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本实验为研发一种新型促进骨腱愈合材料———柠檬酸钙复合材料,并在合适动物实验模型中探究材料对骨腱愈合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选用成年日本大白兔48只,将其随机分为6组,均采用双侧兔趾长伸肌腱模型,实验侧(右侧)注射注射型海藻酸钠-明胶-柠檬酸钙复合材料,对照侧(左侧)注射等量海藻酸钠-明胶液体。术后2、4、6、8、10、12周取材,行标本组织学染色观察,采用Image-Pro Plus 8.0图像分析软件测定肌腱周围每1mm2新生骨面积,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术后6周内,组织学示骨腱界面中,实验侧Sharpey纤维、纤维软骨、钙化软骨出现明显早于对照侧,骨腱间间隙明显减小;2、4、6、8、10周及12周,每1mm2中新生骨面积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术后6周内,实验侧骨腱愈合抗牵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侧。结论可注射型海藻酸钠-明胶-柠檬酸钙对骨腱愈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早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兔肩胛下肌建立肩袖肌腱损伤动物模型,验证其可行性并进行肩袖肌腱损伤生物力学、组织学研究。方法:40只成熟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编号,选取4只不进行任何处理,用于前期准备及调试工作,其数据不计入实验结果;其余36只均行右侧肩胛下肌部分离断,建立肩袖部分损伤模型,对侧行假手术进行对照。术后不限制活动。分别于术后2、4、6、8周行肩关节MRI观察肩袖肌腱愈合情况;采用HE染色观察肌腱愈合情况;采用Masson染色观察组织中肌纤维愈合情况;采用生物力学测试检测肌腱强度。结果:兔肩胛下肌具有与人相似的解剖结构和组织结构,适用于建立肩袖损伤模型,手术操作过程简便,可重复性高。除去实验麻醉死亡4只,实验动物右侧肌腱损伤后8周,HE染色及Masson染色可观察到肌腱基本愈合;MRI检查显示肌腱内信号均匀,关节腔内基本无高信号影。生物力学结果显示术后2、4、6周肌腱最大载荷均低于假手术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肌腱最大载荷与假手术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肩袖肌腱损伤8周时,基本恢复正常的肌腱排列结构,肌腱的生物力学强度基本恢复正常。采用兔肩胛下肌建立肩袖损伤模型适用于肩袖疾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兔前交叉韧带术后12个月内腱骨愈合的组织学变化过程。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同侧自体单股半腱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分别于术后2周,1、2、4、6、12个月取材,采用HE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骨道内腱骨间愈合和止点形成的组织学变化过程。结果:术后2周,腱组织坏死,腱骨间形成肉芽组织界面,其中的新生组织细胞向坏死腱内长入、替代,术后1个月腱骨间形成Sharpey纤维连接和纤维软骨,术后4个月形成潮线样结构,6个月形成直接止点的四层结构,12个月更加成熟。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腱骨间的愈合是一个由间接止点转化为直接止点的骨源性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4.
