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人干燥综合征抗原A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构建表达人干燥综合征抗原A(SSA)的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方法:以人白血病淋巴细胞HL-60株cDNA为模板,RCR扩增目的基因SSA,纯化,双酶切,DNA浓缩回收,插入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热冲击法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阳性克隆提取质粒,双酶切鉴定并测序.结果:PCR产物大小符合要求,重组质粒pPIC9k-SSA双酶切鉴定与预期一致,测序结果正确.结论:成功构建SSA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为下一步取代从动物胸腺中人工提取低纯度、低产量的SSA抗原,研制新型抗SSA诊断试剂盒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人胰腺!-淀粉酶(HPA)真核表达载体并在毕赤酵母中进行表达。方法:从人胰腺组织中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DNA,RT-PCR法扩增HPA基因,将其插入到酵母分泌性表达质粒pPIC9中,筛选得到正确序列的重组质粒pPIC9-HPA,用该质粒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PCR方法筛选阳性克隆,摇瓶培养、0.5%甲醇诱导重组HPA分泌性表达,测定培养上清中的淀粉酶活力;重组HPA用冷乙醇-糖原亲和沉淀、疏水层析纯化并以SDS-PAGE电泳和Westernblot方法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HPA真核酵母表达载体,重组质粒酶切和核酸测序结果与预期一致,显示HPA基因正确插入质粒pPIC9中;以pPIC9-HPA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实现了重组HPA在毕赤酵母菌分泌性表达;重组HPA经纯化后鉴定具天然HPA相同的免疫原性,其对可溶性淀粉酶的水解产物和酶动力学分析与天然HPA相近。结论:成功实现了HPA在毕赤酵母真核表达系统中的分泌性表达,重组HPA与天然HPA具有相似的催化和酶动力学性质。本实验为下一步作为临床HPA测定标准品的研制准备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人溶菌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PCR技术特异扩增人溶菌酶基因hLYz cDNA序列,克隆至质粒pMD18一T中,获得重组质粒pMD18-T-hLYZ。方法采用EcoRⅠ/NotⅠ双酶切及PCR确认正确后,将人溶菌酶基因cDNA目的片段亚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通过电穿孔法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获得重组质粒pPIC9k-hLYZ,采用EcoRⅠ/NotⅠ双酶切法及DNA测序证明cDNA序列完全正确,在毕赤酵母菌中诱导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表达产物与预期大小的hLYZ蛋白分子量一致,采用微球菌溶解法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论证实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源多肽抗生素LL-37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抗菌肽LL-37的表达载体pPIC9-LL-37,转化毕赤酵母GS115以获得表达LL-37的工程菌.方法 通过重叠区扩增法人工合成抗菌肽LL-37的基因,定向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上,转化大肠杆菌DH5α,提取质粒,PCR鉴定及序列分析后转化毕赤酵母GS115.MM、MD平板筛选His^+Mut^+、His^+Mut^-表型,PCR扩增鉴定基因的插入.结果 PCR鉴定及序列分析表明抗菌肽LL-37基因正确插入载体pPIC9,MM、MD平板筛选及PCR鉴定获得10个His^+Mut^+、9个His^+Mut^-克隆.结论 获得含LL-37基因的工程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基因克隆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表达人自身抗原Sm B'.方法 PCR扩增Sm B'基因,与酵母表达载体pPIC9k重组,构建表达质粒pPIC9k-Sm B'.用电穿孔法转化酵母菌Sm D1168,在MD平板上筛选重组克隆,用G418快速筛选高拷贝转化子,阳性克隆经甲醇诱导表达后,培养上清液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法(WB)鉴定,并用免疫酶斑点法和免疫印迹法(immunoblot,IBT)检测与评价分析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30例混合结缔组织病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抗-Sm B'水平差异.结果 PCR产物约700 bp,与预期657 bp接近,pPIC9k-Sm B'重组阳性克隆测序结果与核酸数据库报道完全一致,双酶切鉴定正确,表达产物Sm B'的相对分子质量约32 000,WB法证实表达产物具有天然Sm B'分子的免疫原性,阴性对照菌未见目的 表达条带.免疫酶斑点法检测阳性率为46.7%(42/90),IBT的检测阳性率为51.1%(46/90);2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较佳(Kappa值=0.911 2,P<0.01).