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下肢静脉血栓(LDVT)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急性脑梗死合并LDVT患者10例为观察组,同期确诊为脑梗死但未发生LDVT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行D-二聚体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1081.43±36.42)ng/ml,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402.15±32.27)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脑梗死合并LDVT有早期诊断价值,可以尽早识别出高危患者,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在急性肺栓塞(PE)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急性PE患者42例和对照组20例血清D-二聚体水平。结果肺栓塞组血清D-二聚体水平(1.71±0.86)mg/L显著高于对照组(0.29±0.1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阳性率为92.1%,D-二聚体诊断PE的敏感性为93.0%,特异性为69.7%。结论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dimer可作为PE的敏感、快速、廉价的初步筛选指标,值得在急诊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苑学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0):110-111
目的监测肺癌患者术前术后D-二聚体变化,用以分析未发生肺栓塞(PE)及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方法选择住院肺癌患者140例,非肿瘤患者38例进行D-二聚体检测。选取其中100例后期确诊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患者的D-二聚体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患者的D-二聚体术前与术后2~3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较高,连续监测D-二聚体水平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14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测定患者血浆D-二聚体、CRP及PCT水平,按不同的病情严重程度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不同肺炎严重指数(PSI)分级间、不同CURB-65分组间、重症肺炎组与非重症肺炎组、死亡组与生存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不同肺炎严重指数(PSI)分级间、不同CURB-65分组间血浆D-二聚体、CRP及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浆D-二聚体、CRP、PCT水平重症肺炎组显著高于非重症肺炎组(P〈0.01),死亡组高于生存组(P〈0.01)。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CRP水平存在相关性(r=0.526,P〈0.01),且与预后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630,P〈0.01)。PCT与预后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766,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CRP、PCT水平与老年CAP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判断病情的指标。D-二聚体及PCT水平可较好地预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Bil)、D-二聚体及白细胞介素-6(IL-6)在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6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7例、女69例,年龄(75.5±4.0)岁,根据病情分为脓毒症组(134例)、脓毒性休克组(32例),另根据治疗28 d后的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119例)、死亡组(47例)。比较不同病情及预后情况患者血清TBil、D-二聚体及IL-6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TBil、D-二聚体及IL-6水平与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TBil、D-二聚体及IL-6水平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脓毒性休克组血清TBil、D-二聚体、IL-6水平分别为(26.90±4.37)μmol/L、(4.86±1.14)mg/L、(276.25±24.33)pg/ml,均明显高于脓毒症组(19.85±3.83)μmol/L、(2.10±0.89)mg/L、(212.66±22.7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血清TBil、D-二聚体、IL-6水平分别为(24.15±4.09)μmol/L、(3.66±1.05)mg/L、(245.33±22.72)pg/ml,均明显高于生存组(20.05±3.56)μmol/L、(2.23±0.67)mg/L、(221.36±20.91)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Bil、D-二聚体、IL-6水平与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均呈明显正相关(r=0.531、0.626、0.627,均P<0.001)。ROC显示,血清TBil、D-二聚体、IL-6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具有一定评估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790、0.795、0.785,均P<0.001],且三项联合评估价值较高(AUC=0.892,P<0.001)。结论 检测血清TBil、D-二聚体、IL-6水平可有效评估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且三者联合检测时对患者预后具有较高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血清C反应蛋白(CRP)、脑钠尿肽(BNP)和D-二聚体的检测水平变化及在ACS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64例ACS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6例,同期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并选取30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测定4组研究对象血液CRP、BNP及D-二聚体水平,并对检测结果在各组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CS患者CRP、BNP、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SAP组(P〈0.05),其中AMⅠ组水平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CRP、BNP、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检测三者水平对ACS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医院急诊和呼吸内科就诊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确立D-二聚体检测对于肺栓塞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法国Stago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凝仪及其配套试剂,利用免疫比浊法的原理,对患者血浆D-二聚体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经实验发现,确诊为肺栓塞的45例患者血浆D-二聚体结果为(1.86±0.29)μg/ml高于正常临界值(0.5 μg/ml),治疗4 d后血浆D-二聚体结果为(0.8±0.24)μg/ml,比治疗前降低,7 d后测量的血浆D-二聚体结果为0.45±0.19 