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果糖二磷酸钠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患者早期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ASOPP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1例,所有患者于入院后(患者中毒后3h内)即抽血检测肌钙蛋白I(cTnI)、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IMA)和肽素(Copeptin)水平,治疗后6h和24h复查。对照组给予洗胃、静脉推注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果糖二磷酸钠10g,2次/d,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6h,对照组IMA、Copeptin较治疗组升高,治疗后24h,IMA、Copeptin水平逐渐降至正常水平;而治疗组cTnI水平较对照组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早期出现心肌损伤,应尽早给予果糖二磷酸钠干预可降低患者cTnI、IMA、Copeptin水平,减轻心肌损伤并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APP)早期和肽素(copeptin)与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急诊科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APP患者93例作为中毒组,以住院期间临床死亡作为观察终点,分为存活组45例和死亡组48例。所有入选者在入院后2 h、24 h内抽取静脉血3 mL,检测心肌酶、肌钙蛋白I(cTnI)、IMA、Copeptin水平。结果 2组比较,死亡组口服剂量较存活组有明显差异,而抢救时间、首次灌流时间和灌流次数之间无差别。死亡组入院后2 h Copeptin、IMA水平升高,与存活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入院后24 h Copeptin、cTnI、CK、CK-MB水平较存活组明显升高(P<0.05);IMA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P患者口服剂量与Copeptin呈正相关,与IMA(ACB值)呈负相关。口服农药剂量越大,Copeptin、IMA升高越明显。2组患者Copeptin、IMA(ACB值)水平呈负相关。回归分析提示:Copeptin、IMA、cTnI、CK、CK-MB与患者口服剂量呈线性关系。结论 早期联合检测IMA和Copeptin对早期诊断APP患者心肌损伤有重要意义,其浓度高低与预后相关,即含量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因此对评估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肌酶水平在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 44例急性氟乙酰胺 (CK ,CK -MB ,AST ,LDH ,α HBDH)中毒者进行连续动态观察。结果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入院时的心肌酶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中毒后第 1~ 7d血清心肌酶均明显升高 (P <0 0 1) ,第 3~ 7d达到高峰。入院时中、重度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明显高于轻度中毒患者 (P <0 0 1) ,重度中毒组与中度中毒组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氟乙酰胺中毒确可引起心肌损害 ,且中毒程度越重 ,心肌酶升高越明显。心肌酶可作为一个判断氟乙酰胺中毒病情变化、预后和指导治疗的重要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心肌酶的变化及其中毒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以我院2004年6月到2009年12月收治的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39例为中毒组,以同期的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利用酶动态测定方法对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入院时及第3、7、14天的血清心肌酶进行监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入院时的心肌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中毒程度的加重而升高,死亡患者的心肌酶更高:中度组心肌酶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结论: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的心肌酶与中毒的严重程度相关,动态监测其变化有助于判断中毒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肽素(copeptin)与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联合测定在急性中毒心肌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中毒患者276例,根据有无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175例和非心肌损伤组101例。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在入院1小时内抽取静脉血3 ml,检测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 T(cTnT)、和肽素、IMA 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毒患者非心肌损伤组与心肌损伤组和肽素、IMA 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心肌损伤组与非心肌损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重度心肌损伤与轻中度比较,和肽素、IMA 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和肽素、IMA、cTnI、心肌酶水平升高的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结论测定和肽素、IMA 水平在急性中毒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其水平与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即损伤越重,其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液心肌酶活力的变化,其中包括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方法:在患者入院第1天和第7天分别采静脉血进行以上酶活力的测定,测定方法为动力学法,健康对照组选择门诊健康查体者,全部排除心、肝、肾、骨骼肌等器官可能引起心肌酶活力升高的相关疾病,检测方法同疾病组.结果:氟乙酰胺中毒患者检测心肌酶各项酶活力均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比较,除入院第1天轻度中毒组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项均差异显著(P<0.05和P<0.01),而且与中毒程度有关.中毒越重,酶活力越高,随病程的延长,心肌酶活力呈逐渐上升趋势,各中毒组中毒第7天都远较第1天为高.两个时间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和P<0.01),轻度中毒组与中、重度中毒组相同时间比较,各项酶活力升高差异非常显著(均P<0.01).结论:氟乙酰胺中毒患者心肌酶活力明显升高,且与中毒程度有关,及时动态检测心肌酶活力变化,对了解中毒程度,观察心肌损伤状况,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浆和肽素(Copeptin)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90例AOPP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清胆碱酯酶(AChE)水平分成轻度、中度、重度中毒组3组,另选取3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Copeptin含量.