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微环境乏氧是否能通过肿瘤干细胞途径引起脑胶质瘤放射敏感性的改变以及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 选择脑胶质瘤SHG44和U251细胞株分别在常氧(20% O2)、乏氧(1% O2)12和24 h的条件下培养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33表达阳性细胞的比例,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绘制细胞存活曲线以观察其放射敏感性,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测定基因HIF-1α及其下游基因Notch 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常氧培养条件比,SHG44和U251细胞乏氧12和24 h后CD133阳性表达比例明显升高;SF2(2 Gy照射时的存活分数)均升高。在乏氧12和24 h培养时,SHG44细胞株的氧增强比的值分别为1.54和1.38,而U251细胞株则分别为1.44和1.23,提示在乏氧培养时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下降;与常氧培养条件比,乏氧时HIF-1α和Notch 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结论 微环境乏氧能通过提高肿瘤干细胞的比例而降低脑胶质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可能的作用信号途径为HIF-1α - Notch 1。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核定位序列(nuclear localization sequence,NLS)修饰的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TiO2)纳米颗粒对胶质瘤U25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合成并表征具有细胞核靶向性的TiO2-NLS纳米颗粒,分别用纳米颗粒和电离辐射单独或联合处理U251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活性氧(ROS)含量和细胞凋亡率,γ-H2AX焦点(foci)染色检测DNA损伤修复的情况,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的改变。结果 NLS修饰可促进TiO2纳米颗粒进入U251细胞核,与未修饰的TiO2纳米颗粒相比,TiO2-NLS纳米颗粒可促进电离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t=8.96,P<0.05),细胞克隆实验显示,TiO2-BSA纳米颗粒组的放射增敏比为1.18,TiO2-NLS纳米颗粒处理组的放射增敏比为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2,P<0.05)。结论 具有细胞核靶向性的TiO2纳米颗粒能够增强胶质瘤U251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iR-221/222增加恶性胶质瘤放射抗性的机制。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U251、U87及LN229系胶质瘤细胞在接受照射后3和6 h miR-221/222的表达水平;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敲低U251、U87及LN229系胶质瘤细胞miR-221/222后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变化;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检测c-jun与miR-221/222的结合情况;虫荧光素酶活性报告试验验证PTEN是miR-221/222的靶基因;使用Western blot检测敲低胶质瘤细胞miR-221/222后的相关蛋白的表达;通过胶质瘤裸鼠模型,观察敲低miR-221/222后放射治疗的效果。结果 U251、U87及LN229系胶质瘤细胞在接受照射后miR-221/222的表达上调(t=5.48~29.21,P<0.05);敲低胶质瘤细胞miR-221/222后,其放射敏感性提高(F=1 202.22,1 789.12,1 012.32,P<0.05); c-jun转录调控miR-221/222的表达; PTEN是miR-221/222的靶基因(t=13.16,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敲低胶质瘤细胞miR-221/222后,pAkt及DNA-PKcs的表达下调,PTEN和GSK-3β的表达上调,Akt表达保持稳定;体内实验结果显示,敲低miR-221/222的表达联合放射治疗可显著抑制胶质瘤的生长(F=56.36,P<0.05)。结论 放射可诱导胶质瘤细胞miR-221/222的表达上调,miR-221/222通过激活Akt通路增加恶性胶质瘤的放射抗性。  相似文献   

4.
