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情及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其中70例AECOPD患者作为急性加重组,40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稳定组,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NLR、PLR、 RDW、 MPV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对急性加重组治疗前后及稳定组、对照组两两之间进行比较;对急性加重组NLR、PLR、 RDW、 MPV和CRP的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加重组治疗前NLR、PLR、 RDW和CRP的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低于稳定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组NLR、PLR、 RDW和CRP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组治疗前NLR、PLR、 RDW和CRP的水平高于急性加重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5):17-19
目的 考察血清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慢性乙肝患者病情发展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20 年1—11 月于我院诊治的慢性乙肝患者90 例,根据病情进展分为慢性重型乙肝患者40 例(重型组)及慢性乙肝患者50 例(普通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 例(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及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各因素与慢性乙肝患者病情进展的相关性。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重型组和普通组患者的NLR、RDW、AST 及ALT 均显著提高,PLR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普通组,重型组患者的NLR、RDW、AST 及ALT 均显著提高,PLR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内NLR、PLR 及RDW 是慢性乙肝患者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Spearman 相关性结果显示,NLR、RDW 与慢性乙肝患者病情进展呈显著正相关(r=0.633、0.376),PLR 与病情进展呈显著负相关(r=-0.252)。结论 血清内NLR、PLR 及RDW 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进展具有相关性,临床应密切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JAK2V617F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探讨JAK2V617F突变与MPN临床特征的关联性,阐明其在MPN患者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70例M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组(n=68)、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组(n=88)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组(n=14),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法检测170例MPN患者JAK2V617F突变情况,分析各组内JAK2V617F突变型与野生型患者性别分布、年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水平、是否并发脾肿大和血栓栓塞方面的差别。结果:在170例MPN患者中JAK2V617F的总突变率为68.2%(116/170),PV、ET和PMF组的突变率分别为72.1%(49/68)、68.1%(60/88)和50.0%(7/14),PV组患者中的JAK2V617F突变率高于其他2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1)。与野生型组比较,JAK2V617F突变型PV患者发病年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1),PT和APTT明显延长(P<0.01),脾肿大发生率升高(P<0.05);JAK2V617F突变型ET患者白细胞计数升高(P<0.01),血红蛋白水平降低(P<0.01),APTT明显延长(P<0.01),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升高(P<0.05);JAK2V617F突变型PMF患者发病年龄增加(P<0.05),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升高(P<0.05或P<0.01)。与JAK2V617F突变型ET和PMF患者比较,JAK2V617F突变型PV患者APTT明显延长(P<0.05);与JAK2V617F突变型PV和ET患者比较,JAK2V617F突变型PMF患者发病年龄增加及白细胞计数升高(P<0.05)。结论: JAK2V617F突变型MPN患者与野生型患者临床特征明显不同;JAK2V617F突变型MPN患者中PV、ET和PMF临床特征也不尽相同,JAK2V617F突变型PV患者更易发生APTT延长,JAK2V617F突变型PMF患者发病年龄更大且白细胞计数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正常妊娠与子痫前期间的相关性,及MPV在子痫前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轻度子痫前期34例、重度子痫前期57例及同期正常妊娠孕妇54名(对照组),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全血细胞分析,比较NLR、PLR、RDW-C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MPV。结果对照组与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的MPV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年龄、中性粒细胞计数(N)、淋巴细胞计数、PDW、MPV水平与子痫前期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之间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PV水平无差异。MPV=10.35时诊断子痫前期的敏感度为68.5%,特异度为87.0%。结论MPV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密切相关,是诊断子痫前期的有效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JAK2V617基因突变阳性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患者骨髓标本中WT1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核酸扩增荧光法检测16例PV患者和18例ET患者骨髓中JAK2V617基因型.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突变阳性的PV和ET患者骨髓WT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14例PV和11例ET患者JAK2V617基因突变阳性.