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不完全清楚,特应性皮炎(AD)的治疗仍是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问题之一.外用药是治疗轻度和局限性AD 的主要手段,而皮损广泛和对常规治疗有抵抗的中到重度AD 则需要系统药物治疗.常用的系统治疗药物包括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抗炎症药物、抗组胺药物和抗生素等.在选择系统治疗时,应考虑其治疗收益、安全性和不良反应,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取决于患者年龄、皮损的形态和分期、累及的部位和范围、有无感染以及既往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2.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紫外线通过调节T细胞功能及相关炎症介质而取得良好疗效.不同波段紫外线因其特性而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特应性皮炎: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儿童期特应性皮炎显示出良好疗效及安全性,认为是慢性患者的首选治疗;急性患者首选长波紫外线照射;局限性皮损选择308 nm准分子激光为佳.紫外线治疗特应性皮炎临床尚处于初级阶段,在照射剂量和照射疗程方面,各家报道不一.  相似文献   

3.
特应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疾病,随着对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诱因、促发因素的深入认识,在治疗上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发展.文章通过对特应性皮炎的认识、诊断,选择适当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为临床更好的治疗特应性皮炎,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瘙痒性、炎症性的皮肤病,常始发于婴幼儿时期,呈慢性反复发作的病程,现认为是特应件体质(遗传过敏体质)早期的临床表现.特应性皮炎可分为两种类型:外源型和内源型,均有嗜酸粒细胞增多.获得性免疫方而涉及常驻细胞和浸润细胞间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由多种促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构成的复杂网络所介导.天然免疫缺陷可能导致微生物定植、感染皮肤.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20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 特应性皮炎以反复发作的慢性湿疹样皮疹为主要表现,伴有显著的皮肤干燥和瘙痒。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近10余年间我国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受累及的人群涉及各年龄段。本指南结合近5年特应性皮炎的研究进展,在2014版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的基础上予以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对特应性皮炎的定义、患病率、发病机制、分类、诊断、预防和治疗进行更新,可为特应性皮炎的诊疗提供科学和权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该文通过解读《2012年英国特应性皮炎指南》,详细概述特应性皮炎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光疗法在AD的治疗中一直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对AD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以及光疗法在皮肤科应用研究的进展,AD的光治疗法有了一些新策略,现将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患儿女,35个月.因全身起红疹、脱屑2周余于2010年11月22日来我院就诊.患儿家长述20 d前发现其口周有小水疱,口腔内有2处溃疡,同时掌跖部有红斑就诊于当地社区医院,疑诊为"手足口病",给予抗病毒治疗4d后口周小水疱、口腔溃疡好转、消退.但于2周前面部、颈部及躯干四肢出现较密集的米粒大红疹,大部分皮疹逐渐融合、增厚,并有大量的鳞屑脱落.双手、足出现大面积脱屑.患儿出生时体健,发育良好,常规接种疫苗,否认有发热、关节痛、腹痛及起脓疱等不适症状,否认家族成员中有类似病史.  相似文献   

9.
特应性皮炎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药物和方法很多,合理选用或优化组合这些治疗手段,可以提高AD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该文就目前皮肤科医生关注的AD治疗,如保湿剂的应用,各种变应原的去除,如何选择外用糖皮质激素作一综述。并介绍了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多塞平、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其他外用制剂及抗组胺药、抗生素、紫外线照射、免疫调节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特应性皮炎作为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变应原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多次、小剂量接触变应原,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针对病因治疗是改变过敏性疾病进程唯一有效的方法.目前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已广泛应用于过敏性疾病,但由于对治疗方法认识的不足及缺乏大样本临床数据的肯定,对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仍有争议,较为接受的是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近几年研究发现,单克隆抗体联合免疫治疗,可提高免疫治疗的安全性,新的给药途径如淋巴结注射免疫治疗和经皮免疫治疗,以及新的治疗方案(快速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和集群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可有效治疗特应性皮炎,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而建立在食物过敏基础上的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尚有争议.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Pityriasis alba affects 1% of the world population and about 9.9% of the children in Brazil. However, its etiology remains uncertain.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immunoexpression of factor XIIIa in dermal dendrocytes of skin lesions of pityriasis alba.

