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40 mg/d与20 mg/d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40 mg/d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2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CIMT、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N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等指标。结果观察组CIMT、MMP-9、NT-pro BNP明显低于对照组,FMD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减少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9、N末端脑钠肽原表达,预防发生脑血管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荆素敏  陈魁  何飞 《中外医疗》2013,(25):57-58
目的探讨血脂正常高血压2级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检验阿托伐他汀有无降脂外作用的假说。方法 116例血脂正常高血压2级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1次/d,疗程8周,应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和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D),比较治疗8周前后的变化。结果血脂正常高血压2级组患者内皮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改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降脂以外的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7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正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20mg,3次/d,阿托伐他汀10mg,1次/d,睡前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LVEDD、BNP、hs-CRP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和P<0.05)。治疗组未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联用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DCM患者BNP和hs-CRP水平,改善心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作用。方法: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Ⅱ级~Ⅲ级)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共6周。治疗前检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和血脂水平。结果:6周后治疗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有明显提高(P<0.05),两组心功能改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改善心脏功能,短期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40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和参麦注射液.治疗前后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心功能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和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均优于对照组(LVEDD:(43.9±2.01) mm vs (48.6±1.56)mm,P<0.05;LVEF:(48.3%±7.6%) vs (43.1%±6.6%),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参麦注射液能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
刘杨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3):258-259,262
目的: 观察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C反应蛋白(CRP)、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选择DCM心力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纠正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每晚1次,疗程12周。2组入选后次日及治疗12周后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CRP、BNP水平。结果: 2组LVEF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CRP和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降低DCM心力衰竭患者CRP水平,改善心功能,有效抑制BNP水平。其改善心功能作用机制可能与他汀类调脂以外的抗炎作用有部分关系,短期应用他汀类治疗DCM心力衰竭可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 TNF-α的影响。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TNF-α浓度均降低,且阿托伐他汀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明显抑制冠心病患者的炎症反应,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对于冠心病患者,阿托伐他汀可以作为其一、二、三级预防的基本策略,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探讨阿托伐他汀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组3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ET、CGRP、NO的含量. 结果治疗后LVEF明显增加、LVEDD缩小,NO、CGRP水平升高,ET水平下降(P<0.01).阿托伐他汀组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及NO、CGRP与ET的失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常规应用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组43例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12个月时测定6 min步行试验、血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及血脂、肝功能水平,同时记录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12个月时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的6 min步行试验结果分别为(356±75)m、(374±63)m、(424±53)m,对照组分别为(343±56)m、(363±59)m、(403±68)m,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的Nt-proBNP水平分别为[454(167-3 027)] pg/ml、[357(143-2 102)] pg/ml、[296(103-1 256)]pg/ml,对照组分别为[462(148-3 102)]pg/ml、[373(112-2 304)]pg/ml、[323(127-1 403) pg/ml],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应用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是安全有效的,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多普勒超声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患者又分为高剂量和低剂量阿托伐他汀组,每组30例,分别另外给予40、2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心脏多普勒超声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及二尖瓣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超声检查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其中40mg/d阿托伐他汀更能明显改善心脏的超声指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重构,40mg/d剂量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阿托伐他汀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日),共治疗6个月,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日常生活自理情况等,复查血脂、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结果:阿托伐他汀组C反应蛋白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心功能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变较常规治疗组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有良好作用,且能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罗贵全  唐川苏  邓学军 《四川医学》2006,27(12):1269-1270
目的研究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素(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关系,并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清BNP及LVEF的影响。方法血脂正常的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他汀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利尿剂、ACEI,或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他汀组再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均测LVEF、BNP。结果治疗12周后,对照组和他汀组BN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LVEF显著升高(P<0.05),且以他汀组变化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NP浓度与LVEF之间存在负相关(r=-0.71,P<0.05)。结论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对行急诊PCI(primary 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随机入选62例24 h内行急诊PCI的AMI患者(男性37例,女性25例),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者(首剂负荷量80 mg,其后40 mg/d口服4周,继之20 mg/d口服8周)为治疗组,常规治疗剂量者(20 mg/d口服12周)为对照组,对比入院时、第4周及第12周时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B型脑钠肽(BN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检测结果。结果①第4周时,治疗组BNP及MMP-9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②第12周时治疗组LVEF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BNP及MMP-9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在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策略对于改善心功能更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白如冰  宋晓丽 《吉林医学》2010,31(7):969-969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浆BNP和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A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B组40例:仅给予常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分别测定BNP和HS-CRP水平。结果:A、B两组患者治疗前BNP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A组BNP和hs-CRP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BNP和hs-CRP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李征  傅金木  蔡笔锋 《吉林医学》2011,32(12):341-2341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共6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β-受体阻滞剂、强心苷、硝酸酯类药物、利尿剂,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加用曲美他嗪,3次/d,20 mg/次,晚上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心力衰竭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明显改善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Ⅰ(cTnI)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1月-2007年6月住院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组(51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d,对照组(49例)用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2周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CRP、cTnI浓度.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及阿托伐他汀组血清CRP、cTnI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阿托伐他汀组血清CRP、cTnI浓度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CRP、cTnI浓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 方法: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n=20),B组为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10 mg/d(n=20),C组为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40 mg/d(n=20).在治疗一周前后分别测定血清CRP、TNFα及血脂水平. 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10 mg/d和4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一周后血清CRP及TNFα水平均有所下降,但仅有4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血清CRP及TNFα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的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强化动用阿托伐他汀(40 mg/d)干预可降低ACS患者血清CRP和TNFα水平.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  相似文献   

18.
李文静 《当代医学》2014,(3):141-14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介入治疗术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介入治疗术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CRP和LDL-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疗效确切。但观察组采用高剂量40 mg/d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血清CRP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并且观察组比对照组血清CRP和LDL-C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在介入治疗术后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且显著降低了CRP和LDL-C的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入选62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心力衰竭患者均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8周,治疗前后查血脂、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测定心功能(LVEF)。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上升,TNF-α下降,观察组LVEF上升,TNF-α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并降低TNF-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舒心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2)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联合用药组(n=43)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每日加服阿托伐他汀10mg,加服丹参舒心胶囊2粒/次,每天3次,疗程均为8周,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情况,对心功能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3.0%(40/43),对照组总有效率76.2%(32/42),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8周疗程结束后复查时,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等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和丹参舒心胶囊联用能够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