在这25例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s,MPN)患者中,11例患者WT1基因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部分JAK2V617基因突变阳性的MPN患者体内WT1基因呈高度表达,WT1基因高表达可能与JAK2V617F基因突变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微滴式数字PCR(ddPCR)检测骨髓增殖性肿瘤(MPNs)患者JAK2V617F突变负荷,研究突变负荷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以及其在MPNs预后判断、疾病进展和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应用ddPCR方法检测42例MPNs患者的JAK2V617F的突变负荷,比较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对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病例,其中包括95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12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12月以上,分析其临床数据,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后,ET及PV患者均获得较高的血液学缓解率(P<0.05),ET与PV治疗组间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6 vs 0.78,P>0.05),脾脏长厚径(脾脏指数)下降13.5%(95%CI:8.5%~18.5%),获得血液学缓解的患者MPN10评分下降较为显著(P<0.01)。PV患者JAK2V617F等位基因突变负荷中位值由67.23%(49.6%~84.86%)下降至19.7%(0.57%~74.6%)(P<0.05);ET患者JAK2V617F突变定量阳由48.97%(0.45%~74.24%)下降至22.1%(0.33%~65.42%)(P<0.05)。ET和PV患者观察到轻微不良反应(1-2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血栓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加强对Ph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 PNs)的认识,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Ph阴性M PN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结果。结果 M PNs发病中位年龄为62.5岁,首发症状不典型、无特异,常见体征以肝脾肿大和血栓形成为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中JAK2V617F突变阳性率分别是86.7%、73.3%、50.0%,且发现JAK2V617F突变阳性PV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高于突变阴性者,JAK2V617F突变阳性ET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突变阴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JAK2V617F突变阳性患者治疗后1年复查,6例干扰素治疗者有1例突变基因转阴,7例羟基脲口服者无突变基因转阴,二者联合治疗的有5例,其中有2例突变基因转阴。所有病例目前死亡2例,存活30例。并发症主要为血栓形成及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无病例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结论 JAK2V617F突变基因的检测对M PNs的诊断、分类及预后有直接影响。治疗主要以控制骨髓过度增殖,使血细胞稳定在安全范围,预防和治疗血栓,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JAK2V617F基因突变在骨髓增生性疾病(MPD)中的发生率及其与血液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68例MPD患者骨髓及外周血细胞抽提DNA,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对突变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合临床资料以及外周血细胞计数作进一步分析.结果:68例MPD患者中JAK2V617F突变的阳性率为65.28%,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阳性率为77.77%(28∕36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阳性率为56.52%(13∕23例),慢性骨髓纤维化(IMF)患者阳性率为44.44%(4∕9例). 各组患者骨髓及外周血JAK2V617F基因突变阳性率大致相同.PV突变阳性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较突变阴性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T突变阳性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较突变阴性患者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AK2V617F基因突变有助于BCR/ABL阴性的MPD的诊断.JAK2V617F突变对血液学特征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背景 狼疮性肾炎(LN)是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症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作为新的炎性指标,被用于评估许多疾病。然而目前关于NLR、PLR用于评估LN疾病活动度度的研究尚不多见。目的 探讨NLR和PLR预测LN疾病活动度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8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住院的66例LN患者作为LN组,选取同时期本院体检中心的64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依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将LN患者分为LN稳定亚组(SLEDAI≤9分,16例)和LN活动亚组(SLEDAI≥10分,50例)。收集健康对照组患者和LN患者的性别、年龄,并检测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和PLR;记录LN患者的疾病持续时间、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补体C3、C4、血浆清蛋白、肌酐、尿素氮、尿酸、24 h尿蛋白定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PLR预测LN疾病活动度的价值。结果 LN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健康对照组,NLR、PL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LN活动亚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补体C3、C4水平均低于LN稳定亚组,NLR、PLR均高于LN稳定亚组(P<0.05)。NLR与SLEDAI呈正相关(rs=0.360,P=0.003)。ROC曲线显示,NLR诊断LN疾病活动度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5〔95%CI(0.634,0.876),P=0.002〕,当最佳临界值为4.06时,灵敏度为68%,特异度为75%;PLR诊断LN疾病活动度的AUC为0.698〔95%CI(0.563,0.832),P=0.018〕,当最佳临界值为184时,灵敏度为64%,特异度为75%。