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9例,行DSA术检查,对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行介入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征改变情况。结果 129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血管异常108例,血管正常21例。108例血管异常患者中,脑动静脉畸形17例,后交通动脉瘤6例,大脑动脉闭塞12例,大脑动脉狭窄73例;85例闭塞或狭窄患者行尿激酶动脉内接触溶栓治疗后,靶病区血管的直径狭窄度、面积狭窄度均明显减小,靶病区血管的最小直径、病变长度均明显增加。完全再通41例,部分再通43例,未通1例。肌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81例,即刻肌力提高率为95.3%。术后5例出现了发热,并发症发生率为5.9%。结论 DSA可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介入治疗时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可显著提高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检出率,可作为诊断和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老年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复查脑TCD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注射用血栓通显著改善中老年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头晕头痛及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复通闭塞的颅内动脉(P0.01);而对照组复通闭塞的颅内动脉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治疗中老年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诊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经颅多普勒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TCD检查,有14例轻度狭窄,2例严重狭窄,1例闭塞者。经DSA检查,有23例血管狭窄,6例发生闭塞。TCD检查结果中血管狭窄的符合率为69.57%(16/23)。结论:TCD与DSA的符合率较高,缺血性脑血管病者可以利用TCD筛选,当检测出异常情况时可通过DSA对内外血管进行系统的评估。而TCD检查也可作为后期的复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供血脑动脉病变的关系,探讨TIA发病机制。方法对96例TIA患者的DSA资料进行分析,计算颅内-外动咏狭窄率,并对不同年龄组患者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96例患者中发现78例存在动脉狭窄。颅外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及颅内-外多发病变分别为28.2%(22/78)、34.6%(27/78)和37.1%(29,/78),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高于颅外动脉(57.5%、42.4%)。颅外动脉狭窄22例,以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多,占45.2%(38/84),颅内动脉狭窄27例,以大脑中动脉(MCA)最多,占41.2%(47/114)。频发TIA组颅内-外血管重度狭窄及闭塞的发生率高于非频发组(P〈0.01),且多数有粥样硬化斑块。发现7例盗血现象。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是发生TIA的重要因素。DSA检查有助于明确TIA病因,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及经颅多普勒技术在短暂性脑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和经颅多普勒检查,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短暂性脑缺血病例中磁共振血管成像方法共检查出96例有血管狭窄或闭塞,狭窄或闭塞者250支动脉,单纯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及颅内-颅外动脉多发狭窄或闭塞者分别占24.2%(29/120),26.7%(32/120)和29.2%(35/120)。经颅多普勒共检查出101例有血管狭窄或闭塞,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低于磁共振血管成像。结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和经颅多普勒技术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血管的狭窄和闭塞情况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中医体质判定标准调查297例ICVD患者的中医体质,并进行主动脉弓+全脑血管造影。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脑动脉有无狭窄与患者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分析脑动脉狭窄程度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结果 (1)297例患者中痰湿质91例(30.64%),其次为气虚质48例(16.16%),血瘀质48例(16.16%),阴虚质35例(11.78%),湿热质31例(10.44%),平和质26例(8.75%),阳虚质15例(5.05%),气郁质3例(1.01%)。(2)297例患者中238例存在脑动脉狭窄病变,无狭窄病例59例。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和质(OR=0.197,95%CI 0.081-0.482,P=0.000),阳虚质(OR=0.179,95%CI 0.058-0.551,P=0.003)是脑动脉狭窄的保护因素,痰湿质(OR=2.789,95%CI 1.193-6.521,P=0.018),血瘀质(OR=6.048,95%CI1.372-26.666,P=0.017)是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3)按脑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中,重-闭塞两组,结果显示,与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相比,血瘀质在脑动脉狭窄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医体质与脑动脉狭窄密切相关,痰湿质、血瘀质是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血瘀质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经颅多普勒超声与 CT 血管造影(CTA)诊断颅内动脉狭窄效果。 方法:选取广州市南沙区东涌医院 2018 年 9 月至 2020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 者均接受经颅多普勒超声、CTA 检查,以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确诊为金标准,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式诊断颅内动脉狭窄 的结果。结果: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颅内动脉狭窄共检出阳性 132 条,阴性 168 条;CTA 检查颅内动脉狭窄共检出阳性 125 条,阴性 175 条。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颅内动脉狭窄的检出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79.33 %、80.70 %、78.49 %, CTA 分别为 93.00 %、95.61 %、91.40 %,前者均明显小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采用经颅多普 勒超声与 CTA 检查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颅内动脉狭窄情况,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 CTA 检查的确诊率、灵敏度与 特异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颈动脉狭窄、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新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112例的临床资料,评价CDFI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对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的检出率。结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出112条狭窄或闭塞的颈动脉。CDFI检查颈动脉狭窄、闭塞的准确度为94.90 %(186/196),灵敏度为89.29 %(100/112),特异度为95.24 %(80/84),阳性预测值为96.15 %(100/104),阴性预测值为86.96 %(80/92),CDFI检查对轻度、中度、重度颈动脉狭窄与颈动脉闭塞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84 %(33/38)、90.00 %(36/40)、90.00 %(27/30)、50.00 %(6/12)。结论:CDFI能较为准确地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卫华 《中医药研究》2014,(9):1100-1102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对比CT动脉血管成像对24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于发病24h内行经颅多普勒检查和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用于评价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状况,以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经颅多普勒检查相对于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颈内动脉的检查结果中,经颅多普勒检查相对于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3.4%、99.2%、97.8%。椎-基底动脉的检查结果中,经颅多普勒检查相对于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2.6%、99.4%、96.0%。经颅多普勒检查相对于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相符率显示双侧大脑中动脉96.0%、大脑前动脉94.1%、颈内动脉虹吸部100.0%、颈内动脉终末端94.4%、大脑后动脉81.8%、双侧椎动脉86.4%、基底动脉84.6%。结论颈内动脉检查时,可首选经颅多普勒检查。