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绝经后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绝经后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分析绝经后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重要的检查手段,诊刮是术前确诊的主要方法。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可作为子宫内膜癌的基本术式。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3例,平均发病年龄59岁,高于腺囊性增生组(52.3岁),子宫内膜癌患者绝经距出血时间平均17年,高于腺囊性增生组(5.8年),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B超测子宫内膜厚度平均为1.2cm,高于腺囊性增生组(0.7cm),P〈0.05,最厚子宫内膜2cm,为子宫内膜癌。结论:绝经后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雌激素无关,手术、病理分期是绝经后子宫内膜癌重要的预后因素,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绝经后子宫出血503例的诊断,探讨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5年12月在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和日照市人民医院诊断和治疗的绝经后子宫出血50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断分为子宫内膜癌组和非子宫内膜癌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孕次、产次、绝经时问、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激素补充治疗,子宫内膜厚度及乳腺癌等因素。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孕次、产次、绝经时间、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激素补充治疗及乳腺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仅有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癌有密切相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503例绝经后子宫出血仅有8.2%(41/503)的患者可能患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癌密切相关,子宫内膜厚度〉5mm必须行诊断性刮宫以协助诊断是否患子宫内膜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癌关系,了解子宫内膜癌风险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因绝经后子宫出血或B超常规检查异常的219例绝经期妇女宫腔镜检查及内膜活检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组在患者就诊年龄、绝经年限、出血时间及子宫出血发生率等方面均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绝经后子宫出血症状罹患子宫内膜癌风险4.07(P=0.017)。结论患者就诊年龄越大,绝经时间及出血时间越长,子宫内膜癌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4.
绝经后子宫因359例子宫内膜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人子宫内膜的病理类型及各类病理类型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妇科门诊359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人的子宫内膜病理资料。结果: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子宫内膜病理类型多样化,其中子宫内膜癌加上子宫内膜癌癌前期病变(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过长及复杂型增生过长)占16.82%;子宫内膜的病理类型与病人年龄、绝经年龄、绝经时间及怀孕次数有关。结论: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人应予重视,但子宫内膜恶性病变仅为少数;怀孕次数过多是绝经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及其有关因素。方法:分析82例绝经后子宫出血行诊断性刮宫患者的病理资料。结果: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病理诊断分别为萎缩性子宫内膜26例(57.8%),增生期子宫内膜31例(37.8%),分泌期子宫内膜14(17.10%);子宫内膜癌7例占8.5%;子宫内膜炎4例占4.9%。结论:绝经后子宫出血以功能失调性为主,应常规体检,B超检查,预防子宫内膜癌病变。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和评价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作者采用宫腔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34 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萎缩是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粘膜下肌瘤。本组病例宫腔镜诊断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符合率为74.61% ,其中良性病变76 例,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27 例,其年龄及绝经年限分布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1)。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宫腔镜检查技术,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对发现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尽早确诊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预防宫内膜癌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宫腔镜检查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有效,使用价值较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和评从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作者采用宫腔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34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萎缩是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粘膜下肌瘤。本组病例宫腔镜诊断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符合率为74.61%,其中良性病变76例,子宫内膜癌前病变27例,其年龄及绝经  相似文献   

8.