关节镜下双股半腱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股半腱肌腱转移重建后交叉韧带(PCL)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口螺旋肌腱剥离器剥离半腱肌腱,保留肌腱远侧附着点,在近侧腱肌交界处切断,对折成两股编织,转移到关节镜下重建PCL。隧道内口侧使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股骨隧道外口加强固定。结果手术16例,平均随访23.5个月。Larson评分由术前58分提高到93分,Lysholm评分由术前54分提高到90分,所有患膝术前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阳性,术后仅2例抽屉试验弱阳性,l例Lachman试验弱阳性。结论(1)关节镜下使用双股半腱肌腱转移重建PCL较B-PT-B通过隧道时柔顺通畅。(2)隧道内口可吸收螺钉挤压固定,愈合后内口消失,可避免韧带撞击内口使之逐渐扩大引起重建韧带松弛。(3)隧道内外口的坚强固定,使重建后交叉韧带有足够刚强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微量注射法以不同转基因载体转基因至损伤肌腱的转基因效率、分布和组织反应.方法 用微量注射器将10μl携带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报告基因的pCMV-EGFP、pCAGGS-EGFP、AAV2-EGFP和Ad5-EGFP载体直接注射入鸡的损伤并缝合的趾深屈肌腱.在术后第3,7,14,21天分别取肌腱,进行冰冻切片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肌腱内的EGFP表达量及分布,并将肌腱切片作HE染色后观察各不同载体在肌腱中引起的炎症反应.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观测发现,注射4种转基因载体的肌腱,转染3 d后即可见肌腱内有增强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在第7天时表达最明显;第14天时,各组表达增强绿色荧光蛋白表达量下降;21 d时很少有表达增强绿色荧光蛋白的细胞.用微量注射器在腱段两点注射能保证近损伤肌腱内转染细胞均匀分布.注射AAV2-EGFP和Ad5-EGFP的肌腱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明显多于质粒载体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而AAV2-EGFP和Ad5-EGFP两组间无明显差异.HE染色发现质粒载体和Ad5-EGFP对肌腱的组织反应较重,可见较多炎症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为主.注射AAV2-EGFP的肌腱炎症反应较轻.结论 用微量注射器在腱段两点注射转基因载体能转染近损伤处的整个肌腱段的细胞.在研究的4种基因治疗方法中,AAV2和Ad5在损伤肌腱中的转基因效率最强,在转基因后第7天表达最明显,而且AAV2引起的肌腱组织反应最轻.提示AAV2载体比Ad5和质粒载体更有利于作为转基因治疗肌腱损伤的载体,微量注射载体是转基因至损伤肌腱的合适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和超声(US)检查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肩关节镜检证实的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患者80例,均行MR及US检查,以肩关节镜检结果为评价标准,分别计算MR和US诊断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80例患者中,肩关节镜证实肱二头肌长头腱完全撕裂19例,部分撕裂45例,肌腱炎10例,脱位6例.MR与US诊断肱二头肌长头腱完全撕裂、部分撕裂、肌腱炎及脱位的准确性分别为98.7%、92.5%、97.5%、100%和96.2%、85.0%、96.3%、98.7%.MR与US诊断肱二头肌长头腱完全撕裂、肌腱炎及脱位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R诊断部分撕裂的准确性高于US(P<0.05).结论 MR在判断肱二头肌长头腱部分撕裂优于US.US检查可作为常规检查方法用于排查怀疑有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兔前交叉韧带术后12月内移植物的组织学变化过程.方法:用兔做实验对象,取同侧自体单股半腱肌腱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分别于术后第2周、第1、2、4、6、9、12月取材,观察关节腔内重建移植物的大体形态,运用HE、甲苯胺兰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组织学变化过程.结果:关节腔内的移植物在术后第2周表现为明显的组织坏死,第1月有新生组织自外周长入替代,第2月富含细胞,但胶原纤维无序,第4月细胞数目减少,胶原纤维纵向排列较规则,第6月组织学形态类似正常前交叉韧带,第9月进一步成熟,第12月更加接近正常.甲苯胺兰染色显示:术后第12月关节腔内移植物出现异染.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术后各期移植物均以Ⅰ型胶原为主,Ⅲ型胶原分布于长入替代的新生组织中,术后4个月以后移植物中Ⅲ型胶原呈弥散分布.