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周围神经纤维根据直径的大小及传导速度不同,可分为A、B、C三类纤维。A类纤维为有髓鞘的躯体传出及传入纤维,其直径最大,从1μm到20μm不等,其根据传导速度不同,又分为AαΑβΑγΑδ纤维;B类纤维为自主神经节前有髓鞘纤维,其直径为6μm12μm;C类纤维为无髓鞘纤维,主要为自主神经节后传出、后根及周围神经中传出小的纤维。神经纤维直径不同,  相似文献   

2.
<正>植入式刺激器对迷走神经进行慢性、间歇性电刺激作为一种新疗法应用于难治性癫痫,其可以显著降低癫痫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机制尚未明了。本文就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机制及疗效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1 VNS的神经解剖学基础迷走神经是体内行程最长、分布最广的混合性脑神经。其中,80%的纤维成分是躯体和内脏传入纤维,传递一般内脏的感觉冲动,在节状神经节之后继续投射到延髓孤束核  相似文献   

3.
尽管目前癫痫的药物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有20%~30%的患者对癫痫药物治疗反应差,部分癫痫发作难以有效控制,即所谓的药物难治性癫痫。癫痫病灶切除术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方法,但并非所有患者均能找到确切病灶,而且部分患者手术后效果不佳。1988年,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开始应用于治疗药物难治性部分性癫痫,为药物难治性癫痫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 8 月至2019 年11 月收治的17 例行迷走神经刺激术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随访, 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17 例患者刺激时间6~29 个月,疗效判定采用McHugh 分级,6 例为McHugh Ⅰ A 级,7 例为McHugh Ⅱ A 级, 2 例为McHugh Ⅱ B 级,1 例为McHugh Ⅲ A 级,1 例为McHugh Ⅴ级。对 随访1 年以内及1 年以上进行分组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 例患者有一过性声音嘶哑和开 机后咳嗽,无感染发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尤其是对于无法行切除 性手术患者,迷走神经刺激术是一个安全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是通过对迷走神经传入纤维的间断性慢性刺激以达到治疗目的的神经调节技术, 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的疗效显著, 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难治性癫痫、抑郁症和偏头痛等疾病的治疗。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术(taVNS)是一种基于传统VNS及迷走神经解剖特点发展而来的新型无创性神经调节疗法, 具有广泛的中枢调节作用, 通过调节认知相关脑皮质及神经核团功能、调节炎症反应、促进神经递质传递等, 改善认知状态, 在认知相关疾病中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围绕taVNS改善认知功能障碍的中枢神经调节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适应证选择、手术方法、术后程控及疗效。方法 2009年11月~2016年7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癫痫中心对2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行迷走神经刺激术,术后给予程控管理控制癫痫发作;并通过随访回顾性分析术后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患者4个月~7年,其中癫痫发作频率减少达McHughⅠ级6例、Ⅱ级12例、Ⅲ级4例、Ⅳ级1例、Ⅴ级2例。手术前后癫痫发作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方法,其治疗效果可以随着参数的调整和时间延长而增强,并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认知行为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由于丘脑底核高频电刺激在治疗震颤等运动障碍上显著的疗效及对基底节在癫痫发作控制上认识的深入,人们将其用于难治性癫痫的治疗。动物实验中无论是全面性发作还是部分性的发作,高频电刺激都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临床方面多数研究存在病例数少且随访期短的缺点,放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丘脑底核高频电刺激的效应可能源于丘脑底核的抑制,也可能是因为投射纤维以及核周纤维的兴奋,目前还有争议。  相似文献   

8.
颈迷走神经刺激治疗顽固性癫痫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迷走神经刺激(vagusnervestimulation,VNS)是国外近年来治疗顽固性癫痫的一种新方法。我院于1995~1996年开展迷走神经刺激器(NCP)植入、颈迷走神经刺激治疗顽固性癫痫7例,效果较满意。现将初步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一般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9.
正癫痫是CNS的常见疾病,在我国总患病率为7.0‰,约有900万癫痫患者[1]。抗癫痫药物的应用使大部分癫痫发作得以控制,但仍有20%~40%的患者为难治性癫痫。癫痫反复发作可致患者外伤及精神障碍,服用抗癫痫药物也可致认知障碍和行为异常[2]。除药物外,神经外科手术、迷走神经刺激术和生酮饮食等方法也是难治性癫痫的治疗选择,但手术治疗可出现肢体瘫痪、失语等并发症,迷走神经刺激术则仅适用  相似文献   