Stattic对乏氧食管癌细胞放射增敏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Stattic对乏氧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Stattic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的毒性,细胞克隆形成法确定1.0 μmol Stattic对ECA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γ-H2AX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不同时间点下ECA109细胞中双键断裂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tattic照射前后STAT3、pSTAT3、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Stattic对ECA109细胞具有毒性,24 h IC50为5.499 μmol/L,克隆形成实验通过单击多靶模型拟合细胞的存活曲线,计算出1.0 μmol/L Stattic的放射增敏比SERDo分别为1.20(常氧)和1.28(乏氧),γ-H2AX荧光染色提示Stattic能增加双键断裂情况,尤其是在照射之后0.5 h最为明显。照射联合给药组的乏氧细胞凋亡率较单独乏氧照射组的细胞凋亡增加(t=7.33,P < 0.05),Western blot显示乏氧食管癌细胞株pSTAT3、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升高,Stattic作用24 h表达显著下调。结论 Stattic对乏氧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细胞的毒性呈剂量依赖性,放射增敏作用明显,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STAT3、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辐射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自噬性死亡中的作用。方法 将人乳腺癌MCF-7细胞分为对照组(常氧组,21%氧气)、照射组(8 Gy X射线)、乏氧组 (150 μmol/L CoCl2)、乏氧加照射组 (150 μmol/L CoCl2+8 Gy)。150 μmol/L CoCl2处理细胞模拟乏氧条件。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及MAPLC3蛋白表达;MDC及Hoechst染色方法分别用于检测细胞自噬和凋亡变化情况;克隆形成方法检测细胞辐射敏感性。构建携带人靶向HIF-1α-siRNA的反转录病毒载体,建立MCF-7 HIF-1α Ri沉默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常氧组)、照射组(8 Gy)、乏氧组(CoCl2处理)、乏氧加照射组(CoCl2+8 Gy),检测细胞辐射敏感性、自噬及凋亡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和照射组相比,HIF-1蛋白在乏氧组和乏氧加照射组表达明显增加,分别为0、0、1.00和1.89。与对照组相比,MAPLC3蛋白在照射组、乏氧组、乏氧加照射组的表达均明显上调,LC3II/LC3I比值分别为1.15、1.73、2.38和3.60。细胞辐射敏感性顺次降低,常氧+三甲基腺嘌呤(3MA)组>常氧组>乏氧+3MA组>乏氧组。成功构建HIF-1α沉默模型(pSUPER-HIF-1α Ri)与空载体对照模型(pSUPER),并检测了2种细胞的辐射敏感性。与常氧组相比,乏氧组MCF-7-pSUPER细胞存活分数显著增加(t=3.080、6.946、6.658、6.380,P<0.05),辐射敏感性降低。而MCF-7-pSUPER-HIF-1α Ri细胞,常氧与乏氧条件下细胞存活分数无明显改变。不同处理组(照射组、乏氧组和乏氧加照射组)的MCF-7-pSUPER-HIF-1α Ri细胞与MCF-7-pSUPER细胞相比较,自噬百分率分别降低21.1%、25.5%和15.5%(t=-4.635、-4.738、-6.354,P<0.05),但凋亡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人乳腺癌MCF-7细胞中HIF-1α可增加辐射诱导的自噬,同时降低辐射敏感性,对细胞凋亡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收集乏氧和常氧条件下人肺腺癌A549细胞产生的外泌体,观察常氧下A549细胞与外泌体共培养后对X射线敏感性及侵袭性的变化。方法 分别在乏氧(1% O2)和常氧条件下(21% O2)培养A549细胞,超高速离心法收集在细胞分泌的常氧外泌体(N-EXO)和乏氧外泌体(H-EXO)。NanoSight检测外泌体数量,扫描电镜观察外泌体的外观和大小。蛋白印迹检测外泌体蛋白CD63。CCK8检测细胞对X射线的耐受性。荧光显微镜观察A549细胞对PKH67标记的外泌体的摄取。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观察加入不同的外泌体后细胞侵袭和侵袭性变化,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变化。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二种外泌体对细胞放射抵抗性的改变。结果 每ml细胞培养液中H-EXO的数量增多。H-EXO和N-EXO均呈现出典型的环饼状,H-EXO直径变小,粒径分布在30~200 nm,小于N-EXO的粒径(50~220 nm)。H-EXO和N-EXO的CD63表达无明显差别。乏氧条件培养的A549细胞接受2 Gy X射线后,细胞的增殖水平在4和6 d时远高于常氧条件下的细胞。PKH67绿色荧光标记的外泌体分布在细胞内部。12、24、48 h后,H-EXO组细胞划痕宽度远小于N-EXO组(t=2.96、6.76、3.35,P<0.05)。H-EXO组细胞穿膜细数量大于N-EXO组和对照组(t=4.84、7.88,P<0.01)。H-EXO组上清液中MMP2(t=4.70、3.21,P<0.05)和MMP9(t=5.61、3.76,P<0.05)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和N-EXO组均明显增高。对照组、N-EXO和H-EXO的D0值分别为2.614、2.552、4.850。H-EXO较N-EXO可以明显增强A549细胞的放射抵抗性。