结论:关节腔内的半腱肌腱移植物经历组织坏死、新生组织长入替代和塑形改建过程,其组织学形态在术后第6月与正常前交叉韧带相似,第12月接近正常,但其胶原分布情况仍有别于正常前交叉韧带.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膝关节镜下同侧半腱肌腱、股薄肌腱单端固定法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方法及疗效,分析其优缺点。方法应用同侧半腱肌腱、股薄肌腱单端固定,重建后交叉韧带损伤24例。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由术前43分提高到术后93分。结论同侧半腱肌腱、股薄肌腱单端固定法重建后交义韧带创伤小、操作简便,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超声显像在肩周软组织损伤诊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0例肩周痛病人进行了超声检查,并以健侧作为对照组。结果:急性损伤时,肌腱组织内水肿,图像显示肌腱回声减低。慢性损伤时,肌腱内回声杂乱,光点增粗增强,并可伴有钙化。10例肩周痛病人中,B超诊断3例肱二头肌长头腱炎,4例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积液,1例肩胛下肌腱鞘积液,4例冈上肌腱炎,3例三角肌下或肩峰下滑囊炎,1例冈下肌建炎,1例冈下肌腱鞘积液,2例肱骨大结节骨折。结论:本研究对肩周软组织损伤作出了定位定性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关节源性肌肉抑制的定量腱反射肌电图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膝关节骨关节炎 (kneeosteoarthritis,膝OA )可造成关节源性肌肉抑制 (arthrogenousmuscleinhibition ,AMI)和肌肉软弱。以往AMI的测定方法均有不足处。本研究旨在使用定量腱反射肌电图检查来诊断评价AMI。方法 :对 36例单侧膝OA患者进行股神经最大电刺激、定量的髌腱反射肌电图检查 ,比较健患侧电生理参数的差异。同时作股神经最大电刺激和定量髌腱反射时 ,肌电波幅减低程度之间的比较。另外 ,对 8例志愿者 (16个肢体 )作了定量腱反射的准确度检验。结果 :健侧与患侧相比 ,膝OA的股神经最大电刺激的肌电波幅与潜伏期无显著差别 ,但患侧定量髌腱反射肌电波幅却显著地低于健侧。另外 ,定量髌腱反射肌电波幅的减低程度显著地大于股神经最大电刺激肌电波幅的减低程度。 36例患者中 ,有 2 5例 (6 9 4% )表现出明显的肌肉抑制。在志愿者定量腱反射肌电图检查的准确度检验中 ,算出的平均变异系数为 0 0 71,且两侧反射波幅的差值基本在 10 %以内。小结 :在电刺激表明肌萎缩不明显的前提下 ,定量腱反射的肌电图检查显示膝OA的股四头肌有明显的AMI,此关节源性肌肉抑制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抑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兔关节外骨道内使用自体外周血富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L-PRF)对移植肌腱早期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平均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将兔的半腱肌腱取出制成游离肌腱,植入同侧关节外胫骨近端的横向骨道内制成腱骨愈合模型。实验组加入自体血来源的L-PRF,对照组不加入L-PRF。分别于术后4、8、12周三个时间点处死实验动物取材,切片染色,行腱骨界面的组织形态学观察、Buark评级,并在高倍镜下行成纤维细胞计数并分析。结果:各个时间点实验组成纤维细胞数目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个时间点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腱骨连接更加紧密,腱骨间隙更小,胶原纤维排列更有序规则;标志腱骨早期愈合的Sharpey样纤维在4周时的实验组即可观察到,而对照组8周时才可观察到,并且随着时间延长,两组Sharpey样纤维均持续增多;两组标本的腱骨界面组织形态学Buark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来源的L-PRF可促进关节外骨道内移植半腱肌腱腱骨的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超声仪观察切取半腱肌腱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肌腱的再生情况。方法 :39例用自体半腱肌腱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 ,术后平均 13个月行双侧半腱肌腱股薄肌腱超声检查 ,了解肌腱再生情况并对比其长度和截面积的变化。结果 :超声检查显示 39例患者中有肌腱再生 2 6例 ,再生率为 72 %。再生肌腱长度和截面积与对侧肌腱相比无明显差异。 2 6例患者半腱肌腱股薄肌肌腹有萎缩。结论 :切取半腱肌腱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肌腱能够再生。  相似文献   

13.