10.
迷走神经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附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治疗效果和机制.方法 2004年4月~2006年12月,11例顽固性癫痫进行了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其中3例为脑炎后部分性继发全身发作,3例为Lenonx-Castaut Syndrome(LGS),另外5例为原因不明的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在甲状软骨水平左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作3cm皮肤切口,分离肌肉并显示左侧迷走神经干约3cm,将螺旋型迷走神经刺激电极缠绕于迷走神经干上,在左腋前线作一皮肤切口,将刺激器置入皮下并与刺激电极相连接及固定.术后2周开机,调试参数,刺激电流从0.25mA逐渐调至1.5mA,刺激模式为:刺激时间为30秒,间歇5分钟,脉宽为500~1000μs,频率为30Hz.结果 术后3个月~2年随访,癫痫发作频率平均减少60%,发作程度减轻,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明显减少,精神状态明显改善.结论 迷走神经刺激手术创伤小,副作用少,术后能减少病人发作的频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对不适合开颅手术的难治性癫痫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患者通常持续存在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迷走神经电刺激作 为一种新型神经调制治疗方法,不仅在难治性癫痫、抑郁症、慢性耳鸣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大量研究 也提示迷走神经电刺激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现回顾迷走神经电刺激改善脑卒中后运动 功能障碍的国内外研究,对其临床应用、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癫痫的历史、现状、治疗机制、适应证、禁忌证、术前评估、手术方法以及疗效评定.迷走神经刺激术无需对癫痫灶进行精确定位,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可使顽固性癫痫的发作次数减少,对部分病人甚至可以完全控制,为不能进行切除手术或切除术后复发的顽固性癫痫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50,000例病人使用迷走神经刺激术,但在我国仅有零星开展.国外大宗病例统计表明VNS术后24个月5%~9%的病人发作完全停止,癫痫发作次数平均减少50%左右,但也有10%的病人无效.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迷走神经刺激术的临床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3.
癫痫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家庭和社会。约1/3的患者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其中只有一部分适合行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可考虑行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迷走神经刺激术是许多癫痫发作类型和癫痫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最常用的神经调控技术。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已有30 a历史,本文对近年来在儿童、青年、成年难治性癫痫中的有效性、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及花费问题,以及该疗法的一些仍需探讨的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DTI探究难治性癫痫患者脑默认网络(DMN)神经纤维结构连接的变化情况及其意义。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癫痫外科收治的13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癫痫组)及同时期招募的14名健康人(健康对照组)进行DTI和T_1像磁共振数据采集。利用概率性纤维追踪技术获得DMN脑区间纤维束连接的分数各向异性(FA)值、横向扩散系数(RD)值,并构成DMN结构网络。比较癫痫组与健康对照组DMN结构连接的差异。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癫痫组患者DMN纤维束连接FA值普遍下降,RD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难治性癫痫患者的DMN结构网络的神经纤维整合性和连通性明显下降,髓鞘受到破坏。这可能是导致患者DMN功能连接异常,并出现环境监控、记忆提取、社会认知、自我控制等能力障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顽固性癫痫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1例顽固性癫痫患者进行迷走神经刺激手术治疗,术后2周开机,分次调试参数,脉冲发生器输出电流从0.25 mA逐渐增加,但不超过3.0 mA,刺激时间为30 s,间歇5 min,信号频率为20~30 Hz,脉宽为250~1000μs.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经4-16个月刺激,McHugh Ⅰ级3例,Ⅱ级7例,Ⅲ级9例,Ⅴ级2例.其中10例患者癫痫发作减少50%以上.结论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顽固性癫痫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6.
迷走神经刺激术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一种新方法.它能有效地减少癫痫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副作用少且容易耐受.尽管如此,VNS抗癫痫作用的原理仍然不清,许多学者都在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索.本文就目前VNS治疗癫痫机制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迷走神经刺激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4例药物难治性全身性癫痫患者进行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比较其术前及术后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评分的变化。结果平均随访12月,患者发作频率平均减少61.0%,其中5例发作频率减少<50%,6例发作频率减少≥50%,3例发作停止。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总分从术前的50.5上升至术后的57.1,平均增加6.6(P=0.0276)。各个分量表中得分均有一定程度增加,其中认知功能、情绪两项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及7个分量表得分改善与发作减少均无相关性。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是一种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作用不仅体现在癫痫发作的减少,对生活质量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且这两者之间无相关性,提示生活质量改善是迷走神经刺激独立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迷走神经刺激控制癫痫的基础与临床四川省遂宁市人民医院脑外科胡家正,龙琴综述南京军区总医院谭启富审校尽管各种抗痫药物的不断问世,但大约40%的复杂性部分性癫痫病人用抗痫药治疗未能获得满意的缓解。由于病灶不能确定,手术治疗也很难奏效,而间歇性迷走神经刺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主要研究迷走神经刺激(VNS)对癫痫大鼠脑内多药耐药蛋白(P-gp)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氯化锂-匹鲁卡品制备颞叶癫痫大鼠,苯巴比妥钠(PB)诱导建立药物难治性癫痫(RE)大鼠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顺序分为四组:单纯VNS(A)组、VNS+ PB(B)组、假VNS+PB(C)组、生理盐水(D)组.VNS组行刺激电极植入术,通过改进的VNS参数(频率30 Hz,波宽500μs,电流0.75 mA,刺激时间30 s,间歇5min,12 h/d)进行电刺激,观察各组大鼠VNS前后发作次数,检测各组P-gp表达含量的变化.结果 (1)A、B组癫痫平均发作次数分别减少79.6%和85.9%,C、D组无明显改善;(2)B组P-gp过表达量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gp表达量较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NS疗法可以有效降低RE的发作次数,对由药物引起的P-gp的过表达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药物联合应用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刺激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接受迷走神经刺激(vNs)治疗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患者来院或电话对患者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生活质量等进行随访。结果62例患者,失访5例,1例患者刺激时间小于2个月未纳入统计范围,对接受迷走神经刺激治疗3~40个月的56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McHughⅠ级22例(39.3%),Ⅱ级16例(28.6%),Ⅲ级13例(23.2%),Ⅳ级+Ⅴ级5例(8.9%)。其中3例(5.4%)术后无发作,38例(67.9%)发作减少50%以上。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的方法。VNS刺激时间和刺激参数可能是影响其对药物难治性癫痫疗效的重要因素,随刺激时间延长疗效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