降幅度差异具显著性(t=6.463,P<0.05)。结论妈咪爱干预LBMJ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本组98例中,男性35例,女性36例,其中22岁~40岁60例,其余均为40岁以上。病程长者2年,短者2天,一个月以内40例,2个月~3个月者31例,3个月以上者27例。治疗方法:取穴:患侧阳溪、阳池、偏历、曲历、痛点。痛点针刺得气后,不断更换方向,余穴均行平补泻法,留针20分钟,同时燃艾条悬于穴位之一1寸左右温炙,每穴10分钟。治疗结果:本组98例中,最少治疗2次,最多治疗2个疗程,有效率达99%。  相似文献   

4.
曾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1):1499-1500
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发病与胆汁淤积的关系。方法:诊断为母乳性黄疸患儿62例,按发病先后分为①早发型母乳性黄疸(A组)33例;②迟发型母乳性黄疸(B组)29例;同时选取正常组(C组)25例。对所有患儿均抽取静脉血4ml检查肝功能及TBA、GGT、LAP、ALP。结果:两组母乳性黄疸患儿TBA、GGT、LAP、ALP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迟发型患儿TBA、GGT、ALP较早发型患儿显著增高,两者LA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胆汁淤积是母乳性黄疸的发病因素之一,且迟发型较早发型更甚,因此对母乳性黄疸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应加以疏肝利胆、保护肝功能的治疗,并建议对迟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做肝功能的检查。  相似文献   

5.
38例晚发型母乳性黄疸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治疗方法.方法对38例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暂停母乳改配方乳+家庭日光浴疗法,采用日本美能达生产的经皮测胆仪,对治疗前及治疗第3天、第5天的皮肤黄疸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效36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7.43%.结论暂停母乳+家庭日光浴疗法是治疗晚发型母乳性黄疸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优点为,疗程短,疗效好,花费少,不住院,家长易接受,不影响继续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纯母乳喂养母乳乳汁中功能性低聚糖水平与迟发型母乳性黄疸(LBMJ)的相关性,为LBMJ的病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和预防保健科0~3月龄纯母乳喂养足月儿60例,根据不同排便频次分为A、B及C组,即3 d以内排便1次或排便≤3次/d为A组;排便>3次/d为B组;超过4 d排便1次为C组;采用手挤奶方法收集婴儿母亲乳汁,收集后立即存置于-80℃冰箱内,待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检测功能性低聚糖的含量。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纯母乳喂养母乳乳汁中3种功能性低聚糖水平在婴儿不同排便频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FL=0.978,P2-FL=0.013;H三糖=13.991,P三糖=0.001;H四糖=1.505,P四糖=0.041);(2)不同排便频次组黄疸与非黄疸婴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A)=4.472,P(A)=0.001;χ2(B)=5.196,P(B)=0.001;χ2(C)=3.000,P(C)=0.0...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游泳与抚触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智杰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5):3493-3494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与抚触对婴儿健康及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80例足月分娩的正常新生儿,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住院期间每日给予新生儿游泳及抚触;对照组30例,每日只给予新生儿沐浴。分别记录,比较两组新生儿生后48h哺乳次数、大便转黄天数及生后第3、4天胆红素值。结果:两组间婴儿生后48h哺乳次数、大便转黄天数及生后第3、4天胆红素值,4组数据在统计学处理上均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治疗方法。方法:对38例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暂停母乳改配方乳 家庭日光浴疗法,采用日本美能达生产的经皮测胆仪,对治疗前及治疗第3天、第5天的皮肤黄疸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效36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7.43%。结论:暂停母乳 家庭日光浴疗法是治疗晚发型母乳性黄疸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优点为,疗程短,疗效好,花费少。不住院,家长易接受,不影响继续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9.
抚触可从多方面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其作为现代医学的1种重要辅助手段,正日益受到各国儿科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进1步探讨抚触对新生儿的作用,我院对3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进行抚触,观察抚触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干预效果,现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将2001年9月至2002年3月在我院自然分娩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一组为抚触组,一组为对照组,两组婴儿在性别、出生体重、胎龄、Apgar评分等方面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婴  相似文献   

10.
11.
母乳喂养对母乳性黄疸患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纯母乳喂养率的提高以及对母乳性黄疸认识的提高 ,母乳性黄疸发生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为了探讨在母乳性黄疸期母乳喂养对患儿的影响 ,我们将几年来确诊为母乳性黄疸的患儿 6 5例 ,随机分成两组 ,一组为确诊后暂停母乳喂养 3~ 5天 ,另一组在确诊后继续母乳喂养 ,观察两组患儿胆红素改变及患儿的情况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全部病例来自本科收治确诊为母乳性黄疸的患儿 6 5例 ,其中男36例 ,女 2 9例 ,出生年龄为 3~ 6周 ,随机分两组 ,一组 31例 ,男 17例 ,女 14例 ,出生 3~ 4周 16例 ,4~ 5周 9例 ,5~ 6周 6例…  相似文献   