结论 NLR、PLR可作为新的炎性指标,被用作诊断LN疾病活动度的潜在补充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JAK2V617F突变检测在典型常见BCR-ABL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7月-2022年2月收治的100例MPN初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T-PCR)检测到的JAK2V617F基因突变情况,将患者分为突变组和野生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并发症(出血、血栓形成、脾肿大)]和血液检测指标[白细胞(WBC)水平、血红蛋白(HGB)计数、血小板(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差异,使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JAK2V617F突变与相关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100例MPN患者中JAK2V617F突变率为65.00%(65/100),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患者突变率分别为79.07%(34/43)、54.72%(29/53)、50.00%(2/4),突变型和野生型患者JAK2V617F突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01,P<0.05);突变组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比值(PNR)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山西省汾阳医院收治的327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72 h内病情是否发生进展分为PIS组(56例)和非PIS组(271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探讨PIS的影响因素,并评估NLR、PLR和PNR对PIS的预测价值。结果 PIS组入院收缩压、舒张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PLR高于非PIS组,淋巴细胞计数和PNR低于非P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OR=1.150,95%CI:1.048~1.261,P=0.003)、PLR(OR=1.006,95%CI:1.002~1.009,P=0.002)和PNR(OR=0.978,95%CI:0.958~0.997,P=0.024)是PIS的独立影响因素。NLR预测PIS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707(95%CI:0....  相似文献   

13.
Zhang SJ  Li WD  Song JH  Xu W  Qiu HX  Li JY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0):2109-2112
目的:研究骨髓增殖性疾病(MPD)患者Janus激酶2(JAK2)V617F点突变,探讨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结合测序检测2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3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40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8例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IMF)、3例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HE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组DNA的JAK2 V617F点突变。结果:74例BCR/ABL阴性MPD患者中共发现38例存在JAK2V617F突变(51.4%),分别为16例PV,18例ET,3例IMF,1例HES。对所有阳性样本和10例阴性样本进行测序鉴定,二者结果均一致。JAK2 V617F突变阳性ET患者的外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高于阴性组。结论:JAK2V617F突变为BCR/ABL阴性MPD患者主要的分子遗传学异常,对其诊断、分类及探索有效的靶向治疗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 PLR)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期间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262例为病例组及1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根据其急性发作期病情严重程度,将哮喘患者分为危重组87例、非危重组175例。记录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和血常规结果,并计算NLR和PLR。比较3组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血小板计数、NLR、PLR的差异,以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哮喘的诊断价值。结果各组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NLR、PL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各组血小板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1)。哮喘危重组淋巴细胞绝对值低于哮喘非危重组、健康对照组(P<0.0001),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LR、PLR显著高于哮喘危重组、健康对照组(P<0.0001)。哮喘非危重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NLR、PLR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NLR、PLR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患者诊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2、0.784、0.873、0.795(均P<0.01)。NLR诊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患者的最佳临界值为2.58,敏感度为82.8%,特异度为81.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NLR、PLR均升高,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病情监测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炎性指标联合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101例APE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等指标,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并根据住院期间有无不良事件的发生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结果 预后不良组31例,预后良好组7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年龄>60岁、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NLR、PLR、红细胞分布宽度、D-二聚体、肌钙蛋白Ⅰ升高、右心室功能不全、肺动脉收缩压和中央型肺栓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NLR、PLR、右心室功能不全和中央型肺栓塞均为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NLR、PLR、NLR联合PLR对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0.758和0.833(P<0.05)。结论 白细胞计数、NLR和PLR是APE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NLR、PLR、NLR联合PLR对住院期间预后不良有中等程度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彭福  骆鹏飞  李雷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9):1208-1211, 1215
