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解决医改背景下江苏省在医联体建设过程中遇到问题提供理论建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整理江苏省在医联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整合国内各省市在医联体建设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成果。结果:针对江苏省医联体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为江苏省医联体进一步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苏州市立医院作为试点单位,通过搭建管理团队、进行人才培养、建立区域诊疗平台、开展联合病房、创建名医工作室等多方面措施,进行紧密型医联体探索,经过三年运行,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多方面问题。本文就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总额拨付制度,提升基层能力、建立双向转诊标准,加强医保杠杆作用等多方面对策。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院管理》2017,(4):29-31
随着我国新一轮医改的不断深入,医联体模式成为政府倡导的区域医疗模式,医联体发展也逐步向专科化方向延伸。天津市在医联体建设的基础上,在市、区两级儿童医疗服务资源协同协作上进行新尝试,建立了儿科医联体。旨在通过医疗机构联合使儿童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更合理化,切实解决儿童看病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皖政〔2015〕16号)和《关于开展分级诊疗工作的实施意见》(皖卫医〔2015〕12号)文件要求,正确把握医改新方向,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模式,安徽某三甲医院积极探索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稳步推进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该文总结分析医联体双向转诊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为不断改善医疗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盐城市射阳县人民医院作为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15年被定为盐城市第一批分级诊疗试点单位,通过组建“县域医联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探路分级诊疗,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为县级医院实施分级诊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由于社会医疗资源有限,通过分级制诊疗制度能够对医疗资源分配进行调节,优化资源配置。通常情况下,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优化人力和物力资源,进而提升当前人们医疗的整体水平。从具体表现上来看,分级诊疗制度主要包含了急慢分治疗、一体联动、加强基诊以及双向转诊等几个方面。通过对基层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使三甲医院的就诊压力减轻。因此,文章通过针对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有效建议,进而提升当前分级诊疗的工作效率,从基于分级诊疗的视角总结县域医联体建设取得的成效与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刚好地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当前我们国家医联体建设的具体情况,找到有效突破点来对其进行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医改背景下江苏省各地开展多种模式医联体建设,以"院府合作"、集团化整合发展、建设共享中心等方式切实构建因地制宜的医联体政策措施,形成独具特色的江苏经验。文章通过梳理江苏省医联体建设中的有效措施、配套政策、经验成果及现存问题,提出医联体建设亟待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角度完善同向激励机制,改革人事管理体制,发挥信息化网络优势引导各级医疗机构各司其职,为进一步推动医联体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亳州市2015年启动医联体建设工作,通过建立完善医联体运行机制、促进区域资源共享、建立医联体利益共享机制、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发挥技术辐射作用、实施一体化管理、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等举措,截至2020年共建成医联体21个,覆盖104个医疗机构.医联体建设取得如下成效: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医联体内部实现双向转诊、医疗服...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某医院医联体(联盟)的发展现状、运行机制、工作内容及病案管理与共享的特点,发现医联体(联盟)单位在双向转诊病案共享中存在双向转诊病案管理安全隐患、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和缺乏卫生信息专业人才等问题。根据医联体(联盟)单位实际发展情况,从高度重视双向转诊病案安全工作、提高参与信息化建设热情和加强培养高素质信息化人才队伍等角度,提出从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和使用层面构筑病案管理安全屏障,提高医联体(联盟)单位领导者的认识,培训病案工作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打造专业技术团队等一系列针对性解决措施,旨在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双向转诊提供借鉴依据,使病案数据在双向转诊中真正实现实时共享。  相似文献   

10.