CQD人工腱修复兔跟腱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CQD人工腱修复兔跟腱,以期研究其组织形态学的改变。方法随机选择实验兔一侧后肢作为实验侧,游离跟腱并切除中间束,CQD人工腱替代缺损部,编织缝合于正常肌腱的上下端,生物膜将CQD人工腱包好,全层缝合皮肤。另一侧后肢作为对照侧,除不用生物膜包裹人工腱体外,手术方法与实验组相同。随机分为2周、1、2、3、4个月组,每组4只,自身对照。观察指标有:一般情况、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观察、超微结构观察。结果一般情况:术后动物活动不受限,无局部感染,10天后伤口愈合,缝线自然脱落。但从组织学、电镜的观察实验组的愈合均较对照组提前。结论CQD人工腱能够在动物体内腱化并替代肌腱,这将为临床应用提供新的人工腱采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采用自体半腱和股薄肌腱移植双束重建膝关节后外侧角韧带结构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膝关节后外侧角韧带结构损伤患者(23个膝关节),采用自体半腱和股薄肌腱移植,双束重建膝关节后外侧角韧带结构。自体半腱肌腱移植物经胫骨骨道和腓骨骨道返折分别重建腘肌腱和腘腓韧带,于腘肌腱股骨外侧髁解剖止点处钻孔固定重建的腘肌腱和腘腓韧带;股薄肌腱移植物经腓骨骨道返折重建腓侧副韧带,于腓侧副韧带股骨外侧解剖止点处钻孔固定重建的腓侧副韧带。对于合并交叉韧带损伤者,同期行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术后对患者膝关节内翻稳定性和外旋活动度进行至少1年(12~31个月,平均26.7个月)随访,通过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评价膝关节术前、术后功能。结果:术后1年以上的回顾性随访中,膝关节完全伸直位无膝内翻不稳定者;屈膝30°位,无膝内翻不稳定者19例,膝内翻Ⅰ度不稳定伴硬性终止点者2例;俯卧位膝关节屈膝30°,所有患者小腿外旋活动均与对侧相同;Lysholm膝关节评分术前平均54.3分,术后平均89.2分。结论:自体半腱和股薄肌腱移植双束重建膝关节后外侧角韧带结构具有移植腱割取创伤小、移植材料理想、解剖等长重建及固定强度高的特点,近期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可吸收性材料(polyglactin 910)辅助自体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兔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术后的组织学变化过程,探讨可吸收性韧带加强装置(ligament augmentation device,LAD)在ACL修复与重建中的应用。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同侧自体单股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双膝ACL,左膝在移植物中间纵向贯穿可吸收线进行辅助,作为实验侧,右膝不加可吸收线作为自身对照侧。分别于术后2周和1、2、4个月取材,肉眼观察关节腔内重建移植物的大体形态;运用HE染色观察关节腔内重建韧带中可吸收线的组织学变化。结果:关节腔内重建韧带中间的可吸收线在术后2周未见明显变化,1个月有降解吸收表现,2及4个月未再观察到可吸收线。术后各取材时间点,实验侧和对照侧的关节腔内重建移植物的肉眼和组织学表现无差别。结论:置于ACL重建移植物中间的可吸收性材料在术后2周~2个月内随自身新生组织的长入而逐渐被降解吸收,最后被胶原纤维组织完全替代,与胶原纤维组织表现出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对重建移植物的组织学转归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中间打结、骨栓嵌入挤压固定法在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 (ACL)的可行性。 方法  15例前ACL损伤 ,采用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中间打结 ,骨栓嵌入挤压固定法镜下重建ACL。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预张力后 ,肌腱中间打结嵌入 12mm×6mm骨栓。经ACL导向器打入导针 ,用环钻建立股骨和胫骨隧道。胫骨和股骨隧道下 1 3的直径为 5~ 7mm ,股骨隧道近 2 3为 11mm。将肌腱从股骨隧道的近端经关节腔牵入胫骨隧道 ,将肌腱拉紧、膝关节屈伸活动 2 0次 ,使肌腱结和骨栓完全嵌入瓶颈状股骨隧道内。将 4股肌腱从胫骨隧道和其下方 10mm处分别穿出 ,交叉打结并缝合固定在骨桥上。 结果  15例患者得到随访 ,关节稳定 ,功能恢复正常。按膝关节疗效评定标准 ,优 11例 ,良 2例 ,可 2例 ,优良率 86.7%。 