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烫法是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与加热的中间传热物料共同炒制的一种方法。根据所用中间传热物料不同,分为砂烫、蛤粉烫、滑石粉烫、牡蛎粉烫等。在烫制药材时,砂的温度对烫制药物的质量很是关键,但砂的温度却难以掌握。如果在操作砂温度过高,会使药物出现焦化,砂温低则又易产生僵化,均达不到炮制的目的和质量要求。为此对烫制法采用温度计测量砂温,力求对烫制工艺改进提高。烫制方法是遵照药典法,不同的是加用温度计测量砂温而控制火候,同时在时间上获得优选的依据。具体操作是:取制备的油砂,置锅内用武火加热不断翻动,一般预热5min后,砂温逐渐升高,这时将温度计(沪产400℃)埋入热砂中,手扶捎倾  相似文献   

2.
屈艳格  陈军  蔡宝昌 《中成药》2012,34(9):1759-1763
目的考察应用烘法替代砂烫法炮制马钱子的可行性。方法分别采用烘法和砂烫法炮制马钱子。采用HPLC法测定炮制品中马钱子碱、士的宁和马钱子碱氮氧化物;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应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两种炮制品中主要生物碱含有量、总生物碱含有量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烘烤条件为215℃,烘烤15 min,制品和砂烫制品属于一类。结论优选烘烤的条件为加热215℃烘烤15 min;烘法可以代替传统的砂烫法炮制马钱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三七蒸制、烘焙、油炸、砂烫四种炮制方法五种皂苷(R_1、Rg_1、Re、Rb_1、Rd)含量的变化,以及相对于生三七多出来的色谱峰的分析。方法利用高效液相分析三七不同炮制方法下的色谱峰的情况。结果五种皂苷的含量下降程度比较为蒸制油炸砂烫;烘焙这种炮制方式,除了Rb_1的量有所减少,其四种皂苷含量都有所增加;相对于生三七,图谱上明显增加的峰的个数及含量总体来说增加比较为砂烫油炸蒸烘焙。结论三七的炮制方法不同,化学成分的比例、结构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正> 马钱子是中医临床常用药物之一。具有通风活络、活血止痛等功效。有关文献记载其有大毒,不宜生用,需炮制后入丸、散剂,其炮制方法有砂烫法、油炸法、甘草制法、尿泡法、醋制法、醋制砂烫法、尿泡砂烫法等。9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为砂烫法,其目的都是为了降低毒性。但我们认为这些炮制方法费工费时,不适宜大批量生产,因此,我院从1991年起试用炒药机清炒法炮制马钱子,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炮制工具 我们采用CY型卧式炒药机,锅体转速可调。锅体旋转时,使药物反复翻炒,锅体可进行正逆变换。正转炒药,逆转出料,炒药温度可通过调节火力而控制。  相似文献   

5.
瓦楞子入药有生用及煅用二种,目前各地炮制规范及书籍均介绍采用传统煅法,即将瓦楞子置于锅内,用武火煅至红透,取出晾凉,碾成粗末。但煅法时间校长,且不易掌握,笔者在实践中探索用砂烫代替煅制,取得较好效果。砂烫的操作方法是:筛取中等粗细河砂,置于炒药锅内武火加热,将瓦楞子埋入,并继续加热,直  相似文献   

6.
<正> 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及皮氏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其功能通经络,消肿毒,止痛。主治风寒湿痹,咽喉痹痛。主食番木鳖碱、马钱子碱等。因有大毒,故临床须经炮制方可入药,使其质变酥脆,便于粉碎制剂,去除毒性。 目前,对本品的炮制,普遍采用下列两种方法:①油炸:马钱子用水泡7~10d,至能去毛即可,捞出,刮去毛,切薄片,凉干。取马钱子片,用香油炸至呈棕褐色,捞出,用麸或谷糠拌炒,吸去油,筛去麸或谷糠,晾凉;②砂烫:将砂置锅内,以武火加热,炒至砂呈滑利流动状,投入马钱子,不断翻炒,烫至全部胀起,颜色成棕褐色取出,筛去砂,刮  相似文献   

7.
吕彬 《中药材》1991,14(12):27-28
据记载,象皮的炮制方法大都为先用清水将象皮浸泡2~3天,清洗干净,润透切片,晒干,再用滑石粉或砂土烫至鼓起发黄,取出筛净辅料。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切片前润泡和晾干的时间太长,容易产生污染和腐臭,尤其在夏天更为严重;砂烫时往往难去净炮制品上粘附的砂子,易刺激和感染创面。为此,我们对药材的闷润过程进行了加辅料润和蒸、煮的试验,并对砂烫、滑石粉烫、油炸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某些新法在许多方面优于老法,效果好。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鸡内金不同炮制品对大鼠胃液及胃蛋白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版《中国药典》对鸡内金的炮制规定[1]为:取鸡内金,照清炒法或烫法炒至鼓起。即将净砂置热锅内,用武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时,投入大小一致的鸡内金,不断翻动,烫至发泡卷曲,呈淡黄色时取出,筛去砂,放凉;或将净鸡内金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焦黄色,取出,干燥。实际工作中,由于  相似文献   

