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田智慧  王琦  张妍  王济 《中医学报》2019,34(12):2507-2510
近年来,中韩两国深入关注"治未病"研究。中医体质学形成儿童、成年人、老年人等不同年龄层的体质辨识量表及调体方案,覆盖了生命全周期,而且依据体质"三级预防"理念,对"无病""欲病""已病"三种状态实施体质干预,实现慢性病的早预测、早预防、早干预,并以体质辨识为核心的健康状态评价方法在国民健康管理及养生保健、健康保健产业等得到广泛应用。韩国四象医学对体质辨识工具方面的研究较为丰富,且收集体质临床信息、测量信息、仪器信息及生物学信息等,以构建大数据体质信息银行,并将已获得的数据广泛应用在各项体质与"治未病"的相关研究中。  相似文献   

2.
现代中医界对体质形成的机理、影响因素、构成要素、演化规律、分类,体质与人格、体质与病证、体质与治未病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提出了中医体质研究的三个关键问题、体质形成的四个基本原理、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体质三级预防概念体系,制定了中医体质分类及其判定标准,形成了中医体质学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3.
痴呆是老年人慢性疾病防治和管理的重点与难点。体质是疾病发生的基础,较平和体质而言,偏颇体质者更容易罹患痴呆。在大健康背景下,结合中医体质辨识,将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灵活运用于疾病的不同阶段,制定个体化的中医体质干预方案,健康人群辨体以养生,主观认知下降患者调体以防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调体以防渐,进展为痴呆后调体、辨证施治以防变,纠正偏颇体质以防治痴呆,降低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在痴呆阶段可根据体质、疾病、证候之间的主次关系调整方案,体质虚弱者以调体为先,辨病辨证次之;病情迅速进展时以辨病为主,辅以辨体、辨证;病情稳定时辨病、辨证论治相结合,兼以调体。以中医体质学作为痴呆防控的重要理论基础,为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神志活动与心理状态作为人体生命过程中脏腑精气的外在表现,是中医体质学和心身健康共同的重要研究内容。中医体质学作为中医学的分支学科,关注人类本质的身心健康状态,心理学则对心理现象的形成发展深入研究,彼此既各具特点,各有侧重,又在研究目的、学科发展、理论构成、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联系,研究领域有所交叉。本文根据中医体质学3个关键科学问题,从“体质可分”的体质类型与心理分型,体质可辨与心理测量,“体病相关”与身-心整体疾病,“体质可调”与心理可易4个方面,比较与梳理两学科的分类方法、形成因素、外在表现形式、测量研究方法、临床应用等领域,认为中医体质学和心身健康互动两分支学科可以彼此借鉴,取长补短,开拓新的交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廖红  周炜  周洁 《中国医院》2023,(4):102-104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是为民众提供集预防、治疗、康复、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健康服务,是实现疾病诊治向疾病防控转变的重要举措。3年来,德阳市人民医院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国情、域况、医院和民众需要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通过制度研究、信息化建设、诊疗模式构建、流程改造等举措,从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向促进和改善人民健康转变,逐步实现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落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健康中国战略。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医疗产品“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依据的基础上,阐述构建课程体系的逻辑要素,即融入课程思政、基于医疗产品全生命周期、培养服务行业能力、依托“校企医监研”平台共建,分析体现“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特点且交叉融合的医学、工学、法学和管理学4个课程体系组成模块。  相似文献   

7.
