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运用中医康复综合干预手段,对中风后患者进行辨证综合治疗,初步阐明社区康复的效果,为社区提供一个"简、便、廉、效"的中医康复干预中风后的方法。方法:社区中风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调查社区中风后体质分布,建立个人中医健康档案,两组中医运动处方一致,并均进行健康宣教。治疗组加用针灸、推拿、中药干预方法。疗程三个月,并随访一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综合干预能显著改善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社区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康复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结果:康复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在治疗4、6周后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4、6周后的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后遗症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及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分期中医康复治疗在中风社区康复中的价值。方法从该社区医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期间接收并治疗的中风患者中抽取62例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开展分期中医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FMA、MBI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中医康复治疗在中风社区康复中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相似文献   

4.
龙玉琴  常宝琴 《新中医》2016,48(7):247-249
目的:观察分期中医治疗与护理在中风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20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观察组10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风康复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分期康复理疗与护理。7天为1疗程,治疗3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改善情况、肌力及吞咽改善率。结果:2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AD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ADL评分改善情况均与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力及吞咽改善率分别为66.67%和79.4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0.82%和55.0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康复治疗与护理对中风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NIHSS、ADL评分及肌力和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5.
电针结合康复对中风后偏瘫肩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电针结合康复对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疼痛和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灸康复组46例,采用电针结合康复进行治疗,针灸组41例、康复组42例,分别采用单纯电针和单纯康复进行治疗,评测3组在治疗前、后NRS疼痛数字评分、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结果:NRS疼痛数字评分、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治疗后各组组内比较(P<0.05),各组疗后均优于疗前,各组组间比较(P<0.05),针灸康复组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能促进中风患者偏瘫肩痛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李西兄 《西部中医药》2013,26(7):107-10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6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在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康复组发病12~24小时内接受专业系统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发病2周以后开始康复训练。采用简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FMA与MBI明显提高(P<0.05),但改善幅度早期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明显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防止和减轻废用综合征的产生,降低致残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CVA)偏瘫恢复期患者应用康复护理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2月寿光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CVA偏瘫恢复期患者130例,根据随机数字分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方案,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康复护理方案。应用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生活活动能力,Fugl-Meye评定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比较分析两组护理疗效。结果康复组自行下地行走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两组Barthel评分和Fugl-Meyer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康复组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康复组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康复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相较于临床上常规的护理措施,对CVA偏瘫恢复期患者应用康复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早期多元化中医康复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康复组采用常规治疗加情志调理、针灸、按摩、药浴等康复疗法 ,对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和疗效分析。结果 :康复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早期多元化中医康复治疗可促进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降低病残程度 ,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复行为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情绪障碍改善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脑梗死后情绪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另给予肢体功能康复治疗(包括PT和OT)。2组患者根据脑梗死疾病心理康复过程进行分期,并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观察康复行为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心理分期变化的影响。结果治疗后,康复组患者进入适应期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中抑郁期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康复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康复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情绪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且康复行为干预在调节脑梗死患者情绪障碍的同时,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多模块中医康复模式在患者智能化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医院骨科2022年4月—2023年7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进行常规随访管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多模块中医康复模式的智能化随访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远期康复效果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及MMT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及MMT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前两组患者在中医体质观察分析、中医治疗技术运用、中医辅助疗法运用、中医功能康复训练等能力方面的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在中医体质观察分析、中医治疗技术运用、中医辅助疗法运用、中医功能康复训练等能力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模块中医康复模式在患者智能化随访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助于帮助患者提升远期康复效果,增强日常生活能力及肌肉力量,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药物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升高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基础上,结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卒中具有疗效显著、经济、安全等优点,是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足下垂疗效。方法选我院急性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60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联合早期介入中医康复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施行早期中医传统治疗联合现代康复训练,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杨红亚  王同聚  王婷  梁卢允 《光明中医》2012,27(7):1382-1384
目的探讨早期电针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生存质量提高的作用。方法将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对照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电针治疗加康复训练,疗程3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运动功能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电针治疗联合康复训练不仅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而且能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治疗对脑卒中运动障碍患者生存质量、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的效果。方法:6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在运动训练的基础上,观察组增加中医的针灸与按摩。采用WHO生存质量测定表(WHOQOL-100)评定患者生存质量,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价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康复治疗前后WHOQOL-100评分、FMA评分、BI评分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P0.01),但观察组治疗后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P0.01)。结论:在运动训练基础上,增加中医针灸与按摩,对脑卒中运动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有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对缺血性中风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索虚拟事实因果模型在实用性RCT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实用性RCT,通过中央在线随机系统,将30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00例,对照组100例。试验组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14天。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评价NIHSS、Fugl-Meyer量表、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并采用虚拟事实因果模型进行中医综合康复方案的疗效评价。结果:试验组改善Fugl-Meyer积分比对照组好7.748分,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改善NIHSS积分比对照组好0.757分,改善Ashworth积分比对照组好0.058分,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没有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早期康复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虚拟事实因果模型可用于实用性RCT的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分析中医康复疗法对于中风病急性期患者主要功能恢复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脑中风患者共272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位136例,该两组患者都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另外辅用中药、针剌和推拿等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将患者的运动功能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对比。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FMA和BI指数评分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提高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该两组患者评分提高情况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给予积极的中医康复治疗,能够加快运动和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康复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共84例。对照组采用吞咽功能训练及咽喉肌经皮电刺激治疗,治疗组病人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汤剂(补中益气汤加减),同时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及咽喉肌经皮电刺激治疗,治疗3周前后进行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及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判断其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VFSS和SSA,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对于吞咽功能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2种方法均有效,但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8.
王峰川 《中医临床研究》2011,3(20):69-69,71
目的:探讨针灸加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6例脑卒中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各28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加配合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治疗半年以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FMA运动积分分别是58.24±21.33、37.42±19.86;ADL评分分别是74.81±6.84、62.72±7.32,两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针灸加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影响显著,可以使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提高其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比较原络配穴法结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手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8年5月—2019年8月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60例中风后手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采用康复训练治疗,包括Bobath技术、OT作业疗法、手功能训练治疗,每日1次;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手阳明大肠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针康组)及康复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采用康复训练方案进行治疗,针康组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对偏瘫患者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改善(P<0.01,P<0.01),其改善程度针康组优于康复组(P<0.01,P<0.01)。针康组有效率为86.67%(39/45),优于康复组的68.89%(31/45)(P<0.05)。结论:针刺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且明显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