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提高小儿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的临床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小儿APSGN的临床资料.结果 肉眼血尿伴蛋白尿10例,24 h尿蛋白<50 mg/kg;镜下血尿8例,高血压6例,氮质血症2例.治疗与转归:青霉素清除链球菌感染,水肿和少尿应用利尿剂,高血压予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片.出院时尿蛋白阴性,肉眼血尿消失,肾功能及血压正常.结论 小儿APSGN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正确诊断和治疗可以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2000年秋冬季,在闽西官庄乡及周边乡镇中、小学生中,短期内出现50余例急性肾炎综合征,发病前大多有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或皮肤疖肿史,但未进行调查和统计。2003年10月-12月,该乡北部多个自然村中、小学生中发生猩红热和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流行,不久后陆续出现急性肾小球肾炎(以下简称急性肾炎)。我们对这组病例进行调查和统计,以探讨流行性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为急性肾炎的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不典型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9年6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治的12例不典型APSGN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肾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治疗和随访结果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86例小儿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分为对照组(非大量蛋白尿)和研究组(大量蛋白尿)各43例。观察分析两组临床症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尿蛋白恢复正常及临床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尿蛋白恢复正常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酐(Scr)和胱抑素C(Cys C)两者关系非常紧密(P<0.01)。结论:小儿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如果出现大量蛋白尿,可能恢复比较慢,而且CysC和Scr水平存在非常紧密的关系,但经治疗后下降,患儿临床症状消失,肾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罗焕林 《医疗装备》2022,(24):49-51
目的 探讨血清C3在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患儿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40例APSGN患儿,设为试验组,并依据病情程度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组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组,各20例;选取同期在医院行健康体检的40名小儿,设为对照组。3组均采用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血清C3、C4、miR-4532、miR-2861、白蛋白、尿素氮(BUN)、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eGER)、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及24 h尿蛋白定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C3在急性肾小球肾炎组患儿中的表达及与肾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年龄、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清C3、C4、miR-4532、miR-2861、白蛋白、eGE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BUN、Cr、IL-6、IL-18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血清C3、C4、miR-4532、miR-2861、白蛋白、eGER水平均低于慢性组,急性组血清...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我院10年所收冶的48例非典型病例和176例典型病例进行了临床比较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4年9月~1994年9月我院共收治APSGN(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224例,诊断标准根据1981年全国小儿肾脏病会议制定,其中男144例,女80例,年龄<3岁18例,~6岁92岁,~9岁58例,~13岁56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 hormone,GSH)辅助治疗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cute poststreptococcal glomemlonephritis,APSGN)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营口市中心医院2021—2022年收治的APSGN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GSH,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肾脏功能改善情况,如肌酐(creatinine, 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24 h蛋白尿定量(24 h protein of urine, 24 h U-Pro)、尿红细胞排泄率,以及肾血管内皮修复情况,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 IGF-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M-CS...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发病时间及各项检查指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0岁以下患者92例(86.8%),为发病的高峰年龄;农村76例(71.7%),为发病的高峰地区;蛋白尿97例(91.5%),浮肿96例(90.6%);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浮肿。高血压56例(52.8%);镜下血尿52例(49.1%),较少的表现为尿沉渣(4.7%);腰酸、腰痛2例(1.9%)。经分析显示,2月份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率较高,且患者的各项指标检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结论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在10岁以下儿童中最为常见;且农村地区发病率高于城市;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为2月份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1例7岁女童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Alport综合征(AS)被误诊为IgA肾病的临床资料。患儿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后肉眼血尿伴少量蛋白尿,肾脏病理符合轻度系膜增生性IgA肾病(M1E0S0T0),经激素联合霉酚酸酯治疗2年余后无明显效果,进一步行眼底检查示双眼视网膜颞侧变薄,耳纯音测听未见异常,基因检测结果回报COL4A4基因2个复合杂合变异(c.5044C>G,父源;c.871-1G>A,母源),明确诊断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AS。IgA肾病和AS临床表现均以血尿、蛋白尿为主,二者也可以合并发生,临床中需注意鉴别,特别是治疗效果欠佳的IgA肾病需进一步完善基因检查除外AS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为后期疾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1月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患儿蛋白尿程度分为A组(非大量蛋白尿)和B组(大量蛋白尿),各49例,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结果 A组高血压、肉眼血尿、水肿及少尿比例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愈率均为100.00%;A组47例患儿蛋白尿完全恢复正常,B组45例患儿蛋白尿完全恢复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症状消失平均时间A组为(16.82±3.13)d、B组为(25.22±5.7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患儿经过对症治疗后均能达到较好预后,但大量蛋白尿患儿恢复时间较非大量蛋白尿患儿长。  相似文献   

