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对15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分析。结果 15例患者均手术治疗,其中4例曾试行封闭治疗,疗效不佳,最终手术。手术1-4个月恢复正常者11例,6个月恢复者2例,另2例观察2年部分恢复。结论 腓总神经卡压钲,应及早手术探查,查明受压原因,解除卡压并彻底行神经松解术。  相似文献   

2.
<正> 上肢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是或多或少几乎都要引起手和前臂的部分功能障碍,其病史特点是一般没有明显的外伤史。虽然这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但在临床治疗中常常易漏诊、误诊或延误治疗,从而造成上肢功能损害。本文根据我院收治的上肢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仅从诊断与鉴别诊断这一角度,围绕引起手及前臂功能障碍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张黎 《淮海医药》2021,39(6):551-552
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是最为常见的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也是很多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涉及的周围神经繁多,临床表现各异,鉴别诊断困难,治疗上涉及多学科合作,部分患者疗效不理想.积极开展周围神经外科亚专科建设有助于提高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的诊疗质量.  相似文献   

4.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广义讲是指腓总神经在胭窝自坐骨神经分出后至进入小腿前外侧肌群行径内任何部位受压所导致的一系列症候群,但因腓骨颈腓管处位置表浅,此处神经与骨膜紧密相贴,最容易受损伤,故临床上所指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多指神经在腓管处受各种因素压迫刺激引起。我院自1990年8月~2002年6月,共收治2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症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对37例患者采用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35例非手术治疗和2例手术治疗后症状均消失,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本病主要靠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髂前上棘内侧1~2cm Tinel征阳性是重要依据。大多数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少数症状重,局部手术或创伤引起本病者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广义讲是指腓总神经在腘窝自坐骨神经分出后至进入小腿前外侧肌群行径内任何部位受压所导致的一系列症候群,但因腓骨颈腓管处位置表浅,此处神经与骨膜紧密相贴,最容易受损伤,故临床上所指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多指神经在腓管处受各种因素压迫刺激引起.我院自1990年8月~2002年6月,共收治2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尺神经在上肢走行过程中可因肌肉肿瘤、肌腱囊肿、尺神经周围结缔组织增生肥厚束缚及肱骨内上髁增主肥大等综合因素造成尺神经卡压,肱骨内上髁部肘管内受压及腕掌侧尺管卡压最为典型。个别病例尺神经可在肘管和尺管二处同时受压产生症状。有的学者把这种病例称为尺神经双卡综合征。本院1990-2001年共收治尺神经卡压症17例,其中双卡综合征2例,由于症状典型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均采用手术治疗。1 临床资料 本组17例中肘管综合征10例,尺管综合征5例,双卡综合征2例。男13例,女4例。年龄31—58岁。手术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对13例严重的神经卡压综合症患者采用束膜切开术治疗,术后6~56个月的随访结果,优8例,良3例,可1例。认为在受严重卡压时,神经束膜会发生显著的病理改变,不仅不能完成其生理功能,而且可能成为继发的卡压因素。因此只有切开束膜,神经纤维才能获得完全减压。本组病例近期和远期的疗效则从临床实践方面证实,束膜切开对其本身功能的恢复和维持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作者从1992年采用局部封闭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症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例中,男4例,女2例。左侧2例,右侧4例,均为单侧发病。年龄29~50岁,平均34.5岁。无明显诱因5例,有肩周部外伤史者1例。病史1~8个月。均有不同程度的肩胛区疼痛,上肢外展、前屈肘抗阻力诱发疼痛加重(抗阻力试验阳性)。全部病例患侧肩胛切迹处有明显局限性压痛。有2例冈上、下肌轻度萎缩,3例肩胛区与三角肌处皮肤感觉迟钝,有1例肩胛区与上臂外侧麻木。2 治疗方法 首先在肩胛骨外上角、锁骨中外1/3处相应的肩胛切迹处触及胀痛最明显处,消毒后用2%利多卡因2ml配强的松龙液40mg行痛点封闭,局封后局部按摩以驱散药液。一周注射一次。  相似文献   

