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miR-124(Homo sapiens miR-12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胃癌患者手术标本176例(研究组),以相应癌旁组织作为正常对照(对照组),制成组织芯片,运用原位杂交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miR-124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组miR-124阳性表达率18.18%显著低于癌旁对照组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124的表达随着胃癌临床分期演进和浸润深度的增加而下调,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iR-124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相关,分化越差其表达越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有淋巴结转移的miR-124的表达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124的表达下调可能是胃黏膜恶性转变及胃癌发生浸润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胃癌血流分级与病理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术前测定60例各期胃癌患者肿瘤区域和正常胃壁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根据血流显示情况进行血流分级;术后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相对应标本内MVD、VEGF的表达。结果随着胃癌病灶区域内血流信号增多,血流分级增高,病理MVD计数和VEGF表达呈上升趋势(P=0.000);胃癌癌组织血流分级和MVD计数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进展期高于早期(P〈0.05);VEGF表达水平癌组织则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0),进展期高于早期(P=0.000);MVD值同VEGF表达密切相关(P〈0.05),而胃癌癌旁正常组织进展期与早期血流分级、MVD值和VEGF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所检测的胃癌内血流信号与病理MVD测值和VEGF表达有较好的相关性,胃癌术前CDFI血流检测可间接评价肿瘤组织内的血管生成状态,为胃癌的预后评估提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p73mRNA及其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食管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47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与其相对应的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中△Np73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Np73mRNA及其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P〈0.01);且△Np73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Np73基因的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FAT10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间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FAT10 mRNA在48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的表达水平,并观察它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48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的FAT10 mRNA阳性率分别为37.50%、10.42%和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FAT10 mRNA阳性表达率在大体类型、肿瘤长径≥5cm和〈5cm、发生部位以及分化程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有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AT10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在胃的正常黏膜组织也有少量表达,胃癌组织中FAT10 mRNA的阳性表达可能与肿瘤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5.
王赛  霍继荣 《医学临床研究》2016,(11):2203-2205
【目的】探讨miR-124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52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miR-1246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的miR-1246的表达水平为3.937±1.46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000±0.00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7,P=0.001);miR-1246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肿瘤浸润深度(P=0.009),淋巴结转移(P=0.039)和TMN分期(P=0.010)明显相关。【结论】miR-1246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其可能参与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iRNA-15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行胃癌手术切除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胃癌组织,采用基于SYBRGreenI染料荧光分析的茎环real—timeRT—PCR检测胃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miRNA-155的表达水平(以U6作为内参)。结果miRNA-15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量为(O.87±0.28),显著高于其在配对癌旁组织中(0.33±0.15)的表达量(P〈0.05);miRNA-15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表达更为显著(P〈0.05)。结论miRNA-155在胃癌组织中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上调。miRNA-155与胃癌的增殖、侵袭及转移密切相关,其可能成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新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曹智新  耿明  刘晓红  杨帆  曹永成  丁吉元 《新医学》2009,40(7):430-432,F0003
目的:探讨D2-40标记阳性淋巴管密度(1ymphaticvesseldensity,LVD)、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β-连环蛋白(β-catenin,β-cat)异常表达与胃癌转移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D2-40标记阳性LVD、E-cad及β-cat在84例胃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20例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分析3者的相关关系。结果:D2—40标记阳性LVD在癌旁组织中明显高于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P〈0.05~0.01),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存在E-cad及B.cat的异常表达。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癌旁组织D2.40标记阳性LVD增高与E.cad的异常表达相关(r=0.27,P〈0.05),但与β-cat异常表达无明显的相关性(r=0.16,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高密度的淋巴管主要集中于癌旁区,且与E—cad的异常表达有关,可能参与了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Wntl/β-catenin信号通路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凶素的相关性。