12.
吕深  黄从付  沈霞  韩静  丁刚  王强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6):3672-3673
目的:探讨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干预早发型母乳性黄疸,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89例正常产正常新生儿作为干预组,在按需喂养的同时给予口服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妈咪爱",同时随机选择175例正常产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给予正常开奶,按需喂养,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1次/d监测胆红素值。结果:观察组1周内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及生后第7天血清总胆红素平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619,P(0.05;t=-1.923,P(0.05)。结论:口服"妈咪爱"干预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可有效地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及减轻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程度,从而减少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早期危害。  相似文献   

13.
王晶  赵冠中  胡勇 《工企医刊》2007,20(6):14-15
目的:探讨游泳对母乳性黄疸的的影响。方法:90例母乳性黄疸随机分为治疗组(n=50)与对照组(n=40),治疗组接受游泳治疗,对照组接受蓝光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分别为(41.15±12.33)μmmol与(44.43±13.68)μmmol,两组患儿治愈时间分别为(4.7±1.5)天与(4.3±1.2)天,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两组患儿均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游泳对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4.
母乳性黄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33例母乳性黄疸,对其发生机理、诊断标准、处理及预后进行了讨论。强调尽管母乳喂养可使一定比例的新生儿出现黄疸,但因预后良好,应积极提倡和推广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5.
母乳性黄疸(breast milk jaundice,BMJ)是新生儿黄疸中较常见的疾病。据报道美国母乳喂养中高达34%,日本为10%~15%,我国目前尚无确切统计。我院自1996~1998年共收治64例,现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4例母乳性黄疸均符合以下特点:①以母乳或母乳喂养为主;②非溶血性未结合胆红素增高;③无贫血及其它临床症状,生长发育良好,肝功正常;④排除感染、溶血、缺氧、头颅血肿及肝功能有障碍等所致的黄疸且无遗传代谢性疾病者;⑤实验室检查:结合胆红素、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包及红细胞计数正常,仅有未结合胆红素增高;⑥停服母乳2~4天黄疸迅  相似文献   

16.
尹彩萍 《职业与健康》2002,18(3):131-132
目的 探索哺乳频率对母乳性黄疸(BMJ)的影响。方法 将临床140例母乳喂养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增加哺乳次数)70例和对照组70例。分析其哺乳频率及首次胎粪排出时间及排出黄便时间、出生第5日血清胆红素含量及发生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比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每天哺乳频率分别为(8.7±1.8)次/d与(4.6±1.7)次/d;首次胎粪排出时间分别为(6±2)h与(11±7)h;排出黄便时间分别为(43±12)h与(64±16)h;出生第5日血清胆红素含量分别为(168±19)μmol/L与(215±29)μmol/L。结论 母乳喂养次数可能是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的原因之一。在“按需哺乳”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哺乳频率,少量多次喂养,可减少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妈咪爱、茵栀黄联合应用治疗迟发性母乳性黄疸的疗效. [方法]将105例迟发性母乳性黄疸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n=54)与对照组(n=51).对照组应用妈咪爱,治疗组妈咪爱、茵栀黄联合应用,观察两组用药后疗效、治愈天数及总胆红素值. [结果]用药后治疗组疗效、治愈天数及总胆红素值明显优于照组. [结论]妈咪爱、茵栀黄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迟发性母乳性黄疸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颖  许洁  李乃美 《工企医刊》2002,15(4):46-46
我院自1996年9月10日实行母婴同室,至1999年9月1日共出生新生儿3901名,实行母乳喂养者达3861名,出现母乳性黄疸者3名,男婴2名,女婴1名,占喂母乳人数的0.08%。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母婴同室的婴儿。建立母乳喂养卡片,凡出院产妇每人填写1张联系卡,由产科保健人员负责对婴儿黄疸的发生、发展及与母乳的关系进行随访观察,并做好登记工作。 1.2 母乳性黄疸的分型 (1)早发型:婴儿出生喂母乳后3天~4天出现黄疸,5天~7天黄疸达高峰,停母乳或用人工  相似文献   

19.
为了系统观察母乳性黄疸发生时间,临床经过和转归,本文对42例母乳性黄疸进行了严密观察,细心护理,适当治疗和追踪随访,现予以报道。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5年~1998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足月新生儿中发生新生儿黄疸118例,发生率8.83%,与母婴同室  相似文献   

20.
母乳笥黄疸是婴儿黄疸中较常见的疾病,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基层医院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母乳性黄疸50例报告如下。1 临床材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29例,女21例。足月儿44例,早产儿6例。就诊时日龄26~76天,平均35天。均系纯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