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伊班磷酸钠对骨转移癌骨痛的疗效.方法:23例晚期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患者,静脉滴注伊班磷酸钠4mg/次,每4周一疗程,一疗程1次,共用2~4次.结果:止痛有效率91.3%(21/23),活动能力改善有效率69.6%(16/23).结论:伊班磷酸钠对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大剂量少分次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深圳奥沃公司生产的OUR-QGD型立体定向伽玛射线体部治疗系统(简称体部伽玛刀)治疗156例骨转移癌痛患者,用50%等剂量曲线覆盖整个靶区,单次周边剂量给予7.5~10Gy,周边总剂量控制在30Gy,分割3~4次,1周内完成治疗总剂量控制在30Gy,分割3~4次,1周内完成治疗.结果 156例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完全缓解110例(70.51%)、部分缓解43例(27.56%),总有效率为98.08%.治疗后随访时间2~20个月,疼痛的中位缓解时间为12.6个月.结论 立体定向大剂量少分次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痛,疗效满意,治疗时间短,止痛起效快,缓解时间长,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痛方法.  相似文献   

3.
骨转移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剧烈的骨痛、功能活动障碍,甚至病理性骨折,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而常规化疗、放疗及一般止痛药物作用有限,尤其是对多发性骨转移疗效差。我科2003年3月-2004年9月,对发生骨转移癌伴骨痛的33例住院患者采用益盖宁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骨转移瘤是癌症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 ,恶性肿瘤患者尸检发现 30 %~ 70 %伴有骨转移。 70 %以上骨转移瘤患者有骨痛症状 ,且多为难治性骨痛。本文对我科 1996年 1月—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 5 6例骨转移瘤患者的放疗疗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6例中 ,男 2 4例 ,女 32例 ,平均年龄 5 6 .4岁。X线片或CT、ECT为确诊依据 ,原发瘤均有病理证实。其中肺癌 31例 ,乳腺癌 13例 ,胃癌 5例 ,直肠癌 2例 ,壶腹癌1例 ,甲状腺癌 1例 ,肾上腺癌 1例 ,子宫内膜癌 1例 ,宫颈癌1例。 5 6例骨转移共 6 5处病灶 ,7例…  相似文献   

