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刘倩  靳克英  秦德芳 《重庆医药》2009,38(13):1620-1621
目的探讨白班、夜班值班护士人数不同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为神经外科制定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质量的对策提供有效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白班与夜班分别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白班与夜班护士只有数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学历、工龄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GCS评分、ISS伤情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医嘱处理满意率、护理记录及时完善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入院抢救时间、入院抢救费用;脑疝、癫痫、压疮、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值班护士人数充足,明显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急救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院前死亡病例的急救现状,对院前死亡病例的急救影响因素进行归纳研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2年中我市120分布在各区域的五个急救分站的院前死亡病例126例,对急救反应时间,救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出救至到达现场进行急救的时间平均为9.70min。另外我市120出救的通讯调度时间平均为1min,因此急救反应时间平均在10min以上。救护车到现场前,极少数患者有机会接受心肺复苏。126例病例中仅有2例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结论今后的院前急救发展方向:①应加强网络分站建设,力求缩短急救半径和急救反应时间;②在市民中普及急救知识,提高自救互救意识;③加强院前急救的规范性,提高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杨玭 《中国医药指南》2014,(25):215-216
目的观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现场急救与转运的效果,探讨临床价值就注意事项。方法选择84例南通市急救中心现场急救处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84例自行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地点至医院距离、就诊时间、病死率之间差异。结果两组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地点至医院就诊距离(8.08±4.09)km VS(7.97±4.11)km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就诊时间(12.18±3.56)min小于对照组的(57.45±14.23)min,病死率2.38%低于对照组的13.10%(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现场急救与转运能够缩短就诊时间、降低病死率,应注意完善院前急救的条件和措施、及时做出判断及时正确处理、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交待病情、提前联系医院急诊抢救室以节省再灌注治疗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发伤院前急救的经验及急救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通过综合急救方法所救治的248例多发伤患者为研究组,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以常规转运急救方式的多发伤患者209例为对照组,对其院前急救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经院前综合急救方法和未经院前综合急救患者的治愈率、死亡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死亡率及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合理正确的综合院前急救措施是提高多发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有效措施。对多发伤患者进行早期现场急救和初级生命支持,尽早恢复多发伤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并给予液体复苏、止血及骨折固定等院前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对胸痛患者急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98例胸痛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治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急诊治疗。对比两组急救时间及急诊医疗费用、急诊诊断符合率、45 min内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及医疗费用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诊断符合率为95.92%,45 min内抢救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急诊诊断符合率为81.63%,45 min内抢救成功率为83.6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的实施,有助于缩短胸痛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进而有利于疾病的良好转归,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8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应用常规方式急救,研究组应用护理路径措施急救,观察对比两组救治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为87.5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72.50%,P<0.05;且研究组抢救费用、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观察组,P<0.05;两组住院费用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取护理路径措施急救可以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加强院前急救护理对于提高院前抢救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4月-2011年4月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35例,将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给予观察组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服务,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院前救护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急救呼叫出车反应时间、途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对于提高院前救护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值得在临床上加以实践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严重腹腔实质脏器损伤的急救处理。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2月至2014年7月腹腔实质脏器损伤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我们对两组人员采取不同急救处理方式,研究组患者采取:急诊室-手术室-ICU-普通病房治疗顺序;对照组:急诊室-普通病房或ICU-手术室-ICU-普通病房治疗顺序,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病死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脏器损伤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病死率、分别为:(213±23)m L、(75±13)min、2%;(426±102)m L、(125±38)min、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实质脏器损伤的患者在救治中,因减少搬运环节、避免重复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所需时间,积极进行手术治疗,从而为救治赢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急救知识宣教在突发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40例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未进行急救知识宣教的社区院前急救患者。试验组患者40例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我院曾系统进行过急救知识宣教的社区院前急救患者。观察两组患者发病至拨打120时间、拨打120至入院时间,入院和出院时的GC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调查两组患者对自己病情的掌握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发病至拨打120时间、拨打120至入院时间(6.28±1.28)min、(18.33±7.22)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0.57±1.43)min、(23.12±8.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入院GCS评分(8.56±2.17)分高于对照组(6.74±2.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院GCS评分无差异。试验组患者的病死率(6.0%)和致残率(9.0%)都小于对照组(15.0%、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自己病情的总了解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知识宣教在突发危重症病例院前急救护理中能减少院前急救时间,提高患者GCS评分,极大了提高了院方的急救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急诊科出诊院前急救的40例(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家属送至医院急救的40例(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发病情况、急救方法、急救反应时间、院内治疗情况以及临床并发症和死亡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平均急救反应时间(75.2±5.9)min明显低于对照组(156.2±23.