METHOD

Twenty patients with pityriasis alba and 20 patients with atopic dermatitis underwent biopsy. The dermal dendrocytes marked by factor XIIIa were counted by means of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mean amount of dermal dendrocytes found in the patients with pityriasis alba was 2, whereas in the patients with atopic dermatitis it was 4,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A cutoff point of 3 cells/square inch was established to differentiate pityriasis alba from atopic dermatitis, with 80% sensibility and 90% specificity.

CONCLUSION

We believe that pityriasis alba and atopic dermatitis should be considered different clinical forms within the spectrum of atopic disease, in which sun radi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by modulating the progression of the disease.  相似文献   

12.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病,大部分发生在婴儿和童年期.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过去的30年中,许多国家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率大幅度增加,皮肤屏障破坏、免疫功能异常、菌群改变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补充适当的数量对宿主产生益处,作为一个免疫调节剂,已证明其安全性,临床上可以治疗炎症性皮肤病,如特应性皮炎.  相似文献   

13.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于儿童,易伴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特应性疾病的炎症性皮肤病。重度特应性皮炎由于病情严重和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需要系统治疗。随着近年来免疫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及其适应证的扩充,免疫抑制剂成为免疫治疗特应性皮炎的重要手段。但是对于特殊人群,尤其是儿童,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基础研究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以便更好提供临床用药信息,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变应原和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目前已有研究肯定了皮下注射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这两种途径的免疫治疗在特应性皮炎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被认为是唯一针对病因可以改变变应性疾病自然进程的治疗方法.也有一些新的有应用前景的免疫途径如淋巴管内免疫治疗和经皮免疫治疗等.  相似文献   

15.
瘙痒是特应性皮炎的一个基本特征。因为瘙痒严重地影响着生活质量,大部分患者判断特应性皮炎的严重程度是通过瘙痒的剧烈程度而不是皮疹的表现。但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最近,在研究特应性皮炎瘙痒的机制方面已取得很大的进展,既有神经系统的兴奋,又有一些介质的作用。这些进展为特应性皮炎患者瘙痒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大约1/3中到重度特应性皮炎患儿存在食物过敏,但食物过敏是否会诱发或加重特应性皮炎患儿的湿疹样皮损仍存在争议.食物过敏可以诱发特应性皮炎患儿的两种反应,非湿疹样反应和湿疹样反应.前者为IgE介导,诊断相对比较简单,多数情况下借助病史、皮肤点刺试验及特异性IgE抗体水平等即可明确诊断.后者为细胞介导,诊断必须借助口服食物激发试验.如果没有条件做食物激发试验时,也可以借助诊断性的饮食回避来明确可疑过敏食物.  相似文献   

17.
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进展:新药物、新手段、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炎症性皮肤病,现有的治疗方法虽能缓解症状,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及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特应性皮炎关键炎症分子的发现和靶向治疗药物的开发,给临床带来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理念。了解特应性皮炎相关生物制剂、小分子药物、辅助治疗、监测手段和疾病管理模式新进展,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治疗及管理特应性皮炎患者...  相似文献   

18.
研究显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不但是细胞氧化还原的辅酶,而且是单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多聚单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聚合酶和去乙酰化酶的底物,在多种细胞生理学功能中超重要作用.烟酰胺是合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前体,又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一消耗酶的抑制剂,其作用已超出于防治糙皮病.在皮肤科,烟酰胺已用于治疗免疫性大疱病、特应性皮炎、痤疮和酒渣鼻等,并在抗皮肤老化和皮肤美容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烟酰胺外用的安全性已经确认,但大剂量内服尚未经规范的新药安全性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