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的全面分析,以探究巴瑞替尼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ADE),为该药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中2015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三季度共27个季度的巴瑞替尼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PRR)法,挖掘巴瑞替尼相关的ADE风险信号。利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的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对ADE报告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共提取ADE报告7201690例,以巴瑞替尼为主要怀疑对象为6344例。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栓栓塞事件、感染、血脂异常、肿瘤、肝细胞损伤、疱疹病毒感染等。可能存在的新的风险信号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缺血性脑卒中、呼吸衰竭、呼吸心跳骤停、急性胰腺炎等。结论巴瑞替尼在临床使用中,除了关注说明书中提及的不良事件外,还需加强监护,防范COVID-19、脑卒中、猝死等严重情况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无法耐受进一步化疗的晚期复发难治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应用安罗替尼联合放疗后取得满意疗效的治疗经过,阐明安罗替尼联合放疗对多线治疗后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无法耐受进一步化疗的晚期复发难治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分析应用安罗替尼联合放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患者,女性,70岁,既往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多年,以"咳嗽、气短"起病,经肺部CT和穿刺活检以及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后诊断为广泛期SCLC(胸膜转移),并给予相关治疗。经过3线化疗后,患者反复出现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无法耐受继续化疗,疾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困难无法平卧,给予患者安罗替尼口服和胸部放疗。放疗前查PET-CT示左肺上叶支气管开口高代谢结节,双侧肺门及纵膈多发放射性摄取增高淋巴结。给予安罗替尼12 mg每日1次口服3 d,放疗6 Gy/3 f后患者喘息明显好转,可平卧。患者诉头晕,血压168/80 mmHg,考虑与安罗替尼有关,且患者呼吸困难明显缓解,可平卧保证放疗安全实施,故停用安罗替尼。放疗38 Gy/19 f后,患者呼吸困难消失,复查左肺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明显缩小。放疗后40 d复查肺部CT提示胸腔内病灶进一步缩小,后续于内科继续全身治疗。结论:对于无法耐受化疗或多线化疗失败的SCLC患者,安罗替尼联合放疗值得尝试,其疗效及安全性需大样本临床研究以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伊马替尼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初诊 Ph+ALL患者27例,19例采用伊马替尼联合化疗诱导治疗(IVD组8例,伊马替尼联合VDLP组8例,伊马替尼联合VDP组3例),其余8例给予VDLP常规化疗。22例达完全缓解(CR)后给予伊马替尼联合化疗序贯治疗,3例给予常规维持及巩固化疗,定期监测血常规、骨穿、ABL基因突变及转阴情况。6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1例为自体移植。结果伊马替尼联合化疗诱导治疗C R率可达89.5%,诱导死亡率为0;常规化疗组诱导C R率为50.0%,诱导死亡率为12.5%,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伊马替尼联合化疗诱导治疗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0.0±1.4)个月,而常规化疗组仅为2.0个月(P<0.05)。移植患者2年总生存(OS)率75.0%,无病生存期(DFS)为83.3%;未移植患者2年OS率为14.0%,DFS率为12.6%;但两组患者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FS差异明显(P<0.05)。BCR/ABL转阴患者的OS及DFS均明显高于未转阴患者。结论伊马替尼联合化疗诱导治疗Ph+ALL能提高患者的CR率和缓解持续时间,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提高患者的DFS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患者甲胎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3例)患者采用单纯TACE治疗,观察组(24例)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的水平变化情况及近期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经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43.48%;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原发性肝癌患者,经阿帕替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甲胎蛋白的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经阿帕替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后,近期疗效明显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明显降低,故阿帕替尼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参丹散结胶囊联合奥希替尼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温州市中医院肿瘤内科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Ⅳ期NSCLC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将其中采取参丹散结胶囊联合奥希替尼靶向治疗的4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采取奥希替尼靶向治疗的3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研究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两组临床疗效、药物副作用--腹泻和皮肤不良反应(包括皮疹、痤疮、皮肤干燥和瘙痒)的发生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评价进行分析。结果:经过42天治疗后,两组中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例如腹泻和皮肤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的改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丹散结胶囊联合奥希替尼治疗Ⅳ期NSCLC较奥希替尼单药治疗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并可以减少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84-87+封三
