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日达仙联合化疗药物胸腔内灌注对肺癌并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采用胸腔置管引流灌注顺铂及皮下注射日达仙与单用顺铂灌注疗效对照。结果 日达仙 顺铂组患者的临床总缓解率为 76 67%。NK细胞活性及CD 4 /CD 8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 ;单顺铂组的临床总缓解率为 46 60 %,NK细胞活性及CD 4 /CD 8比值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胸腔内灌注化疗药联用生物制剂日达仙 ,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胸腔内灌注化疗药 ,并能改善临床症状 ,提高免疫功能 ,为肺癌并胸腔积液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观察组、肝动脉栓塞化疗的对照1组和射频消融治疗的对照2组,每组各40例。观察治疗后的免疫功能和远期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8、NK细胞、TNF-α的含量以及生存例数、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组和对照组2组;肝内转移例数、肝外转移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手术切除肝癌患者,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治疗,比单一肝动脉栓塞化疗和射频消融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药物灌注、栓塞术联合LAK/IL-2灌注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T淋巴细胞改变及副反应。方法96例经确诊的今晚期肝癌,随机分为动脉化疗栓塞联合LAK/IL-2观察组及单纯介入化疗栓塞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经皮穿刺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及栓塞。化疗药物5-Fu1000mg+卡铂300mg+表阿霉素30mg或丝裂霉素10~20mg,栓塞剂为碘化油和明胶海绵,介入治疗3~4周1次,2次1疗程。观察组检室后沿导管灌注同种异体LAK细胞1×109/100ml及IL-240万U,两次介入间隔期观察组每周3次静滴1×109/100mlLAK细胞及每日从注IL-210万U。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CR+PR)为72.9%(35/48),对照组总有效率(CR+PR)为58.3%(28/4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T淋巴细胞治疗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种异体LAK细胞联合化疗及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较单纯介入化疗栓塞疗效明显提高,是安全可行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药物灌注,栓塞术联合LAK/IL-2灌注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T淋巴细胞改变及副反应。方法:96例经确诊的中晚期肝癌,随机分为动脉化疗栓塞联合LAK/IL-2观察组及单纯介入化疗栓塞组各48例,两组均采用经皮穿刺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及栓塞。化疗药物5-Fu1000mg+卡铂300mg 表阿霉素30mg或丝裂霉素10-20mg,栓塞剂为碘化油和明胶海绵,介入治疗3-4周1次,2次1疗程,观察组栓塞后沿导管灌注同种异体LAK细胞1×10^9100ml及IL-240万U。两次介入间隔期间观察组每周3次静滴1×10^9/100mlLAK细胞及每日肌注IL-210万U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CR+PR)为72.9%(35/48),对照组总有效率(CR+PR)淡57.3%(28/48),两组比较有显性差异(P<0.05)。观察组T淋巴细胞治疗前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同种异体LAK细胞联合化疗及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较单纯介入化疗栓塞疗效明显提高,是安全可行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介入热化疗对肝癌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徽  张北光  金刚  王纯  王阳 《肿瘤》2007,27(11):920-922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经肝动脉热化疗栓塞(热疗组)前后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8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热化疗栓塞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并与78例常规介入化疗栓塞组(非热疗组)进行比较。结果:2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的自身比较结果显示,热疗组CD3 、CD4 、CD8 、CD4 /CD8 下降不明显(P>0.05),而治疗后NK细胞有明显增加(P<0.05);非热疗组CD3 、CD4 、CD4 /CD8 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2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差别不明显(P>0.05);治疗后2周检测,热疗组CD3 、CD4 、CD4 /CD8 及NK细胞明显高于非热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热化疗能快速增加血液中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数量,抵消常规介入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对控制肿瘤的转移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精确放疗联合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与单纯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全面收集国内关于精确放疗联合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与单纯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并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Man 5.0软件,应用固定效应模式分析,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个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单纯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相比,精确放疗联合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肿瘤有效率与控制率均有明显提高,远期生存率亦有明显提高,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精确放疗联合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学军 《肿瘤学杂志》2007,13(5):397-399
[目的]探讨日达仙(胸腺肽α1)联合肝动脉门静脉置泵化疗预防肝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1995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187例肝癌患者,行不规则肝癌切除,术中置泵,术后分别行肝动脉化疗(60例,A组),肝动脉 门静脉化疗(72例,B组),肝动脉 门静脉化疗 日达仙治疗(55例,C组)。评价三组患者生存率及复发情况,同时观察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结果]A组5年生存率为8.3%,B组为12.2%,而C组为27.8%。1、2、3年复发率均是A组>B组>C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同时发现日达仙可使外周血CD3 、CD4 、NK细胞含量增加(P<0.01)。[结论]日达仙联合肝动脉、门静脉置泵化疗可以增强机体免疫保护,预防肝癌术后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高聚生联合化疗治疗结肠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高聚生联合化疗对结肠癌患者的肌体免疫调节作用。方法:68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和高聚生联合化疗组,单纯化疗组用奥沙利铂 亚叶酸钙 5-氟脲嘧啶持续静脉点滴方案,联合组在此基础上静脉点滴高聚生。化疗3个周期(9周)后复查CT评价疗效。