μg/ml,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血浆D-二聚体升高是肺栓塞发生的敏感指标,同时也可作为观察肺栓塞治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进展期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检测59例进展期肺癌患者[39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20例小细胞肺癌(SCLC)]化疗前、3个疗程化疗后及3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 进展期肺癌患者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且NSCLC组与SCLC组差异有显著性,D-二聚体在NSCLC组更高表达.NSCLC与SCLC患者的Ⅲ、Ⅳ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差异有显著性.39例进展期NSCLC患者化疗后有效(PR/CR)组D-二聚体含量为(223.00±102.16)mg/L,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化疗后稳定(SD)组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78),化疗后进展(PD)组D-二聚体含量是(1024.81±577.08)mg/L,明显高于化疗前(P<0.01).SCLC患者中化疗后PR/CR和PD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高低可作为进展期肺癌观察病情、判断预后、观察疗效的一个指标,对NSCLC尤其适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乳酸、D-二聚体水平与脓毒血症患儿病情的关系。方法40例脓毒血症患儿,按照疾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早期脓毒血症组(25例)、严重脓毒血症组(13例)、脓毒血症休克组(2例);并将患儿按照预后情况不同分为预后较好组(38例)和危重休克组(2例)。比较早期脓毒血症组、严重脓毒血症组、脓毒血症休克组的降钙素原、乳酸、D-二聚体水平及预后较好组、危重休克组的降钙素原、乳酸、D-二聚体水平。结果严重脓毒血症组与脓毒血症休克组的降钙素原、乳酸、D-二聚体水平高于早期脓毒血症组,且脓毒血症休克组高于严重脓毒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休克组的降钙素原、乳酸、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23.36±0.63)ng/ml、(6.45±0.58)mmol/L、(2.18±0.25)mg/L,高于预后较好组的(2.85±0.29)ng/ml、(2.52±0.39)mmol/L、(1.36±0.1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儿的病情危重程度与降钙素原、乳酸以及D-二聚体水平有一定关系,病情越严重,水平越高,所以能够以上述指标水平评估脓毒血症患儿病情,对其实施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乳酸和D-二聚体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测定动脉血乳酸水平和D-二聚体水平。将患者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其上述指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1.92±0.84)mmol/L和(4.98±2.57)mmol/L,D-二聚体分别为(4.74±4.27)mg/L和(6.16±4.70)mg/L,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7.88±3.65和22.47±6.91。结论:血乳酸、D-二聚体可用于早期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及D-二聚体(D-dime)r水平在急性肺栓塞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2011年12月~2012年11月间经256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48例,分为大面积肺栓塞组和非大面积肺栓塞组,测定2组患者血浆cTnI、BNP及D-dimer水平。比较分析2组间测值水平的差异及2组间右心功能及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48例APE患者中,大面积肺栓塞组21例,非大面积肺栓塞组27例,大面积肺栓塞组血浆cTnI、BNP浓度明显高于非大面积肺栓塞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dimer浓度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1);大面积肺栓塞组发生右心功能不全者和病死率均高于非大面积肺栓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联合应用BNP、cTnI及D-dimer浓度水平对APE患者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在APE患者早期危险分层、临床决策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在老年人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36例老年呼吸困难患者,入院后2h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BNP浓度。将136例患者根据原发病分为3组,A组:单纯CHF组(43例);B组:肺病组(40例);C组:CHF+肺病组(53例)。A、C组中存在CHF者83例,诊断参照Framingham标准。NYHA心功能Ⅱ级28例,Ⅲ级30例,Ⅳ级25例。分别对各组BN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BNP水平为(714±311)ng/L;B组为(68±31)ng/L;C组为(501±312)ng/L。各组间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3例CHF患者BNP水平分别为NYHA心功能Ⅱ级(374±221)ng/L、Ⅲ级(634±336)ng/L、Ⅳ级(964±321)ng/L,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测定对老年性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快速鉴别诊断具有较重要的意义。BNP测定是反映心功能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D-二聚体、脑钠肽、C反应蛋白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D-二聚体、脑钠肽、C反应蛋白对肺血栓栓塞症(PE)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PE组87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患者行血浆DD、BNP、CRP浓度比较。结果 PE组患者血浆DD、BNP、CRP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PE组患者血浆DD、BNP、CRP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浆DD、BNP、CRP的实验室联合检测对判断PE有一定临床意义,本文未对实验室联合DD、BNP、CRP检测判断PE严重程度及疗效做进一步的研究,仍需做进一步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螺内酯对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110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各55例,两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小剂量组给予螺内酯20mg/d,大剂量组给予螺内酯60mg/d,经治疗6个月后评价患者的心功能和检测血浆BNP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均有明显好转(P〈0.01);小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前LVEF(31.23±3.61)%与大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前LVEF(30.33±3.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后LVEF(39.37±8.30)%与大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后LVEF(45.17±5.