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12.50%、心力衰竭发生率20.00%、死亡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休克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影响,能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心肌梗死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珠海市120急救网络院前急救反应时间的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索珠海市院前急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珠海市急救指挥中心2007年1月-2009年12月63670次院前救护的调度数据,并进行统计和描述分析。结果珠海市总体120急救网络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为03.76±3.21)min,城区的平均急救反应时间(10.73±2.42)min明显短于乡镇的(16.79±5.84)min,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我市乡镇的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与城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进一步从不同角度探讨与分析其原因,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9月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取94例作研究对象,并依据护理模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47)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模式,研究组(n=47)应用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就两组患者的溶栓等待时间以及救治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溶栓时间是(57.67±10.73)min短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溶栓时间(105.75±16.56)min(P <0.05);②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ESS(欧洲卒中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干预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ESS评分分别是(49.83±2.05)分、(43.89±3.89)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效果有正性影响,可缩短患者溶栓等待时间,帮助患者在最佳"时间窗"中接受溶栓治疗,从而改善溶栓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探讨精细化护理在急危重症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急危重症老年患者78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在急救护理的过程中展开常规化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急救护理的时候实行精细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急救措施所花时间与抢救成功率.结果 急救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接诊时间、抢救室护理时间以及总急救时间都要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基本生命支持5 min内完成率与抢救成功率分别为87.2%、92.3%,对照组患者基本生命支持5 min内完成率与抢救成功率为56.4%、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为急危重症老年患者实行急救护理的过程中,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可以为患者迸一步抢救赢得时间,促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生命支持,提高抢救成功率,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分析对急性胃炎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按照纳排标准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内我中心收治的急性胃炎患者86例,按照是否采取院前急救医疗干预将患者分为两组,46例作为试验组进行院前急救医疗干预,另外40例作为对照组未采用院前急救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情况。结果 在院前急救措施实施下,试验组患者医院反应时间、入院后首次急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生存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关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针对急性胃炎患者采取院前急救的方式能够极大的缩短患者就诊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极大的提高了急性胃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邓扬  林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4,(19):188-189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心力衰竭患者相应的临床急救策略,以便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病死率。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使用相应急救策略的心力衰竭患者48例,对这些急救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并对患者的急救效果、治疗前后患者各项生命指征的变化情况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48例心力衰竭患者通过相应急救后,1例死亡,3例无效,7例有效,37例显效,总成功率为91.7%,对比急救前后患者的各项生命指征,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在急救心力衰竭患者时,一定要使用相应的急救策略,这样不仅能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还能提高急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使患者的生命健康最大限度的获得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1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8例,传统治疗)和观察组(5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治疗),比较两组抢救情况与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阿托品化用(29.14±4.26)min、恢复意识历经(2.06±0.31)d、全血胆碱酯酶活性≥70%需要(4.34±1.02)d,抢救时间(50.15±7.52)min,观察组抢救处理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达到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79.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病死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急救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急救治疗,研究组,给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急救治疗,对比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0 min后,研究组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急救过程中,给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起效快,效果佳,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结合急救处理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73例,依据胰岛素给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在院前急救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研究组则给予急救处理结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糖恢复时间、尿酮体消失时间以及酸中毒纠正时间;并对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比较.结果: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低血糖、昏迷以及重度脱水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泵入结合急救处理可快速控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糖水平,在较短时间内纠正酸中毒,消除酮体,治疗期间并发症较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外科严重创伤急救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回顾分析,依据其急救模式分组,4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急救模式干预,40例研究组接受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救治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77.50%高于对照组37.50%,死亡率5%、致残率17.50%低于对照组22.5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有效救治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多科会诊时间、辅助检查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建议临床抢救外科严重创伤患者采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此模式可显著缩短患者急救时间、住院时间,提升救治成功率,改善护患关系,有利作用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将50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32例和观察组2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化、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2组临床效果与急救时间。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为96.38%,高于对照组的91.38%;观察组急救时间为(32.7±4.6)min,低于对照组的(45.3±4.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程序化急救护理流程可明显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成功率,为后期治疗及预后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