结论 Sm B'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成功,这为Sm B'试剂盒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重组人α1-微球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分泌性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获得可溶、稳定、高纯度的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为临床检测标准品、质控品制备奠定基础.方法 制备构建重组人毕赤酵母真核分泌表达质粒,并对重组α1-MG进行诱导表达、纯化和鉴定.应用PCR方法扩增重组人α1-MG pET-15b质粒,得到N端带有6个组氨酸"标签"(6 × His-tag)的α1-MG融合基因,将该基因插入到真核酵母分泌表达质粒pPIC9中,筛选得到正确序列的重组分泌表达质粒pPIC9-MG、并转化毕赤酵母菌菌株GS115(Pichia pastoris GS115);用甲醇进行重组人α1-MG的诱导表达,摇瓶发酵,上清α1-MG含量测定;目的蛋白采用硫酸铵沉淀、一步亲和层析纯化并通过免疫学含量测定、PAGE电泳、Western blot以及生物质谱进行鉴定;初步进行稳定性观察.结果 成功构建了重组人α1-MG真核酵母表达载体,核酸测序与预测一致,并在毕赤酵母中实现了重组人α1-MG的分泌性表达,表达量可达73 mg/L,约占总蛋白的30%.经纯化及鉴定,得到了可溶性的、具有天然蛋白生物学活性的PAGE纯目的蛋白.结论 首次在毕赤酵母中实现重组人α1-MG的高效分泌性表达,表达目的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稳定性好、易纯化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获得可溶、稳定、高纯度的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为临床检测标准品、质控品制备奠定基础。方法制备构建重组人毕赤酵母真核分泌表达质粒,并对重组α1-MG进行诱导表达、纯化和鉴定。应用PCR方法扩增重组人α1-MG pET-15b质粒,得到N端带有6个组氨酸“标签”(6×His-tag)的α1-MG融合基因,将该基因插入到真核酵母分泌表达质粒pPIC9中,筛选得到正确序列的重组分泌表达质粒pPIC9-MG、并转化毕赤酵母菌菌株GS115(Pichia pastoris GS115);用甲醇进行重组人α1-MG的诱导表达,摇瓶发酵,上清α1-MG含量测定;目的蛋白采用硫酸铵沉淀、一步亲和层析纯化并通过免疫学含量测定、PAGE电泳、Western blot以及生物质谱进行鉴定;初步进行稳定性观察。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人α1-MG真核酵母表达载体,核酸测序与预测一致,并在毕赤酵母中实现了重组人α1-MG的分泌性表达,表达量可达73 mg/L,约占总蛋白的30%。经纯化及鉴定,得到了可溶性的、具有天然蛋白生物学活性的PAGE纯目的蛋白。结论首次在毕赤酵母中实现重组人α1-MG的高效分泌性表达,表达目的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稳定性好、易纯化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赵磊  颜炜群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11):1685-1688
目的研究重组人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Kunitz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Kunitz protease inhibitor,KPI)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的条件。方法利用已构建的KPI-pPICZαC毕赤酵母表达载体,人工合成uPA17,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uPA17-KPI-pPICZαC表达载体。电转化毕赤酵母菌X-33,PCR法筛选阳性克隆,分别用SDS-PAGE、胰蛋白酶抑制实验分析鉴定发酵产物。结果酶切鉴定和DNA测序证实,成功构建uPA17-KPI-pPICZαC表达载体。SDS-PAGE分析在相对分子质量约8 800处出现目的条带,摇瓶水平诱导表达120 h表达量达到高峰,含量可达50 mg/L。表达产物具有胰蛋白酶抑制活性。结论本研究在毕赤酵母中成功表达uPA17-KPI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Survivin反义RNA/HSP70双基因表达载体,为后期转染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以及激发机体有效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提供重要的实验材料。方法:应用RT-PCR从Jurkat细胞中获得Survivin cDNA片段,反向插入pIRES2-DsRed2质粒载体中,经酶切和测序鉴定所构建的Survivin反义RNA表达载体是否成功;应用RT-PCR从HepG2细胞中获得的HSP70 cDNA片段,定向插入到pIRES2-DsRed2质粒载体中;经菌落PCR、酶切和测序鉴定所构建的HSP70表达载体是否正确。结果:经酶切和测序鉴定证明Survivin反义RNA表达载体已成功构建;经菌落PCR、限制性酶切和测序鉴定证明HSP70表达载体已成功构建。结论:本实验已成功构建了Survivin反义RNA/HSP70双基因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克隆中国人胰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 ,构建原核、真核表达载体 ,为开发生产人源激肽释放酶基因工程产品及人源激肽释放酶基因药物奠定基础。方法 :提取人胰腺组织总RNA ,逆转录后琼脂糖电泳初步鉴定PCR产物。将激肽释放酶cDNA回收、补平后插入克隆质粒KS ,酶切鉴定后 ,对激肽释放酶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用双酶切法 ,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 2 8b ,真核表达载体pBacPAK9质粒中。