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胸腔穿刺治疗新生儿气胸疗效。方法对15例新生儿气胸采用静脉留置针胸腔穿刺抽气或闭式引流治疗。分别观察胸腔穿刺抽气或闭式引流前后呼吸困难、经皮氧饱和度(TcS02)、胸片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4例通过单纯抽气治疗后肺复张,11例患儿予以闭式引流治疗,术后3h内皮肤紫绀基本消失,呼吸困难明显减轻,外周循环改善,经皮氧饱和度由治疗前〈0.80上升至治疗后〉0.90;术后6h复查X线显示胸腔内气体减少,被压缩的肺已开始复张。24h后胸腔气体均基本消失,48h后复查X线显示胸腔气体消失,无一例气胸复发;引流时间为(35±3.5)h。15例患儿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应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新生儿气胸疗效显著,方法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静脉留置针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新生儿气胸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新生儿气胸疗效。方法对23例新生儿气胸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分别观察胸腔闭式引流前后临床反应、经皮氧饱和度(TcSO2)、胸片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23例术后2h内皮肤紫绀基本消失,呼吸困难明显减轻,外周循环改善,经皮氧饱和度由治疗前〈0.80.上升至治疗后〉0.90;术后8h复查X线显示胸腔内气体减少.被压缩的肺已开始复张,24h后胸腔气体均基本消失,48h后复查X线显示胸腔气体消失,无一例气胸复发:引流时间为(36±4.74)h。23例患儿19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治愈率82.6%。结论应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新生儿气胸疗效显著.方法简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两种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张力性气胸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3年8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12例用两种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张力性气胸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6例为静脉留置针穿刺接负压水封系统,观察组6例为深静脉置管导管置入胸膜腔接负压水封系统,对照组3例有效,2例发生纵隔摆动,放弃治疗死亡1例,观察组无死亡及纵隔摆动等症状与体征。结论气胸患儿深静脉置管置入胸膜腔闭式引流无论从平均带管时间、住院时间还是有效率均优于静脉留置针穿刺胸腔闭式引流,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罗悦 《中国医药指南》2013,(20):522-52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术在治疗新生儿气胸中的应用,比较静脉留置针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术和传统式治疗气胸的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1年5月我院治疗14例新生儿气胸,通过静脉留置针穿刺胸腔闭式引流,观察穿刺后2h、24h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进行血气分析同时测定经皮氧饱和度(TSPaO2),观察穿刺后1d、2d时肺部的情况。结果 14例采用静脉留置针患儿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2h和24h临床症状、体征及经皮氧饱和度均明显改善,穿刺后24、48h拍胸片气胸均有吸收,无1例气胸复发。结论此治疗方法疗效好,操作简便易行,损伤小,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自发性气胸是基层医院的常见病、多发病。自发性气胸的常规治疗为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胸腔穿刺抽气往往需要反复多次胸腔穿刺,增加副损伤及胸腔感染机会。胸腔闭式引流仍是中等量及以上气胸的首选方法。我院采用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新生儿气胸发生的应用和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15例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新生儿气胸患儿,统计采用静脉留置针胸腔闭式引流术穿刺前,穿刺后2、24 h临床症状、体征和经皮血氧饱和度的情况.结果 其中2例患者病情恶化后,2 h后改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外.其余13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2 h和术后24 h穿刺后2 h、24 h临床症状、体征和经皮血氧饱和度均明显改善,无1例气胸复发.引流时间为41.25~63.00(48.00±8.15)h.所有患儿无1例死亡,均痊愈出院.结论 此治疗方法 疗效好,操作简便易行、价格低廉、损伤小、安全性能高,宜于基层推广应用,但要密切观察病情,病情恶化时要及时改用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进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气胸新生儿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儿临床表现、血氧饱和度以及影像学改变。结果 18例患儿穿刺后2h内呼吸困难明显减轻,皮肤紫绀基本消失,外周循环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穿刺后6h复查胸片显示胸腔内气体显著减少,压缩的肺组织明显复张;穿刺后48h后胸片显示胸腔内气体完全消失;1例患儿行二次留置针穿刺后临床症状改善,1例患儿经治疗后无效,以上20例患儿治愈率为95%。结论利用静脉留置针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临床疗效肯定,安全可靠,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SP)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方法6例行胸腔穿刺抽气,14例经抽气或胸腔穿刺后短时间内患者又感到明显胸闷、气短或有基础肺病者出现呼吸衰竭时及时做胸腔闭式引流,对于反复发作的单侧SP或经胸腔闭式引流后持续漏气7d以上,及双侧SP患者10例行手术治疗。