绝经后出血是指绝经后 1年以上的阴道流血 ,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和子宫等出血 ,是老年妇女常见症状之一。寻找原因及时治疗 ,对早期发现及防治子宫内膜癌 ,宫颈癌有积极意义。澳门镜湖医院自 1994年 1月至 2 0 0 3年 5月收治绝经后出血患者10 0例 ,现就其临床及病理结果进行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癌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127例,均行TVS、超声及官腔镜检查。观察不同因素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结果〉60岁组恶性病变率高达23.08%,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年限≥5年的子宫内膜癌病变率显著高于其他良性病变;子宫内膜癌组的平均宫腔深度与其他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不同病理类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显著高于其他良性病变组。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高血压、肥胖和糖尿病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绝经年龄越大,出血距绝经时间越长,出血持续时间越长及官腔越深。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病因及子宫内膜的病理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妇科门诊及病房18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及子宫内膜病理资料。结果: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子宫内膜病理类型多样化,并发现子宫内膜的病理类型与患者的目的、绝经年龄、绝经时间及怀孕次数有关。结论: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应予重视,不仅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慢性炎症也是导致绝经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绝经后阴道出血 (PMB)以子宫出血最常见 ,为探讨其出血原因以及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 ,本文对2 0 0 0年 7月~ 2 0 0 2年 6月我院门诊就诊的 2 6 0例PMB病人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6 0例中 ,自然绝经在 1年以上 ,年龄 4 1~ 79岁 ,绝经年限为 1~ 34年 ,均除外阴道、宫颈出血 ,未服用性激素药物 ,分别做了分段诊刮的病理检查。2 结果2 .1 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 子宫内膜癌 2 3例(8.85 %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2 17例 (83.4 6 % ) ,其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2 0例 (7.6 9% ) ,增生期 98例 (37.6 9% ) ,分泌期 17例 (6 .5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在绝经前发病与绝经后发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将1 990年1月-2001年1月我院收治住院有完整资料的110例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由于绝经后纽子宫内膜癌在手术分期、细胞分化、肿瘤细胞的亚型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程度上均差于绝经前组,提示绝经后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差于绝经前的子宫内膜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结果:绝经后子宫内膜癌以阴道出血为最突出表现,糖尿病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重要的检查手段,诊刮是术前确诊的主要方法。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可作为子宫内膜癌的基本术式。绝经后透明细胞癌、腺鳞癌等非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比例明显升高,手术-病理分期较晚者多见,预后差,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7.8%和47.5%。结论:糖尿病是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雌激素无关,手术-病理分期是绝经后子宫内膜癌重要的预后因素,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绝经后阴道出血以子宫出血为最常见。绝经后子宫出血原因比较复杂,而且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之一。因此,及时准确地对出血原因作出诊断,一直是临床医生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从病理形态学角度对106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徐凤英  陈静坤 《上海医学》2001,24(8):475-477
目的 评估对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应用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以减少不必要的诊断性刮宫术的价值。方法 对5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于诊刮术前行B超检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然后诊刮,诊刮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 B超检测发现,有41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5mm,其中24例(58.6%)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而11例子宫内膜<5mm者,病理检查未发现一例子宫内膜癌(P<0.01)。结论 阴道B超检测子宫内膜无创无痛,可作为绝经后出血患者进行诊刮术前的一种筛选手段,当超声检测内膜厚度<5mm时,再结合其它临床检查可考虑避免诊刮。当内膜厚度≥5mm,要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喻康 《实用医技杂志》2001,8(7):482-48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在绝经前发病与绝经后发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将1990年1月-2001年1月我院收治住院有完整资料的110例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由于绝经后组子宫内膜癌在手术分期、细胞分化、肿瘤细胞的亚型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程度上的差于绝经前组,提示绝经后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差于绝经前的子宫内膜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和评价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130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临床诊断、B超诊断、宫腔镜联合B超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子宫内膜炎是引起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颈管息肉、子宫内膜癌.官腔镜联合B超检查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符合率为83.8%.结论 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结合病理组织学检查对发现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尽早确诊子宫内膜癌,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在绝经前发病与绝经后发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将1990年1月—2001年1月我院收治住院有完整资料的110例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由于绝经后组子宫内膜癌在手术分期、细胞分化、肿瘤细胞的亚型及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程度上均差于绝经前组,提示绝经后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差于绝经前的子宫内膜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病理改变,并分析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49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主要病理组织学改变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108/249,43.4%),而子宫内膜癌相对少见(13/249,5.2%).结论 绝经后子宫出血主要是良性病变为主,子宫内膜癌的发病较少见,但仍需引起临床妇科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5年1月治疗的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270例临床资料,并使用SPSS 10. 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与发生子宫内膜癌及癌变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