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胎儿宫内窘迫与围生儿脑损伤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建丽  杨永秀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4):1911-1912
目的:观察胎儿宫内窘迫对新生儿神经行为的影响,了解围生儿脑损伤的程度。方法:应用中国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法,对有明确胎儿宫内窘迫的130例新生儿分2组进行检测,并设正常对照组40例进行对比。结果:有胎儿宫内窘迫的新生儿其神经行为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主要减分项目为行为能力和主动肌张力,胎儿宫内窘迫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新生儿窒息组与无新生儿窒息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胎儿宫内窘迫对新生儿神经行为有影响,即对围生儿已造成脑损伤。临床应予以关注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防治胎儿宫内窘迫,降低围生儿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曹瑾琼  付郁 《现代保健》2011,(10):57-58
目的 探讨脐带缠绕对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宫内孕36~42周头位妊娠脐带缠绕12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头位妊娠无脐带缠绕1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分析缠绕周数对围生儿造成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阴道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缠绕周数越多,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越高,且缠绕两周及以上者较缠绕一周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带缠绕是难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过期妊娠与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过期妊娠与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343例过期妊娠孕妇与343例同期足月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孕周、羊水量、胎盘成熟度、分娩方式、产程等与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的关系. 结果过期妊娠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死亡与足月妊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期妊娠随孕周的增加、羊水量减少、产程异常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过期妊娠分娩方式中人工助产新生儿窒息率最高(51.9%),自然分娩较低(13.3%),剖宫产最低(9.9%);产程异常者新生儿窒息率(38.2%)及围生儿死亡率(6.7%)均明显增加. 结论过期妊娠可导致胎儿慢性缺氧及营养不良,加强产前监护,及时了解胎儿宫内安危,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秦海燕 《现代保健》2009,(10):37-37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影响及其分娩方式,以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法,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对78例羊水过少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羊水过少高发于延期妊娠和过期妊娠,羊水量减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越高,剖宫产率越高。结论羊水过少提示胎儿宫内情况不良,适时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及时终止妊娠,可显著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内及产后干预对胎儿宫内窘迫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30例胎儿宫内窘迫的新生儿分组,A组出生后即早期给予干预措施,B组在宫内即给予提高携氧能力的干预措施。结果: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的比较,两组新生儿结局有统计学差异。B组4h内分娩比2h内分娩新生儿窒息者增加1倍。结论:发现胎儿宫内窘迫,使胎儿尽快脱离宫内缺氧缺血的环境,才能有效改善围产儿预后。不能一味地采取宫内复苏措施而不进行产科处理。  相似文献   

6.
刘颖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812-1813
目的:分析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间关系。方法:选择于医院分娩孕妇2941例,其中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共226例,从孕妇原因、胎儿原因及分娩过程异常等因素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分析其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间的关系。结果:226例发生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患儿中,由于孕妇原因80例,胎儿原因75例,分娩过程原因71例。孕妇原因主要包括胎膜早破、胎盘异常、贫血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其构成比分别为32.5%、27.5%、17.5%、12.5%;胎儿原因主要包括羊水污染及脐带绕颈,其构成比分别为49.3%和20.0%;分娩过程原因主要包括产程延长和剖宫产,其构成比分别为15.5%和50.7%。结论:孕妇原因、胎儿原因及分娩过程异常等因素均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有关,临床工作中应该引起重视,加强围生期保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与围生儿预后、胆红素及分娩方式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4月-2009年3月住院分娩的羊水过少孕产妇252例,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研究羊水过少与围生儿预后、胆红素及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 羊水过少并发症组羊水粪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高(P<0.01,P<0.05,P<0.01,P<0.05),胆红素值则相对较低(JP<0.05).并发症组剖官产的羊水粪染、胎儿窘迫发生率均较阴道产高,但剖宫产后围生儿预后与阴道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并发症组两种分娩方式的羊水粪染、胎儿窘迫及围生儿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羊水过少伴有并发症者,围生儿预后较差.胆红素数值相对较低,应放宽剖宫产指征.有并发症组剖宫产有利于围生儿预后.无并发症组分娩方式对围生儿预后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秦美君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8):2597-2597
胎儿宫内窘迫是胎儿处于危急状态的一种临床现象。围生儿死亡中有30%~50%与胎儿宫内窘迫或胎儿宫内窘迫合并其他因素有关,及时施行剖宫产,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由于目前对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方法还不够完善,因此胎儿宫内窘迫与临床出现新生儿窒息有时并不一致,即有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表现,但有时可能无新生儿窒息现象;相反,发生新生儿窒息者,有时并无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症状。本文对我院以胎儿窘迫为手术指征的184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围生儿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采取恰当的分娩方式和选择适时的手术时机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4月发生胎儿窘迫50例与未发生胎儿窘迫的ICP患者50例瘙痒出现孕周、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脐血流、胎心监护、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围生儿死亡率、早产率、小于胎龄儿发生率等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影响ICP患者围生儿预后的因素。结果:发生胎儿窘迫的ICP患者脐血流(S/D值)异常升高及产前胎心监护NST评分、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早产率明显高于未发生胎儿窘迫的ICP患者(P<0.05),但瘙痒出现的孕周及AL T、血清总胆红素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组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均较对照组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于胎龄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流S/D值及血清总胆汁酸、NST评分与ICP患者胎儿窘迫有关,致使新生儿早产率、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均升高,而瘙痒出现的孕周、AL T水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之无关。妊娠期ICP严重影响围生儿的预后,应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适时终止妊娠,降低ICP对围生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窘迫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62例胎儿宫内窘迫病例的发生率、病因、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越高,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越高,母体疾病对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剖宫产能显著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论:出现胎儿宫内窘迫时,宫口开全(S≥+3)者可经阴道手术助产,否则及时行剖宫产是预防新生儿窒息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羊水过少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的影响,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9例羊水过少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分娩羊水量正常的2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羊水过少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羊水过少组中选择性剖宫产较其他分娩方式可降低围生儿不良结局(P0.05)。结论:羊水过少是造成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旦确诊宜及早终止妊娠,以选择性剖宫产终止妊娠为宜。  相似文献   

