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我国一般人群艾滋病预防知识两次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一般人群掌握艾滋病的知识水平。方法 1995年和1998年两次分别沿国内几条主要铁路干线在列车上向旅客散发和回收艾滋病知识调查表,用Sta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次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调查结果基本相同。结论 今后对一般人群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时,对教育内容和形式要适当调整以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布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监测点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一般人群艾滋病传播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9.2%。一般人群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83.19%)高于对非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66.97%)。文化程度越高,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率越高。汉族较少数民族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的认知率高,而对非传播途径认知率低。结论加强公民基础知识教育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具有长远意义。一般人群中低文化人群、低知识行业人群、少数民族艾滋病知识认知率低,建议政府制定针对这一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促进健康认知的提高,培养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3.
社区人群有关性病、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城市、城镇、农村社区内的各类人群对AIDS/STD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社区开展艾滋病、性病干预效果。方法 对城市、城镇、农村社区中的各类人群进行艾滋病、性病知识宣传干预,在干预前后分两次开展抽样调查,采取匿名问卷(KABP)法。结果 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率已经有较高的水平,所以有的项目两次调查多项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而其他各类人群,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后,相关知识有了大幅度地提高,相比而言,学生干预的力度尚待加强。结论 社区各类人群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工作,它能极大的提高各类人群对艾滋病、性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根本上制止艾滋病在我国大范围流行的可能。社区干预工作应及时推广。  相似文献   

4.
社区人群有关性病、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了解城市、城镇、农村社区的各类人群对AIDS/STD的掌握程度,评价这区开展艾滋病、性病干预效果。方法 对城市、城镇、农村社区中的各类人群进行艾滋病、性病知识宣传干预,在干预前后分两次开展抽样调查,采取匿名问卷(KABP)法。结果 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性病知识的晓率已经有较高的水平,所以有的项目两次调查多项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而其他各类人群,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后,相关知识有了大幅度提高,相比而言,学生干预的力度尚待加强。结论 社区各类人群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工作,它能极大的提高各类人群对艾滋病、性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根本上制止艾滋病在我国大范围流行的可能。社区干预工作应及时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的扩散,我国大学生面临艾滋病的威胁越来越大,防止大学生成为新的艾滋病高发群体已成为当务之急。由于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及特异性疫苗,健康教育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手段。为了解新疆石河子大学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于2014年6月,对石河子大学16个学院203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现况调查,分析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阿拉尔市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广大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为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调整和完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策略以及加强广大人群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辖区内55个单位中机关、社区、连队、学校等12~60岁的1 0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问卷998份,主要通过下列几方面的情况开展调查:①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程度:②人群中艾滋病一般知识普及率,③人群获得艾滋病防治的信息源和行为。结论当地已开展艾滋病的大众健康教育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存在着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仍需加大宣传教育和干预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不同干预模式对戒毒人员艾滋病、毒品相关知识培训的效果,为建立有效综合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6年12月-2007年5月,对戒毒人员采用直接培训、自我教育和同伴教育三种干预措施进行艾滋病和毒品知识培训,并在培训前后调查其对毒品和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和行为等.结果 通过三种方法干预后,戒毒人群对艾滋病、毒品一般知识知晓率,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不安全性行为、可能感染艾滋病方式和降低吸毒感染艾滋病危险的方法的认知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幅在10%以上.其中毒品、艾滋病一般知识知晓率提高最大,从培训和自我教育前的61.25%提高到79.32%,同伴教育后提高到96.61%.降低吸毒感染艾滋病危险的方法认知率提高到89.41%.而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由直接培训和自我教育前的68.22%提高到93.41%,而同伴教育后仅提高2个百分点.结论 对戒毒人群采取综合干预模式进行干预,可显著提高其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阻断艾滋病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对孕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干预效果,为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条件接近的两个地区作为干预地区和对照地区,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研究。干预措施包括举办讲座和发放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宣传资料等。通过干预前及干预后的两次问卷调查,了解孕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及艾滋病一般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共完成1 541名孕妇的调查,其中干预组933人,对照组608人。干预前两组对象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对艾滋病一般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干预组。实施干预后,干预组孕妇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及艾滋病一般防治的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高了孕妇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以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的提高较为明显,因此,应继续开展综合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9.
刘怀玉  韩勤 《地方病通报》2015,(2):34-35,65
目的了解新疆奇台县一般人群对艾滋病及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布状况。方法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监测点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一般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感染的态度正确率68.2%,采取干预行为方式正确率61.4%;对艾滋病的态度及行为相关变量与其人口属性分别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汉族、文化程度越高,认知率越高;少数民族、低文化程度、流动人人群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采取预防艾滋病感染的干预行为重视不够。结论汉族较少数民族从事知识层次较高行业人群,预防艾滋病感染采取的行为更主动,已婚人群比未婚、离婚人群对艾滋病的态度更为积极,更愿意了解、关注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政府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促进形成健康认知和态度,培养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0.
