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可发生再次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顽固性心绞痛甚至死亡。近来我们应用依那普利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治疗组住院患者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43~81岁;对照组27例,男18例.女9例,年龄41~84岁。  相似文献   

2.
我们自1993年起应用不同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旨在了解不同剂量尿激酶对AMI患者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993年5月至2006年9月我院收治61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溶栓组和大剂量溶栓组。小剂量溶栓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59~78岁,平均72岁;其中,急性前(间)壁梗死11例,急性广泛前壁梗死5例,急性下壁梗死9例,急性侧壁梗死4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雷新民 《中原医刊》2007,34(4):89-89
2004年4月~2006年3月我院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84例,应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以观察其对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科2004年4月~2006年3月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84例,其中男49例,女35例,年龄在48~82岁,平均67.5岁。冠心病诊断标准:①选择性冠脉造影发现3支主要冠脉之一或左主干粥样硬化病变,管腔狭窄≥50%;②既往明确有急性心肌梗死史或心电图示陈旧性梗死性Q波;  相似文献   

4.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血管性痴呆病病人156例,均由CT或MRI颅脑片明确诊断有脑组织实质性改变。其中多发性腔隙性脑栓塞63例,脑梗死32例,大面积梗死者10例,晒出血者30例,大面积脑出血者9例,外伤性脑出血者12例。其中男94例,女62例;年龄30~40岁35例,41~50岁58例,51~60岁41例,〉61岁22例。  相似文献   

5.
周金荣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8):1044-1045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实施等溶量血液稀释疗法治疗脑梗死8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本组152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经CT证实符合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学会议制定标准。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男44例,女36例,年龄45~76岁,平均60岁,CT示单病灶梗死36例,多发性梗死24例,腔隙性梗死20例。发病治疗时间:6h内12例,6~24h46例,1~3d22例;对照组72例,男40例,女32例,  相似文献   

6.
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们将疏血通注射液与尼莫地平片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4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治疗组48例,男37例,女11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0岁。其中颈动脉系统梗死3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18例,一侧基底节梗死38例,多发性脑梗死6例,大面积脑梗死1例,丘脑梗死3例。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在发病的最初4 h内,心室颤动和猝死的危险性最大[1],因此,迅速判断并合理救治,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危。笔者就配合抢救AMI患者的体会作一报道。 1 临床资料   1996年1月~1999年10月,我科共抢救AMI患者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2~80岁。前壁梗死10例,前间壁梗死4例,广泛前壁梗死5例,下壁梗死8例,正后壁梗死1例,右室梗死2例。其中,25例有高血压病史;5例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8例合并糖尿病;4例既往有脑卒中病史。2例在门诊抢救无效死亡,28例经急救后转入冠心病监护病房治疗。 2 护理   患者一入抢救室,应立即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3~5 L/min;若伴有急性左心衰竭应予以30%乙醇湿化后吸入,氧流量可加至6~8 L/min。同时做全导联心电图,作出初步判断。   2.1 镇静止痛 采取合理的舒适体位,头偏向左侧。因大多数患者伴濒死感,应减轻患者焦虑情绪。对卧床造成的痛苦和背部疼痛,可给软枕垫至背部和四肢关节处或按摩使之缓解。根据医嘱应用镇痛药,如给予吗啡5 mg或哌替啶50 mg肌肉注射,并观察疼痛是否缓解,必要时15 min后可以重复使用。   2.2 输液 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选择近心端如肘正中静脉,用于抢救药品;另一条可选择浅静脉用以维持静脉通路,也可用于静脉溶栓,常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滴速不超过10滴/分。  相似文献   

8.
一般资料:入选病例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8~70岁,病程2~15年。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9~68岁;病程1—14年。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鲁萍  牛建华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126-126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急性脑梗死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45~76岁,平均60.5岁;病程3~10天,平均4.4天;梗死部位:基底节区22例,多发性梗死10例。枕叶梗死2例,额叶梗死4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按统一标准分型:轻度0~15分7例,中度26~30分23例,重度31~45分8例,其中高血压病史17例,糖尿病史6例。  相似文献   