10.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臀上皮神经在经过髂嵴部位,所受长期压迫所产生的腰臀部弥散性疼痛,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也称为臀上皮神经炎。有的患者在髂嵴上触摸到条索状物。中医学称为"筋出槽范畴"。临床上以患侧臀部刺痛,腰酸痛,撕扯样痛,并有大腿后部牵拉样疼痛。  相似文献   

11.
12.
徐大鹏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3):1847-1847
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也称骨间后神经麻痹或旋后肌综合征。骨间后神经即桡神经深支,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即此神经在前臂近端背侧被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运动障碍的症状与体征。至今已有许多研究,对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做了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我院从1997年至今共诊治了11例该病患者均通过手术治疗,经随访1—3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正> 肩胛上神经在肩胛上切迹受到卡压后所产生的冈上、冈下肌萎缩,肩外展、外旋无力称肩胛神经上卡压症(Supracapular nerve entrapment)。临床较少见,我们从1988年以来收治3例,经肩胛神经松解术同时肩胛上切迹扩大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临床病例:例1,男,24岁,农民,因左肩外展无力一年入院。入院前一年,因抡大锤砸石块五天后出现左肩部疼痛,一周后疼痛减轻,左肩外展力量减弱。半年后裸露上身擦洗时被家人发现左肩胛部肌肉萎缩,经当地医院治疗无效来我院就诊。检查:左冈上、冈下肌萎缩,左肩外展30°。时无力,外旋无力。左冈上、冈下肌肌力为0级。肌电图检查:冈上、冈下肌无运动电位。手术治疗所见:左肩胛上横韧带与切迹之间空隙狭小,神经明显受  相似文献   

15.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发生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结合体感诱发电位协助诊断,局部采用封闭疗法,无效者行手术治疗,结果:组大部分病例经封闭治疗后症状消失,仅3例(占5.7%)行手术治疗,疗效良好。结论:诊断本综合征,主要依靠患者的症状,体征,SEP有一定辅助作用,保守及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近年在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同时合并有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如不及时诊治,则成为日后影响病人康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临床诊治体会,分析此合并症的发生、发展、临床特征、治疗及其预后,旨在探讨临床防治措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统计近年治疗的120例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合并有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人21例,占全部病人的17.5%。其中女性7例,男性14例。年龄27~65岁,平均43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4年,平均2.5年。L4~5椎间盘突出12例中,左…  相似文献   

17.
手术治疗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7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995年1月~2008年6月,对94例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通过手术神经松解,对肘管综合征的患者同时行尺神经肌内前置术。根据英国医学研究院颁布的感觉、运动分级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本组7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优31例,良25例,中10例,差5例。结论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诊断明确后,若保守治疗无效,即应早期手术探查,彻底松解受压神经,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腓总神经卡压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腓总神经卡压的临床特征及病因进行分析,并作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检测和分析。结果 21条患病神经中1条神经波形消失。其余有不同程度的传导速度减慢,尤其是跨腓骨小头段,波幅降低,传导时间延长,42块腓总神经支配的肌肉中有30块出现失神经电位。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腓总神经卡压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臭氧注射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_2012年12月医院收治的臀上皮神经卡压症患者113例,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6例与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用单纯2%利多卡因2ml ﹢曲安奈德20mg ﹢甲钴胺0,5mg ﹢0,9%氯化钠溶液混合液于臀上皮神经入臀处的压痛点行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臭氧注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臭氧注射联合神经阻滞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症简便易行且安全可靠,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骨间背侧神经穿旋后肌行走 ,特殊的解剖位置使该神经在旋后肌的起始部或肌间被卡压 ,造成神经损伤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由于该病少见 ,临床医师对该病缺乏足够的认识 ,容易产生误诊 ,在 9a中我院共收治 9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9例 ,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17~ 5 1岁 ,平均年龄 36岁 ,病程 3d~ 4 a。 9例患者中 ,1例为医务人员 ,1例运动员 ,其余为手工业者。有外伤史 2例 ,其中掰腕引起 1例。1.2 症状体征 :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 ,不能抻拇、伸指 8例 ,拇长短伸肌、拇长展肌肌力 0度 6例 ,肌力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