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肝培土生金法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肝郁肺脾两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原则将150例肝郁肺脾两虚型COP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均给予西酞普兰口服,观察组加服自拟疏肝培土生金中药颗粒,2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统计2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后COPD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CAT)评分、焦虑量表(HAMA)评分、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肺功能指标(FEV1/FVC和FEV1%)变化,在治疗第3周和第6周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评价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AT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和FEV1/FVC、FEV1%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第6周TESS评分均明显低于第3周(P均0.05),且治疗第3周和第6周时观察组TE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疏肝培土生金法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肝郁肺脾两虚型COP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疗效可靠,起效快,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2.
吴艳  徐慧  涂琳 《江西中医药》2021,52(10):58-60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酸枣仁汤治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冠心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水煎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治疗周期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心脏相关积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心脏相关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酸枣仁汤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明确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状态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盐酸舍曲林片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帕金森病伴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给予柴胡疏肝散联合盐酸舍曲林片治疗,对照组32例口服盐酸舍曲林片治疗,治疗8周以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中医征候量表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盐酸舍曲林片治疗帕金森伴抑郁状态疗效更优于舍曲林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5—10月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COP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0例,所有入组者予COPD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综合心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2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量表评估COPD对患者健康及预后影响严重程度,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HAMA评分、HAMD评分、CAT评分,分析治疗6个月内2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率,应用TESS不良反应量表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HAMA评分、HAMD评分、CA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3,6个月后2组HAMA评分、HAMD评分、CAT评分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干预组HAMA评分、HAMD评分、CAT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6个月内干预组患者COPD急性加重率3.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23.3%(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0.0%(12/30)与对照组36.7%(11/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综合心理干预不仅可有效缓解COPD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可降低COPD急性加重率,且药物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郑晓璐  童银红  徐佩红 《新中医》2019,51(8):288-290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纳入观察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针对患者的疾病症状护理,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观察比较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圣乔治量表(SGRQ)及治疗依从性。结果:经过干预后,2组HAMA和HAMD评分均降低,且组间比较,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SGRQ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的SGRQ量表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干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可以改善焦虑与抑郁的情绪,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张荣荣  顾丽雅  庄建红 《新中医》2019,51(11):267-270
简版:目的:探讨中医五行音乐结合语言诱导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精神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3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15例和对照组2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五行音乐结合语言诱导。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焦虑与抑郁情况及生活质量(Zhan生活质量量表),统计2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前,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AMA和HAM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米那普仑与舍曲林治疗大学生首发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优化该类患者的药物治疗选择。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开滦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60例大学生首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米那普仑组和舍曲林组各30例,2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口服,治疗时间均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2周、4周、8周、12周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变化,统计比较2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药物成本-效果比。结果 2组治疗2周、4周、8周、12周后HAMD和HAMA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但2组治疗后同时间点HAMD和HAMA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米那普仑组和舍曲林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7%(26/30)和80.0%(24/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那普仑组和舍曲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4/30)和46.7%(14/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那普仑组和舍曲林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8.5和7.8,舍曲林单位疗效优于米那普仑(P0.05)。结论对于首发抑郁障碍的大学生患者,米那普仑与舍曲林均有较佳的临床治疗效果,但米那普仑不良反应少于舍曲林,临床应用更安全,而舍曲林达到单位效果比米那普仑所需成本低,二者各具优势,临床应用中应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家庭情况做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十三鬼穴为主治疗脑卒中焦虑抑郁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针刺组、西药组。针药组采用针刺十三鬼穴联合口服舍曲林,针刺组采用针刺十三鬼穴,西药组采用口服舍曲林治疗。治疗前后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针刺组HAMD、HAMA评分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组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疗效显著;针刺组在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方面与西药组疗效相当;3组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9.
