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付强 《北方药学》2018,15(6):44-45
目的:探究大剂量普罗布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普罗布考治疗研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普罗布考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100β和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经过3d的治疗,到14d血清S100β有明显的好转,P<0.05.14d后观察组E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对急性脑梗死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不但改善体内血清S100β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对神经功能的修复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王振军 《北方药学》2018,(7):118-119
目的:探究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血脂水平、神经功能评分、生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血脂及生化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他汀类药物可调节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 adiponectin,APN)及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52例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以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C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和普罗布考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入院第1天和治疗1月后进行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血清脂联素均有所升高,C组较B组和A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hs-CRP均有所下降,C组较B组和A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可以显著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林楚生  许新炜 《北方药学》2021,18(2):99-100
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联合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各55例.参照组单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于参照组基础上增加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指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清S100B蛋白(S10...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复发性脑梗死患者首次发病后使用他汀类药物情况进行调查,探讨引起其临床应用不规范的主要因素。方法从医院2007年9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670例脑梗死患者中筛选出复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130例,调查其住院前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情况,分析他汀类药物使用不规范的原因。结果 95例(73.08%)患者出院后他汀类药物使用不规范,其中19例(14.62%)虽坚持服用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56例(43.08%)间断服用他汀类药物;20例(15.38%)未服用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使用不规范的主要原因为,患者担心不良反应(如长期服用导致肝功异常);患者对脑梗死复发认识不足;患者或家属认为无效;患者未坚持内科门诊随访,未接受专科医生指导;门诊医生随访中忽略询问使用情况;患者嫌麻烦;患者因出现副作用而停药。结论相当多的脑梗死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不规范及未能坚持长期服用,调脂达标率较低。应对脑梗死患者加强脑卒中二级预防健康教育,以提高他汀类药物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7.
8.
张持  王小强  刘秋婉  群森  吴君仓 《安徽医药》2017,38(10):1337-1339
目的 探究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动脉硬化斑块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动脉硬化斑块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斑块面积、数量、斑块性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NIHSS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分值(IMT)降低,斑块面积、斑块数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15.2±2.04)cm3 VS (20.8±3.1)cm3,(1.52±0.57)个VS (1.71±0.5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稳定性斑块比率(29.4%)高于对照组(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G、TC、LDL-C、HDL-C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8.2%)高于对照组(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动脉硬化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斑块面积、斑块数量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玉田县医院168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2年内服用他汀类药物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服药依从性佳者占24.05%,服药依从性差者占68.75%;在单因素中,年龄、文化程度、药物相关知识、自我保健意识、经济原因、用药监督、病程均影响服药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依从性偏低,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的健康指导,提高服药依从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7,(26):3708-371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溶栓治疗,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q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睡前口服辛伐他汀片10 mg,qd。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预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为80.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脑心综合征、病死的发生率分别为36.59%、19.5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34%、36.59%、7.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岁、入院时NIHSS评分<4分、合并糖尿病、未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影响脑梗死患者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够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改善神经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且未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影响患者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将自2015年3月~2016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接收的86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口服他汀类药物,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和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对照组的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却低于治疗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分数都有所下降,但经过治疗后两组间比较以治疗组的效果更优(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与阿司匹林的联合使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很好的调节患者的血脂代谢水平并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患者分到观察组(n=56例)和对照组(n=56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血糖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以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以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6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HDL-C、LDL-C、TG、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LDL-C、TG、T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可有效缩小硬化斑块,并能有效降低血脂浓度,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治疗中丹红注射液与瑞舒伐他汀联合用药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瑞舒伐他汀方案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方案基础上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总治愈率为61.29%,总有效率为96.7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7d、14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NF-α、Hs-CRP、CRP生化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与瑞舒伐他汀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在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片,4片/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血清脂联素比治疗前增加,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斑块面积和内膜中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两个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对89例确诊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n=47)和对照组(n=42),对照组行常规治疗(阿司匹林100mg,po,qd;阿托伐他汀20mg,po,qd),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普罗布考(250mg,po,bid),两组均给药6个月,观察用药前后患者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变化及颈动脉超声斑块声学密度的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LDL—C及CRP的降低均有显著差异,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HDL—C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同时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低回声斑块声学密度的背向散射积分值(IBS)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血脂,改善低回声斑块的组织学构成,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17.
脑梗死又称作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由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诱发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现临床上将药物作为脑梗死治疗的主要手段,且以他汀类的疗效较为确切。本文现针对他汀类药物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旨在提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及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普罗布考联合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9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分到观察组(n=46例)和对照组(n=46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抗血小板聚集、降压、减轻颅内压、调血糖、扩冠改善心功能、改善心脑血管循环、保护脑神经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次基础上加以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瑞舒伐他汀与普罗布考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变化情况,同时采用NIHSS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TG、TC、LDL-C、HDL-C、NIHSS量表评分比较,均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G、TC、LDL-C、NIHSS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普罗布考联合治疗老年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发病前长期(≥1个月)服用他汀类药物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136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患者入院时及发病1周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42例)和非END组(94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结果 END组发病前他汀类药物长期使用率为14.29%,明显低于非END组的31.91%(P <0.05);且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之间有显著差异(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前使用他汀类药物(≥1个月)及Hcy水平为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END的影响因素,其中前者与疾病发生呈负相关。结论 发病前长期(≥1个月)使用他汀类药物可能降低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END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王建法  贾帅 《中国医药》2012,7(9):1089-1091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IL-10及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首次发生脑梗死的86例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43例)和常规对照组(43例).常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1次/d,口服.分别于人院后第1天、治疗30d时清晨空腹抽血检测血清hs-CRP、IL-6、IL-10及ET-1水平;发病3个月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治疗30 d时,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血清hs-CRP、IL-6、ET-1均明显低于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7.4±2.6) mg/L比(12.1±5.3)mg/L,(9.4±1.8) μg/L比(20.3±6.8) μg/L,(68±16) μg/L比(89±20) μg/L,常规治疗组:(9.4±3.6) mg/L比(13.4±4.8)mg/L,(15.4±4.6)μg/L比(22.7±6.7) μg/L,(84±19) μg/L比(92±21) μg/L],IL-10明显高于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9.4±3.1)μg/L比(3.1±0.5)μg/L;常规治疗组:(4.6±1.8) μg/L比(2.7±0.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30d时,阿托伐他汀组血清hs-CRP、IL-6、ET-1明显降低于而IL-1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均P<0.01).发病后3个月,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NIHS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分别为(2.0±1.7)分比(4.2±2.3)分,(2.5±1.9)分比(4.3±2.2)分],Barthel指数得分明显增高[分别为(95±6)分比(50±10)分,(95±8)分比(58±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有明确不依赖调脂的脑保护作用,有助于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可以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具有抗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