结果:联合组的近期疗效高于单纯化疗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化疗组患者经化疗后CD3 值较化疗前明显升高,而CD4 值及CD4 /CD8 比值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0.05〉;化疗联合高聚生治疗组患者化疗前后的CD3 、CD4 值及CD4 /CD8 比值无显著差异;联合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和局部静脉炎。结论:高聚生联合化疗能克服化疗对机体的免疫抑制作用,提高结肠癌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恩度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间收治的5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25例,采用恩度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1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肿瘤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甲胎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王赫  杨光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11):1648-1649
目的:观察得力生注射液配合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33例住院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7例,采用得力生注射液配合介入化疗。对照组单用介入化疗,化疗方案相同。得力生注射液给药方案:介入前3天开始得力生注射液50ml/d静脉注射连用3天,然后用EADM60mg、5-Fu1.0,并行MMC20mg、碘化油及明胶碎屑栓塞,同时术后每天静点得力生注射液1次,50ml/次,4周1疗程,28天后重复前方案,共用2疗程。结果:治疗组肿瘤缩小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D3、CD4、CD4/CD8均明显升高,且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相比差异显著。治疗组血常规始终维持在正常范围。对照组2例WBC低于3.0×109/L时使用升白药物。结论:得力生注射液与化疗药物同时经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提高疗效,增强免疫力,减轻化疗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经皮经股动脉植入药盒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Zhu K  Hu G  Liang W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6):457-459
目的探讨药盒在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无外科手术及动脉栓塞指征的82例晚期原发性肝癌,依据动脉内化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42例,采取经皮经股动脉植入药盒,术后经药盒1周或2周化疗1次;B组40例,采取每个月1次插管大剂量化疗。结果A、B两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38.1%和15.0%(P<0.05)。A组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1.9%、28.6%、9.5%;B组分别为20%、5%、0%(P<0.01)。A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改善,消化道反应、肝、胆、骨髓毒性均较B组低。结论经药盒间断性化疗并配合地塞米松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腹主动脉灌注雷帕霉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治疗肝移植瘤兔模型的疗效。方法:建立肝移植瘤兔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只,对照组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动脉灌注雷帕霉素,对比两组模型兔治疗前后的肿瘤体积变化、外周血中CD3+和CD4+细胞的分布以及进行病理学观察即组织切片观察统计肿瘤组织坏死率。结果:治疗之后,两组模型兔均发生了瘤体积的明显减小,并且观察组的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模型兔经过治疗后CD3+阳性细胞比例均增加,观察组的CD4+阳性细胞比例相比治疗前增加至(46.8±1.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并且观察组的CD3+和CD4+阳性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肿瘤近似圆形,边界清晰,显微镜下观察切片以重度坏死为主[占(50.3±5.7)%],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动脉灌注雷帕霉素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的疗法对肝移植瘤兔模型的疗效显著,并且增强机体免疫抗癌作用,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PTBD)并药盒系统介入化疗分步治疗巨大胰头癌的效果。方法 :4 0例大胰头癌 ( >6cm ,均伴有黄疸 )患者随机分成 2组 :A组 30例采用综合介入治疗 ,先行B超及X线辅助下的PTBD以减轻黄疸 ,恢复肝功能。 10d~ 1个月后进行胃、十二指肠动脉药盒系统植入介入化疗 ,通过药盒定期给予 5 氟脲嘧啶、丝裂霉素、阿霉素化疗。B组 10例作为对照在PTBD术后 10d~ 1个月采用静脉全身化疗 ,化疗方案同A组。结果 :4 0例患者均行PTBD ,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术后 1个月和 3个月分别下降 161± 2 9μmol/L和 2 61± 92cμmol/L ,转氨酶逐渐降至正常 ,A组 30例患者共行局部药盒系统化疗3~ 10次 ,平均 8 2次 ,完全缓解 (CR) 1例 ,部分缓解 (PR) 2 0例 ,有效率 70 % ,生存期 3~ 34个月 ,中位生存时间 13 5个月 ,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或者毒副反应。B组完成化疗 1~ 7次 ,平均 3 8次。无完全缓解病例 ,部分缓解 2例 ,有效率为 2 0 % ,生存期 1~ 13个月 ,中位生存时间 6 2个月。两组对比有效率和生存期差异显著。结论 :综合介入治疗大胰头癌效果好 ,患者生存期与生存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腔内支架置入术联合经导管动脉灌注对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接受治疗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单纯化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50例.单纯化疗组患者给予单纯化疗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单纯化疗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腔内支架置入术,并经导管动脉灌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4.00%,高于单纯化疗组的50.00%(P=0.013);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gG、IgA和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IgG、IgA和IgM水平均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结论 腔内支架置入术联合经导管动脉灌注对中晚期食管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顺铂、5-氟尿嘧啶持续动脉灌注化疗对口腔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口腔癌患者为治疗组,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给予治疗组顺铂、5-氟尿嘧啶持续动脉灌注化疗,观察治疗组化疗前后T淋巴细胞各亚群的改变、T细胞表型表达特点、细胞因子水平改变.