椎-基底动脉检查时,可首选CT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两种方法的有效结合可显著提高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GE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头颈动脉狭窄患者34例,均进行头颈部血管CT血管造影、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以DSA结果为金标准,评价GE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对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DSA诊断血管正常412支,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155支,其中轻度狭窄104支,动脉血管中度狭窄33支,重度动脉血管狭窄11支,闭塞7支。GE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诊断血管正常418支,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160支,其中轻度狭窄93支,动脉血管中度狭窄48支,重度动脉血管狭窄12支,闭塞7支。GE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诊断颅内外动脉血管狭窄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561/578),96.1%(149/155),97.4%(412/423),93.1%(149/160)及98.6%(412/418)。结论 GE128层宝石能谱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诊断头颈部动脉狭窄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临床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在椎基底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TCD检查为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8例,于住院一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椎基底动脉的检测结果。结果108例患者共检测椎动脉、基底动脉320条,TCD发现狭窄椎动脉78条,基底动脉22条;DSA发现狭窄的椎动脉104条,基底动脉36条。以DSA为金标准,显示TCD诊断椎动脉狭窄的特异性、敏感性为71.8%,假阳性、假阴性率为28.2%,基底动脉狭窄的特异性、敏感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90.0%、87.5%、36.4%、2.7%。结论TCD对基底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椎动脉狭窄的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或者闭塞患者不同类的颅内侧支循环与其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抽取156例颈内动脉狭窄或者闭塞患者,按照临床有无脑缺血和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进行分组,A组62例无此类症状,B组94例有此类症状,使用颅内多普勒超声(TCD)进行检查,查明患者侧支循环开放情况与大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VMCA)后,分析侧支循环类型和患者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156例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颅内侧支循环的开放率是70.55%(110/156),且A组显著高于B组(P0.01)。A组的前交通动脉(ACoA)开放率明显高于B组(P0.01),B组眼动脉(OA)侧支开放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中ACoA开放率明显高于后交通动脉(PCoA)及OA侧支开放率(P均0.05)。A组病变侧MVMCA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者闭塞患者动脉侧支开放与患者临床表现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且侧支循环开放率随着狭窄程度增加而上升。颅内侧支循环主要是Wills环的前交通开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A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8例脑血管病患者行MRA及DSA检杳,血管直径狭窄率大于50%为严重狭窄。结果脑梗死患者39例中,共检查血管240根。DSA发现闭塞血管10根,严重血管狭窄34根,狭窄病变血管57根,MRA发现闭塞血管12根,严重血管狭窄37根,狭窄病变血管61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7例中共检查血管132根,DSA发现狭窄病变血管37根,MRA发现狭窄病变血管41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5例中共检查血管83根,DSA发现狭窄病变血管11根,MRA发现狭窄病变血管13根。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病患者17例中DSA发现动脉瘤6例,动静脉畸形5例,Moyamoya病1例,MRA发现动脉瘤5例,动静脉畸形5例,Moyamoya病1例。结论MRA对脑血管病诊断有其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后循环缺血是指各种原因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管腔狭窄、痉挛或闭塞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暂时性的缺血或梗死,包括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死,是临床中老年患者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我院应用松龄血脉康联合氟桂利嗪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为荣成市龙须岛医院门诊患者,经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证实有后循环缺血。按照患者就诊顺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筛查与诊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5例头颅16层螺旋CT平扫及血管造影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11例行CTA检查后进行MRI及MRA检查,8例行DSA及手术治疗。结果:CTA显示25例患者中8例为动脉瘤,5例动脉狭窄、闭塞,1例动静脉畸形,1例烟雾病,4例为动脉瘤术后复查,3例动脉狭窄、闭塞治疗后复查,3例阴性,8例证实。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为脑血管疾病筛查、病因诊断、治疗效果观察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评估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与颅内血管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100例冠心病患者和100例同期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TCD检查。结果: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脑动脉硬化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与脑动脉硬化病变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可根据窗口颈动脉CDFI的筛查,有目的地进行TCD评估颅内动脉病变,有利于临床指导治疗和二级预防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对其进行了颅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结果:手术成功,无1例死亡,随访6个月后未出现血管再狭窄.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痛苦轻、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中风是由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ur-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两种方法诊断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对105例有脑部缺血症状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DSA检查。结果:1例(0.95%)在DSA术后出现脑梗塞症状,105例患者中,在对210条血管进行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检查时,彩色多普勒与DSA诊断相符合血管有193条(91.9%)。彩色多普勒对正常锁骨下动脉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6.4%、78.0%、92.9%;对轻度狭窄血管分别为80.0%、97.9%、96.2%;对中度狭窄血管分别为80.0%、98.5%、97.6%;对重度狭窄血管分别为55.6%、99.5%、97.6%;对闭塞血管分别为50.0%、100%、99.5%。结论:彩色多普勒在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上与DSA一致性较好,但对重度狭窄及闭塞的血管漏诊率较高,必要时还需行DSA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狭窄临床诊断过程中经颅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颅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并就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比较。结果:100条中度狭窄中,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37条,所占比为37.00%;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发现42条,所占比为42.00%;而100条重度狭窄中,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66条,所占比为66.00%;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发现61条,所占比为61.00%;对比两种方式的检出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狭窄临床诊断中,经颅多普勒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二者均为必不可少的有效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