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中医痰证素与气道炎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3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和积分的方法,提取COPD病性证素痰,探讨证素痰的严重度与诱导痰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的相关性。结果:病性证素痰的严重度根据痰证素积分由低至高分为3级,痰证素积分、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巨噬细胞百分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痰证素积分与诱导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高度正相关(r=0.992,P<0.01),与巨噬细胞百分比呈高度负相关(r=-0.779,P<0.01);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1、2级显著高于3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痰证素积分与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0.309,P<0.01)。结论:中医证素痰是COPD稳定期患者重要的病理因素,且随着气道炎症程度增加而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的中医证素分布与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统计17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位证素及病性证素,并检测患者炎症等指标情况,观察比较中医证素分布与上述炎症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17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肺、表两种病位证素的比例均超过50%;气虚、痰、阳虚三种病位证素的比例均超过50%。IL-4为证素肺、表、气虚、痰及气不固的影响因子(P0.05)。IL-5为证素肺、表、气虚及痰的影响因子(P0.05)。TNF-α为证素肺、气虚、痰及阳虚的影响因子(P0.05)。结论:肺、表、肾、脾、肝是支气管哮喘患者最常见的病位证素;气虚、痰、阳虚、阴虚、气不固为最常见的病性证素。IL-4水平的升高较易出现肺、表、气虚、痰及气不固等证素;IL-5水平的升高较易出现肺、表、气虚及痰等证素;TNF-α水平的升高较易出现肺、气虚、痰及阳虚等证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肺胀2号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阴两虚型患者证素变化的情况。方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稳定期肺肾气阴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肺胀2号方,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安慰剂治疗,疗程3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的变化。结果:2组实际完成均为33例。治疗组治疗后病位肺、肾,病性气虚、阴虚、阳虚和痰证素积分均明显下降,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2组治疗后病位、病性证素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病位证素肾2组病理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气虚、阴虚、痰病性证素病理分级情况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结论:肺胀2号方可以降低COPD稳定期肺肾气阴两虚型患者病位、病性证素积分,一定程度改善其中医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证素分布特点,为本病的临床辨证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408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Hp阳性组161例,Hp阴性组247例,采用证素辨证法对其证候进行分析,比较2组中常见的病位病性,探讨Hp相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证素特点。结果:1)Hp阳性组的证素特点:病位证素主要为胃、脾、肝;病性证素常涉及气滞、热、湿、阴虚、痰、阳虚、气虚。Hp阴性组的证素特点:病位证素主要为胃、脾、肝;病性证素常涉及热、气滞、湿、阴虚、痰、气虚、阳虚。2)2组证素频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阴性组湿证素积分高于Hp阳性组(P=0.0360.05),其余各证素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病位主要在胃、脾、肝;病性上以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为主,病性气滞与湿热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重要病理因素。2)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Hp阴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证素分布特点无明显差异,证素分布与Hp感染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