方法用实时定量PCR(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70例ESCC(包括癌组织与癌旁非癌组织)中Wntl/β-eatenin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Wnt1 mRNA水平(1.9934±1.9888 vs 5.0.8863±0.6658,P=0.0000)和蛋白质水平(0.3830±0.0947 vs.0.2721±0.1474,P=0.0000)均较癌旁组织中显著高表达;WntlmRNA表达与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P〈0.05),但蛋白质水平未显示相关。癌组织中β-cateninmRNA水平(0.2854±0.1298w.0.8863±0.6658,P=0.0000)和蛋白质水平(0.2835±0.0844135.0.2352±0.0670,P=0.003)较癌旁组织中显著高表达,B—eateninmR—NA表达与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P〈0.05),但蛋白质水平并未显示相关。在蛋白质水平上,Wntl和β-catenin表达水平兀相关性。结论Wntl/β-catenin在ESCC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可能成为判断ESCC分期和预后的重要分子标记物。且Wntl/β-ateninmRNA表达水平与ESCC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呈逆相关,mRNA的异常表达者预后不佳.但可能不是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
Smac和Apollon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Smae、Apollon基因在胃癌组织表达及两者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关系。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Smac、Apollon的mRNA在38例胃癌组织,15例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38例胃癌标本中表达Smac有20例(52.6%),而除3例癌旁组织外,其他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均见Smae表达,可见8m8c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和非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llon在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分别有29例(76.3%)、4例(26.7%)和0例(0%)表达,Apollon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Apollon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ollon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和Smac呈明显的负相关,两者的互相作用可能是导致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微小核糖核酸( micro RNA, miR)-30a,胞外 -5’核苷酸酶( ecto-5’-nucleotidase, CD73)在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15年 8月~ 2019年 12月于榆林市第一医院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 NSCLC患者癌组织 120例为研究组, 50例正常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 5cm以上)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PCR)技术检测组织标本中 miR-30a相对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CD73的表达情况,分析 miR-30a,CD73表达水平与 NSCL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多因素 COX回归分析影响 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miR-30a在 NSCLC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 1.17±0.21)明显低于正常癌旁组织( 1.62±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521,P=0.000);CD73在 NSCLC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3.33%(76/120)和 32.00%(1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3.955,P=0.000);miR-30a高表达组 NSCLC患者一年累积生存率( 86.89%)明显高于低表达组( 59.32%)(Log Rank χ2=11.652,P=0.000);CD73高表达组 NSCLC患者一年累积生存率( 58.82%)明显低于低表达组( 92.31%)(Log Rank χ2=16.894,P=0.000);多因素 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低( HR=1.677,95%CI:1.092~ 2.576),发生淋巴结转移(HR=1.574,95%CI: 1.043~ 2.376),miR-30a低表达( HR=1.479,95%CI:1.027~ 2.130),CD73高表达( HR=1.501,95%CI:1.059~ 2.128)是影响 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NSCLC癌组织中, miR-30a表达下调, CD73表达上调,二者水平异常表达可能与 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低 miR-30a和高 CD73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研究凋亡相关基因——程序化死亡基因5(PDCD5)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PDCD5在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手术切除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20例正常肠黏膜中的PDCD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结肠癌组织中PDCD5蛋白表达率为24.O%,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52.0%,正常肠黏膜组织表达率90.0%。结肠癌组织中PDCD5蛋白表达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浸润程度、临床分期无关(P〉0.05)。随分化程度的降低,PDCD5蛋白表达率降低;高分化组表达率高于低/未分化组(P〈0.01),中分化组高于低/未分化组(P〈0.05),但高分化与中分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PDCD5蛋白表达率(19.4%)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64.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正常肠组织相比。PD-CD5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率降低。结肠癌组织中PDCD5蛋白表达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存素(Surviv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1(MMP-11)在胃癌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20例正常胃黏膜、60例胃癌中Survivin、MMP-11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及淋巴结胃癌转移灶中Survivin与MMP-11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5)。Survivin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无关,Survivin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较高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11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表达阳性的胃癌中MMP-11阳性率86.84%高于Survivin阴性组的50.00%。结论 Survivin与MMP-11在胃癌中表达增高与胃癌进展的临床病理指标存在相关性;Survivin与MMP-11的表达有关,推测Survivin可能通过MMP-11促进胃癌的浸润转移,从而参与并影响了胃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Mina53和PCNA在胃癌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9例患者胃癌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灶中 Mina53、PC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灶中Mina53表达率分别为79.7%和96.2%,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的表达(P<0.05)。