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壁切口疝是普外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2%~11%。手术是治疗切口疝唯一可靠的方法[1-2]。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分类标准,疝环最大径≥10 cm为巨大切口疝。围手术期处理对腹壁巨大切口疝的治疗和预后起着关键作用[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医院收治的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50例,予围手术期护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腹壁切口疝是外科常见疾病,在美国患者已超过40万[1]。在我国,近年随着老年手术患者的增加,腹壁切口疝的发生率亦明显上升[2]。切口疝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腹壁切口疝一旦形成,均应手术治疗[3]。腹腔镜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是较新的治疗方法,在无张力的基础上体现了腹腔镜手术的优点。1临床资料本组68例患者中男38例,女30例;58~99岁,平均(69  相似文献   

3.
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腹壁切口疝的发生率约为2%~11%,而感染切口的切口疝发生率约为23%。随着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普及,大部分患者得到了康复,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复发,David统计切口疝5年复发率为12.3%,13年复发率为23.1%,随着时间的延长,切口疝的复发率逐渐增加。造成切口疝复发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患者自身因素和腹部力学的原因,又有手术方式和技术的原因,切口感染也是切口疝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腹壁疝是腹部外科最重要的疾病之一,腹壁疝的发病根据美国卫生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统计,美国大约有500万人有腹壁疝,2003年美国有36万人做了腹壁疝修补术,其中10.5万人是切口疝。据保守估计,我国每年新发患者为200~400万,75岁以上老年男性的发病率为44%。  相似文献   

5.
一、切口疝的发生率有逐渐增加趋势 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腹壁切口疝的发生率约为2%~11%13。经前瞻性研究,经腹部中线手术后切口疝的发生率为11%~20%,而感染切口的切口疝发生率为23%  相似文献   

6.
<正>腹内脏器经自发产生的腹壁缺损突出于体表者为腹壁疝,常见有脐疝、白线疝、腰疝和半月线疝等[1]。腹内脏器通过手术切口所致的腹壁缺损突出于体表者为切口疝,切口疝可以单发或多发,可发生于腹壁任何部位,形态和大小不一[1]。腹壁疝手术是普外科常见手术,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美国每年住院完成的腹壁疝修补术在增加,从2001年12.65万例到2006年15.42万例。2006年美国住院和门诊  相似文献   

7.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常见并发症,尤其是大或巨大的腹壁切口疝,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也给手术修复带来困难,术后复发率达30%~59%。随着人工合成材料的发展,腹壁切口疝的治疗发生了巨大变化,采用生物性植入网无张力修补法替代自体组织移植修补法,已成为大和巨大切口疝修补术的主流。我科1998年10月~2003年12月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生物性植入网修补8例腹壁大或巨大切口疝,效果满意,结合相关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腹壁巨大切口疝手术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健雄 《腹部外科》2009,22(3):133-134
腹壁切口疝的外科治疗目前仍较为困难,尤其是巨大腹壁切口疝。巨大腹壁切口疝一般是指缺损在10CITI以上的手术后发生的腹壁缺损。其治疗上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术后的切口疝发生率5o,4~10%,甚至更高;而且手术治疗面临的困难很多。②对于手术切口疝的治疗不能令人满意,直接修补的手术失败率约30%~67%。③手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甚至有不少病例死亡。这些严重问题的发生使得相当部分的外科医生对巨大腹壁切口疝的治疗望而却步。由于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给病人带来长期的、不断加剧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腹壁切口疝是发生于原腹部手术切口的疝,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1^(1)。单纯直接缝合修补切口疝的复发率高达50%左右,对巨大切口疝修补更是外科治疗的难^(2)。我科2010年3月对1例腹壁巨大切口疝(〉10cm)行多点悬吊法腹腔镜腹壁巨大切口疝修补术‘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网片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1月至2008年8月16例患者腹壁切口疝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两例因粘连中转手术,手术时间65~85min,平均73min;术后2~48h患者下床活动,住院4—6d,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24个月,1例复发(6.25%)。结论腹腔镜治疗腹壁切口疝是安全可行的疝修补方法,遵循疝修补无张力的原则,具有患者痛苦轻、康复快等特点,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均痊愈出院,无复发,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补片修补术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腹壁巨大切口疝术前评估及准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双  杨斌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2):1017-1019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2%~11%,若切口感染疝的发生率可增加至23%[1]。目前,美国1年的切口疝修补手术为20万例左右[2],年龄>65岁的老年病人尤为突出,约占39%[3]。近年来,随着人工合  相似文献   