张舒雅  吴志勇 《现代医院》2022,(10):1483-1485+1492
专科医联体建设对实现分级诊疗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对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专科医联体建设实践进行介绍,分别阐述了其在跨区域和区域内构建横向型和纵向型专科医联体的建设目的、工作内容、建设特色,并从加强顶层设计、医疗质量同质化、延伸健康服务链、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四方面提出了深化妇产专科医联体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建设发展医联体是现阶段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儿科医联体的构建在解决儿科医师资源短缺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缓解了患儿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与现阶段儿科医疗资源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本文从天津市成立儿科医联体的实践中进行探索,提出应当尽快建立医疗机构风险共担机制、完善绩效评估体系和搭建信息化诊疗平台等多种措施,逐步改变患者就医理念,建立起科学布局、合理分流和高效运转的新型儿科医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松散型区域医联体的运行管理模式,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出建议和意见。2015年,无锡市人民医院医联体在管理模式、制度建设、运行流程、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研发医联体信息平台,开展专家下沉、专科帮扶、培训义诊、双向转诊等,由独立设置的医联体办公室开展日常管理协调工作,理顺了医联体内部服务流程,实现了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医药卫生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通过建立医联体,取消药品加成,实现分级诊疗等措施,给公立医院的内外部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如何让患者对就近的基层医疗结构产生信任,如何在社区实现对慢性病、常见病的治疗,仍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该文通过探讨"互联网+"模式下的医联体建设,提出了完善医联体的管理模式和优化诊疗流程的措施,借此来充分利用公共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江苏省某三甲医院2015-2019年医疗联合体牵头单位及成员单位的运行情况,发现医联体成员单位在三四级手术例数、住院收入、门诊服务量、床位使用率及次均收费上均有所提升,但仍然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有限、信息共享存在壁垒等问题。建议改革管理考核机制、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建设人才队伍及信息共享平台,以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5.
医联体是建立“基层首诊、分级就诊、双向转诊”的金字塔式就医格局,破解区域优质医疗资源过度集中于大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水平低下,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存在结构性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战略性措施。笔者就当前成都市医联体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度梳理与探讨,并从实现政府、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四赢”的角度,提出了医联体发展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完善医联体发展体系,增进全民健康水平。方法:根据有关资料分析医联体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难题,寻求解决方法。结果:缺乏系统的管理架构、基层“接不住”的问题突出、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利益分配”格局不完善等因素共同制约了医联体健康有序发展。结论:强化管理机制、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强化内部资源共享、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模式成为医联体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对上海市J区医联体运行模式研究,通过访谈法,分析医联体内政府、各级医疗单位、患者等的诉求,深刻了解医联体的开展情况。本文对J区医联体运行模式的现状进行梳理,描述开展的成效,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针对问题进行分析。针对J区医联体内各级医疗单位赋权不明、医联体内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不足、医联体内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等问题,提出建立配套的法律制度环境和有效的激励评价方法 、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等对策建议,以期探索出一条适合该区乃至上海市医联体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总结直管式、紧密型和松散型三种医联体模式下分级诊疗的工作经验,分析三种模式下分级诊疗的实践效果,直管模式双向转诊效果最好,紧密型和松散型疑难病人上转较好、康复病人下转不畅。据此,从政策、机构和患者三个方面剖析了影响分级诊疗的制约因素,提出构建医联体和医共体相衔接的分级诊疗新体系、明确不同等级医院功能定位、制定可操作的分级诊疗流程、完善基本药物目录、协同推进医疗医保物价改革和信息化互联互通等合理性建议,有效推动分级诊疗的落地,让人民群众共享健康成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医联体精准转诊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1—12月选取杭州市拱墅区长庆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患者200例、从事转诊工作的各级医务人员50人,分析患者基本情况、对双向转诊及医联体的认知情况、医生转诊情况及转诊认知情况、对比转诊经历患者的就诊时间、费用、满意度。结果 调查者中,200患者均有医保;男性患者更多,占51.0%;年龄> 41岁,占79.5%;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占74.5%;职业为企事业单位,占51.0%;健康情况患有慢性病,占54.5%。患者的就医习惯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多,占63.5%;认可社区首诊居多,占51.0%;有社区就诊记录居多,占81.0%。了解双向转诊,占39.0%;精准转诊与普通转诊,各占50.0%;愿意转诊,占99.5%;双向转诊认可程度为78.5%,了解医联体为86.5%,医联体满意度为64.5%。精准转诊患者的就诊时间、费用均显著低于普通转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医联体精准转诊模式,可有效促进双向转诊的运行效率,解决居民看病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医院管理》2016,(3):10-13
随着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加快形成有序就医的分级诊疗体系已是大势所趋。医联体作为优化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提高服务效率、促进形成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手段,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与焦点,笔者总结了成都市两种不同医联体模式的具体实践情况,对成都市在推行医联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以期为行政部门制定医联体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