目的分析乳腺癌病人术前炎性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接受乳腺切除手术治疗的乳腺癌病人49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乳腺象限切除术的乳腺良性增生性疾病病人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值(PLR)以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DW、NLR、PLR、SI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观察组RDW、NLR、PLR、SII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RDW、NLR、SII的AUC高于PLR(P < 0.05),RDW与NLR、SI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LR、PLR与SII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最佳临界值,当RDW高于12.89%时,其敏感度为79.6%,特异度为91.7%;当NLR高于1.78时,其敏感度为69.4%,特异度为89.6%;当PLR高于143.57时,其敏感度为34.7%,特异度为97.9%;当SII高于392.42时,其敏感度为65.3%,特异度为91.7%。NLR、PLR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 < 0.05和P < 0.01),PLR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有关(P < 0.05)。结论RDW、NLR、PLR、SII在乳腺癌病人中呈高水平,对乳腺癌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且NLR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LR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乳腺癌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110例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JAK2V617F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相关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2011年9至2012年7月及长沙地区另外3家医院2012年1-10月间接诊的MPN初诊患者骨髓标本共110例,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44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55例和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11例,以同期2例健康志愿者的骨髓标本作为对照。PCR扩增并直接进行基因测序检测JAK2V617F基因突变情况,分析JAK2V617F突变与患者性别、疾病类型、年龄及外周血血红蛋白(Hb)含量、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计数等的关系。结果:110例MPN患者JAK2V617F突变阳性率67.3%(74/110)。其中Pv、ET及PMF患者中JAK2V617F突变阳性率分别为70.5%(31/44)、70.9%(39/55)、36.4%(4/11)。JAK2V617F突变型PV患者的年龄、外周血WBC、PLT计数均高于野生型患者,JAK2V617F突变型ET患者的年龄、外周血WBC计数、Hb含量均高于野生型患者,JAK2V617F突变型PMF患者外周血Hb含量高于野生型患者(均P〈0.05)。结论:MPN患者JAK2V617F突变与患者发病年龄和血象指标有关联。  相似文献   

18.
方雪  马于斐  陈云 《包头医学》2022,(4):13-14+26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EC)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EC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内膜正常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外周血常规指标和肿瘤标记物指标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NLR、PLR、CA125三项指标单独及联合对EC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年龄、绝经状态、分娩次数、合并基础病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术前NLR、PLR、CA12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NLR、PLR、CA125三项指标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的AUC最高,为0.826,灵敏度均高于NLR、PLR、CA125三项指标单独诊断(95%CI:0.727~0.924,P<0.05)结论:NLR、PLR、CA125三项指标联合诊断EC可进一步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早期诊断EC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血小板压积(platelet hematocrit,PCT)在子痫前期孕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160例子痫前期孕妇的外周血常规数据及临床资料。其中,160例子痫前期孕妇包含轻度子痫前期孕妇(mild preeclampsia,MPE)8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severe preeclampsia,SPE)80例。对照组为同期就诊的80例正常孕妇(normal pregnancy,NP)。比较SPE、MPE和对照组之间NLR、PLR、MPV和PCT。结果 3组中性粒细胞、PLR、MPV、P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E组与对照组比较,中性粒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 组与NP组相比,中性粒细胞、血小板、PLR、MPV、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组与MPE组比较,中性粒细胞、血小板、PLR、MPV和PC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中PLR、MPV和PCT检测用于子痫前期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同时可以反映子痫前期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病理类型的肺部磨玻璃结节(GGO)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率(LMR)和血清癌胚抗原(CEA)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494例患者的NLR、PLR、LMR,其中浸润性腺癌176例,微浸润性腺癌150例,腺体前驱病变117例,良性病变51例。仅收集到150例浸润性腺癌、127例微浸润性腺癌、95例腺体前驱病变和45例良性病变的血清CEA数值。分别比较各组之间的NLR、PLR、LMR、CEA。结果:腺体前驱病变组的NLR(2.32±1.59)较良性病变组(1.82±0.64)高(P<0.05)。肺腺癌组的PLR(141.19±53.14)、腺体前驱病变组的PLR(145.94±51.92)较良性病变组(124.90±37.04)高(均P<0.05)。肺腺癌组的CEA [1.83(1.18,2.73)ng/mL]较腺体前驱病变+良性病变组[1.49(1.03,2.08)ng/mL]高(P<0.01)。浸润性腺癌组的CEA [2.14(1.29,2.92)ng/mL]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