胸痹心痛中医病性证候要素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中医病性证素的分布、主要组合规律及冠心病不同类型证素分布。方法对223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中医病性证素分布的临床调查,分析病性证素的分布及组合情况,并分析冠心病不同分型证素分布规律。结果胸痹心痛常见病性证素分布频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血瘀、气虚、阴虚、痰浊、气滞、阳虚、寒凝;其组合情况:双因素组合中,气虚+血瘀最多,其他依次为气虚+阴虚、血瘀+气滞、血瘀+痰浊、气虚+痰浊、阳虚+血瘀、气虚+阳虚、血瘀+阴虚;三因素组合中,气虚+阴虚+血瘀最多,其次为气虚+痰浊+血瘀、气虚+阴虚+痰浊、气滞+血瘀+痰浊、阳虚+血瘀+气滞;冠心病心绞痛与心肌梗死中医病性证素分布存在差异。结论胸痹心痛在治疗上应标本兼顾,以益气活血、滋阴化痰的方药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医辨证分型与白细胞计数、肺功能、血气分析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北京丰台医院近2a来20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观察,根据临床常见的4个证型与相关性分析,研究COPD急性加重期中医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白细胞计数:痰热壅肺型COPD与阳虚水停型COP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痰热壅肺型COPD与阳虚水停型COP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FEV1/FVC%等大部分常规肺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风寒束肺型COPD与痰浊阻肺型COPD、阳虚水停型COP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各指标比较,PaO2在风寒束肺型COPD与痰浊阻肺型COPD、阳虚水停型COPD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aCO2在阳虚水停型COPD与风寒束肺型COP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FEV1、FEV1/FVC%、PaO2、PaCO2可以作为COPD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痰证"患者中医证素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146例MS痰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证素辨证"方法分析MS痰证中医证素分布特点、痰与临床理化指标相关性以及MS痰证中医证素与临床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MS痰证常见病位为肝、肾、脾;常见实性病性为湿、热、气滞、血瘀;常见虚性病性为阴虚、气虚、阳虚、血虚;(2)MS痰证患者痰证素积分与腹围、HOMA-IR、LDL-C、BMI相关;(3)脾与BMI呈负相关,湿与BMI呈正相关;肾、气虚与FPG呈正相关;气滞与TC呈正相关;血瘀与TG呈正相关;肝、热、气虚、阴虚、血虚与HOMA-IR呈正相关,脾与HOMA-IR呈负相关。结论 MS痰证病位主要在肝、脾和肾,呈现虚实夹杂的特点;痰的病理程度及病位、病性与临床理化指标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泉州地区肛痈的证素规律。方法:根据临床调研的方法,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对105例肛痈患者的证素规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对西医血液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1肛痈的证素分布规律:病位证素主要有大肠、脾、肾、肝,大肠的积分为(88.56±19.58)分,出现的频次与积分均为最高,与其他病位证素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病性证素主要有热、湿、气滞、血瘀、阴虚、阳虚、气虚,热的积分为(156.68±47.83)分、出现的频次与积分均为最高,与其他病性证素比较差异显著(P0.01)。2肛痈的证素辨证虚实比较以实证为主占84.8%;虚实夹杂与虚证分别占12.4%和2.9%;其中湿热证素为最主要的证型组合因子大肠湿热证最多占38.1%。3肛痈证素与生化指标存在相关性,其中肾与低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肝与总胆固醇呈负相关,与血尿酸呈正相关,余无相关;病性证素中,热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呈正相关,与三酰甘油呈负相关,湿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气滞与三酰甘油呈正相关,阴虚与血尿酸呈负相关,阳虚、气虚与血尿酸呈正相关。结论:1肛痈的主要病位证素是大肠,主要要病性证素为热与湿。2肛痈辨证分型以实证居多,其中湿热证素为最主要的证型组合因子大肠湿热证是最常见的证型。3证素与生化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子宫肌瘤中医证素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中医证素规律。方法:选择9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子宫肌瘤患者的病位主要存在于胞宫、肝、肾、脾。②子宫肌瘤虚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阴虚、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气虚积分显著高于血虚、阳虚积分(P0.01)。③实证证素积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血瘀、气滞、痰、寒、湿;血瘀积分显著高于气滞、痰、寒、湿积分(P0.05~P0.01)。结论:子宫肌瘤的发病源于血瘀,病性以实为主,日久可见虚实夹杂;实证证素以血瘀、气滞为主;虚证证素以阴虚、气虚为主;病位以胞宫、肝为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苔与病性证素的相关性,促进中医诊断规范化的发展。方法:对7680例当代名医医案、1018例临床病例中白苔与病性证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并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计算出白苔对病性证素的诊断权值。