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清肝冲剂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观察清肝冲剂治疗慢性丙肝的疗效。观察了清肝冲剂治疗127例慢性丙型肝炎(HCV)的疗效,并以干扰素(赛诺金)为对照用药,疗程均为6个月,随访12个月;部分病例进行了HCV—RNA定量(PT—PCR)检查。结果:清肝冲剂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症状消失,症状积分显著下降。治疗半年时肝功能中ALT、AST复常率分别为60%和52.9%。ALT、AST均值显著下降,且呈时间依赖关系,停药后未见反跳,一年时随访,ALT、AST复常率达88%。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IV)显著下降;清肝冲剂治疗后HCV RNA阴转率为30.71%;61.1%的患者病毒含量明显下降。提示中药清肝冲剂有一定的保肝和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逍遥散联合IFN-α与利巴韦林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肝郁脾虚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与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逍遥散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以及血清丙肝标志物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AST、TBil、ALT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组胁肋胀痛、情绪抑郁、食欲不振、食后胃脘胀满、倦怠乏力等主要症状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抗HCV阴转率和HCV RNA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逍遥散联合IFN-α与利巴韦林治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用丙肝冲剂加减联合长效干扰素与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组给予丙肝冲剂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加利巴韦林。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4周、8周、12周时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8周、12周时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而2组在3个月内HCV-RNA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丙肝冲剂联合干扰素与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近期对临床症状改善的疗效优于单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苦参素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胸腺五肽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胸腺五肽注射液联合苦参素胶囊进行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HCV RNA阴转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Child-Pugh分级评分的下降程度以及肝功能、肝纤维化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胸腺肽联合苦参素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愈肝逍遥散联合干扰素α、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3月在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或肝病门诊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治疗组给予愈肝逍遥散联合干扰素α、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干扰素α、利巴韦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有效率88.37%,对照组有效率62.7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停药6个月后,治疗组有效率79.07%,复发率4.65%,对照组有效率46.52%,复发率20.93%,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肝脏B型超声直方图灰阶值优于治疗前(P0.05),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C、HDL-C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抗HCV阴转率、HCV RNA病毒载量下降率和HCV RNA阴转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TBIL、ALT、AST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愈肝逍遥散联合干扰素α、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安全度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杜伟  张航  孙守才 《陕西中医》2007,28(9):1115-1117
目的:评价加味甘露消毒丹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应用甘露消毒丹冲剂口服联合肌注干扰素α-2b,疗程6个月;对照组24例,单用干扰素。检测肝功能(ALT、AST、TBIL)、HCV RNA指标及症状体征观察记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P<0.05),丙肝病毒指标持续阴转率较高,综合临床疗效百分率较高(P<0.05)。提示:加味甘露消毒丹联合干扰素可以更好的改善丙肝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加强肝功能的修复,恢复肝损害。增强干扰素抑制丙肝病毒的作用。加味甘露消毒丹联合干扰素比单用干扰素治疗丙肝的疗效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临床、生化、病理三方面评价清肝冲剂、补肾冲剂两方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丙肝)的疗效,探讨中医治疗丙肝的治法治则。方法:慢性丙肝患者66例,其中清肝冲剂治疗组(清肝组)36例,补肾冲剂治疗组(补肾组)18例,两方均每次30g,每日3次,连服6个月;空白对照组12例。动态观察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并比较治疗前后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两方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显著,均可使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显著下降。清肝冲剂尚能升高白蛋白,降低碱性磷酸酶(ALP)。对照组ALT无变化,AST继续升高。病理学观察表明:清肝组42.2%(14/33例)炎症分级下降,21.2%(7/33例)纤维化分期下降;补肾组35.7%(5/14例)炎症分级下降,21.4%(3/14例)纤维化分期下降;对照组20.0%(2/10例)炎症分级下降,30.0%(3/10例)纤维化分期上升。半定量积分表明:清肝组上述两项指标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补肾组只有炎症积分显著下降,对照组炎症积分轻度上升,纤维化积分显著上升(P<0.05)。结论:清肝、补肾冲剂两方治疗后能显著改善症状,降低ALT、AST,减轻肝内炎性损伤,减缓或逆转肝纤维化,且远期疗效稳定。清肝冲剂疗效相对优于补肾冲剂,提示慢性丙肝治疗当以清利为主,清肝利湿健脾法更适合慢性丙肝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在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西安市唐都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片,0.3 g/次,3次/d,同时皮下或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500万IU/次,每周3次。治疗组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180μg/次,每周1次,利巴韦林的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两组均治疗48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HCV RNA转阴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比例分别为82%、7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及治疗后24周,治疗组HCV R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AnTi—HCV)与RNA对丙肝的诊断价值。方法用ELISA法检测551例丙型肝炎可疑患者的血清,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141例型肝炎可疑患者的RNA,同时用ELISA法和PCR法检测43例丙型肝炎可疑患者的血清。结果551例丙型肝炎可疑患者HCV抗体阳性率为18.69%,141例HCV—RNA阳性率为31.21%,43例为两者均做的病人,RNA和Ah均阳性的占48.83%,均阴性占16.28%,两者的一致率达65.11%。结论HCV抗体联合HCVRNA检测对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益肝饮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肝饮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丙型肝炎40例,随机分为益肝饮治疗组20例和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对照组20例,疗程均为半年,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HCV-RNA以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临床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治疗前后比较,各自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CV-RNA阴转率为15%,对照组HCV-RNA阴转率为55%,差异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HA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Ⅳ下降,但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肝饮对慢性丙型肝炎的保肝,降酶,抗纤维化作用较好,抗病毒效果与干扰素组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1.