氧化还原机制不仅被广泛的运用于到多种疾病机制研究中,也被中医学采纳,运用到中医证侯以及治未病、亚健康领域研究中。氧化还原平衡体现了阴阳平衡思想,氧化还原机制与体质学原理及体质三级预防理念有着相似之处,氧化还原机制的多样性奠定了其与体质理论相结合的基础,运用氧化还原机制进行中医体质研究是符合体质理论的方法。将氧化还原机制与9种体质理论相结合,进行人群系统的分类检测,一方面丰富了体质理论的科学内涵,一方面可将氧化还原检测有效地、有针对性地运用到未病人群中,且有助于把握不同系统疾病氧化应激机制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思路的突破,中医体质学无论是在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方面,还是在临床应用和实践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中医体质学的研究和发展有助于了解不同人群与疾病的易感性和针对不同体质类型人群进行疾病的防治,其“防治”思想即是“治未病”理论的具体体现,其在“治未病”领域中的实践为个体化诊疗和疾病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   总被引:189,自引:6,他引:189  
体质分类是中医体质学研究的基础与核心内容,是从复杂的体质现象中提炼出有关规律,最终建成体质分类系统.在既往体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体质分类系统,将人体体质分为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并对其分类依据、命名依据、体质特征的表述原则与方法以及各体质类型的内涵和文献依据进行了阐述,旨在推动和深化中医体质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具有起病隐匿、病程长、病情迁延不愈的特点,并且呈现动态发展过程,其病因具有多效性、稳健性和重塑性特性,因而使人体的健康状态和疾病过程呈现一种相互交织的网络形态。因此,需要打破还原论的静态思维,在研究策略上向系统生物学的复杂性思维转变。充分发挥多组学技术优势,以整合理念为核心,关注研究对象在基因组—暴露组—表型组多层次的相互作用,揭示疾病在全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不同组学层次间呈现的动态性、多效性、适应性的网络关联。将研究的视角从“单一疾病”转变为“多病”医学,以“疾病为导向”转变为“以人为导向”,从多维度、多层次、多时点的病因网络出发,探明在慢性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分子标志物集群已成为慢性病病因学研究的前沿热点。  相似文献   

11.
中医体质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即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体质可调.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其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今天我们从中医体质学的三大贡献、三个关键科学问题和三个展望展开论述. 1 中医体质学的三大贡献 1.1 为研究人类生命现象及疾病与健康的关系开辟新领域 1.1.1 从人体个体差异解读生命本质 古今中外,医学多以疾病为理论框架进行研究,中医体质学从人体生命个体差异角度认识疾病与健康的关系,并通过文献研究、临床观察、流行病学调查、表型研究和微观实证等系列研究解读生命本质.为医学研究开辟了新领域,提供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妇科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威胁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不规律的月经、肥胖、痤疮、不孕等表现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全国名中医尤昭玲根据疾病特质,将妇科疾病分为中医全病程管理、中医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医全疾病管理3种类型,分类管理,维系女性生殖健康、孕育安全。尤昭玲教授将PCOS归属于需要中医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疾病范畴。将PCOS分为青春期、育龄期、围绝经期-绝经后期三期论治,设立A、B、C、D 4种治疗方案,为PCOS患者提供系统化、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应用在健康管理中,以探索中医体质预防保健模式。利用“中医体质及健康状况自填式问卷”结合现代检测手段收集健康信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健康及疾病的风险评估(体质类型、健康状态、心理特征、易患病倾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基础上,运用中医养生学的原理和方法,由专家提供辨体调养的个性化方案,包括辨体施膳、辨体养神、起居凋摄、运动养生、经络养生等健康计划。实施、评价、跟踪,使健康管理最大化、医疗费用最小化,提高个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血糖人群建立的中医健康管理平台是在中医"治未病"的健康管理理念基础上,以实现高血糖人群健康管理为目标,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大数据资源和可穿戴设备技术,采用远程无创血糖监测技术,结合中医体质分类、辨证分型、并发症预防形成完整的健康管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中医健康管理平台的市场发展潜力,商业模式创新方式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中医体质型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m MRC评分及CAT评分的差异,了解中医体质型与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以此建立一个基于中医体质学上的COPD三级预防体质模型,为进一步加强COPD患者的三级预防,易感体质人群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观察性的研究方法,观察169例COPD稳定期患者的中医体质型,了解COPD稳定期患者的中医体质型构成情况;对比不同中医体质型的COPD患者在m MRC评分及CAT评分等方面的差异,了解不同中医体质型与COPD患者生活质量高低的关联性。