结果:白苔病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病性证素是气虚、湿、热、血瘀等,但阳虚、寒的病例中出现白苔的比率更高(P0.01或P0.05),白苔对阳虚、寒的诊断权值亦高。结论:白苔与阳虚、寒的关系较为密切,同时与湿、痰、气虚等病性证素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虚证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近10年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虚证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近10年文献对COPD稳定期虚证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治疗进行归纳总结。结果:COPD稳定期虚证以气虚、阴虚、阳虚等为主,多表现为肺、脾、肾气虚,主要证候有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等,其治疗多由补肺健脾益肾着手。结论:中医药治疗COPD稳定期虚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介入治疗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ACS患者于介人治疗成功后24—48h内调查其病史、症状、体征及证候要素特点,利用冠心病中医临床科研共享系统进行数据录入和管理.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5家医院480例介入治疗成功的ACS患者,其中血瘀占81.7%,痰浊偏寒占22.5%,痰浊偏热占18.3%,气虚占51.7%,阴虚占42.5%,阳虚占10.8%。证候要素组合情况显示:2个证候要素相兼占52.5%,3个证候要素相兼占23.3%,单证候要素占14.2%,4个证候要素占10.0%。其中血瘀与痰浊(包括偏寒与偏热)相兼占34.2%,血瘀与气虚相兼占44.2%,血瘀与阴虚相兼占32.5%.气虚与阴虚相兼占26.7%。结论介入治疗后ACS患者证候要素主要是血瘀、气虚,证候要素组合以2个证候要素组合最常见,其中以血瘀兼气虚组合最常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指导中医临床辨证.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要求,结合朱文锋教授的"证候辨证素量表",制定〈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症状量表〉并对相应证素赋值,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前瞻性中医四诊调查并建立证素研究数据库,运用SQL server 2005 得出每位患者的中医证素,运用频数分析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50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病位单一证素分布顺序为:肾〉肝〉心〉肺〉脾,虚证病性单一证素分布顺序为:阴虚〉气虚〉阳虚〉血虚,实证病性单一证素分布顺序为:痰〉血瘀〉气滞〉阳亢〉热,病位兼杂证素分布顺序为:肝肾同病〉心肾同病〉肺肾同病〉心肺同病〉心肝同病;虚证兼杂证素分布顺序为:气阴两虚〉气血亏虚〉阴阳两虚〉阴虚血亏,实证兼杂证素分布顺序为:痰瘀互阻〉气滞血瘀〉气滞夹痰〉痰热互结,虚实兼杂证素分布顺序为:阴虚夹痰〉阴虚阳亢〉阳虚夹痰〉气虚夹痰.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病位单一证素以肾为主,血瘀、痰、阴虚是其主要的病性单一证素;兼杂证素主要为肝肾同病、痰瘀互阻、气阴两虚、阴虚夹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证素及其老年患者特征分布。方法:收集4所三甲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资料,使用Ep 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频次和频率的统计描述及χ2检验。结果:提取病性证素10个,病位证素5个。病性证素中,痰出现的频率最高(63.0%),其次为热(54.0%);病位证素主要位于肺(88.7%)。老年人肺炎中的痰、气虚、阴虚、风、血瘀出现的频率高于非老年人肺炎(P<0.05);而热(火)、寒(表)、湿、阳虚、燥出现的频率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痰(痰热)壅肺是肺炎的主要病机,而老年人肺炎则常兼有气虚或气阴两虚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患者中医证素特征。方法采用"证素辨证"方法 ,提取患者病位、病性证素,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本病的中医病理特征。结果 UACS病位证素肺频数显著高于表、肝、胃;病性证素痰频数显著高于热、气滞、湿、寒、饮、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并且只有肺和痰两个证素平均积分超过150,为重度病变。结论 UACS核心病位在肺,可兼表、肝、胃;病性以痰为主,寒热虚实互见,肺气郁而生痰是UACS的核心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40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研究,总结该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附属中医医院呼吸科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402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病史、发病诱因、主要临床表现等,明确其诊断、分级及中医分型等内容。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1)中医分型:各证型所占比例由多到少依次排列为:痰浊阻肺型>痰热蕴肺型>肺肾气虚型>阳虚水泛型>痰蒙神窍型。(2)COPD患者II级以痰浊阻肺,III级痰热蕴肺,IV级肺肾气虚、阳虚水泛型多见。