酶切鉴定后 ,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 :本实验克隆的激肽释放酶基因与GenBank报告的激肽释放酶基因相比 ,碱基序列相同。测序分析表明人胰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经酶切 ,正确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 2 8b ,真核表达载体pBacPAK9质粒中。结论 :克隆并构建成功中国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的原核、真核表达载体 ,可用于基因工程产品及基因药物的深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克隆人SSA/Ro60自身抗原并表达纯化,为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提供物质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扩增SSA/Ro60基因,定向插入pPICZ表达载体,转入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将获得的重组蛋白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扩增出约1.5kb的SSA/Ro60全长序列,获得相对分子质量60×10~3的重组蛋白,经鉴定具有SSA/Ro60抗原性。结论成功克隆并表达SSA/Ro60,为诊断自身免疫疾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人内皮抑素-白蛋白融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编码人内皮抑素-白蛋白的融合基因,并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获得高效表达。方法通过重叠延伸PCR的方法 ,构建编码人内皮抑素-白蛋白的融合基因,并克隆至pGEM-T载体中,测序正确后,将其亚克隆至酵母表达载体pPIC9中,然后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表达载体pPIC9/ES-HSA线性化后转化入GS115宿主菌。采用原位双膜法筛选高表达菌株,对高表达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将表达上清液盐析后分别经阳离子交换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和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重组融合蛋白,采用MTT法测定融合蛋白中内皮抑素的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人内皮抑素-白蛋白融合基因和重组表达质粒pPIC9/ES-HSA,并筛选到表达较为理想的重组菌株pPIC9/ES-HSA/GS115,经甲醇诱导表达后纯化,融合蛋白的纯度达到92%以上,并具有抑制人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的增殖活性。结论本方法可成功获得具有人内皮抑素生物活性的重组人内皮抑素-人血清白蛋白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Stathmin基因毕赤酵母表达体系,并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和鉴定,为Stathmin相互作用蛋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通过PCR方法从SKBR3乳腺癌细胞中扩增出人Stathmin基因片段,克隆入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3.5K,构建重组载体pPIC3.5K-Stathmin,转化GS115工程菌,经含基因素(G418)的酵母膏胨葡萄糖琼脂(YPD)培养基筛选出阳性克隆。用0.5%甲醇诱导表达,并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达产物。结果 DNA测序结果表明,所获基因片段与Stathmin基因序列一致。在含有G418 600μg/mL的YPD培养基上筛选出的pPIC3.5K-Stathmin转化子,经PCR鉴定为阳性克隆。SDS-PAGE可见约37×103处有目的条带表达,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此条带为Stathmin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Stathmin酵母表达载体,并在毕赤酵母中表达成功,为Stathmin相互作用蛋白研究以及生物治疗药物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背景:人端粒酶催化亚基与c-myc在喉鳞状细胞癌中有密切的相关性。目的:构建含有c-myc启动子的人端粒酶催化亚基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观察人端粒酶催化亚基在细胞中表达后对细胞增长的影响。方法:按照人工合成中反向转录的方法设计基因合成引物,用复式PCR获得目的片段ashTERT(322bp)。将片段ashTERT克隆到pUC57(2.7kb)克隆载体,然后热激转化到E.coli感受态细胞中,菌检、PCR、鉴定阳性克隆后,菌液放大培养,提取质粒pUC57-ashTERT,然后对质粒进行测序。将目的基因片段亚克隆到穿梭载体pshuttle-CMVneo上,然后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pAd-ashTERT。转入293细胞中进行病毒包装、鉴定和滴度测定。结果与结论:提取质粒pUC57-ashTERT,测序符合序列要求。质粒pUC57-ashTERT转入293细胞后,成功构建了有较强感染能力的含人端粒酶催化亚基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15.
