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谈脾统血及其临床运用苏州市虎丘医院(215008)刘扬佐[关键词]脾统血脾统血是脾的生理功能之一,对临床血证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脾统血的机理是通过脾气以统摄血液。五脏皆有气,何以独言脾统血?这就由脾、气、血三者特定的生理功能所决定。《难经·八难...  相似文献   

2.
试探“脾统血”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钧  曹枫 《河北中医》1991,13(2):22-23
  相似文献   

3.
朱甜甜 《河南中医》2011,31(2):131-132
人体统血功能,主要与脾气对血的统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升清等作用有关。通过脾的统血、生血及行血,达到人体血液运行功能正常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脾统血理论源流及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整理,理清“脾统血”理论源流。综述近几年国内相关临床和实验研究资料,证实脾不统血与凝血因子结构、活性改变,血管密闭作用减弱有关;并从现代研究角度揭示瘀血与出血的内在联系。结合现状,为今后“脾统血”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西医学生理性止血、VitK的生物化学作用、消化系统对VitK的合成和吸收的影响,以及VitK联系消化系统与凝血系统等特性,揭示中医学脾主统血的机制与VitK有关。  相似文献   

6.
动脉粥样硬化是因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在血管内形成进而引发的一种累及全身各动脉血管的增生性、退行性和炎性病变。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过食肥甘厚味、吸烟酗酒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它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医认为动脉粥样硬化与“脉痹”有相通之处,均病在血脉。中医“脾”具有生血、统血的生理功能,它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笔者以AS与“脾主统血”的相关性研究为切入点,主要探讨“脾主统血”的生理、病理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及采用中医药方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8.
从《难经》“脾裹血”浅探“脾统血”之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文平 《天津中医》2002,19(5):37-38
  相似文献   