(3)性别:男、女性别在四种不同年龄段分布,在<40岁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而40~60岁、60~80岁、>80岁患者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4)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主要集中在60~80岁年龄段之间。(5)诱因:六淫是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发作的主要致病原因。(6)中医证型与呼吸衰竭发生率的关系:痰蒙神窍组、肺肾气虚组、阳虚水泛组呼吸衰竭发生率高。结论:(1)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以痰浊阻肺型最多。(2)性别:在<40岁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而40~60岁、60~80岁、>80岁患者中男性比例明显高于女性。(3)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主要集中在60~80岁年龄段之间。(4)六淫是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发作主要致病原因。(5)痰蒙神窍组、肺肾气虚组、阳虚水泛型呼吸衰竭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中医证素特点及规律。方法:选取74例UC患者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病性证素以湿为主,其次为气滞;病位以大肠为主,其次为脾;②诱发或加重因素以饮食最常见,其中以寒凉食物为主;③青年者病位主要在大肠、脾,病性以湿、气滞、热为主,中年者病位主要在脾、大肠,病性以湿、气虚、气滞为主,老年者病位主要在脾、肾,病性以湿、气虚、血瘀为主。④0~5年病程段病位主要在大肠、脾,病性以湿、气滞、热为主,5~10年病程段病位主要在脾、大肠,病性以湿、气虚、气滞为主,≥10年病程段病位主要在脾、肾,病性以湿、气虚、阳虚为主。⑤轻度者病位主要在大肠、脾,病性以湿、气滞、热为主,中度者病位主要在脾、大肠,病性以湿、气滞、气虚为主,重度者病位主要在脾、肾,病性以气虚、湿、血瘀为主。⑥病变在直肠者病位主要在大肠,病性以湿、气滞为主,直、乙结肠者病位主要在大肠、脾,病性以湿、气滞、热为主,左半结肠者病位主要在脾、大肠,病性以湿、气滞、气虚为主,全结肠者病位主要在脾、肾,病性以气虚、湿、血瘀为主,区域结肠者病位主要在脾、大肠,病性以湿为主。结论:UC病位证素以大肠、脾为主,病性证素以湿、气滞、热最常见;病机多为虚实夹杂。病情初期,证素以大肠、湿、气滞、热多见,随着年龄增长、病程延长、病情加重及病变范围扩大,证素以脾、肾、湿、气虚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中医证型的特点及演变规律。方法:对89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后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常见有血瘀证、气虚证、热证、痰浊证、气滞证、阳虚证、阴虚证、寒凝证等证型。结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以血瘀证54例(60.7%),气虚证50例(56.2%),热证32例(40%),痰浊证20例(22.5%)最为常见,气滞证13例(14.6%),阳虚证8例(9%),阴虚证6例(6.7%),寒凝证3例(3.4%)。介入术后3天中医辨证中以血瘀证40例(44.9%),气虚证33例(37.1)最为常见,热证17例(19.1%),痰浊证15例(16.9%),气滞证13例(14.6%),阳虚证9例(10.1%),阴虚证6例(6.7%),寒凝证0例。结论:介入术后胸闷、胸痛及汗出临床症状较介入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而乏力、眩晕、气短等症状在介入术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①"热证"已成为冠心病的临床常见证型;②虽然介入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冠心病的"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19.
荷瘤小鼠虚证、实证垂体基因表达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荷瘤小鼠实证与虚证垂体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四诊计量检测方法及计量辨证方法,运用GeneChipMouseExon1.0 STArray等技术,检测H22荷瘤小鼠早期邪毒壅盛证和气虚证、中期阳气虚证、中晚期气阴阳虚证共3阶段4个证候垂体基因表迭的差异,重点关注那些表达量大、差异显著的基因.筛选出邪毒壅盛证较其他三个证候一致上调或下调的基Igl.结果:筛选出邪毒壅盛较其他三证一致上调的基因121个.介绍了邪毒壅盛证芯片读数大于1500的9个基因:Gabra6、DOH4S114、Ales2、Pvalb、Plpl、Itprl、Narg2、LOC627016、Gpm6b;一致下调的基因340个.介绍了正常小鼠芯片读数大于1500的21个基因:Abpg、Pip、Dlkl、Car6、Eif3s5、Gnb2、Pcskln、Aplpl、S1c22a17、Dnpep、Rnfl87、IOC639100、Rablb、Aldh2、Pten、Tapbp、2310044H10Rik、Cxxc5、Gamdl、Renl、Lrpll.结论:H22荷瘤小鼠的实证与虚证.其垂体基因存在大量的表达差异.其中部分可能是实证与虚证的标志基因.  相似文献   

20.
赵中琴 《山西中医》2012,28(10):51-52
目的:探讨脾虚证候在哮病急性期中的构成比及脾虚证候学特点.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哮病急性发作期患者272例,统计脾虚在哮病急性期(热哮、浊哮、寒哮)的构成比,并对脾虚在该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哮病患者272例中,脾虚证型的哮病患者164例,占60.29%(95% CI=52.80%~67.78%);经过辨证分型,其中脾虚证寒哮型患者52例,占寒哮型患者的57.78% (95% CI =44.36%~71.20%);脾虚证热哮型患者36例,占热哮型患者的64.29% (95% CI=48.64%~79.94%);脾虚证浊哮型患者76例,占浊哮型患者的73.08% (95% CI =63.11%~83.05%).结论:脾虚证候在哮病发作期占有重要地位,提示中医治疗脾虚型哮病采用补肺固卫、益气健脾治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