重组人胱蛋白酶抑制剂C在毕氏酵母菌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构建人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的表达载体并进行蛋白的初步纯化。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人胎盘组织中扩增含有380bp的Cystatin C cDNA基因片段,并将其插入到pPIC9质粒中,携带有Cystatin C片段的pPIC9质粒转化毕氏酵母菌菌株GS115,醇氧化脱氢酶1(AOX1)启动子被甲醇诱导而产生可溶性Cystatin C.重组Cystatin C采用Hitrap-SP阳离子交换柱进行初步纯化。结果:核酸序列测定与预期一致。Cystatin C 表达水平达到16mg/L,约占菌体总可溶性蛋白的60%,蛋白纯化回收率为40.5%,Cystatin C在表达体系中至少可稳定3d,结论:Cystatin C在毕氏酵母力胞外有较高水平的分泌,既可作为抗原免疫动物获取抗体,也可作为测定的标准品,为今后进行国产Cystatin C免疫学测定剂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背景:版纳微型猪近交系能较好的模拟人取皮区创面,构建动物模型,检测与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密切相关的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目的:观察创面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版纳微型猪近交系4~6月龄猪构建了皮肤创面愈合动物模型,通过提取皮肤创面总RNA,设计特异引物,对与创面愈合相关密切的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进行了RT-PCR扩增。纯化目的片段并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宿主菌DH5α,提取重组质粒DNA,并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计算重组质粒原液拷贝数浓度并制备梯度浓度标准品,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与结论:建立的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mRN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较好,检测灵敏度可达103拷贝/μL,线性范围达103~109拷贝/μL,阈值循环数与PCR体系中起始模板量的对数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88),扩增效率高(E=107.433%)。利用该检测体系检测了45份样品,效果良好,该方法可为研究TGF-β1基因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奠定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背景:人向血病抑制因子(LI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存活有重要作用.病毒载体临床应用存在安全隐患,利用真核表达载体表达蛋白为解决安全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目标:构建双基因共表达载体plRES2-LIF-VEGF165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是采用直接PCR的方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基因组DNA中获取人白血病抑制因子基因,然后将人白血病抑制因子的cDNA片段插入到plRES2-EGFP多克隆位点构建成为plRES2-LIF-EGFP.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 cDNA片段是通过双PCR的方法从plRES2-VEGF165-EGFP质粒中获取,接着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 cDNA片段以替换EGFP的方式插入plRES2-LIF-EGFP中,最后构建成为含有IRES(即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的plRES2-LIF-VEGF165双基因共表达载体.通过双酶切和DNA测序方法对其鉴定,将重组的双基因共表达载体感染HEK293细胞,利用RT-PCR与Western-blot方法检测双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DNA测序显示,提取的人白血病抑制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均与基因库报道序列一致,片段大小分别为609 bp和576 bp.构建的plRES2-LIF-VEGF165双基因共表达载体经EcoRI/BamHI切出LIF条带,经BamHI/Notl双酶切后切出IRES-VEGF165片段,经EcoRI/ Notl双酶切后切出LIF-IRES-VEGF165片段.RT-PCR与Western-blot方法检测显示,此载体转染后,HEK293细胞均能表达人白血病抑制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 mRNA和蛋白.结果证实,实验成功构建了人白血病抑制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8.
背景:以往研究多采用质粒载体,由于其转染效率不高,且转染时需借助脂质体转染剂进行转染,转染具有细胞毒性,操作复杂等难以应用于临床。目的:构建携带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成骨方向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鉴定bFGF基因表达。方法:实验组:设计人bFGF基因引物,用Trizol法提取胎盘组织RNA,用RT-PCR的方法扩增出bFGF基因,连接至pLenti6/V5-D-TOPO表达质粒,经Xho-Ⅰ、BamH-Ⅰ双酶切和DNA测序证实质粒正确构建。在脂质体转染剂Lipofectamine2000的介导下,将bFGF-pLenti6/V5-D-TOPO表达质粒同包装质粒pLP1、pLP2、包膜质粒pLP/VSVG共转染293FT细胞株,收集bFGF-慢病毒上清转染诱导后第2代的兔BMSCs。对照组:设计GFP基因引物,以GFP-PMSLV-Plazmid为模板,PCR的方法扩增出GFP基因,连接至pLenti6/V5-D-TOPO表达质粒,构建GFP-慢病毒载体,并转染BMSCs。RT-PCR和Wetern-blot方法检测bFGF、GFP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转染48h后,对照组BMSCs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实验组BMSCs在转染15d后,RT-PCR方法扩增出bFGF基因,Western-blot检测出目的蛋白表达。提示成功构建携带人bFGF和GF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建立转染兔BMSCs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