结果COPD稳定期患者中医体质型的构成依所占比例高低排列分别为:气虚质49例(29.00%)、阴虚质37例(21.90%)、痰湿质26例(15.40%)、湿热质21例(12.40%),其余体质型所占比例为21.30%。不同体质型COPD稳定期患者m MRC评分与体质型的关系具有气虚型湿热型阴虚型痰湿型的特点;四个常见体质型的COPD患者中,CAT评分在气虚型患者CAT评分中最高,其他依次为湿热型、痰湿型,而阴虚型的患者评分则最低,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湿热质和痰湿质等标实患者其呼吸困难症状及生活质量更差,提示了此类人群尤其需要加强日常的疾病管理。COPD是一种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慢性病,在补益肺、脾、肾三脏之气的同时,注意针对湿邪的治疗,或清热祛湿,或燥湿化痰,或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因此,扶正不助邪、补益不留邪应为COPD稳定期患者管理中的重要治则之一。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学对疾病的发生多从致病因子、宿主、环境3个要素来思考,在发病学上也偏重于单个病种的研究。体病相关是发病学上一个新的视角,考虑到致病因素和个体体质关系,研究“人的病”的同时,更关注“病的人”,体病相关理论得到了文献、流行病调查以及分子生物学系列实证支持。文章结合发病学理论,系统阐明了体质在发病学先天三要素(禀赋、遗传、胎源)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疾病发生与转归体质三说即易感说、从化说、土壤说。并基于体病相关的发病学理论,提出“辨体用方,方体相应”的辨体论治思想、阐明“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本质,建立“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在体病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改善体质将是中医防治疾病的新途径,在方药研究方面也将产生新的思路与成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引用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思想,并将其应用到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建立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库,为医疗设备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采集医疗设备起始、应用、结束3个阶段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数据建立设备全生命周期数据库,通过对库中数据的分析可以为我院在新购设备、分析医疗设备质量、安全运营、成本效益分析、阶段性单机核算,设备运营管理时提供真实、科学和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前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健康促进医学形成背景的分析,明确了医学最终目的转向健康的必然性及健康促进医学所关注的改善体质、加强病前综合干预等观点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健康促进医学的现代理念与中医传统养生保健学的关系,并认识到中、西医学健康理念的并存与交融,将会产生出适合我国国情民风的健康新观念,也是21世纪我国健康促进医学发展的必然格局。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7):147-15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关注中医养生,但在中医“治未病”健康指导过程中,常常出现个体依从性差或自我保健习惯难以维持的现状。研究一种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干预方案设计并通过系统实现,探索其在中医健康教育与干预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促进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型为基础,根据不同阶段下个体的行为特征及自我效能的评估,把中医治未病干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治未病”健康意识启蒙阶段、健康意识培养阶段、健康习惯育成阶段及健康习惯维持阶段,并针对性地提出对应的“治未病”干预目标及干预手段方案。同时发展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系统”,实现干预方案的自动推理及干预过程的跟踪管理。在实际应用探索中,初步证明了该系统在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中的有效性。基于跨理论模型的中医“治未病”健康干预方案设计及其系统实现,为中医“未病先防”养生指导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对推动中医“治未病”工作开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旨在阐述单细胞测序技术的优势,促进单细胞测序技术在中医体质研究中的应用。通过介绍单细胞测序技术概况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论述单细胞测序在中医体质学研究中的可应用方向。运用单细胞测序方法进行“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体质可调”中医体质关键科学问题和“禀赋遗传”等中医体质基本原理的研究,拓展中医体质研究思路和方法,为探索中医体质理论的现代研究提供了新的支撑。加快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结合,有利于中医体质研究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