目的 通过三种不同方案进行对比研究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术或阿帕替尼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经病理确诊且临床分期为ⅢB~ⅣB 期90 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分为化疗组、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组及化疗联合射频组,每组各30 例。化疗组采用PP(顺铂+培美曲塞)方案,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组在PP 方案化疗后3 d 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化疗联合射频组予PP 方案化疗结束后3 d 行射频消融术。比较各组肿瘤控制率、不良反应、无进展生存期及生存时间。结果(1)肿瘤控制率:化疗组与化疗联合射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良反应:化疗组、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组及化疗联合射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无进展生存期: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组与化疗联合射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分别与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组及化疗联合射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存时间:化疗组分别与化疗联合射频组及化疗组同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联合阿帕替尼组与化疗联合射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晚期非小细胞癌采用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或阿帕替尼治疗,相对于单一化疗而言,疗效确切,有效率高,生存时间久,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更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吡咯替尼联合化疗在曲妥珠单抗耐药乳腺癌肝转移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区收治的12例曲妥珠单抗耐药乳腺癌肝转移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吡咯替尼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随访4个周期,观察肝脏转移病灶大小及转氨酶、胆红素、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结果 12例吡咯替尼联合治疗患者中,1例死亡,91. 7%的患者获得部分缓解,11例患者转氨酶、胆红素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恢复正常。常见毒副反应为腹泻,1级腹泻发生率是91. 7%,2级腹泻发生率是8. 3%。结论在曲妥珠单抗耐药的乳腺癌肝转移患者中,采用吡咯替尼联合化疗,疾病缓解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盐酸埃克替尼联合β-榄香烯对比单用埃克替尼在EGFR敏感突变型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筛选EGFR敏感突变型晚期肺腺癌初治患者,按1:2的比例随机分组。联合治疗组接受盐酸埃克替尼联合β-榄香烯方案,对照组接受单用盐酸埃克替尼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疾病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38例患者,其中联合治疗组12例,对照组26例。结果显示PFS在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1.5个月对比7.0个月(P=0.037)。ORR在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为83.33%对比76.92%(P=0.652)。DCR在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00%对比96.15%(P=0.491)。两组患者皮疹(χ2=2.063,P=0.287)和肝功能异常(χ2=0.01,P=0.920)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与单用埃克替尼相比,β-榄香烯联合盐酸埃克替尼治疗EGFR敏感突变型晚期肺腺癌可能延长患者的PFS,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哈西奈德溶液联合胱氨酸片治疗斑秃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诊治的斑秃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抽签法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斑秃丸联合养血生发胶囊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哈西奈德溶液联合胱氨酸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4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2个月、4个月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7.50%、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2.50%、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哈西奈德溶液联合胱氨酸片治疗斑秃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医院诊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吉非替尼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正抗癌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4.0%,稳定率为84.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28.0%,稳定率为62.0%)(P<0.05);实验组14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显著低于对照组(14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0%)(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吉非替尼治疗基础上联合扶正抗癌方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伊马替尼联合高三尖杉酯碱(HHT)治疗初诊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33例CML患者随机分为2组,伊马替尼联合HHT治疗17例(IM+HHT组),单用伊马替尼治疗16例(IM组),观察不同时段的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反应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的血液学缓解率和治疗6个月时的细胞遗传学反应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12个月时IM+HHT组的完全和部分细胞遗传学反应率高于IM组。两组间非血液学毒性和3级以上血液学毒性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HHT和伊马替尼的抗CML效应有协同作用,两者联合使用可提高初诊CML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反应率。  相似文献   

12.