结果 30例健康志愿者T淋巴细胞各表型占总细胞数的比例处于正常范围,化疗前治疗组CD3+、CD4+、CD4+/CD8+较对照组低(P<0.05),CD8+较对照组高(P<0.05),化疗后治疗组CD4+/CD8+较化疗前升高(P<0.05),CD8+较化疗前降低(P<0.05);化疗前治疗组CD4+/INF-y+INF-y+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治疗组INF-y+较化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治疗组CD4+/INF-y+INF-y+较化疗前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前治疗组CD4+/IL-2+IL-2+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治疗组CD4+/IL-2+IL-2+与化疗前比较有所上升,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口腔癌患者手术治疗的同时,进行顺铂、5-氟尿嘧啶持续动脉灌注化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 ect of Jinlong capsule on the immune function for inter-vened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Methods:Matched the inclusion criteria, 60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30 cases treated with Jinlong capsule combined with the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the control group had 30 cases treated with TACE. Each group was treated 30 days as a cycle, which had completed at least two cycles. Indicators of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about the activity of CD3, CD4, CD8, CD4/CD8 and natural kil er (NK) cellwere detec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n to compare and analysis with each other. Results:Before treatment, the activity of peripheral blood CD3, CD4, CD8, CD4/CD8 and NK cellin the two groups was no significant dif erence (P>0.05);after treatment, the activity of CD3, CD4 and NK cell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atio of CD4/CD8 increased, and the value of CD8 decreased (P<0.05), the activity of CD3, CD4 and NK cell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ratio of CD4/CD8 decreased (P<0.05), and the value of CD8 slightly high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P>0.05), the dif 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dicated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Incidence of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leucopenia, hemoglobin, platelet declin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but without presenting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Jinlong capsule with 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immune function, and re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interventional chemotherapy. Hence,it deserves to be promoted in clinical y.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观察了肿瘤坏死因子、胸腺肽与化疗药物联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89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免疫化疗组(治疗组)42例和化疗组(对照组)47例,治疗组同时配合肿瘤坏死因子和胸腺肽免疫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中位肿瘤缩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FP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1/2、1、2年生存率分别提高28.6%.18.0%、5.1%(P<0.05),这表明,该法治疗中晚期肝癌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术后辅助化疗对口腔癌患者免疫及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诊断明确的口腔癌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压氧联合术后辅助化疗组即高压氧组(A组,n=42)和单术后辅助化疗对照组(B组,n=42)。A组于化疗前1天及化疗过程中每天行高压氧治疗,而B组则不进行高压氧治疗,检测化疗后患者外周血免疫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NK细胞的含量,ELISA检测免疫相关细胞因子IL-2、IL-4、IL-10及INF-γ的表达量。对患者进行随访两年,观察患者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CD4+及NK细胞含量较B组明显增多(P<0.05),CD3+及CD8+表达水平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CD4+与CD8+的比值较B组增高(P<0.05)。A组患者外周血IL-2、IL-4、IL-10及INF-γ的表达量均较B组高(P<0.05)。随访结果发现,高压氧联合术后辅助化疗能使患者两年内复发率降低(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术后辅助化疗能提高口腔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可有效预防口腔癌术后两年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侯强  许崇文  董南  任宏 《现代肿瘤医学》2015,(23):3417-3420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胸腔灌注化疗+康莱特注射液)30例;阳性对照组(胸腔灌注化疗+参芪扶正注射液)29例和对照组(单纯胸腔灌注化疗)29例。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象(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T细胞亚群分类(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近期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三组之间外周血象及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高于另外两组(P<0.05),同时阳性对照组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要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IgG、IgA及IgM较化疗前均降低(P<0.05);实验组免疫球蛋白IgG和IgM均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和对照组(P<0.05)。实验组近期临床疗效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组和对照组(P<0.05);阳性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间出现的其他不良反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胸腔灌注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的患者,可以保护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的骨髓抑制不良反应,是配合胸腔灌注化疗的一种较理想的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讨对晚期进展期胃癌,进行胃动脉化疗栓塞并腹腔化疗双途径给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无法手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98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行胃动脉化疗栓塞并腹腔化疗;B组行腹腔化疗;c组行静脉化疗.结果:胃动脉化疗栓塞是可行的.A、B、C三组有效率分别为71.88%、38.7%和14.3%.A组与B、C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A组有5例完全缓解,且生存期延长.不良反应以胃肠道毒性和骨髓抑制为主.A组术后胃粘膜有损伤,四周后可恢复正常.结论:胃动脉化疗栓塞并腹腔化疗双途径给药是治疗晚期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