在流动小姐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为了评价在流动小姐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我们对旅服部门中的流动小姐于开展教育干预前、后两次分别对她们进行艾滋病、性病的知识、态度、信念、行为调查。基线调查结果表明,这组人群知识艾滋病三条传播途径者为73% ̄78%,知识安全性者占44.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全科医生为预防艾滋病/性传播疾病(AIDS/STD)干预者的艾滋病干预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国家制定AIDS/STD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4—7月,以北京市海淀区的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现场,由经过培训的妇科全科医生,对就诊的娱乐场所女服务员开展面对面咨询和干预服务,通过对全科医生的访谈和目标人群的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结果共调查来社区服务中心妇科门诊就诊的歌舞厅、洗浴中心等娱乐场所女服务人员286人,经过干预服务后,目标人群对性病知识的总知晓率由5.2%提高到54.6%(Х^2=163.98,P〈0.01),对艾滋病知识的总知晓率由6.3%提高到57.5%(Х^2=108.41,P〈0.01),95.2%的目标人群表示愿意接受咨询台所提供的AIDS/STD干预服务,提供干预服务的全科医生表示为目标人群提供AIDS/STD预防干预是她们的职业责任,愿意将此项干预服务开展下去。结论以全科医生为主要干预者,利用咨询台等多种教育方式,将AIDS/STD预防干预与全科医生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对目标人群进行长期干预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医学研究生AIDS知识、态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8~12月,在北京和河北地区各选择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医学院校,对其一年级研究生有关HIV/AIDS的知识及态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76.6%~89.1%的学生对AIDS的三种传播途径有正确的认识,38.6%~66.8%的学生认为日常生活等途径不会传播AIDS,对避孕套的保护作用认识模糊,医学研究生对于AIDS的了解不够,反映出目前在中国对AIDS的宣传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
预防艾滋病公众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验“预防艾滋病公众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评价预防艾滋病公众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查阅资料、个人访谈和问卷调查三种方法收集相应的资料,使用预防艾滋病公众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效果评估。结果24个区县平均分为77.95分,7项指标的平均分高于4.5分,四项指标的平均分低于3分,指标“主动寻求预防艾滋病的相关信息”平均分最低,为1.79分。结论预防艾滋病公众健康教育离《中长期规划》、《行动计划》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缺乏系统性、针对性,深度和广度不够,歧视现象严重。该指标体系简练,易操作,能比较全面地反映预防艾滋病公众健康教育的效果,但需要根据防治艾滋病工作的进展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城市居民HIV/AIDS知识态度及其与健康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了解城市居民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3个级别的5个城市中,采取连续抽样的方法,对979名居民进行拦截匿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入口特征、艾滋病病毒(HIV/AIDS知识、对待HIV感染者的态度和接触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情况。结果9.6%的人基本知识得分为满分,11.0%的调查对象无错误认识,有22.9%的人对待HIV/AIDS持积极态度。流动人群、文化程度低、女性、未婚和≤18岁者AIDS知识薄弱;报纸和电视是有效的健康教育途径。结论充分发挥报纸和电视在居民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居民AIDS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外来男性建筑工人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情况及个人防范意识,掌握人群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在外来建筑工人中开展AIDS健康教育打下基础。方法采用标准访谈方式,对每一调查点的所有外来男性建筑工人进行AIDS防治知识调查。结果克拉玛依市外来男性建筑工人多来自农村(90.11%),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为主(56.04%),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不高,在41.36%~87.10%之间,特别是对非传播途径缺乏了解。结论外来男性建筑工人是一个十分特殊的人群,应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江西省妇联在10个区(市)针对妇女,开展艾滋病防治"面对面"宣传教育活动项目的干预效果,为进一步开展妇女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听取汇报、查阅文件、现场考察、访谈、现场调查等方式综合进行评价。结果随机抽取10个区的600名妇女进行问卷调查,10个项目市(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的平均覆盖率为90.5%,妇女防艾知识平均知晓率为79.3%;15~49岁的妇女防艾知识知晓率为9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就业状况和文化程度是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项目地区妇女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市(区)未达到覆盖率90%以上的要求,需针对人群特点,采取不同宣传干预方法及策略以提高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评价艾滋病预防展览效果,说明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在预防HIV中的作用。方法 1998年5月16~23日在南宁调查参观展览的市民和大学生322名,各分参观前后两组。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分析展览会对观众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结果 参观后市民预防知识总分增加17.0%,学生8.6%,非传播途径正确回答率明显高于参观前,观众防范意识增强,96%的市民和99%的学生认识到AIDS离我们并不遥远。市民组拟采取预防行为由参观前的每人3种上升为参观后的5种,学生组采用不吸毒,正确使用避孕套比例高于参观前。结论 展览会能起到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促进行为改变的效果,建议在全国巡回展出。  相似文献   

18.
对山东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管理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HIV感染者的管理是艾滋病防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在对HIV感染者的管理中,实施了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定点医疗服务和血清监测等措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发现了不少问题.我们认为加强立法,充分发挥政府的督导作用以增进多部门间的协作是实施对HIV感染者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增强公众的预防意识,减少对HIV感染者的歧视,必要的保密措施和良好的医患关系均有利于对HIV感染者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石景山区某市场流动人员AIDS知识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某市场流动人员的来源、构成、文化水平、艾滋病病毒伎滋病(HIV/AIDS)相关知识、对HIV/AIDS患者的态度及其知识来源。方法 对北京市石景山区某市场内外来经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流动人员人口学现状、HIV/AIDS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和主要知识来源等。结果 受访者对HIV/AIDS的性、血液和母婴三种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分别达到68.9%、77.1%和72.2%,对AIDS普遍存在恐惧。受访者获得AIDS知识主要是通过电视,只有〈20%的人接受过各种形式的HIV/AIDS相关健康教育。结论 北京市石景山区某市场流动人员大多数为处于性活跃期的年轻人群,收入和文化水平低,对HIV/AIDS相关知识还存在模糊,应当加强AIDS健康教育和大众媒体宣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宁夏公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方法和重点教育内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宁夏五市528名手机与座机用户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电话调查;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宁夏公众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61.55%(325/528);城市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75.63%(239/316),农村居民仅为40.57%(86/212),对蚊虫叮咬传播艾滋病存在错误认知的受访者占64.02%。结论宁夏公众尤其是农村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高,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工作还有待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