Mina53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7%和75.8%。Mina53和PCNA表达在患者性别、年龄和肿瘤部位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TNM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 PCNA 表达存在正相关(r=0.598,P=0.000)。结论 Mina53和 PCNA 与胃癌的TNM分期、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对判断胃癌的浸润能力、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方面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VEGF-C和VEGFR-3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8例病理分期为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组织标本中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共计234份进行半定量PCR研究。同时对VEGF-C和VEGFR-3mRNA的表达与其不同的病理类型、分期、分化程度及其他临床特性进行分析。结果VEGF—C mRNA的表达水平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VEGFR-3mRNA的表达在癌组织中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VEGF-C和VEGFR-3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性相互之间的关系显示,在淋巴结转移组及病理分期组,VEGF-C或VEGFR-3mRNA的表达水平无论是在癌组织中,还是在癌旁组织中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VEGF-C和VEGFR-3mRNA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VEGF—C和VEGFR-3mRNA的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的检测宫颈癌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水平及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GF-Ⅱ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GF-Ⅱ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GF-Ⅱ在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对组织中IGF-Ⅱ表达与宫颈癌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宫颈癌组和对照组血清IGF-Ⅱ浓度分别为(1.98±0.53)和(0.51±0.16)μg/L,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癌患者治疗后血清IGF-Ⅱ浓度比治疗前明显降低,淋巴结转移组血清IGF-Ⅱ浓度为(2.26±0.32)μg/L,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1.734-0.4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宫颈癌、正常宫颈组织中IGF-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3%和10.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Ⅱ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呈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x^2=8.69,P〈0.01)。结论IGF-Ⅱ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检测IGF-Ⅱ能为宫颈癌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观察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胃癌组织中p73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73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66例胃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胃组织中p73的表达情况,观察其与胃癌病理学特点及VEGF之间的关系。结果①p73及VEGF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癌旁正常胃组织(P〈0.05)。②p7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直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浸润深度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③胃癌组织VEGF表达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④p73与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84,P〈0.05)。结论p73蛋白及VGEF在胃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鼠双微粒体基因-2(murine double minute,MDM-2)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DM-2蛋白在82例胃腺癌患者的胃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病理学意义。结果胃腺癌组织中MDM-2蛋白阳性表达率(62.19%)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5.61%)(P〈0.05);其中低分化胃腺癌MDM-2阳性表达率(83.33%)高于中、高分化胃腺癌(60.94%),有淋巴结转移患者MDM-2阳性表达率(80.9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55.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M-2蛋白异常表达对胃腺癌临床诊断、预后判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Apelin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Apelin在45例新鲜结直肠癌及36例正常癌旁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Apeli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4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Apelin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Apelin在大肠癌组织以及正常癌旁黏膜组织中普遍表达,且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上调.Apelin的表达与患者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TNM分期有关.Apelin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E-cadherin、Snail、Twist蛋白在胃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标准胃癌根治术(D2)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E-cadherin、Snail、Twist的表达水平,并与临床病理资料做对照分析.结果 胃癌组织中E-cadherin、Snail、Twis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0%,71.25%,73.75%;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为63.75%,53.75%,68.75%;正常胃组织中为100%,30%,10.00%.3种蛋白在胃癌组织与正常胃黏膜组织之间的表达均有显著差异(P<0.05);E-cadherin和Snail在胃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wis则无意义(P>0.05).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组织学分类、有无淋巴结转移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18,P=0.012,P=0.025).结论 E-cadherin、Snail、Twist蛋白在胃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中均异常表达,可能作为判断肿瘤原发灶侵袭性和转移性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