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顽固性心力衰竭应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的效果,以丰富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某院接收并确诊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多巴胺联合硝普钠进行治疗,经1周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心胸比、LVD、LVEF、LVFS等方面的改善情况,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与缓解,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0%,优于对照组的66.00%,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心胸比、LVD、LVEF、LVFS等方面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顽固性心力衰竭应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等优点,有效改善了心肌功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使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顽固性心衰患者,将其根据就诊时间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强心以及去除诱因等,治疗组患者同时使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胸比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直径(LVD)以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LVD以及LVFS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顽固性心衰的治疗中,使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能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硝普钠及多巴胺联合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事实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医院就诊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分别采用传统常规治疗和传统常规治疗联合硝普钠及多巴胺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及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心胸比率(HTR)值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硝普钠联合多巴胺。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5d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能够显著改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心利尿剂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96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给氧、休息,指导饮食、抗感染、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巴胺+硝普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心率、LVEF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巴胺加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效果更明显,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LVEF,且不会增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HF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胸比例、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直径(LV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CHF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硝普钠与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联合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效果影响。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78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于2016年10月9日至2018年4月5日收治,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各39例;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LVESVI、LVEDVI、LVEF)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39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44%(38/39)高于对照组数据,P <0.05。观察组39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LVESVI、LVEDVI低于对照组数据,而LVEF高于对照组数据,P <0.05。结论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应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缓解临床症状的基础上改善心功能,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收治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利尿、吸氧等心力衰竭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治疗7d后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心率(HR)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LVEF均显著升高,HR显著降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R显著低于、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顽固性心力衰竭采用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9.
孔德玲 《天津药学》2012,24(2):20-21
目的:观察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普钠和多巴胺,疗程7 d,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1%,对照组总有效率73.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步行距离(6 MWT)均较对照组增加(P〈0.01)。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96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普钠、多巴胺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具有起效迅速、安全可靠、经济实惠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持续泵入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5.6%和66.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究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缬沙坦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口服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后LVEF、LVD、LVS及SV等超声心动图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确切,且患者耐受性好,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微量泵持续泵人多巴胺与硝普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显效30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辅助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硝普纳联合多巴胺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38例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用硝普纳联合多巴胺,对照组采用消心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整体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总有效率68.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对照组为18.8%;观察组疗效及安全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普纳并多巴胺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普钠与贝那普利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对6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硝普钠和贝那普利。在治疗前后同步检测心功能、动脉血气,与常规治疗组(34例)对照。结果硝普钠与贝那普利治疗后,血气指标,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有所改善(P<0.05),但以治疗组改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硝普钠与贝那普利联用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普钠与贝那普利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对6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应用硝普钠和贝那普利。在治疗前后同步检测心功能、动脉血气,与常规治疗组(34例)对照。结果硝普钠与贝那普利治疗后,血气指标,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有所改善(P〈0.05),但以治疗组改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硝普钠与贝那普利联用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配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超声心动图改变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心率均减慢,24 h室性早搏出现次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心率明显慢于对照组,24 h室性早搏出现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对室性早搏改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A、LVEDV、LVESV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LVEF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LA、LVEDV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LVEF明显增加(P<0.01),LVESV虽缩小,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LA、LVEDV、LVESV及LVEF改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0%和2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缬沙坦、胺碘酮联合治疗心衰合并室性早搏,能从不同角度抑制AngⅡ的生成,起协同作用,明显提高了抗室性早搏效果和心脏功能,且并未增加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以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琥珀酸美托洛尔、利尿剂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ACEI改用缬沙坦,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压及心率下降程度、6min步行距离,以及左心室内径缩短程度、左室射血分数、相对室壁厚度(RWT)、短轴缩短率(FS)、心搏出量(SV)增加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能够更好地逆转左心室肥厚及增加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