结果3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中治愈23例,好转7例,有效率100%,其中术后出血、肺漏气、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3例,占10%。结论青年自发性气胸患者以特发性气胸、肺大疱为常见,而中老年患者则以阻塞性肺气肿为常见。胸腔闭式引流排气减压应作为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治疗,但对3次以上复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无效或肺部有明确病灶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3年6月收治126例自发性气胸的护理过程和经验。结果 126例患者经胸腔闭式引流术后8例带管出院,1例胸腔大出血死亡,117例治愈出院,引流管留置时间7~132d,平均14d。通过对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术后及拔管后的护理,患者及家属均能很好的配合治疗,达到治疗和护理的目的。结论自发性气胸确诊后如患者有呼吸困难均应行胸腔闭式引流,加强对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可减少引流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自发性气胸治疗方法选择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类型鉴别及治疗方法选择的原则。方法对98例自发性气胸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组进行比较。结果自发性气胸患者抽气1次即见好转者,继续抽气治疗效果好;抽气1次不见好转者,继续抽气则肺复张时间长,甚至不能复张,需中转闭式引流或手术;患者入院即行胸腔闭式引流亦有较好效果。结论自发性气胸患者,如果第1坎抽气即见好转,多为闭合性,可继续抽气直至痊愈;抽气1坎不见好转,多为交通性或张力性,应尽早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或手术治疗;胸腔闭式引流对自发性气胸也有较好效果,尤其对于多次发作者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刘建红  段强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1):1623-162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自发性气胸的诊治率及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我院收治的35例并发于老年COPD的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于老年COPD的自发性气胸患者X线检查是确诊最基本最重要的检查.胸部X线检查不能完全确诊者,可行胸部CT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气胸后据病情立即行胸膜腔穿刺抽气减压8例,胸腔闭式引流20例,2例肺压缩面积〈20%的闭合型气胸患者采用绝对卧床休息及吸氧后肺复张,5例因治疗无效行外科手术治疗治愈:结论: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年龄大,体质差。病情重.变化快.必须及早检查确诊,以免漏诊;处理需谨慎,治疗时以综合措施为主,尽早排气,缓解病情,从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大疱切除术后复发气胸临床特点、处理原则,手术指征、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至2011年11月肺大疱切除术后复发气胸患者51例,28例保守治疗: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23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无效,改行手术治疗:其中传统开胸手术治疗6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5~8 cm)8例,单纯胸腔镜手术9例,并都同期行胸膜固定术.结果 手术均顺利,全部治愈.结论 肺大疱切除术后复发气胸应积极予以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并选择合适的胸膜固定术可靠有效;胸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胸手术术恢复快、损伤小,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制穿刺针及细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方法:对24例应用自制穿刺针及细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前做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穿刺点的保护及预防感染。结果:24例患者仅1例脱管需要重新置管,23例治愈出院,1例未愈转外科治疗后治愈出院。结论:自制穿刺针及细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可以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的胸膜多处损伤、出血以及医源性感染,同时也减少了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规范而周密的护理干预是置管有效引流及预防并发症的重要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婴幼儿麻疹并发气胸或纵隔/皮下气肿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1997年1月-2008年12月间因麻疹并发气胸或纵隔/皮下气肿住院婴幼儿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麻疹并发气胸或纵隔/皮下气肿危险因素包括:缺乏麻疹抗体的保护、剧烈咳嗽、继发耐药细菌感染未有效控制、不恰当喂药或喂食导致呛咳、<1岁男婴等。单纯纵隔气肿或少量气胸可行非手术治疗;引起呼吸困难或张力性气胸可局部穿刺减压;必要时可行胸腔闭式引流。