12.
脐带绕颈与分娩方式及其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裕  谢平  张莉  胡绍琼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8):2370-2371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与分娩方式的关系及其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程度。方法:对2000~2003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脐带绕颈465例进行分析。结果:脐带绕颈发生率为17.60%,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B超诊断脐带绕颈的符合率为72.71%;胎儿电子监护(EFM)出现可变减速(VD)提示脐带绕颈的诊断符合率为42.20%;阴道分娩的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围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剖宫产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5,P<0.005)。结论:脐带绕颈对围生儿有不良影响,合并产前、产时出现VD者在分娩过程中其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可明显增加;加强产前、产时的胎儿监护,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可降低脐带绕颈围生儿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肖荣芬 《现代保健》2010,(22):82-83
目的 探讨脐带绕颈对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2009年327例脐带绕颈病例的临床资料,就脐带绕颈对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等方面有何影响作初步探讨.结果 脐带绕颈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脐带绕颈组,两组有明显差异.随着脐带缠绕周数增多,阴道手术、剖宫产比例均增高.结论 脐带绕颈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孕期和产时均应加强监护,仍以自然分娩占大多数.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尽快结束分娩.缠绕2周或2周以上者,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4.
不同孕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8793例新生儿中285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探讨与不同孕周新生儿窒息相关的产科因素及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结果:胎儿宫内窘迫、脐带因素、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是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产科因素;非足月妊娠则为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胎盘因素和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高于阴道分娩,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率低与产前孕妇存在异常情况少有关。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加强产前及产时胎儿监护,早期发现与新生儿窒息有关的产科高危因素,并予以防治;把握分娩时机,恰当选择分娩方式,正确处理妊娠并发症与合并症;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可降低产科因素引起的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2006年12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42例妊娠期糖尿病及同期分娩40例健康孕妇围生儿的结局。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中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无论对孕产妇还是围生儿并发症均明显增高,及时诊断及处理可以减少母婴并发症,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晚期使用胎儿电子监护与胎儿宫内窘迫、围产儿死亡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分娩的,妊娠晚期常规进行胎儿电子监护的1890例产妇为观察组;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2月使用传统监护方法分娩的1786例产妇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孕妇孕期胎儿宫内窘迫诊断情况:观察组胎儿窘迫1015例,占53.70%,对照组601例,占33.99%;分娩结局:观察组在胎儿宫内窘迫、正常围产儿死亡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使用胎儿电子监护监测胎儿可提高胎儿宫内窘迫的检出率,及时纠正胎儿宫内窘迫和缩短宫内窘迫时间,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680例孕妇的胎心监护,208例胎心监护异常者作为观察组,472例胎心监护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羊水粪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胎心监护可及时发现胎心率的异常,能较准确地反应胎儿宫内情况,对降低围生儿窒息、病死率,改善围生儿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羊水过少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发生的发病因素,以及对围生儿的影响,以寻求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间的135例羊水过少病例与同期羊水量正常的200例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羊水过少与脐带异常、过期妊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妊高征、胎儿畸形等关系密切。(2)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影响主要为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足月低体重儿,其围生儿死亡率为2.22%,阴道分娩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剖宫产者(P<0.01)。结论羊水过少是一种妊娠并发症,严重影响围生儿的预后。对羊水过少的产妇,应严密监护,适时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产妇临产前胎儿宫内窘迫临床指征,总结导致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的主要因素,为有效降低胎儿宫内窘迫、提高围生儿存活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85例临产前发生胎儿宫内窘迫产妇临床资料,记录胎儿窘迫发生时间、羊水状态、胎心率及产程,并对结果做详细分析。结果:将胎心率、羊水胎粪污染及胎动异常作为观察项目,发现导致产妇临产前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主要因素为:1羊水因素(36例/42.4%);2脐带因素(19例/22.3%);3胎盘因素(13例/15.3%);4产程异常(11例/12.9%);5高危妊娠(6例7.1%)。结论:正确掌握临产前胎儿宫内窘迫临床指征,选择适宜方法进行对症处理,并根据产妇实际情况选择合理分娩方式,能够减少新生儿窒息率,提高围生儿抢救率。  相似文献   

20.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脐带绕颈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脐带绕颈的诊断价值和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脐带绕颈4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①分析脐带绕颈的超声声像特点;②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围生儿的影响;③分析S/D比值与分娩方式及出生后新生儿窒息率的关系。结果①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脐带绕颈的正确率为95.7%(247/258);②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③S/D比值≥3的孕妇阴道助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也高于S/D<3者(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别是S/D比值的应用,对分娩方式的选择及新生儿预后的估测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