何婷婷  王玉波  付明 《重庆医学》2021,50(20):3454-3456
目的 探讨下一代测序(NGS)引导下奥希替尼耐药后的肺腺癌患者的诊治,在临床工作中探索个体化全程管理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经过多次动态NGS检测的奥希替尼耐药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目前奥希替尼耐药的肺腺癌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经过多次动态基因检测,先后发现MET扩增、EGFR C797S突变,针对性选用相应靶向药治疗后取得较好疗效.结论 靶向治疗患者前应进行动态基因检测,个体化指导下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诊疗过程,为临床靶向治疗方案及规范提供参考。方法对61例病理明确诊断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8例行伊马替尼靶向治疗,11例行舒尼替尼靶向治疗,2例由于经济原因拒绝术后辅助治疗,改密切随访。本组病例有3例患者服用伊马替尼,由于经济原因未能继续服用药物失访,其余病例获随访,时间为3~50个月,其中3例患者因伊巴替尼继发性耐药,改用舒尼替尼后死亡,原因均为大量腹水、肿瘤进展所致。8例患者因伊马替尼继发耐药后改用舒尼替尼后获稳定状态,随访至本文截稿未见疾病进展。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作为一高复发率、极易肝转移、局部复发的疾病,术后需规范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不良事件。方法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52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或单药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收集患者治疗期间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生和治疗情况;另筛选出同时期未使用甲磺酸阿帕替尼化疗的5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及疗效。结果 52例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0.4%,其中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8%。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化疗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单药甲磺酸阿帕替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胃癌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36.5%)等血液学毒性及手足综合征(38.5%)、恶心呕吐(34.6%)、高血压(32.7%)等非血液学毒性;两组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乏力以及转氨酶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高血压、蛋白尿以及手足皮肤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疾病控制率(57.7%)高于对照组(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疾病控制率(68.4%)高于单药甲磺酸阿帕替尼(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磺酸阿帕替尼临床应用中,根据适应证选择患者并注意监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可控,耐受性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胡卫东  于立涛  梅广林  崔小鹏 《南通医学院学报》2010,30(5):387-387,389,F0002
目的:研究胃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27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行手术切除治疗,行局部切除7例,半胃切除19例,全胃切除1例。CD117(+)100.0%(27/27),CD34(+)85.5%(23/27)。结论:手术完整切除仍是原发可切除胃间质瘤的治疗首选,联合伊马替尼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XELOX方案联合或不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在晚期胃癌一线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不可切除的晚期胃癌病人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35例一线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XELOX方案化疗的病人纳入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30例一线接受XELOX方案化疗的病人纳入化疗组。在治疗开始前及经过2周期治疗结束后,评估疗效,统计病人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的近期疗效客观缓解率(60.00%vs 23.33%)、疾病控制率(88.57%vs 50.00%)均优于化疗组(P<0.01)。截至随访时间,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8.9个月(95%CI:0.679~2.382),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5个月(95%CI:0.689~2.699)。化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7个月(95%CI:0.420~1.474),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1个月(95%CI:0.371~1.451),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的生存时间优于化疗组(P<0.05)。2组不良反应相似,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任意级别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化疗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7.
李学兴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135-136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联合奥曲肽治疗伊立替康致重度迟发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伊立替康致重度迟发性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间苯三酚联合奥曲肽治疗。结果间苯三酚联合奥曲肽治疗24h后所有患者的大便次数及性状均有所恢复:36h后8例患者的大便次数及性状明显好转;48h后所有患者的大便次数及性状基本正常;4d内所有患者的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正常。结论间苯三酚联合奥曲肽治疗伊立替康致重度迟发性腹泻是可行的,值得在临床实行大样本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张强 《当代医学》2021,27(1):58-60
目的 探析艾司洛尔联合尼可地尔治疗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心内科接受诊治的重度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和艾司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等.结果 观察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为选择CML的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CML的患者239例,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情况分为CML慢性期(CP)患者伊马替尼治疗组(55例)、CML加速期(AP)和急变期(BP)患者伊马替尼治疗组(30例)及CML慢性期患者化疗和/或干扰素治疗组(154例)。监测各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完全血液学缓解(CHR)、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R)、主要分子学缓解情况(MMR)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监测伊马替尼耐药患者的血药浓度水平、染色体及基因突变情况。结果:CML CP伊马替尼治疗组中,CP早期(诊断1年内开始治疗,CP<1年)患者46例,接受治疗3个月CHR达100%;12个月CCR达83%;18个月MMR达30%;CP晚期(诊断超过1年开始治疗,CP>1年) 患者9例,其CHR、CCR和MMR分别为88%、30%和22%。CML AP和BP伊马替尼治疗组中,AP患者12例,CHR、CCR及MMR分别50%、25%和17%。BP患者18例,22.0%的患者达CHR,16.7%的患者达CCR,无MMR病例。CML CP化疗和/或干扰素治疗组患者154例,CHR达47.4%,CCR及MMR均为0%。CP患者CHR、CCR和MMR与CP化疗和/或干扰素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伊马替尼治疗组中共有14例患者出现伊马替尼耐药,其中CP患者4例(4/55),AP患者3例(3/12),BP患者7例(7/18)。2例 CP患者在监测中发现血药浓度下降。5例耐药患者检出复杂染色体核型,其中CP患者2例,AP患者2例,BP患者1例。4例耐药患者监测到基因突变。结论:伊马替尼治疗CML CP患者在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缓解等方面明显优于化疗和/或干扰素治疗。伊马替尼治疗CP患者疗效优于AP及BP患者,CP早期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缓解情况优于CP晚期患者。
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奇正消痛贴膏联合盐酸替扎尼定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37例确诊为颈肩肌筋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奇正消痛贴膏应用并联合替扎尼定片口服,对照组单纯替扎尼定片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颈部疼痛、局部压痛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整体有效率分别为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