对比分析AOPP后患者血浆Copeptin水平与APACHEⅡ评分、血胆碱酯酶(AChE、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血生化等指标的关系.结果:随着中毒程度的加重,Copeptin水平逐步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组患者血浆copeptin水平数倍高于非死亡组,差异显著(26.43±3.65VS7.28±1.53,P<0.01).重度组有机磷中毒患者APACHEⅡ评分高于轻度、中度组(P<0.05),但中度组和轻度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32±4.63VS9.56±3.27,P<0.01).血浆Copeptin水平与APACHEⅡ评分、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呈正相关(P< 0.01或0.05);与AChE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随着AOPP中毒程度的加重,血浆Copeptin含量逐渐上升,血浆Copeptin的检测可作为判断AOPP患者病情轻重、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肌钙蛋白I(cTnI)在老年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心肌损伤中的变化及病情判断、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02例老年患者按入院时中毒的程度分为轻度中毒24例(轻度组),中度中毒38例(中度组),重度中毒40例(重度组)。于患者入院后4 h、3 d、7 d抽取静脉血4 ml,同步测定NT-proBNP、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值,与同期4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比较;合并发生中间型综合征(IMS)33例(IMS组),未发生IMS 69例(非IMS组),比较对照组、IMS组和非IMS组血清各项指标水平及心电监护情况。结果中、重度组老年AOPP患者的血清NT-proBNP、cTnI、CK、CK-MB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且随中毒程度和病情加重而升高,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TnI、心肌酶谱。IMS组入院后4 h内检测值显著高于非I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S组较非IMS组出现心电图异常的比例更高。结论老年AOPP患者中毒越重,血清cTnI、NT-proBNP升高越显著,血清NT-proBNP检测可以更详细地反映心肌的损害程度,早期联合检测可以更好地协助老年AOPP临床分级、病情判断、指导救治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联合肌钙蛋白I(cTnI)检测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10-2014—03在我科住院的ACOP患者68例,按照中毒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取同一时期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立即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NT-proBNP和cTnI,比较它们与对照组以及轻、中、重度CO中毒组间的差异。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CO中毒各组NT-proBNP和cTnI水平显著升高,P〈0.01。轻中重3组组间比较,重度组及中度高于轻度组,重度组高于中度组,有显著性意义(P〈0.01)。NT-proBNP和cTnI之间正相关(r=0.957,P〈0.05)。结论:CO中毒后NT-proBNP和cTnI显著升高,联合检测NT-proBNP和cTnI可提高对ACOP后心肌损伤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评估,对诊断ACOP后心肌损伤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四川省妇幼保健医院住院的12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41例有心肌损伤,81例无心肌损伤)和健康对照者40例,采用清蛋白-钴结合能力试验测定血清IMA,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肌钙蛋白I(cTnI),采用免疫抑制法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 (1)有心肌损伤组H-FABP、cTnI、CK-MB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无心肌损伤组(P0.05),IMA则低于后两组(P0.05);无心肌损伤组IMA、HFABP、cTnI、CK-MB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有心肌损伤组IMA、H-FABP、cTnI、CK-MB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无心肌损伤组(P0.05),无心肌损伤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心肌损伤组按照阳性率从高到低为cTnI、IMA、H-FABP、CK-MB。结论敏感度高的IMA和特异性强的cTnI联合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缺血性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心肌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及其对心脏事件发生率的检测作用.方法将48例本院ACOP患者分A组(轻度)、B组(中度)、C组(重度)三组,于接诊后3 h内检测cTnI、心肌酶学、心电图(ECG),比较cTnI和其他单项指标或综合指标对三组ACOP患者心肌损伤早期检出率的差异性.结果 C组cTnI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亦高于A组,差异性有显著性(P<0.05),心肌酶学及ECG于各组间无差异性(P>0.05).cTnI升高的例数显著高于单一或综合指标异常例数(P<0.05).结论应用血清cTnI检测方法能提高ACOP患者心肌损伤的早期检出率,其灵敏度高于心肌酶学和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型心肌损伤标志物与传统心肌酶对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该院有AMI发病指征的疑似21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时间段有胸痛指征疑似AMI但确诊为非AMI的2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初诊患者均检测新型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钙蛋白(cTnI)、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红蛋白(MYO)和传统心肌酶谱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在发病后3h,3~6h,以3h间隔抽取静脉血离心血清。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0~3h、3~6h的H-FABP、cTnI和MY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逐渐升高,升高幅度明显大于传统心肌酶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6h的CK-MB、LDH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cTnI、MYO敏感度和特异度均相对高于传统心肌酶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FABP在3~6h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最高。结论传统心肌酶用于排除AMI疑似患者,缺乏敏感度和特异度,可采用连续监测法代替判断AMI。