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中内外、上下寒热夹杂及寒热真假方剂的讨论,认为《伤寒论》中对寒热夹杂病证的阐述全面而系统。因此,如能认真学习《伤寒论》中有关寒热夹杂病证的辨证、治疗:用药,领会其精意,临床上认识寒热夹杂疾病,正确辨证和治疗用药,对提高寒热夹杂疾病及其它疑难病证的辨证治疗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医之用药如用兵,兵贵精而不在多,药贵专而不宜杂,杂则相互牵制,反致药力分散,难以驱逐病邪,扶助正气。用药过多,也难以掌握主要药物的治疗效应。据统计,《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之方,89.3&不超过七味药。  相似文献   

3.
从同气相求,相辅相成,异性相制,相反相成探究《伤寒论》辨证用药特点;以白术为例探究《伤寒论》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是后世医家必读的一部医典,其辨证之精,立法之巧,用药之妙,实为后学之师。现就《伤寒论》中运用甘草、生姜、大枣三味药的方法,谈谈体会。《伤寒论》397条、112方中,配伍运用甘草、生姜、大枣三味者有29方,配甘草、大枣两味者有6方,配甘草、生姜两味者1方,配生姜、大枣者3方,单配甘草者31方,单配生  相似文献   

5.
许颖富 《中医研究》2006,19(7):11-12
汤剂由于组方灵活,疗效显著,自古至今都是中药主要剂型。虽然传说周代的尹伊已经创制汤液,但其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汤剂发展缓慢,基本上是有法而无方,至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汤剂方趋于成熟。在《伤寒论》中,张仲景所出汤剂不仅在选方用药上用心良苦,在汤液的制剂上亦是处处精  相似文献   

6.
恽铁樵运用附子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恽铁樵(1878~1935),名树珏,江苏武进人。早年毕业于南洋公堂,曾任商务印书馆《小说月报》主编,因善译西洋小说而誉驰文坛。后求学于伤寒名家汪莲石先生门下,精通《内经》、《伤寒论》旨义。恽老既精医经,更重实践,临证审慎,用药果敢,应用附子,得心应手,屡起沉疴。  相似文献   

7.
《光明中医》2021,36(13)
《伤寒论》的组方用药深受《神农本草经》的影响,其不仅是对《神农本草经》的继承,更是发展和扩充。互参《神农本草经》与《伤寒论》的经文,求索《神农本草经》用药之义,深研仲景方后注“随症加减”的用药习惯,以期补述仲景组方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8.
北宋医家庞安时精究医术,钻研伤寒,妙得长沙遗旨.其学术思想,上承《内经》,《难经》,旁涉诸家,阐发伤寒,推论温病,每多灼见.现仅存《伤寒总病论》一书.《伤寒总病论》是庞安时研究《伤寒论》的结晶,是对张仲景《伤寒论》注释性的著作.其处方用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有相当的补充和发挥.此外,对温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也提出了个人的见解,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创立和发挥,开辟了门径.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用药法度严谨,变化灵活,但有规律可循。兹就笔者粗浅体会,略述于下。一、根据主证,制定主方,是《伤寒论》用药的原则性《伤寒论》用药是根据主证(包括病机),而后制定主方,这一原则贯通于全论大法。主证在六经  相似文献   