10.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7月对6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进行临床研究,并与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年龄:治疗组≤50岁5例,51~60岁6例,61~70岁49例;对照组≤50岁0例,51~60岁5例,61~70岁25例。性别:治疗组男25例,女35例;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肺炎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4年~1996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肺炎,与单纯西药组对照,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112例均为1994年1月至1996年4月期间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6个月~2岁32例,2岁~5岁10例,5岁~10岁8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6例,6个月~2岁30例,2岁~5岁20例,5岁~10岁6例。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成都会议标准;结合①急性发病,病程>5天;②末梢血白细胞减少或正常,但分类淋巴细胞增高;③咳嗽伴有不同程度喘憋或发绀者;④胸片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分析脑梗死出血性转变的影像学资料,以期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10年7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出血性转变患者50例,分别对其进行CT扫描和MRI扫描,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测方法对出血性转变的检测效率,完善有关数据的记录工作。结果:采取对照扫描后,CT组对脑梗死出血性转变的检出率为36.0%,其中出血性梗死8例,脑实质出血10例;而 MRI组对脑梗死出血性转变的检出率高达100.0%,其中出血性梗死40例,脑实质出血10例,MRI的检测效率显著优于CT组,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出血性转变,采取MRI扫描可以更好的反应患者病情发展与出血情况,进而提高临床诊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一般资料:本组81例均经胃镜检查证实有活动期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诊断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及西医诊断标准。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中药组42例,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19~58岁,平均30岁;病程2周~10年;十二指肠溃疡(DU)26例,胃溃疡(GU)13例,复合溃疡32例,并发出血5例(11.9%),幽门梗阻2例(4.8%);肝胃不合型23例,肝胃郁热8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脑梗死的CT特点,方法:对30例糖尿病脑梗死与30例非糖尿病脑梗死的临床表现,CT特点进行比较。结果:30例糖尿病脑梗死中有26例腔隙性脑梗死,其中21例为多发性梗死病灶,病灶数目总共124个,平均4.8个;30例非糖尿病有15例腔隙性脑梗死,其中6例为多发性梗死病灶,病灶数目总共43个,平均2.8个,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临床表现及其它CT特点基本一致,无差异性,结论:糖尿病脑梗死以及多发性腔隙梗死为主要特点,但非糖尿病梗死的临床表现,病灶好发部位无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5.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颈性眩晕患者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30~72岁,平均48岁;病程1天一6年5个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前有或无心绞痛史患者的临床情况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病例225例,按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史分为两组进行临床对比:I组梗死前有心绞痛史,Ⅱ组梗死前无心绞痛史。结果:两组病例心定(均为NYHA标准Ⅲ~Ⅳ级)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休克的发生率为25.44%,比I组11.71%高,两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Ⅱ组住院死亡率为14.04%,比I组5.41%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前有心绞痛史的患者其休克和住院死亡率明显低于急性心肌梗前无心绞痛史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前的缺血刺激,对梗死心肌具有缺血预适应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06年9月,笔者在急诊外科共接触急性肾绞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奇曼丁治疗组67例。其中男76例,女34例。所有患者均有突发腰痛、腹痛,全部伴有血尿。观察治疗后30分钟及60分钟疼痛缓解情况及度冷丁使用情况。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在接受维持性血透的慢性肾衰患者中,心血管病患病率增加[1]。其心血管病可在透析前或透析后发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防治心血管并发症,对延长患者生存期,保证安全透析是至关重要的。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收集1991年1月~1996年1月维持性血透(资料较完整者)42例,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24~72岁,平均42.9岁;自然病程6月~6年,平均2.3年。1.2原发病因:慢性肾小球肾炎30例,多囊肾、痛风性肾病各3例;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各2例;高血压肾病、镇痛药肾病各1例。1.3透析前情况:Hb25~90g/L,BuN2…  相似文献   

19.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我科自1998年~2001年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4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83岁,年龄最小40岁,平均年龄64.78岁。汉族18例,少数民族30例(维吾尔族24例,回族6例)。糖尿病史最长23年,最短3年,平均12.27年;发病在院外或内科治疗最长45天,最短3天,平均20.35天。  相似文献   

20.
肝炎并发糖尿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炎并发糖尿病,据国内资料报道,有94%肝硬化患者发生糖耐量降低或糖尿病;慢活肝和慢迁肝患者的发生率分别为73%和20%。多数学者认为80%以上的慢性肝病患者有糖耐量异常,呈糖尿病反应者可达30%~40%[1],其中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的发生率最高;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欢之;急性肝炎患者最低。我院于1990年~1995年共收治肝炎并发糖尿病患者30例,我们根据两病并存、病变相互影响、治疗相互矛盾的主要问题进行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30例患者中男24例;女6例,从糖尿病的程度分为轻度糖尿病患者17例、中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