9.
大凡中医均知"脾统血"的功能,一般将其解释为: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内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对脾气,脾阴,脾阳,脾血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论证了脾阴,脾血的客观存在。阐述了脾气,脾阴,脾血的生理功能及正确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从脾论治气虚血瘀证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历史性对照研究,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住入院的经冠脉造影确诊的气虚血瘀证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例120例,所有病例冠状动脉狭窄50%~70%,未行介入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四君子汤合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只给予西药常规治疗,疗程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气虚血瘀证候评分、心电图、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比较2组4周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2组基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在总有效率(84.21%vs73.33%)及心电图改善(77.19%vs 66.67%)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患者气虚血瘀证候评分、hs-CRP、HCY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气虚血瘀证候评分、hs-CRP、HCY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脾论治气虚血瘀证UA有效且安全,可提高患者的心绞痛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抑制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健脾理气活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均服用健脾理气活血汤煎剂,日1剂,早晚各服1次。[结果]临床治愈36例,占85.72%;显效4例,占9.52%;无效2例,占4.76%,总有效率95.24%。[结论]健脾理气活血汤能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益多螺旋藻片(螺旋藻)治疗脾虚证、缺铁性贫血及高脂血症(脾虚型)的,临床疗效及主要药效。方法:临床采用多中心、区组随机对照、非盲法试验的观察方法,脾虚证对照用复方扶芳藤合剂;缺铁性贫血(脾虚型)对照用复方扶芳藤合剂、硫酸亚铁片;高脂血症(脾虚型)对照用多烯康胶丸。结果:两组治疗脾虚证总有效率分别为91%,93%;治疗缺铁性贫血总有效率分别为90%,93.3%;治疗高脂血症总有效率86.7%,90%。各组疗效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 0.05)。药理实验证实益多螺旋藻片对低铁性贫血大鼠,可增加其体重、Hb和RBC水平;对快速型高胆固醇血症小鼠,可降低血清TC和TG水平,对高脂血症大鼠可降低血清TC和TG水平和提高HDL—C水平;对脾虚小鼠,可提高其耐疲劳能力和耐常压缺氧能力。结论:益多螺旋藻片用于脾虚证、缺铁性贫血、高脂血症(脾虚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和有一定的药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常用补气、健脾益气药药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用人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大枣分别治疗因食醋造成脾气虚证的大鼠,各药均能改善脾虚症状,增加摄食量及自发活动,大便恢复正常,消除腹胀和胃肠炎变,增加粘液,升高血清D-木糖,增加小肠粘膜表面微绒毛和肠上皮细胞线粒体。但六药各具特点:人参补脾作用明显,提高免疫功能最优;党参功同人参而力弱,又能升高血清淀粉酶,黄芪作用不及参术,但有升高血清蛋白及血细胞的趋势;白术补脾作用明显,又能升高血清总蛋白;山药补脾功同参术,又能明显增加胃肠粘液;大枣补脾力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益气健脾、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方药对脑老化小鼠神经元保护作用.方法:采用D-半乳糖(D-galactose, D-gal)复制亚急性衰老及脑老化动物模型.以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大脑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及凋亡百分率,病理图文分析系统检测大脑神经元密度.结果:益气健脾和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方药均能明显:(1)稳定MMP,益气健脾方药更具优势;(2)抑制大脑皮质神经元密度的下降(对海马神经元密度的作用不显著).益气健脾法方药还能明显降低神经元凋亡百分比(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作用不显著).结论:益气健脾和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方药均有一定的神经元保护作用,单纯益气健脾方药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健脾化瘀中药治疗肝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钟崇  李惠东  陈智远  郭荣平 《新中医》2013,45(12):129-132
目的:观察手术并健脾化瘀中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故。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手术并健脾化瘀法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周期为1年,以无瘤生存率和生存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分析疗效。结果:至随访结束,复发率治矿f组为80.0%,对照组为9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1、3、5年无瘤生存率及中位无瘤时间治疗组分别是74.8%、29.6%、14.1%和22月;对照组分别是71.7%、23.3%、4.8%和15月,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1、3、5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治疗组分别是96.7%、64.4%、40.1%和49月;对照组分别是93.3%、62.9%、31.9%和44月,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术并健脾化瘀中药治疗肝瘤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胃炎1号方对脾虚气滞血瘀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应。方法:40例Hp(+)和40例(-)脾虚气滞血瘀证CAG患者分别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Hp(+)组予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PPI+喹诺酮类+呋喃唑酮抗Hp治疗,观察组予胃炎1号配方颗粒、对照组予胃复春治疗;Hp(-)观察组和对照组仅予胃炎1号配方颗粒和胃复春治疗,16周后观察疗效。结果:Hp(+)观察组中医疗效、西医疗效和中医证侯积分均显著低于Hp(+)对照组(P〈0.05);Hp(-)观察组中医疗效、西医疗效和中医证侯积分均显著低于Hp(-)对照组(P〈0.05)。结论:胃炎1号可显著改善Hp(+)和Hp(-)脾虚气滞血瘀证CAG患者的中医症状和体征,适用于脾虚气滞血瘀证CAG患者。  相似文献   

18.
补肾健脾益气生血法治疗ITP36例——附西药对照组2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6 2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 36例 ,以中医补肾健脾益气生血法治疗 ,对照组 2 6例 ,应用强的松治疗 ,结果显示 ,治疗组总有效率 91 6 7% ,对照组总有效率 6 5 38% ,两组比较 χ2 =6 6 8,P <0 0 1。对照组中 ,急性ITP有效率 10 0 % ,治疗组中 ,急性ITP有效率 10 0 %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治疗组中 ,慢性ITP有效率 89 2 9% ,对照组中 ,慢性ITP有效率 5 5 % ,两组比较 χ2 =7 31,P <0 0 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提示 ,中医补肾健脾益气生血法治疗ITP疗效较好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紫斑脾不统血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97例紫斑患者和32例吐血黑便脾不统血证患者进行了PAIgG、PAIgM、PAIgA3项免疫学指标的测定.紫斑患者3项指标都明显增高.各证候中以紫斑脾不统血证增高突出,3项指标中以PAIgG增高的阳性率大.联合测定3项指标可使紫斑牌不统血证患者阳性率达到90.3%.本文就相同疾病不同证侯间、相同证候不同疾病间其血小板相关机体都存在着差异的意义和对脾不统血特异性研究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