结论 乏氧条件下,A549细胞释放的外泌体数量增多、粒径变小,乏氧外泌体可以促进常氧细胞的侵袭性,并且能够增强细胞对X射线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及帕米帕利对乳腺癌MCF-7及MDA-MB-436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将乳腺癌MCF-7及MDA-MB-436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尼拉帕利组、帕米帕利组、单纯照射组、尼拉帕利联合照射组、帕米帕利联合照射组。CCK-8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药物联合照射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内γ-H2AX焦点数量的变化,qPCR法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中FANCG、Bax、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尼拉帕利及帕米帕利均能抑制乳腺癌MCF-7及MDA-MB-436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两种细胞的放射生物学参数D0DqSF2逐渐减小,而放射增敏比SERD0、SERDq逐渐增大。尼拉帕利联合照射组及帕米帕利联合照射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G2/M期比例增加(tMCF-7=41.66、44.08,P<0.05;t436=24.69、18.91,P<0.05); G0/G1期比例减少(tMCF-7=8.67、29.61,P<0.05;t436=26.39、29.12,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tMCF-7=11.17、11.71,P<0.05;t436=42.68、15.89,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CF-7细胞的单纯照射组、尼拉帕利联合照射组在射线照射后2 h,细胞核内γ-H2AX焦点数量显著增加(t=8.89、21.72,P<0.05);照射后24 h单纯照射组细胞核内γ-H2AX焦点数量基本恢复照射前水平,而尼拉帕利联合照射组细胞核内γ-H2AX焦点数量仍大量存在(t=8.82,P<0.05)。 尼拉帕利联合照射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CF-7细胞的FANCG、Bcl-2 mRNA表达明显减少(tFANCG=14.07,P<0.05;tBcl-2=29.21,P<0.05);Bax mRNA表达明显增多(t=8.90,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尼拉帕利联合照射组MCF-7细胞的FANCG、Bcl-2蛋白水平显著下降(tFANCG=7.09,P<0.05;tBcl-2=10.24,P<0.05);Bax蛋白水平显著升高(t=2.90,P<0.05)。结论 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及帕米帕利能增加乳腺癌MCF-7及MDA-MB-436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FA-BRCA通路中FANCG的表达,调节凋亡相关基因,抑制DNA损伤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体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及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低温等离子体对3种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3种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率及活性氧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单纯照射(R组)、单纯等离子体作用(P组)及其联合辐射(P+R组)对3种细胞中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低温等离子体对HepG2、A549及HeLa细胞均有放射增敏作用,放射增敏比(SERD0)分别为1.28、1.32、1.29。HepG2、A549及HeLa细胞P+R组G2/M期比例、凋亡率及活性氧含量与R组比较均明显增高(tG2/M期=9.52、8.24、9.53,P<0.05;t凋亡率=10.67、38.56、6.74,P<0.05;t活性氧含量=9.41、15.42、13.53,P<0.05)。HepG2和A549细胞P+R组G2/M期比例、凋亡率及活性氧含量与P组比较均明显升高(tG2/M期=8.75、20.37,P<0.05;t凋亡率=8.43、9.99,P<0.05;t活性氧含量=4.82、5.27,P<0.05)。3种癌细胞中P+R组Bcl-2蛋白表达较R组降低,而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低温等离子体可提高HepG2、A549及HeLa细胞系的放射敏感性,其对HepG2及A549细胞系的放射增敏机制可能与抑制亚致死损伤修复,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以及提高细胞内ROS水平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盐酸小檗碱对乏氧食管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通过MTT法检测盐酸小檗碱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生长的抑制;克隆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盐酸小檗碱的放射增敏作用;通过免疫荧光实验观察HIF-1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HIF-1表达;γ-H2AX焦点形成检测DNA分子损伤情况。结果 盐酸小檗碱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的生长,并且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通过单击多靶模型拟合曲线,可见低浓度盐酸小檗碱预处理24 h,相比于照射组,可以增加乏氧ECA-109细胞的辐射敏感性(t=3.69,P<0.05),辐射增敏指数为1.42;与照射组相比,盐酸小檗碱+照射组中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t=4.74,P<0.05);盐酸小檗碱作用于乏氧食管癌细胞,可以使乏氧相关蛋白HIF-1的表达降低,并且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相对于照射组,盐酸小檗碱+照射组能够增加DNA双链断裂数目(DSB)。