13.
刘念  余阳  张应天 《腹部外科》2014,27(5):381-384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疝的防治方法。方法对61例腹壁切口疝病人的高危诱因、治疗和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1例切口疝,腹部纵行切口52例,切口感染37例,合并糖尿病15例,慢性支气管炎16例,营养不良15例;切口疝发生在6个月以内者33例。61例病人均采用肌鞘前修补方法(Onlay法)进行手术修补,并发症发生率为16.4%,其中血清肿7例,切口感染2例,复发1例。结论腹壁纵行切口、切口感染、糖尿病、腹内压增高及营养状况等因素是腹壁切口疝的危险因素,术后半年内是腹壁切口疝发生的高峰期,Onlay术式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造口旁疝是与肠造口有关的腹壁切口疝,发生率约5%~10%。但巨大切口旁疝罕见。我科对1例直肠癌Miles术后巨大切口旁疝的患者采用造口易位、疝原位聚丙烯网(Prolene)修补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女,61岁。17年前因直肠癌行Miles根治术。术后2年结肠造口旁有可回纳的肿块突出,以后肿块逐渐增大,呈半球状下垂于左侧腹股沟。 检查发现,患者造口旁疝呈半球状突出,约为40cm×25cm×30cm,经肠道准备在全麻下手术,先将结肠造口封闭。见结肠造口旁腹壁缺损,形成10mm×8cm疝口,左半结肠及大网膜经疝口进入皮下疝囊内,与疝囊壁明显粘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阑尾切除术后腹壁切口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收治阑尾切除术后经超声诊断为腹壁切口疝患者52例,观察其腹壁超声图像解剖特点并进行总结。结果腹壁网膜嵌顿疝11例,腹壁膨出疝6例,腹壁滑动疝35例,52患者均经手术证实。结论多普勒超声对阑尾术后腹壁切口疝的诊断有很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其发病原因与手术缝合不当、切口感染、合并有导致腹内压增高的疾病等有关。腹壁巨大切口疝采用传统的修补方法有一定的难度,术后复发率高,据有献报道其复发率高达30%~50%。目前使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方法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我院2003年6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39例腹壁切口疝,选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用自己研制获国家专利权的多功能缝合针修补腹壁切口疝,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复合疝补片在大中型腹壁切口疝患者中行疝修补术的经验,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16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应用复合疝补片治疗大中型腹壁切口疝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入组标准为疝缺损4 cm的腹壁切口疝。结果疝缺损4 cm的大中型腹壁切口疝患者18例,其中男4例,女14例,平均年龄(67±5)岁;16例行开放性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手术,2例采用腹腔镜修补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45±19)min,未见皮下积液、手术相关部位感染、肠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至11年,平均随访时间(4.51±1.33)年。2例出现术后切口周围慢性疼痛,其中1例尚伴有异物感;1例术后第1年出现局部复发;1例术后第4年因脑出血去世。结论大中型腹壁切口疝患者选用巴德复合补片行IPOM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但术后腹壁慢性疼痛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复合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据报道,腹部手术后腹壁切口疝的发生率为11%~20%。单纯直接缝合修补腹壁切口疝的术后复发率可高达50%左右,故应用合成材料修补腹壁切口疝,特别是用于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已成为共识。修补材料有多种,聚脂材料因较多并发症而逐渐被淘汰。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聚丙烯和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材料,前者因易与腹腔内肠管粘连,  相似文献   

19.
<正>腹壁切口疝是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经原腹壁切口的薄弱区域突出而形成的,疝环直径大于10 cm为腹壁巨大切口疝,多由切口感染或切口裂开等因素诱发~[1]。腹腔镜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以显著的疗效成为治疗的首选。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我科为74例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行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11%。患者常伴肠梗阻症状、腹腔内容物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腹腔内容物嵌顿绞窄后发生肠坏死危及生命。大多数腹壁切口疝需手术修补,随着近年来疝修补材料的发展和腹腔镜技术的开展,切口疝手术的并发症也有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