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辨证与症状证候病机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总结常见辨证模式,认为临床辨证不能简单地依赖症状、证素、标准证、证型、方证等辨证模式,提出必须对症状体征和由此组成证候的病机进行辨识,通过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才能获取证候诊断结论,从而提出临床辨证的核心是审察症状和证候病机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2.
3.
在论述基于临床疗效构建病机-证治理论体系必要性的基础上,以突出病机、证候、治法、方药理论的整体性为特点,以"基于疗效、以方测证、评价病机、构建体系"为思路,提出病机-证治理论体系的构建模式:首先运用系统评价方法获得最佳临床证据,其次依据上述证据客观评价病机假说临床指导作用,进而构建切合现代临床特点的病机-证治体系。  相似文献   

4.
消风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文通过消风散的证析方解及以风药为主,配伍理血药、祛湿药及补益或扶正之品的组方结构,浅论对后世医者治"疹"方剂组方思路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依据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按照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倡导的"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提出慢性病"3+4+3"防治路向:面向三类人群(一般、高危、患病人群),朝向四种状态(无病、病前、病中、病后状态),指向三辨模式(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进而探讨其应用策略:对于一般人群无病状态——辨体养生,固本防病;对于高危人群病前状态——辨体干预,治本救萌;针对患病人群病中状态——"三辨"施治,标本兼顾;针对患病人群病后状态——辨体调理,固本防复。文中结合案例加以佐证,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卒中“病机-证候-治法-方药”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述构建缺血性卒中"病机-证候-治法-方药"体系前提及迫切性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评价方法,以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有效、安全及统计结果稳定为标准,以方测证,验证病机,构建了缺血性卒中病机-证候-治法-方药体系:虚性病机-证候-治法-方药体系为"气虚生风-气虚证-益气法-黄芪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气阴两虚生风-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法-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实性病机-证候-治法-方药体系为"热毒生风-热毒壅盛证-清热解毒法-清开灵注射液"、"血瘀生风-血瘀证-活血化瘀法-三七制剂、灯盏花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制剂、蚓激酶、葛根素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虚实夹杂病机-证候-治法-方药体系为"气虚血瘀生风-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法-补阳还五汤、通心络胶囊"。  相似文献   

7.
有其“症”,辨其“证”,分其“型”,是中医传统辨证体系的基本模式,其优势和特色是灵活、多变,缺陷是难以规范统一.基于审证求机提出病机证素概念,它是某种疾病范围内某一证候的病机要素,能概括/体现该病证的病机特征.病机证素源自病理因素,因其数量有限,内容相对清晰,故建立其规范化的辨证诊断标准是完全可行的.研制病机证素诊断量表是规范化辨证诊断的前提.以出血性中风为例,探讨病机证素诊断量表研制的方法和步骤,进而研究基于病机证素组合的证候辨证诊断方法.结果体现了辨证灵活性与证候规范化之间的统一,以适应中医临床证候繁杂多变的局面,为构建证候规范化与辨证灵活性相统一的中医辨证模式开辟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中医证候隐含着病因病机,通过总结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证候分布规律探讨其病因病机特点及与年龄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6年7—12月到河南省中医院生殖科就诊的200例由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诊断的女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证候资料,总结证候分布情况,结合年龄段,以单一证候为证候统计基础,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总结女性不孕症的证候分布规律,探讨其病因病机特点,并阐明各个证候的病因病理机制。 结果 200例患者共出现296个频次的单一证候,其中肾阳虚证、肝郁证、湿热证、血瘀证为女性不孕症最常见的证候,分别占31.42%、23.65%、21.62%、14.86%,四证总计占91.55%。证候与年龄密切相关,不同年龄段的主要证候各不相同,20~29岁的主要证候为湿热证、肾阳虚证、肝郁证、血瘀证,30~39岁的主要证候为肾阳虚证、肝郁证、湿热证、血瘀证,40~49岁主要证候为肾阳虚证、肝郁证、肾阴虚证。 结论 肾阳虚衰、肝气郁滞、湿热蕴结、瘀血阻滞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病机,各个年龄段有其不同的病因病机要点,20~29岁女性不孕症的病机要点是湿热蕴结,30~39岁的病机要点是肾虚肝郁,40~49岁的病机要点是肾阳虚衰。   相似文献   