结论 盐酸小檗碱能够提高食管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与其增加食管癌细胞的凋亡率和降低乏氧食管癌ECA-109细胞内HIF-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FOXO4-DRI多肽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为检测FOXO4-DRI对NSCLC细胞的影响,将H460和A549细胞按照射与给药方式分为对照组、FOXO4-DRI组、单纯照射组、照射+FOXO4-DRI组。采用剂量率为0.99 Gy/min γ射线单次照射,在照射前10 min对H460细胞给予FOXO4-DRI 6 μmol/L,A549细胞给予FOXO4-DRI 30 μmol/L。采用CCK-8法检测照射后24、48和72 h细胞存活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细胞克隆形成数目;用伤口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程度;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FOXO4-DRI组H460细胞和A549细胞存活率降低(t=1.06~50.75,P<0.05)、迁移率降低(t=33.37~139.10,P<0.05),克隆形成数目减少(t=5.20~93.48,P<0.05)。FOXO4-DRI诱导了细胞凋亡(t=2.95~42.00,P<0.05),导致G0/G1细胞周期阻滞以及G2/M期细胞比例下降(t=3.50~31.59,P<0.05)。与照射组相比,FOXO4-DRI可进一步降低辐照后的细胞存活率(t=2.94~23.40,P<0.05),减少辐照后克隆形成数目(t=8.43~34.00,P<0.05)和细胞迁移率(t=5.25、7.56,P<0.05),增加细胞凋亡(t=9.20~11.52,P<0.05)。照射+FOXO4-DRI组细胞,G2/M期细胞比例进一步下降,S期细胞增加(t=3.85~17.62,P<0.05)。结论 FOXO4-DRI多肽通过促进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增殖能力和迁移率,可以提高NSCLC细胞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洛伐他汀(LOV)对HL-60细胞Fas抗原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L-60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分布,细胞凋亡率,Fas抗原表达水平。结果:4、8、16μmol/L LOV处理HL-60细胞48h后,G0/G1期细胞增多、细胞凋亡百分率增加、增殖指数降低、Fas抗原的平均荧光强度增加,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LOV对HL-60细胞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上调节Fas抗原表达可能是其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膀胱逼尿肌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膀胱逼尿肌细胞的分离、培养、扩增的常规方法。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大鼠膀胱逼尿肌细胞,在含15%胎牛血清DMEM中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及扩增情况,用特异性抗α-SM-Actin抗体进行免疫组化鉴定细胞类型。结果:膀胱逼尿肌细胞生长照好,培养12h后细胞开始贴附瓶底,3~4d后可观察到细胞融合现象,7d可覆盖培养瓶底部75%~80%以上。α-Actin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光镜观察梭形细胞胞浆内见纵行排列的棕黄色丝状物。结论:该培养方法简单、可靠,短期内可获得大量较纯的膀胱逼尿肌细胞。  相似文献   

13.
聚乙醇酸负载同种异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应用聚乙醇酸(PGA)负载的兔软骨细胞培养移植修复同种异体关节软骨缺损.方法:应用在生物体内可降解吸收、纤维状多孔态的PGA作为支架行兔软骨细胞培养.培养14天后,软骨细胞在PGA提供的三维空间中大量分裂、增殖并合成大量软骨基质,形成PGA-软骨细胞复合体,然后利用该复合体移植修复同种异体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对侧膝关节作对照.术后行大体、组织学、电镜动态观察及修复组织厚度测定.结果:PGA在术后8周完全降解吸收,实验侧与对照侧修复组织的厚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6周在实验侧可见典型的软骨组织,电镜下为成熟的软骨细胞,而对照侧为纤维组织修复.结论:应用PGA-软骨细胞复合体移植,可修复同种异体的兔关节软骨缺损,为临床治疗关节软骨缺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强  朱金水  达炜  孙群  郭花 《武警医学》2008,19(1):41-44
 目的 研究白杨黄素对两种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MKN-45是否具有抑制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通过MTT法检测白杨黄素对SGC-7901和MKN-45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经白杨黄素处理后两种细胞的细胞周期,Westen-blot测定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Survivin和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 白杨黄素对SGC-7901和MKN-45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浓度依赖性;能够将细胞周期阻滞于Sub G1期;能上调Caspase-3,下调Survivin和Bcl-2的基因表达.结论 白杨黄素能够诱导SGC-7901和MKN-45细胞的凋亡并有效地抑制其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干扰细胞周期及激活Caspase-3,抑制Survivin和Bcl-2有关.  相似文献   

15.