结论自体肌腱打结骨栓嵌入固定法重建ACL为生物固定 ,创伤小 ,固定可靠 ,费用低 ,有利于愈合 ;可免除金属内固定物 ,术后不影响MRI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甲基纤维素凝胶对兔肩袖损伤修复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将36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实验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各12只。建立兔肩袖损伤修复模型后,实验组在肱骨大结节骨槽上注射辛伐他汀/甲基纤维素凝胶并将冈上肌缝合回足印区;实验对照组仅注射甲基纤维素凝胶并缝合回足印区;空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缝合回足印区。术后连续3天肌注庆大霉素(3mg/kg),无须制动固定。所有兔子在术后2、4、8周处死,取冈上肌与近端肱骨的交界区行甲苯胺蓝染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染色、Masson染色及生物力学检测。观察兔冈上肌腱-骨愈合情况。结果:(1)生物力学结果显示:三组术后腱-骨界面的最大载荷及刚度随着时间点的延长而不断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实验组腱-骨界面的最大载荷及刚度与实验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4周及8周,实验组腱-骨界面的最大载荷及刚度显著高于实验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2)甲苯胺蓝染色结果显示:术后2周,实验组腱-骨界面的成纤维细胞较对照组多;4周及8周见较多新生软骨细胞及骨细胞且腱-骨结合较对照组致密。(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术后2周,实验组VEGF阳性细胞表达明显高于实验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术后4周及8周,三组腱-骨界面的VEGF表达趋于下降。(4)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术后4周,实验组腱-骨界面胶原纤维的走形及生成情况均优于其余两组。结论:局部应用辛伐他汀/甲基纤维素凝胶能够促进兔肩袖损伤术后腱-骨愈合,增强腱骨界面的生物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18.
肌腱内横向结扎缝合法修复肌腱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不同方法修复肌腱的生物力学进行研究以使修复肌腱有足够张力强度.方法:对兔跟腱一侧用肌腱内横向结扎缝合法缝合(实验组),对侧用Kessler法缝合(对照组),术后0~5周,经手术显微镜、光镜及电镜观察,并进行详细的生物力学性能测试.结果:(1)组织学观察实验组优于对照组.(2)实验组载荷、强度极限、拉伸刚度、比能及应变率分别较对照组高48.4%、55.3%、33.9%、79.2%及46.9%,统计学分析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肌腱愈合过程中,修复方法与其生物力学性能恢复有关,该法修复的肌腱力学性能好  相似文献   

19.
几丁聚糖影响肌腱愈合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研究几丁聚糖对肌腱愈合的影响。 方法 以24只新西兰兔为实验动物,实验组于Ⅱ区将屈趾深肌腱切断并吻合后,腱鞘内注入几丁聚糖0.1ml,对照组不注入。术后3,4周后对其局部肌腱行大体标本观察、生物力学测试、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临床Ⅱ区屈指肌腱断裂病人40例,Ⅰ组20例肌腱吻合后腱鞘内注入几丁聚糖0.2ml,Ⅱ组不注入,随访检查其握力,计算屈指肌腱总主动活动度(TAM)。 结果 (1)大体标本观察实验组肌腱较对照组愈合好,粘连轻。生物力学测试结果表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织学检查光镜和电镜示两组3,4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临床应用中的握力及屈指TAMⅠ组握力为健侧的58%~96%,平均83.3%;Ⅱ组为49%~86%,平均72.6%。Ⅰ组TAM优9例,良7例,差1例;Ⅱ组优5例,良7例,可5例,差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 几丁聚糖具有预防肌腱粘连的作用,且能促进肌腱愈合。  相似文献   

20.
肌腱损伤修复过程中Ⅲ型胶原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抗Ⅲ型胶原单克隆抗体对肌腱损伤修复进行研究,发现修复早期Ⅲ型胶原明显增加。修复后期(56天)Ⅲ型胶原显著减少,但仍高出正常的腱组织。并认为Ⅲ型胶原是位于愈合处及周围的低分化成纤维细胞合成、分泌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