9.
中药炮制的砂烫法是传统炮制的老工艺。自炮制设备敞口锅改用转炉(或称炒药机)后,我们试以转炉清炒法与砂烫法,对中药材炮制品的质量作了实验比较,结果表明新工艺具有改善操作、简化工序、保证质量等优点。笔者又进一步指出,转炉炮制中药时,应细心考察,总结“更新”经验,这才有益于炮制加热条件改变的情况下,保证炮制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82年以来,采用砂烫法炮制苦杏仁,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又保证了质量和疗效,现报道如下: 操作方法:取净河沙置锅内,用武火加热至滑利,翻动灵活时,投入杏仁,迅速翻动。待杏仁较原色加深时取出,筛净河沙,焖至凉,搓去皮,用时捣碎。苦杏仁是常用中药,传统的炮制方法是(火单)法,也有炒法,砂烫法比(火单)法省时、省  相似文献   

11.
马钱子炮制前后毒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明  石振武 《中药材》1989,12(5):24-25
本文测定马钱子生品与炮制品中士的宁和布鲁生的含量及小鼠灌胃LD_(50),以比较炮制前后的毒性。结果表明,砂烫、烘烤、油炸、醋炙等炮制品中士的宁和布鲁生含量与生品比较均未降低;砂烫品与生品LD_(50)也无显著差异。醋泡品生物碱含量比生品中含量降低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实验设计,建立模型优化烫狗脊的最佳炮制工艺参数。方法:首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考察了砂量比、砂烫温度、砂烫时间3个因素对烫狗脊中原儿茶酸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了烫狗脊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最佳炮制工艺条件为砂量比4.67∶1、砂烫时间5.87 min和砂烫温度177.99℃。工艺验证的实测值与预测值基本一致,偏差率小于1%。结论:优化的炮制工艺参数简单可行,为规范烫狗脊的炮制工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砂烫法的特点与一般工艺、炮制作用与其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现状出发,介绍了在不违背中药传统炮制原意的前提下,对砂烫法的应用进行的一些探索,并指出了应用砂烫法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杜仲炮制新法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效,其炮制方法采用砂烫、恒温箱烘烤或炒炭等法。2000年版药典规定杜仲的炮制方法为:“取杜仲块或丝,用盐水拌匀,润透,置锅内,用中火加热,炒或砂烫至丝易断时”。我们在实践操作中发现该法火候不易掌握,不是“太过”就是“不及”,很难恰到好处,尤其在炒至断丝时,其重量往往减少30%以上,用制炭法更是高达40%-70%。  相似文献   

15.
砂烫或蛤粉烫制药物是加固体辅料炮制的两种重要方法。砂烫法主要适用于一些质地较坚硬的植物、动物甲壳及部分有毒的药物。砂烫能使药物质地酥脆,易于煎出有效成分,同时能起到矫味、降低毒性的作用。蛤粉烫制法则适用于某些胶囊类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杜仲不同炮制方法的质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祥林 《中成药》1989,11(4):19-19
本文对杜仲的炒制法,砂烫法及电热烤制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热恒温烤制及砂烫法,药材损耗小,总浸提物多,食盐水吸收好,色泽及内在质量俱佳。  相似文献   

17.
在中成药制备中,常常遇到一些药物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后方能粉碎。笔者根据老中药师的经验,就若干中药在粉碎前的炮制或特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1.砂烫法:系用油砂置锅内加热后与药物一起  相似文献   

18.
骨碎补具补肾、续筋骨、止痛之功效为常用中药。基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鳞片,柔软如毛。传统炮制都要去尽绒毛(鳞片)。现代多采用砂烫法,将细砂置锅中加热,投入骨碎补净段,用武火炒至鼓起,绒毛(鳞片)呈焦黄色时取出,筛去砂,放凉后撞去毛。炮制理由有二:一是本品表面密生绒毛,砂烫后绒毛焦枯,易于除去,二是骨碎补经高温烫制后全体鼓起,质松泡轻脆、产生裂痕,入煎剂时接触溶媒面积扩大,有效成分易被溶解,临床疗效提高,入丸散时易于粉碎。但传统炮制方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比较了生狗脊、酒狗脊、盐狗脊、烫狗脊和蒸狗脊的水煎液HPLC图谱,在此基础上,以砂烫骨碎补水煎液为阳性组,又比较了各组灌胃水煎液(质量浓度为104.2 g·L-1)4周后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雄性大鼠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AP水平和作用机制指标血清护骨素OPG,血Ca和P,IL-6,TNF-α和IL-1水平及总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酒狗脊和砂烫狗脊效果较好,而蒸狗脊、盐狗脊以及生狗脊作用次之。在炮制方法的选择方面,加热方式中干热的砂烫法优于湿热的水蒸法,辅料中黄酒优于食盐。该结果为阐明狗脊炮制原理和抗骨质疏松症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HPLC法对马钱子的江西法炮制品及其改良法炮制品的水煎出物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含量进行测定。方法色谱柱填料为硅胶,流动相为正己烷-二氯甲烷-甲醇-浓氨水(47.5:47.5:5:0.35),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江西法炮制品及其改良法炮制品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较低。其中以醋浸砂炒品中的含量为最低。结论江西法及其改良法炮制的马钱子比其砂烫法和油炸法更易降低毒性,使其安全范围增大,从而提高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