5.
核医学在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青 《重庆医学》2005,34(8):1121-1122
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骨转移的概率较高,超过70%的骨转移癌会出现剧烈而持续性骨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早期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并有效控制骨转移病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帕米磷酸二钠(阿克达)治疗骨转移癌引起疼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1例确诊骨转移癌并伴有明显疼痛患者,静脉滴注阿克达60~90mg,隔4周重复。结果:阿克达治疗骨转移癌痛患者,止痛有效率80.9%;活动能力改善率76.2%;主要副作用为发热(38~39℃),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阿克达对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有良好的止痛效果,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氯化锶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氯化锶(89SrCl)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疗效.方法:对22例骨转移性癌患者按体重静脉推注89SrCl 1.48~2.22 MBq/kg,观察患者的疼痛缓解、病灶变化及副作用,并进行影像学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的随访.结果:18例患者骨痛消失或减轻,骨转移癌疼痛总缓解率为81.8%,部分患者骨转移灶缩小、消失,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碱性磷酸酶下降.结论:89SrCl对骨转移癌疼痛有缓解作用,并可缩小病灶,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
骨转移癌的核素骨显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骨转移癌全身骨显像的特点,提高核素骨显像的诊断水平.方法638例恶性肿瘤患者行99TCm-MDP全身骨显像并分析.结果①恶性肿瘤患者中有67.9%发现骨转移,病灶分布分别为脊柱34%、肋骨30%、骨盆18%、四肢骨10%、头颅3.3%、胸骨锁骨2.4%和肩胛骨2.3%.②绝大部分骨转移病灶为局限性放射性分布异常浓聚,减低仅占0.8%.骨转移以多灶为常见,单灶仅10.4%.③与X线检查对比,多数患者全身骨显像较X线片发现了数目更多和范围更广的病灶;少数患者骨转移灶X线片表现出明显的骨质破环,而骨显像上无明显的放射性分布异常.④患者主诉的328处骨痛,骨显像发现为骨转移灶达64.9%,另有271个骨转移灶无明显骨痛.结论①骨转移癌的好发部位依次为脊柱、肋骨、骨盆、四肢骨、头颅、胸锁骨和肩胛骨.②全身骨显像对骨转移癌灶的探测灵敏度明显高于X线检查.与X线检查相互配合,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非甾体新药—痛力克对晚期癌痛的止痛,尤其是伴有骨转移者效果。方法:20例晚期癌痛病人分两组:I组无骨转移,Ⅱ组有骨转移。结果:有骨转移患者止痛时间较非骨转移的时间明显延长。结论:痛力克复合液对晚期癌痛病人的止痛安全有效,并对继发骨转移癌痛的病人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1 治疗进展放射性核素治疗癌性骨痛有较好疗效恶性肿瘤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几率较高,超过70%的骨转移癌患者会出现剧烈而持续性骨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诊断骨转移癌并有效地控制骨痛,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核素骨显像及内照射治疗对骨转移癌的早期诊断和有效地控制骨痛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骨转移癌最常见于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鼻咽癌,而消化道肿瘤、肾癌和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与西药治疗应用在骨转移癌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骨转移癌痛患者78例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将39例骨转移癌痛患者作为对照组,39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主要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主要采用身痛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止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率等。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服药后临床效果为98.54%,高于对照组的89.8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其中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结论对骨转移癌痛患者采用身痛逐瘀汤与西药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12.
苏锡龙 《包头医学》2002,26(4):149-150
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癌痛的全面流行病学调查尚少报道[1].控制癌痛是一个面临的重大难题,解决这个难题需要世界范围各个医学学科的共同努力[2].恶性肿瘤病人尸检发现30~70%伴有骨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肿瘤深部热疗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骨转移癌痛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在我院确诊的120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肿瘤深部热疗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羟考酮缓释片口服治疗。观察每天吗啡缓释片用药剂量情况、骨转移癌痛每天爆发痛次数、每天生活质量评分(Karnofsky评分)、疼痛缓解率以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Karnofsky行为状况评分为(60.72±6.08)分,而对照组为(30.37±5.31)分,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每天骨转移癌痛爆发痛次数大致相当。随着病情进展,治疗第7天与治疗前比较,骨转移癌痛爆发痛次数实验组没有变化,对照组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14天两组骨转移癌痛爆发痛次数均增加,但实验组爆发痛增加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65.08%明显大于对照组(19.30%)(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肿瘤深部热疗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过程中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3Sm-EDTMP与"云克Ⅱ"联合治疗骨转移癌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骨转移是骨外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 ,据统计 ,在死于恶性肿瘤病人的尸检中 ,发现骨转移者占2 0 %~ 75%。大多数骨转移癌病人的主要症状是难以控制的进行性骨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 ,而常规化疗、放疗作用有限 ,尤其是对多发性骨转移癌疗效差[1] 。近年来 ,国内对多发性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153)Sm-EDTMP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及治疗剂量~(153)Sm-EDTMP骨显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骨转移癌骨痛患者进行~(153)Sm-EDTMP治疗后8~24h行~(153)Sm-EDTMP骨显像,观察其疗效和显像效果。结果30例肿瘤骨转移骨痛患者,疼痛缓解总有效率为73.3%.~(153)Sm-EDTMP骨显像效果优于~(99m)Tc-MDP,动态~(153)Sm-EDTMP骨显像有利于观察疗效和评价预后。结论~(153)Sm-EDTMP对骨转移癌病人有较好的疗效,治疗剂量~(153)Sm-EDTMP骨显像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外照射结合89Sr、153Sm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性肿瘤晚期常并发骨转移 ,尤以肺癌、乳腺癌、鼻咽癌、食管癌等多见 ,常常表现为骨痛、功能障碍及病理性骨折 ,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单纯放疗或化疗往往达不到理想的疗效。因此 ,探讨多发性骨转移癌的综合治疗很重要。本文观察了 1997年 9月~ 2 0 0 0年 6月 4 4例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使用外照射合并内照射治疗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4 4例患者中 ,男 18例 ,女 2 6例 ;年龄2 7~ 70岁 ,中位年龄 5 1岁。原发灶均有病理诊断。骨转移部位大多为股骨、骨盆骨、脊柱、肋骨等。所有病例均经CT或磁共振成像 (MRI)…  相似文献   

17.
云克(99Tc-MDP)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可为  徐心文  王荣辉 《重庆医学》2005,34(8):1151-1151
目的探索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低毒、高效治疗方法.方法静脉滴注"云克"(99Tc-MDP)连续用药5~10d间隙一时限后,用第2疗程.结果病人骨痛明显缓解,总有效率达81.3%(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显效率72%,无肝肾功能损伤.结论 "云克"不良反应小,见效快,疗效肯定,是恶性肿瘤癌骨转移骨痛治疗的有效方法,同时减少了骨肿瘤患者病理性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辽宁省肿瘤医院2005年9月至2006年12月门诊及住院骨转移癌患者72例,均给予3个周期用药后评价疗效.结果72例中局部疼痛控制CR48例(66.7%),PR16例(22.2%),总有效率为88.9%;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显效46例(63.9%),有效14例(19.4%),总有效率83.3%;毒副反应共9例,占12.5%.结论伊班膦酸钠可明显提高骨转移癌患者局部疼痛缓解率、延长局部疼痛缓解时间,减少骨相关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带图像引导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期间采用深圳海博公司生产的带图像引导立体定向伽玛射线治疗系统治疗15例骨转移癌痛患者,采用图像引导技术进行摆位验证后进行治疗,两周内完成治疗.结果:15例中通过病房观察及门诊随访,随访结果治疗后疼痛症状完全缓解CR10例(66.6%),部分缓解PR4例(26.7%),1例缓解不明显SD(6.7%),但通过服用镇痛药物可控制.总有效率为93.3%.治疗后随访时间3~10个月,疼痛的中位缓解时间为治疗开始后1周.结论:带图像引导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痛,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转移癌放、化疗前后疗效判断的价值. 方法 对115例骨转移患者行放、化疗前后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查及判断骨痛缓解率. 结果 癌骨转移患者治疗后将骨显像表现可分为3种类型:骨转移灶的数目减少或消失;保持稳定状态;增多;每一类型伴有相应骨痛缓解率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