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谈祖国医学的心理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祖国医学十分重视心理治疗与调知顷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方面卢重要作用,在“形神合一”,“情志与五脏相关”等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祝由,以情胜情、劝说开导、静志及艺术的治疗等方法的治疗心理疾病。在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研究和发展祖国医学中有关理治疗理论有方法以指导心身疾病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医心理治疗与森田疗法均受东方文化的影响,是简单自然、操作易行的心理医疗方法。不同的是,中医心理治疗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为基础,属实践积累经验,多用于心理障碍,治疗中患者一般不知情且无固定治疗模式;森田疗法以现代心理医学为基础,常用于治疗神经质症等,治疗中患者知情,治疗模式固定严格。  相似文献   

3.
浅议祖国医学心理治疗八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医心理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 ,它的主要内容 ,是依据中医学的理论 ,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诊断、治疗和预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规律性的一门学问。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它蕴藏着十分丰富的防治疾病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其中也包括许多珍贵的有关医学心理学方面的内容。经验证明 ,某些疾病只考虑生理与病理的变化 ,不考虑精神的即心理的变异 ,不从心理上精神上配合治疗 ,是不能取得良好疗效的。正如《素问·汤液醴论》指出 :“精神不进、志意不治 ,故病不可愈。”中医心理疗法 ,起源于《内经》,继之于金、元、明后世…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心理治疗历史悠久,在《内经》时代就建立了以古典辩证哲学为基础的生物-心理-社会自然医学模式。通过漫长的医疗实践,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心理疗法。《皇帝内经》日:“精神不进,意志不治,病不乃愈”说明心理活动对疾病的影响,并有“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便,开之以其所苦”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曾是世界心理学思想最早策源地和丰饶产区之一”。而心理学的渗入医学领域,在中国也可谓源远流长。《内经》就奠定了中国古代医学心理学思想的基础。它较全面地涉及到了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由于它的理论始终是建筑在实践基础上的,所以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本文仅就古人在心理治疗方面的成就,略述一二,以供同道参考。一、说理开导的心理治疗《素问·汤液醪醴论》认为:有些病人用良药、针石治疗了很久,但仍然“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是因为“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因而强调说理开导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如指出:“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韩医四象医学产生的背景与理论形成的条件和历史过程。方法:搜集归纳相关文献资料并赴韩国实地考察,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四象医学产生于李氏朝鲜末期,具有它自己独特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其中儒家哲学思想构成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也吸取了不少中医思想和方法。文章分析了四象医学形成的主要过程及其一些理论特点。  相似文献   

7.
现代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的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诊断目前面临着西医的巨大冲击。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各自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思考并展望中医诊断学的未来,以提高中医诊断水平,促进中医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梁瑞琼 《新中医》2007,39(6):97-98
临床心理学是服务于人的,其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与咨询对象的文化背景的契合程度。而目前我国临床心理咨询和治疗,基本上是模仿西方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这种背景下,整理与挖掘传统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不仅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的临床心理学和丰富现代临床心理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祖国医学认为,情志活动属于心理活动范畴,是客观现实作用于人体反映的形式之一,从中医理论来说,则是五脏心身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能动反映。脏腑器官机能活动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祖国医学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并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七情五志,简称为情志。包括现代心理学所说喜怒哀惧人类情绪活动的四大基本形式,情志活动属于心理活动的范畴,笔者认为,大致可归纳为移情疗法、易性疗法、以情胜情疗法。 其一,移情疗法:是指医生根据患者不良情绪的种种表现,通过释疑、顺意、怡悦、暗示等方法,消除其心因性刺激、宣泄或转移忧心忡忡、焦虚不安等不良情绪。这里的释疑法适应症主要是针对多疑者,且有特殊的心因性刺激。顺意法是指针对患者“意有未  相似文献   

11.
12.
针刺时间疗法最早应溯源于《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载有“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灵枢·四时气》日:“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腧,邪在府,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说明《内经》奠定了针刺时间疗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难经·七十难》“春夏刺浅、秋冬刺深”等观点,也是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四时八正之气的变化,以及月之盈亏的周期改变,对人体气血的盛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钟起诚 《新中医》2004,36(2):3-6
现代免疫学和中医药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理认识上有其内在联系,中医药学的正邪斗争、阴阳平衡、气血功能、脏腑功能包含了现代免疫学的多种免疫机理。从中医药学与现代免疫学的互相联系中来探讨SLE的发病机理,可以提供中医药治疗SLE的理论依据,指导临床,从而探索一条治疗SLE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所谓心理,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和兴趣、才能、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是所有精神活动的总称。中医心理学,则是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心理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实际运用的一门学问。中医心理治疗历史源远流长,据研究,《吕氏春秋》载文挚以“怒胜思”治愈齐王的病例是中国古代情志相胜心理疗法的最早记录。《黄帝内经》中有“余闻古之治病,惟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华佗认为“善医者先医心,而后医其身”,并提出“忧者宽之,怒则悦之,悲则和之”的心理疏导法则。张仲景注重心理调治,在《金匮要略》中对梅核气、奔豚、脏躁和百合病等作出了较为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中医气郁体质与脑卒中后抑郁症证候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蓓蓓  李和平 《河南中医》2010,30(11):1068-1070
目的:从中医体质学角度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PSD)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PSD诊断标准的106例患者,以中医9种体质分型为标准,选出具有中医气郁体质的PSD组30例,瘀血体质组30例,和平体质组30例。分析对比3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中国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改良巴氏指数评分(ADL)以及中国抑郁症证候分类等指标。结果:中医气郁体质PSD患者HAMD、SSS、ADL的不同程度评分均数与瘀血体质组比较有差异,与和平体质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抑郁程度高于其他两组。结论:气郁体质PSD患者有较高抑郁倾向,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恢复时间长。并具有易激怒和怯懦易悲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中医体质与血脂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流行病学调查原则,对85例血脂异常患者和85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研究,采用卡方检验,判断总体率及构成比之间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选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中医体质与血脂异常的关系研究。结果:血脂异常患者间体质差异显著,其中以痰湿质、血瘀质、气虚质、阳虚质居多;痰湿质、血瘀质、阳虚质患者存在男女差异且与血脂异常的发生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结论:痰湿质、血瘀质、阳虚质可能是判断血脂异常发病的另一危险因素,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是临床中医诊断与治疗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和特色。现代影像学是人体运用视觉诊断疾病即望诊的延伸和发展。发生于疾病不同阶段的证候,以该病病理生理或/及病理解剖的变化为基础,是中医证候与医学影像可能具备相关性的立论依据。探索并逐步阐明西医常见病中医证候与该病医学影像诊断指标的相关性、诊断与疗效评价价值及其生理病理基础,构建中医证候影像学体系,对于促进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临床诊疗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医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医学体系,也是人类宝贵遗产的一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整个医学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中医在临床的不断发展,对临床护理工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心绞痛中医分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发展与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关系密切。近20a来,我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多着眼于稳定性心绞痛,对不稳定心绞痛关注较少。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SA)与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的胰岛素抵抗是否存在差别?不稳定心绞痛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是否有内在联系?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中医药防治不稳定心绞痛工作的开发。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贡献率与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当前存在的健康问题.主要引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指出中医学对现代人类健康的研究有一定的科学参考价值,从而证明提高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贡献率能够在解决人类健康问题中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