新型心肌损伤标志物用于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敏感度及特异度均优于传统心肌酶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程度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对247例不同程度ACOP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CK-MB)同步检测,同时设立40例健康献血员作为对照组,并将实验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重度、中度和轻度ACOP和对照组cTnI阳性率及CK-MB活性升高率进行组间比较,除轻度中毒组CK-MB活性升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COP程度与心肌损伤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与心电图临床意义。方法动态测定42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轻度中毒8例,中度中毒24例,重度中毒10例)入院第1、3、7天及出院时的血清心肌酶水平,并进行心电图观察。结果 42例患者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明显升高,特别是CK、CK-MB变化显著,其中重度中毒患者明显高于中度中毒患者、中度患者明显高于轻度患者(均P〈0.01);10例重度中毒患者出现心电图改变19例次。结论氟乙酰胺中毒患者心肌酶水平显著升高,与中毒程度和病程发展密切相关,重度中毒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提示氟乙酰胺中毒越严重,对心肌损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及心肌酶谱在毒蛇咬伤患者心肌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328例毒蛇咬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人院时的病情分为:轻型229例、重型71例及危重型28例;按蛇毒类型分类:神经毒12例,血循毒14例,混合毒302例.比较各组间的心肌酶谱与cTnI的变化.结果:重型组心肌酶谱较轻型组明显升高(P<0.01),而cTnI无显著差异;危重型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I较轻型组和重型组均明显升高(P<0.01).血循毒和混合毒组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I较神经毒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cTnI检测可反映毒蛇咬伤患者心肌的损伤,且比心肌酶谱更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肌酶测定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肌酶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2例轻度、中度和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CK、CK-MB、LDH、α-HBDH和AST心肌酶测定,部分重度中毒患者进行了心电监护,并与3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轻度、中度中毒组心肌酶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0.05,重度中毒组心肌酶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0.01,均有显著性意义,部分重度中毒患者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多种心律失常。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肌酶的改变与中毒程度有关,中毒越重,心肌酶越异常,临床上应将心肌酶作为常规检测项目,以了解有机磷农药对心脏的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血清心肌酶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预测发病后猝死的意义.方法:检测5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毒时间<24 h)入院时的心肌酶谱.根据患者的临床结局分为猝死组(生存时间≤1 d)和非猝死组(即生存时间>1 d).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心肌酶谱和APACE Ⅱ评分.结果:猝死组心肌酶水平显著高于非猝死组(P<0.01),猝死组的中毒剂量显著大于非猝死组(P<0.01).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猝死组患者的心肌酶活性显著增高,且与中毒剂量相关;中毒后血清心肌酶活性的显著升高可能是发生猝死的一个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肌酶变化的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7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75例患者痊愈73例,死亡2例.7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中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至少有1项异常者62例,占83%.轻、中、重度中毒组间血清中CK、CK-MB、LDH水平的两两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抢救治疗过程中,应常规临测动态心肌酶谱,以及早发现合并的心肌损伤和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QT离散度(QTd)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择50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心肌损伤致害心律失常者,随机分为长托宁治疗组(治疗组)25例,阿托品治疗组(对照组)25例,进行抢救治疗,疗程均为10d。分别检测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cTnI及QTd变化。结果:入院时2组QTd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2组QTd值均较人院时显著下降,而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且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2组cTnI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疗程结束时2组cTnI值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而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长托宁可改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心肌损害,使QTd下降,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且不良反应小,是一种理想的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解毒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窒息新生儿血清中的缺血修饰蛋白(IMA)、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脑型(GPBB)水平,探讨窒息患儿心肌损伤诊断中早期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6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心肌损伤的136例,对照组30例。研究对象按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所有患儿均于入院后1h后抽血进行GPBB和IMA的检测。结果非心肌损伤组、轻度窒息组GPB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BB诊断窒息患儿心肌损伤的灵敏度高于I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心肌损伤的窒息新生儿窒息程度与血清中IMA、GPBB水平密切相关,窒息合并心肌损伤患儿临床诊断指标灵敏度方面,GPBB指标优于I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