10.
随证治疗是中医经典用药模式。随证治疗模式来自于《五十二病方》《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而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方证范例的掌握程度,可决定随证治疗模式的应用机会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神农本草经》与宋本《伤寒论》虽都有药物枳实,但实质不同,《神农本草经》中的枳实,当是芸香科植物枸橘的成熟果实,主要产于北方;宋本《伤寒论》的枳实,当是芸香科植物酸橙的幼果,主产于南方.宋本《伤寒论》的枳实,不但药物基原发生变化,且从用药上分出枳实、枳壳二种,故宋本《伤寒论》中的枳实,是药物品种变迁及分化后的枳实.《神农本草经》与宋本《伤寒论》的枳实名实不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下简称《辅行诀》)小补泻汤组方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发现五脏小补泻方蕴含着深刻的数术思想,秘藏着统一的运算模式。只要熟记诸药之精五行互藏之位,就可以根据这一数术模式进行推理而不需强记;同时为用数术思想研究《伤寒论》组方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徐力 《国医论坛》1997,12(4):20-20
陈亦人教授精研《伤寒论》数十载,学验俱丰,他认为《伤寒论》虽然书名“伤寒”,实际不是专论伤寒,而是伤寒与杂病的合论;《伤寒论》理论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揭示了辨证论治的规律。笔者随师临证,深感陈老辨证论治精当,用药灵活多变,师古而不泥古。现举验案3则,供同道参考。三牌肾不足道精菜种某,男,19岁,1996年8月6日初诊。近来道精频频,饮食不馨,面色苍白,形瘦腰酸,失眠健忘,舌红少苔,脉小。此乃劳伤心脾,气不授精,肾虚滑脱,精关不固所致,先后天俱损。给予培土开胃为主,参以固摄。处方:党参15g,白术12g,云警12g…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大补泻汤的组方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发现五脏大补泻方蕴含着深刻的数术思想,秘藏着统一的运算模式。只要熟记"诸药之精五行互藏"之位,就可以根据这一数术模式进行推理,而不需强记了;同时为用数术思想研究《伤寒论》组方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将辨证论治与中医临床有机结合在一起,《伤寒论》被称作方书之祖,用方用药十分精妙。通过研究《伤寒论》中"四神方",并阐明对火神方的认识和理解,分析其用药规律和本质内涵,对临床辨证论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宋本《伤寒论》版本简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考,宋本《伤寒论》中国藏有五部,日本藏有一部,今世所存凡六部。日本内阁文库所藏之本为赵开美所刻无疑,但它是赵氏初刻本,不是翻刻本;而宽文本虽然不是好版本,但它对传播《伤寒论》功不可没。日本翻刻《伤寒论》最精善者是安政本。另,考证宋本《伤寒论》务须将两类误称“仲景全书”者加以区别:一是与张卿子《仲景全书》相区别,二是与恽铁樵影印日本安政本相区分。  相似文献   

17.
对单味药大黄在《伤寒论》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探索《伤寒论》的遣方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的治法十分丰富,其中清法是《伤寒论》中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归纳《伤寒论》清法条文,整理其运用规律,结合肺系病的特点及现代呼吸系统疾病的演变规律,分析清法中清宣、清散、清透、清利、清养的用药特点,进一步总结出《伤寒论》清法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特点,并提出临床需辨证,用药需谨慎,同时提出顾护阴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与《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相近,《神农本草经》中记述的药物分类、四气五味及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是张仲景《伤寒论》组方用药的基础。《伤寒论》中所用药物绝大多数本于《神农本草经》,但在具体运用上多有创新和发挥,如对《神农本草经》所载甘草、桂枝、人参、芍药、附子、半夏、大黄等药物功效的继承和拓展,并剔除了神学迷信的成分,使之更切合临床实际。《伤寒论》在剂型的确立、毒性药物的运用以及服药时间等用药方法上对《神农本草经》理论进行了具体化。此外,《神农本草经》所体现的药证关系和《伤寒论》中较为完善的辨证论治体系相比,反映了中医理论体系在东汉时期的飞跃。因此,分析《伤寒论》对《神农本草经》药物学的继承和发展,既可进一步深化汉代以前的本草理论研究,又能挖掘仲景组方用药的本义,以扩大经方的应用范围,指导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20.
《光明中医》2021,36(11)
《伤寒论》向有"方书之祖"之誉,张仲景的辨证思想极为丰富,察证细微,组方用药精当,《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法"是张仲景用药的一大特色。其作为一种重要的配伍、治疗法则,具有很高的理论指导意义以及实践应用价值。此文通过对《伤寒论》中较为典型的方剂进行剖析,探寻仲景治疗寒热错杂证之辨证方法、用药配伍原则与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