金丽丽 《新中医》2020,52(7):139-141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2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情况、抑郁情况进行比较,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生活质量,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价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2组HAMA、HAMD、SGRQ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降低(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观察组HAMA、HAMD、SGRQ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t=13.145,P0.05)。结论:针对住院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其不良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陈立伟  贾英杰 《陕西中医》2013,(11):1534-1535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对改善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在14分以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7分以上,运用针刺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HAMA、HAMD)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能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对糖尿病所致抑郁患者婚姻家庭的影响。方法: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7例。研究组加用中医疗法。对两组患者在第0、6周分别对患者进行婚姻质量问卷(Olson)、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结果研究组HAMA、HAMD、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ENRICH总分、角色平等性、夫妻交流、FAD总分、问题解决、情感介入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6周两组间HAMA、HAMD、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ENRICH总分、角色平等性、夫妻交流、FAD总分、问题解决、情感介入差异显著性(P<0.05);HAMA与夫妻交流成负相关关系(r=-0.42,P<0.05),与问题解决成正相关关系(r=0.47,P<0.05)。结论:中医疗法有助于改善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婚姻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对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陛。方法:74例抑郁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组与帕罗西汀组,每组37例,分别给予文拉法辛与帕罗西仃治疗,疗程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囊反应。结果:治疗1-2周,文拉法辛组HAMD-HAMA评分均较帕罗西汀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4刮司,两组相仿(P>0.05)。文拉法辛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75.7%和54.19%,帕罗西汀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80.6%和61.19%,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文拉法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6%,较帕罗西汀组4.4%显著为低(则5)。结论: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疗效与帕罗西汀相似,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后焦虑抑郁的治疗作用及药物的安全性。方法根据入选条件选取缺血性脑血管病后焦虑抑郁的患者83例,其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1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1组给予帕罗西汀片和养血清脑颗粒,实验2组给予养血清脑颗粒,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片,共口服药物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后焦虑抑郁以头痛头晕、情绪低落、睡眠障碍为主。治疗后实验1组较对照组HAMD评分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及实验1组HAMD、HAMA评分均较实验2组降低明显(P〈0.05)。实验1组的总有效率为96.4%,实验2组的总有效率为81.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2.5%,3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减分率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后焦虑抑郁有治疗作用,药物安全可靠,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伴头痛的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共入组患者120例,舒肝解郁胶囊组(治疗组)60例,盐酸度洛西汀组(对照组)60例,疗程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末、4周末、6周末统计患者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减轻程度。同时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焦虑量表(HAMA)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用TESS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舒肝解郁胶囊对抑郁症及伴发的焦虑症状及头痛症状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与盐酸度洛西汀相当(P>0.05);舒肝解郁胶囊与盐酸度洛西汀治疗后HAMD、HAMA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肝解郁胶囊不良反应明显低于盐酸度罗西汀。舒肝解郁胶囊疗效指数高于盐酸度洛西汀(P<0.01)。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伴头痛的轻中度抑郁症安全有效,疗效与盐酸度洛西汀相当,不良反应明显少于盐酸度洛西汀。  相似文献   

15.
中医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对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患者的疗效,为中医疗法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入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114例分为中医治疗组、心理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ISI)评估疗效,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心理状态,采用中医证候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中医治疗组FBG、FINS、HbA1C、ISI4种生化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治疗组及心理治疗组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HAMD总分、HAMA总分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中医治疗组FBG、FINS、HbA1C、ISI4种生化指标显著低于心理治疗组及对照组(P<0.05),中医治疗组及心理治疗组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HAMD总分、HAMA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治疗组、心理治疗组及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疗法可以有效治疗糖尿病伴发抑郁症状,改善情绪状态,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值得临床医师注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结合蒙西医治疗焦虑症的疗效.方法:将焦虑症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反馈治疗结合蒙西医组(反馈组45例)和蒙西医药物治疗组(对照组44例),观察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6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反馈组治疗后2,6周末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而对照组治疗6周末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6周末两组间评分及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反馈组用药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组方法治疗焦虑症均有显著疗效,生物反馈结合蒙西医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蒙西医治疗,且可明显缩短疗程,减少医疗开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科治疗无效的慢性胃炎的心理特征。方法:将64例内科治疗无效的慢性胃炎设定为研究组与48例内科治疗有效的慢性胃炎设定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艾森克人格、HAMD、HAMA分值、SeIL-90、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抑郁、焦虑等进行比较并将以上各值与慢性胃炎症状严重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研究组存在明显的神经质性人格,多为内向不稳定型,并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抑郁焦虑分值与慢性胃炎症状的严重度呈正相关(r=0.59,F=54.98;r=0.86,F=339.98),研究组与对照组在SCL-90在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因子分上有显著性差异,研究组与对照组采用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对两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比较:研究组为132.97±17.13,对照组为105.90±21.36,t=6.15 p〈0.01;两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慢性胃炎的患者多有神经质性人格,其对疾病的认知曲解、抑郁焦虑情绪对慢性胃炎的症状严重度和病程长短的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泻肝安神方改善广泛性焦虑症(GAD)肝郁化火证患者中文版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及SF-36各维度与焦虑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将130例GA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倒,对照组30例,分剐口服泻肝安神方和帕罗西汀治疗,疗程均为6周。以SF-36、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GAD肝郁化火证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水平及焦虑程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SF-36各条目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治疗6周后与本组治疗前SF-36各维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前后SF-36各维度中除生理机能外,其余各维度值与HAMA总分及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泻肝安神方在改善GAD肝郁化火证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方面与帕罗西汀相当,且患者的焦虑情绪对其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即患者的焦虑情绪越严重其生活质量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贝尔麻痹(Bell’S palsy)神经心理因素的影响。方法:对60例贝尔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采用SAS、SDS、HAMD、HAMA治疗前后进行测定,评价心理干预的效果。结果:贝尔麻痹患者存在焦虑及抑郁。通过SAS及SDS评定,心理干预组治疗前后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HAMD、HAMA评定,心理干预组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干预手段能显著改善贝尔麻痹患者心理症状,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心理干预对真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0例吞咽障碍者随机分为电针组(n=25),电针结合心理干预组(n=25);电针组采用电针及普通针刺治疗,针灸及心理干预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心理干预。每周治疗5天,连续治疗4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用洼田饮水实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量化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均有改善(P<0.05),但电针结合心理干预组疗效好于针灸组(P<0.05)。治疗后电针组抑郁与焦虑分值下降,但较治疗前无差异( P>0.05),电针结合心理干预组治疗后的抑郁与焦虑分值明显下降,且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电针结合心理干预能更好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