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雪梅  董雪  郭燕杰 《全科护理》2022,(32):4497-4499
从疾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概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风险评估模型、基于传统统计学构建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预测模型4个方面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构建干预方案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2.
程小丽 《全科护理》2021,19(14):1956-1958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机械通气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因素,为预防病人发生VAP及控制其潜在风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EICU就诊的135例行机械通气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发生VA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135例机械通气病人发生VAP 81例,发生率为60.00%.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者VAP风险更高(OR=1.968,P=0.031),应用激素的病人发生VAP的风险更高(OR=1.623,P=0.021),气管导管留置时间≥14 d者发生VAP的风险高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14 d者(OR=3.379,P=0.009),气管不当湿化、切口护理失当、留置胃管者发生VAP风险更高(P<0.05).结论:有吸烟史、患基础疾病、应用激素、气道不当湿化、气管切口护理失当、留置胃管、气管导管留置时间≥14 d的机械通气病人发生VAP的风险更高;掌握行机械通气病人的基本情况,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确保无菌操作,减少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3.
周慧  王红梅  叶群  邹晓月  董朝晖 《护理研究》2022,(23):4174-4180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ICU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湖州市2所三级综合性医院ICU住院的534例神经外科术后病人,分为建模组425例和验证组109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神经外科ICU病人发生VAP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Bootstrap法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验证组数据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最后通过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最终纳入创伤性脑损伤、ICU住院时间、丙泊酚累积剂量、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血清清蛋白值6个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66,灵敏度为89.9%,特异度为94.9%,最佳临界值为0.461。内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为0.958,外部验证为0.934,Calibration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之间一致性较高,DCA决策曲线图表明模型具备较高的临床效益和实用价值。结论:构建的神经外科ICU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预测神经外科ICU病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为临床降低VAP发生率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175例为研究对象,并发VAP 6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VAP发生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624)、APACHEⅡ评分(OR=1.915)、侵袭性操作(OR=1.942)、口腔清洁状况(OR=2.178)、机械通气时间(OR=2.652)、意识障碍(OR=2.154)为影响ICU机械通气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多且复杂,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尽量缩短机械通气、住院时间,加强防护,降低VAP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行机械通气治疗的20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根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分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与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统计两组资料,分析机械通气患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关预防措施.结...  相似文献   

6.
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呼吸重症监护室内17例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呼吸重症监护室36例机械通气患者发生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17例,发生率为47.22%,死亡4例,病死率23.52%。结论:积极做好呼吸重症监护室内常规护理的同时,应严格掌握有创机械通气指征,提倡早期无创机械通气及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是减少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构建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6月于某医院住院期间曾使用呼吸机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Logistic回归构建VAP发生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度。结果〓574例使用呼吸机的老年患者,呼吸机使用总天数为9 968 d,呼吸机使用率为57.31%,发生VAP的患者为52例,VAP的感染发生率为9.06%,千日感染率为5.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昏迷、平卧位、插管天数>10 d、插管次数>2次是老年患者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的灵敏度为77.6%,特异度为80.8%,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1(95% CI:0.801~0.90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老年患者VAP的发生风险预测拟合优度较好,可为制订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我科ICU住院治疗并行机械通气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者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脱机时间,VAP的发生时间、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脱机时间以及VAP发生的时间分别为(3.3±0.6),(10.3±3.8),(2.6±4.3),(9.2±2.8)d,显著低于或晚于对照组的(5.6±3.1),(13.1±3.4),(6.5±4.8),(4.8±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58,2.63,2.86,2.79;P<0.05).而观察组VAP的发生率为16.9%,病死率为10.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1%,34.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5.36,4.93;P <0.01).结论 循证护理能显著缩短VAP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和脱机时间,能有效延缓和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机械通气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致病菌谱。方法对机械通气≥48h的84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1例,发生率为48.8%,机械通气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平均时间为6.8±3.5d,从机械通气2d~10d,每增加1d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增加4.3±2.3%。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者44例,28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63.6%;血糖浓度正常者40例,13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为32.5%,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在致病菌培养中,革兰氏阳性球菌占16.1%,革兰氏阴性杆菌占76.8%,真菌占7.1%。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通气时间、血糖水平有关,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益生菌治疗在降低脓毒症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入住本院ICU的脓毒症机械通气的患者共94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益生菌组( n=46)和对照组( n=48),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2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和控制重症监护室患者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中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效果。方法:分析2008年12月~2010年12月158例使用呼吸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101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采取相应的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年龄、营养状况、严重的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机械通气时间、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等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加强医务人员的防范意识,加强手卫生、消毒隔离、呼吸道及气道的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是降低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对策的治疗效果.方法:筛选出的80例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均是在2019年1月到2021年1月期间接收的,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为40例,其中对照组依然和以往实施的常规护理一样,观察组增加一些护理干预手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护理质量及护理满...  相似文献   

14.
1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2 4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痰细菌学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4例VAP患者痰菌检查均呈阳性 ,共检出细菌 45株 ,主要致病菌为铜绿假单孢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2 4例中 10例脱机成功 ,14例死亡。  相似文献   

16.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6年1月~2009年1月我院ICU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295例机械通气患者中,76例为VAP患者(25.76%),其中49例好转(64.47%),机械通气时间(5.13±2.85)d;27例死亡(35.53%),机械通气时间(8.10±1.43)d。VAP致病菌以G-杆菌感染为主,占63.22%;药敏试验显示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17.
廖书娟 《全科护理》2013,11(11):974-975
[目的]探讨经可吸引导管进行持续声门下吸引对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32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导管进行机械通气,观察组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法,观察两组病人机械通气过程中VAP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机械通气过程中VAP发生率分别为19.7%和45.5%,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可吸引导管持续吸引声门下滞留物能明显降低机械通气病人VPA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正>集束化护理以循证医学为指导,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国外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国内尚处于探索阶段[1-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指行机械通气48 h后至拔管后48 h内发生的肺炎,是机械通气期间严重并发症之一,亦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类型[3]。本研究对重症监护室(ICU)VAP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碳酸氢钠口腔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开放性随机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将128例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对照组66例。对照组用等渗盐水行口腔护理,观察组用2.5%碳酸氢钠溶液行口腔护理,两组口腔护理方法及时间相同。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治疗10d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对照组42.42%、观察组24.1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碳酸氢钠溶液行口腔护理能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使用呼吸机带来的最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9%~70%,病死率为50~90%,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VAP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通过对其相关因素的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大大降低VAP的发生率,本文对发生VAP的相关因素及预防VAP的一般性护理及与机械通气相关的护理措施方面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