王大光  郭中云 《河南中医》2011,31(9):994-995
目的:观察平肝颗粒结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平肝颗粒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肝功能、肝纤四项以及HBV-DNA阴转率.结果:经治疗后的第1、4、12周治疗组患者ALT、AST和TBIL均明显降低,治疗...  相似文献   

12.
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8,自引:0,他引:68  
目的:初步探讨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43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氧化苦参碱每日600mg肌肉注射,对照组给予维生素类一般护肝药物,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可统计病例17例中血清HCVRNA转阴8例(47.1%)、对照组可统计病例18例中血清HCVRNA转阴1例(5.6%),两组转阴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萎胃舒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诊治的CAG患者260例,所有病例均经过电子胃镜及胃黏膜活检病理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治疗组给予萎胃舒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15%,对照组有效率15.3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胃黏膜炎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HP转阴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各证型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萎胃舒颗粒治疗CAG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复方木鸡颗粒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木鸡颗粒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伴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异常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前者给予复方木鸡颗粒治疗,后者给予大黄虫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甲胎蛋白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4%、60%(P<0.05);治疗半年,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7%、66.7%(P<0.05)。结论:复方木鸡颗粒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降低甲胎蛋白和改善肝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扶正解毒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HBV)携带者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HBV携带者均给予穴位埋线联合扶正解毒颗粒。观察患者血清HBV标志物转化情况。结果:治疗1 a后,HBs Ag阴转率为3.77%,HBe Ag阴转率为49.06%,HBe Ag阴转率为39.62%,HBV-DNA阴转率为33.96%。结论:穴位埋线配合扶正解毒颗粒治疗HBV携带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郭百涛  左刚 《河南中医》2016,(5):817-819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味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逍遥散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生化学指标变化情况。两组疗程均为半年。结果:两组治疗半年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HBVDNA定量显著降低,Child-Pugh分级评分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eAg阴转率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变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但HBeAg阴转率近期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运用子午流注针法对减少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治疗组132例,分别给予拉米夫定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子午流注针法联合治疗24个月,分阶段观察患者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及治疗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的YMDD变异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治疗24个月时YMDD变异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子午流注针法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拉米夫定抑制病毒复制具有良好的作用,并可减少病毒YMDD变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将56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根据病情采用一般保肝护肝处理,如使用维生素C、门冬氨酸钾镁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静脉滴注,600 mg/次,1次/d。两组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肝纤维化4项指标和外周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变化情况,并对IL-10进行mRNA检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ALT复常率34.56%,HCV RNA阴转率9.34%,与对照组(21.54%、6.5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中透明质酸(H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Ⅲ、IV-C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层黏连蛋白(LN)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LN下降程度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IL-10 mRNA水平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IL-10 mRNA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L-10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外周单核细胞IL-10表达,调节机体促炎/抗炎平衡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甘京洲  严小娟  罗兰堂 《中成药》2000,22(7):490-491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对小丙型肝炎30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A组治疗用干扰素加利肝灵糖浆治疗。B组用干扰且用利肝灵糖浆治疗。治疗6个月后复查ALT,HCV-RNA作对比观察。结果:干扰素联合利肝灵糖浆,ALT的复常率为84.61%,HCV-RNA阴转率为53.84%;干扰素治疗组ALT的复常率为54.54%,HCV-RNA阴率为45.45%;利肝灵糖浆治疗组ALT的常率为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