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前血浆BNP(973.25±256.23)pg/ml与大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前血浆BNP(991.07±211.35)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后血浆BNP(324.12±122.43)pg/ml与大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后血浆BNP(200.58±145.11)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大剂量组螺内酯治疗前后比小剂量组下降更明显,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和8.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用药基础上采用大剂量螺内酯可以降低BNP水平,明显改善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ST-T抬高的心肌梗死(ST-AM I)溶栓治疗的患者其B型尿钠肽(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监测ST-T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后的BNP水平及心肌酶学等改变 并于溶栓后1周左右时行冠脉造影检查,进行TIM I分级,比较其BNP及心肌酶学的水平,将同期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做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的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溶栓再通者的BNP水平下降较未再通组明显(P〈0.01)。结论BNP是反应心肌缺血坏死严重性的生物标志物,可以用来做为观察溶栓再通与否及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赵太阳  王爱玲 《河北医药》2010,32(23):3283-3285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与血浆脑钠素(BNP)浓度的关系,并研究依那普利治疗前后LVH及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变化情况。方法高血压患者70例,平均年龄(71±10)岁,其中伴LVH组30例、无LVH组40例,正常对照组30例,高血压病患者予以依那普利10~20mg/d治疗30周。所有对象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E/A比值;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浆BNP水平,对BNP与LVMI、E/A比值作相关分析。结果高血压病伴LVH组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无LVH组和正常对照组[(201±52)与(91±23)、(37±14)ng/L(P〈0.01)],经依那普利治疗后高血压病伴LVH组血浆BNP水平明显下降[(201±52)与(65±22)ng/L(P〈0.01)]和LVWI[(143±22)与(116±11)g/m2(P〈0.01)],E/A比值显著提高[(0.6±0.3)与(1.0±0.4)(P〈0.05)]。BNP与LVMI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3、0.41,P〈0.01),与E/A比值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5、-0.62,P〈0.01)。结论血浆BNP浓度能较好地反映高血压病患者LVH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升高的血清护骨素水平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2012年我院心内科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为观察组,健康人群40名为对照组。对2组血清护骨素水平以及脑利钠肽水平进行比较。不同心力衰竭亚组间行血清护骨素水平比较,心力衰竭组血清护骨素与脑利钠肽水平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心力衰竭组血清护骨素水平(2.05±1.57)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0.98±0.20)ng/ml(P<0.01),各心力衰竭组间血清护骨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力衰竭组间血清护骨素水平与脑利钠肽水平呈正相关(r=0.871,P<0.05)。结论血清护骨素水平与心力衰竭密切相关,心力衰竭越严重,护骨素水平越高。血清护骨素可作为心力衰竭风险的预测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血浆炎性因子含量的变化及醒脑静对其影响.方法 选取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严重急性酒精中毒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醒脑静+常规治疗组(观察组),各25例.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内皮素1、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变化,并与20名体检者健康(正常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的内皮素1、一氧化氮、TNF-α和IL-6[对照组:治疗前(77±7)ng/L、(34±10)μmol/L、(2.6±0.1)ng/L、(31.3±3.2)ng/L,治疗后(68±6)ng/L、(48±10)μmol/L、(2.2±0.2)ng/L、(26.3±3.1)ng/L;观察组:治疗前(78±7)ng/L、(35±11)μmol/L、(2.6±0.2)ng/ml、(32.4±3.1)ng/L,治疗后(62±7)ng/L、(57±9)μmol/L、(2.0±0.3)ng/ml、(22.6±3.2)ng/L]与正常组[(55±9)ng/L、(57±14)μmol/L、(2.0±0.4)ng/ml、(16.6±2.8)ng/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1、一氧化氮、TNF-α、IL-6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1、TNF-α及IL-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一氧化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血中内皮素1、TNF-α和IL-6明显升高,一氧化氮水平降低,醒脑静治疗后可降低内皮素1、TNF-α和IL-6,提高一氧化氮水平,具有改善急性酒精中毒病理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肺心病患者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104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和研究组(无创通气治疗),各52例.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NP水平,然后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浆BN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血浆BNP水平为(197.8±39.6)ng/L,更低于对照组的(320.9±43.0) ng/L(t =3.22,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肺心病患者的BNP水平.  相似文献   

20.
心源性哮喘与肺源性哮喘患者BNP水平的比较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在心源性哮喘与肺源性哮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10月至2008年6月上海市青浦区中医医院收治的心源性哮喘36例与肺源性哮喘患者23例及22例无心肺疾病患者为对照,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测患者血浆中BNP的水平。结果心源性哮喘、肺源性哮喘患者与对照组血浆中的BNP水平分别为(1338.96±900.88)、(147.84±56.08)、(72.47±23.18)pg/mL,心源性哮喘与肺源性哮喘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检测有助于快速准确地诊断心源性哮喘和肺源性哮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