结论早期判断麻疹患儿气胸/气肿合并症并积极治疗是影响患儿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彭彬  席康明 《上海医药》2016,(18):34-35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发生的原因、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32例气胸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右侧气胸16例,左侧气胸10例,双侧气胸6例。18例采用保守治疗,1例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常频机械通气治疗,13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果:自发性气胸2例,病理性气胸30例,其中胎粪吸入综合征7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0例,肺炎8例,湿肺5例。治愈30例,死亡2例。结论:提倡无剖宫产指证的自然分娩,可减少出生时窒息的发生。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机械通气模式结合胸腔闭式引流对气胸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气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正确处理,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收集2008年6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30例新生儿气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新生儿气胸中,自发性气胸4例,医源性气胸6例,病理性气胸20例.所有病例气胸均吸收,其中行高频振荡通气12例,3例予高频振荡通气过程中病情加重行胸腔闭式引流后缓解;3例气胸具张力性、肺压缩50%以一次性外周用静脉留置针行一次性胸腔穿刺抽气治疗后予鼻导管吸氧缓解;9例确诊后单纯予鼻导管吸氧缓解;3例予调整常频机械通气参数后气胸吸收;3例自行吸收;本组病例无放弃治疗及死亡病例.结论 新生儿气胸与窒息复苏不当、胎粪吸入、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等相关.防治措施主要是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窒息发生,正确复苏,正确应用机械通气.应用一次性外周用静脉留置针或传统胸腔穿刺针予胸腔穿刺抽气、闭式引流及或高频振荡通气(HFOV)是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00年10月~2009年4月收治的83例老年白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自发性气胸大多有肺部基础疾病(85.5%),反复发作,且病情较重,愈后差,死亡率高(9.6%);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本组误诊率为18.1%;主要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及胸膜内药物注入粘连为主的治疗措施,气胸复发率较低(3.6%);适时采用胸腔镜治疗能缩短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减少患者住院天数。结论:老年白发性气胸大多有肺部基础疾病,病情较重,且反复发生,容易误诊;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及胸膜腔内药物注入粘连的胸膜内固定术,可预防气胸复发,对胸腔闭式引流效果不佳及复发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可首选胸腔镜治疗以缩短闭式引流时间,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气胸1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发病机制、预防及诊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新生儿室近3年内收治的15例气胸新生儿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疗及转归。结果 15例新生儿中,自发性气胸3例,病理性气胸9例,医源性气胸3例。自发性气胸临床症状通常较轻,病理性及医源性气胸症状大多较重。根据病情,给予保守治疗或穿刺引流治疗,14例患儿气胸消失。结论导致新生儿气胸的病因不同,有些是可以预防的。一旦发生气胸应早期诊断,对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气胸采用相应的治疗手段,患儿预后大多良好。  相似文献   

19.
白介素Ⅱ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白介素Ⅱ(IL-2)联合顺铂(PDD)胸腔内给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胸水,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A组(32例)胸腔内注入白介素Ⅱ+顺铂,B组(20例)胸腔内单用顺铂。白介素Ⅱ每次注入200~300万单位,顺铂每次注入80~100mg,每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3周。结果:A组有效率84.4%[CR8例(25.0%)+PR19例(59.4%)],B组有效率65%[CR3例(15.0%)+PR10例(50.0%)]。治疗后所有患者的KPS评分为60~90分,平均提高10分以上,PR以上的患者,胸水性状均有改善。结论:白介素Ⅱ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优于单用顺铂,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并且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创伤轻微,避免胸膜多房性包裹黏连及气胸等并发症,该方法简便安全,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0.
林伟康  邓江华  潘学智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444-444,446
目的探讨使用持续低负压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受试对象为6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胸腔闭式引流,实验组给予持续低负压气胸闭式引流装置引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切口疼痛、肩部疼痛、胸膜不适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采用持续低负压气胸闭式引流装置在自发性气胸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