9.
王琦"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的理论要素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是以辨体论治为切入点,将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进行综合运用的一种临床诊疗模式,是基于体质理论构建、科学实验和临床实践的总结和升华。其以辨体论治为基础和根本,以“体病相关”和“体质可调”学说为依据,沟通疾病、证候和体质的内在联系,拓展临床思维空间,适应多元复杂的临床要求。在具体应用上,或防病重调体,或治病先调体,或治病兼调体,尤其当无证可辨时,辨体可补偏救弊。诊疗方法有辨体质状态论治、辨体质类型论治、辨体质差异用药等。通过列举临床案例,以资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消渴)的中医证候病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消渴)的中医证候病机。方法:采用文献学研究方法。结果:现代中医将糖尿病归属于"消渴"范畴,其认识与西医有所不同。经研究认为气阴两虚、津液耗伤是糖尿病发生的根本,肺燥、脾胃湿热、肾虚是糖尿病发生的关键,气阴两虚日久,导致血瘀蕴聚败而成毒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基础。分析本病临床辨证有气阴两虚,气虚血瘀,肺燥津亏、阴虚火旺,肺胃热盛,脾虚痰湿,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等多种证型。其证型又有主次之分,且有血瘀、痰湿、毒等兼证。结论:临床应重视辨证施治,针对不同证型加减选用有效方药,其预防当以保精养津为其根本要义,尤其在中年时期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病机、证候、治法、方药内在逻辑关系基础上,以"遵循临床证据可构建切合现代中医临床的中风病机-证治体系"为工作假说,以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结果为依据,按照"病证结合-系统评价-获得疗效-以方测证-评价病机-构建体系"的研究思路,构建了中风循证病机-证治体系,并进一步提出了中风的核心病机假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症状关联规则对小儿肺炎进行中医证候病机学研究。方法以大样本、多中心的480例小儿肺炎病例为数据源,进行症状关联规则运算,将总样本、分证样本的运算结果结合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分析小儿肺炎中医证候与病机的关系。结果对总样本症状体征的关联运算共获得超过30 000条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小儿肺炎的基本病机为化热、气郁与生痰。对分样本症状体征的关联运算共获得超过100 000条关联规则。化热为本病的主要病机,在风热犯肺证与痰热闭肺证中与热相关的病机之间有较高的关联度;与郁相关的病机之间痰热闭肺证比风热犯肺证关联度高;与痰相关的病机之间痰热闭肺证比风热犯肺证关联度高。结论基于症状关联规则的证候病机学研究有利于中医客观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深度挖掘《黄帝内经》病证结合思想,《黄帝内经》首开辨病论治之先河,在此基础上,又将辨病与脏腑辨证、病因辨证、经络辨证及六经辨证有机结合,开启了病证结合思想的萌芽,为后世病机、证候、治则治法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基于病机、证候、治法、方药之间的内在联系性与统一性,提出病证结合是循证病机-证治体系的立论基础,循证病机-证治体系以疾病为研究基础,以病机为核心要素,以临床疗效为评价标准,“基于疗效,评价病机”是构建疾病循证病机-证治体系的关键。在疾病循证病机-证治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借鉴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方法,通过“以方测证、验证病机”的方式,为循证病机-证治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体病相关”理论是中医体质学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该理论认为,不同的体质类型与某些特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基于“体病相关”三说——易感说、从化说、土壤说阐述了痰湿体质与哮喘的内在联系,认为以肥胖为主要外在表型的痰湿体质其特定的生理病理学基础和遗传基因的易感性使得该体质易罹患哮喘,痰湿体质是哮喘的发病土壤。而且痰湿体质人群的个体差异影响着哮喘的病因病机、病变性质和转归预后。因此,临床上诊治肥胖相关哮喘时,通过调理痰湿体质可能会取得主观症状和客观指标的双重收益。  相似文献   

15.
现代信息科学的迅速发展和世界医学模式的快速转变,给中医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证是中医特有的概念,是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的核心.开展证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中医辨证的规律、思维认识的特点及其科学内涵,有效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在近几十年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通过各种方法和方式进行了大量有关证的研究,如证的规范化研究、标准化研究,证本质研究等,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也发现了诸多的不足,为了深入研究辨证的规律和思维特点,有必要冷静地思考和调整我们的一些研究思路及方法,笔者谈谈有关证研究的思路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李其信教授基于"体病相关"中医体质理论辨治血精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门诊学习,整理相关病例,从体质与血精的相关性、血精常见类型、血精辨体论治三个方面,分析总结李其信教授治疗血精的临床经验,并附两则经典病案加以验证。[结果]李其信教授认为血精与体质偏颇状态高度相关,临床上血精患者体质特点以阴虚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为主。治疗上,阴虚体质重在滋阴培本,辅以清热;湿热体质强调分清湿热,注重凉血止血;血瘀体质以活血祛瘀为主,兼行补气行气之法。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结合辨体论治,调理偏颇体质,标本兼治。所举病案一为阴虚体质,以滋阴泻火、凉血安络为法,方选知柏地黄丸加减;病案二为湿热体质,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为法,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结论]李其信教授根据"体病相关"论诊治血精患者,开辟了临床诊治血精的新思路、新方法,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中医古籍文献中,尚无原发性肝癌这一病名,但类似于其临床表现的疾病记载丰富,如肝积、积聚、肥气、黄疸、胁痛等。当今中医药已成为原发性肝癌综合治疗措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长期的临床实践和深入的理论研究,通过全面分析探讨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变化特征、病变部位、病理因素、证候演变规律、预后转归等,以审证求因,精准辨证,确立正确的基本治则治法要领,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基本证候要素,在此基础上探讨其临床特点与基本病机,为更年期情感障碍的防治提供思路。方法:临床采集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相关信息,挖掘基本证候要素,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不同性别疾病证候要素的差异。结果: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火热为男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主要病性证候要素,阴虚为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主要病性证候要素,心、肝、肾为病变的核心脏腑。结论:更年期抑郁症的防治,需要在"宣阳开郁"基本治法基础上参考性别因素和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学对疾病的发生多从致病因子、宿主、环境3个要素来思考,在发病学上也偏重于单个病种的研究。体病相关是发病学上一个新的视角,考虑到致病因素和个体体质关系,研究“人的病”的同时,更关注“病的人”,体病相关理论得到了文献、流行病调查以及分子生物学系列实证支持。文章结合发病学理论,系统阐明了体质在发病学先天三要素(禀赋、遗传、胎源)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疾病发生与转归体质三说即易感说、从化说、土壤说。并基于体病相关的发病学理论,提出“辨体用方,方体相应”的辨体论治思想、阐明“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本质,建立“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在体病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改善体质将是中医防治疾病的新途径,在方药研究方面也将产生新的思路与成果。  相似文献   

20.
在本体思想的指导下,以Protégé为工具建立基于“肺阴虚证”病机规则的资源描述框架(RDF),以探讨应用本体技术构建中医证候知识库的可行性。本体研究将为中医领域内的知识组织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