洛伐他汀对HL-60细胞增殖功能及细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洛伐他汀 (Lovastatin ,LOV)对HL - 6 0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并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以LOV处理HL - 6 0细胞 ,采用MTT、生长曲线、光学显微镜观察等实验方法 ,观察LOV对HL - 6 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 :4、8、16 μmol·L-1LOV处理HL - 6 0细胞 1~ 4d后 ,可抑制HL - 6 0细胞增殖 ,同时 ,细胞形态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 :LOV能显著抑制HL - 6 0细胞增殖并使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 ,该作用呈剂量 -效应和时间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洛伐他汀(lovastatin,LOV)对体外培养的人粒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生长曲线测定、MTT检测、流式细胞仪分析等实验技术.结果:LOV对HL-60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能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该作用呈剂量-效应和时间依赖关系.结论:LOV能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同时影响该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微小RNA-302a(miRNA-302a)在胃癌标本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其对胃癌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周期调控作用,以探讨将miR-302a用于胃癌生物靶向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实时PCR(RT-PCR)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miR-302a的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对应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同时,采用RTPCR方法检测miR-302a在胃癌细胞株SGC-7901、MGC-803和BGC-823及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中的表达情况;选取miR-302a表达水平最低者为癌细胞,并转染过表达miR-302a的真核重组质粒p CDNA3.1-miR-302a;转染后,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 V/PI双染法和PI单染法检测miR-302a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胃癌组织中miR-302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胃癌黏膜组织(P<0.05),且其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转移均有密切关系(P<0.05)。同时,在胃癌细胞SGC-7901、MGC-803和BGC-823中miR-302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细胞GES-1中的表达(P<0.05),且在BGC-823中表达水平最低。p CDNA3.1-miR-302a质粒转染组与空白组和p CDNA3.1质粒转染组比较,miR-302a质粒转染后48 h后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升高,且G2/M期细胞数显著增高(P<0.05)。结论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miR-302a均呈现低水平表达,当miR-302a过表达后,能显著增高胃癌细胞的凋亡水平并使细胞出现G2/M期阻滞,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丹参素和克伦特罗为干预药物,观察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梯度密度法分离和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8只兔子随机被分到空白组、丹参素和克伦特罗组。观察形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纤维样集落数目。并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骨法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流式分析法鉴定。结果和其它浓度相比,浓度为10ug/ml的丹参素和浓度为1.0ug/ml的克伦特罗有较大生成成纤维样集落数目能力。结论丹参素和克伦特罗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建立染色质重构蛋白CHD6基因表达抑制的细胞模型,研究CHD6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增殖及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质粒介导的siRNA技术建立CHD6基因表达抑制细胞模型,RT-PCR检测CHD6 mRNA的表达,细胞生长曲线和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A549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变化,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克隆形成率检测A549细胞辐射敏感性.结果通过本研究,成功构建了siRNA抑制CHD6表达的细胞模型;通过siRNA抑制CHD6的表达,A549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细胞对2 Gy以内γ射线照射有明显辐射抗性;大剂量照射后的细胞凋亡率无明显改变.结论抑制CHD6基因表达将提高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的辐射抗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黄连素对乳腺癌细胞生长、迁移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用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划痕愈合法观察细胞迁移能力;细胞流式技术测定细胞周期改变;磷脂酰丝氨酸外翻分析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克隆形成法观察黄连素与辐射的联合作用.结果 黄连素明显抑制人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的生长,并显现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MCF-7和MDA-MB-231细胞对黄连素表现出同样的敏感性.黄连素可以诱导剂量依赖性的G0/G1期细胞阻滞,40 μmol/L的黄连素处理后MDA-MB-231和MCF-7细胞早期凋亡分别高达86.63%和66.62%,与未处理的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15和43.75,P<0.01).黄连素明显降低了细胞周期调节相关蛋白Cyclin B1和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而增加了促凋亡蛋白Bax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但不影响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yclin D1的表达水平.低剂量(≤5μmol/L)黄连素可以明显降低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单靶多击模型拟合曲线发现,与单独照射组相比,5 μmol/L黄连素预处理4h后MDA-MB-231细胞和MCF-7细胞的辐射增敏比分别为1.12和1.22.结论 黄连素通过调节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和迁移,并可提高乳腺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