11.
68株急性肾小球肾炎暴发相关A组链球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贵州两县急性肾小球肾炎暴发相关A组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进行抗生素耐药性分析,探讨耐药监测在GAS疫情处理与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test法测定GAS对8种抗生素(氨苄青霉素、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氯霉素、克林霉素)的敏感性。结果68株GAS对红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8.2%和97.1%。不同人群、不同学校来源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康携带者与患者分离菌株间抗生素耐药性的一致性提示对自然人携带GAS的耐药监测对疾病控制与疫情处理的重要性;当地治疗GAS感染不宜使用红霉素,青霉素仍为治疗GAS感染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替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介素(IL)-6、IL-13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在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APSGN)患儿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6例APSGN患儿为APSGN组,另外选取同期于医院体检的5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及不同病情程度APSGN患儿血浆NT-proBNP、IL-6、IL-13和PCT水平,分析NT-proBNP、IL-6、IL-13和PCT对重症APSGN的预测价值。结果 APSDN组患儿血浆NT-proBNP、IL-6、IL-13和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高于普通组(P<0.05)。NT-proBNP、IL-6、IL-13和PCT检测诊断重症APSGN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8、0.738、0.620和0.789。结论 NT-proBNP、IL-6、IL-13和PCT水平在重症APSGN患儿血浆中均呈较高水平,且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临床上诊断重症APSGN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宁夏地区3例儿童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AFBN)病例,总结3例以发热为主要表现、伴影像学检查肾脏肿大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在泌尿系感染患儿中,AFBN发病率并不算太低,但因临床缺乏特异性易漏诊、误诊。对于治疗效果欠佳的泌尿系感染,应及早进行影像学包括超声、必要时增强CT检查,以除外合并AFBN的可能性。明确诊断AFBN时,抗生素疗程至少3周以上,并长期随访,避免肾脓肿或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1年6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心理护理、用药指导、系统的健康教育、给与优质的基础护理服务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对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的认识.方法 对2例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例患儿系早发型B族链球菌感染,败血症和肺炎为主要表现,另1例为晚发性B族链球菌感染,以化脓性脑膜炎为突出表现,二者对青霉素均敏感,但后者病情凶险,预后不良.结论 B族链球菌感染是重要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之一,联合应用多种检测手段有助于早期诊断,青霉素仍是目前治疗B族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研究氧自由基与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关系,对21例急性肾小球肾炎(AGN)患儿急性期及51例恢复期血中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并与20例正常儿童血清中LPO的含量比较,并对患儿血中脂质过氧化物含量与患称尿蛋白含量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AGN患儿急性期血中LPO的含量明显高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患儿尿蛋白含量呈现正相关(r=0.56),研究结果提示:氧自由基  相似文献   

17.
龙江  张丽杰  唐光鹏  王昭孝  聂伟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2):2336-2338,2340
[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流行特征,分析病例在学校聚集发生的高危因素,为制定针对性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医疗机构和学校搜寻病例,在发生聚集性肾炎病例的3所学校采用统一的调查表病例对照研究。对部分病例学生进行血清学检测和细菌培养。[结果]2005年7~11月,在2个相邻县共发病89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2.2%,3所村小学发炎病例罹患率为7.2%,男性49例(55%),女性40例(45%),年龄从3~17岁,平均(10±3.3)岁。病例抗“O”检测阳性率为63.0%(17/27)、血清补体下降率100%(6/6),咽拭子培养β溶血性链球菌阳性率为66.7%(4/6)。各年级发病、是否住校和男女生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疾病发生与浮肿前上呼吸道感染明显相关(χ2=15.7,P﹤0.01),学生用手直接擦课桌是可能的危险因素(OR=2.3,95%CI:1.1~4.9)。本次急性肾小球肾炎流行范围较广,有明显的学校、年龄和家庭聚集性。[结论]该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与咽部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及时对上呼吸道感染学生的早期治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病变。绝大多数为链球菌感染后所致,故亦称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临床上以血尿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可有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等。急性肾小球肾炎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疾病,病程多在1年以内,预后好。  相似文献   

19.
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又称肾炎,发生于双侧肾脏肾小球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是一种由于感染后变态反应引起的两侧肾脏弥漫性肾小球损害为主的急性疾病。本病的特点是起病较急,在感染后1~3周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肿、少尿、高血压等系列临床表现。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为慢性肾炎,是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导致的一组长病程的(甚至数十年)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为临床表现的疾病。此病较为常见,尤以青壮年男性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相关溶血尿毒综合征(SP-HU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采用血浆置换(PE)治疗SP-HU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患儿男性,3岁3个月,因咳嗽10 d,加重伴发热、胸痛3 d为代主诉入院,具有溶血尿毒综合征(HUS)三联征,肺泡灌洗液培养和痰培养均为肺炎链球菌,诊断SP-HUS成立,经积极抗感染同时联合3次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和2次PE治疗,患儿病情逐渐好转出院。文献复习发现,国内报道的两例SP-HUS患儿年龄分别为1岁6个月、3岁,均以肺炎起病,经积极抗感染和支持对症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 对于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应加强重视,警惕并发HUS,婴幼儿为高危人群,综合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