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7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的亚低温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清 《重庆医学》2008,37(8):872-873
目的探讨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使用亚低温治疗与其预后的关系,研究亚低温治疗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本文自2000年5月~2006年6月共收治3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按照Hunt-Hess分级,Ⅰ~Ⅲ级57例,Ⅳ~Ⅴ级18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亚低温组患者术后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GOS评分,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亚低温组38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恢复良好31例,中残3例,重残及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对照组37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恢复良好26例,中残5例,重残及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结论通过亚低温治疗可提高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患者的恢复良好率及降低术后的伤残等级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患者的急诊显微手术治疗临床经验。方法 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患者均急诊行动脉瘤夹闭+去骨瓣减压术。10例术前明确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的患者,16例怀疑为动脉瘤性。结果颈动脉动脉瘤4例,中动脉动脉瘤15例,前交通动脉瘤7例。动脉瘤夹闭及去骨瓣减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3~6个月,根据GOS评分标准,恢复良好5例,中残6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5例。结论对于术前可以明确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的患者应积极行急诊动脉瘤夹闭及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于怀疑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的患者应仔细分析CT后积极行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室出血铸型的治疗策略。方法 78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室出血铸型患者分为传统治疗组(对照组)38例和综合治疗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入院后立即实施脑血管造影并使用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介入术后行脑室穿刺引流术,术后每日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促进引流血块。观察组入院后在脑血管介入治疗前先进行侧脑室穿刺术,暂不引流脑脊液,在动脉瘤栓塞成功后立即开始引流血性脑脊液,术后规律注入尿激酶,并持续监测颅内压,辅以亚低温等综合治疗措施。随访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系统评价并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轻残6例,中残9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6例,恢复良好率为15.79%;观察组轻残15例,中残10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4例,恢复良好率为37.50%,与对照组相比其恢复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栓塞动脉瘤并行脑室引流术,尽早引流脑室内血块,再辅以亚低温等综合治疗,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脑室出血铸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间断腰椎穿刺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观察组采取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结果:观察组发生蛛网膜下腔再出血6例,发生脑积水7例,发生脑梗死6例;对照组发生蛛网膜下腔再出血13例,发生脑积水16例,发生脑梗死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6个月,对照组良好22例,中残9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0例;观察组良好30例,中残7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15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清 《重庆医学》2008,37(5):514-515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6年8月本科共收治314例重型颅脑患者,入选为GCS 3~8分,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未手术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亚低温组患者入院后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GOS评分。结果亚低温组157例患者,恢复良好62例,中残25例,重残及植物生存31例,死亡39例。对照组157例患者,恢复良好48例,中残27例,重残及植物生存28例,死亡54例。结论通过对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使其预后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显微手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显微手术治疗,在全麻下给予开颅清除血肿,并行动脉瘤夹闭术。术后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方法对手术临床预后进行评价。结果:31例患者中,无一例死亡,术后19例患者恢复良好,7例患者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3例患者重度神经功能障碍,植物生存2例。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亚低温脑保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亚低温治疗的效果,研究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及方法.方法 选自2007年3月~2009年2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选为Glasgow昏迷评分(GCS)4~8分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亚低温组患者入院后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Glasgow预后评分(GOS).结果 亚低温组30例患者,恢复良好20例,中残5例,重残及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对照组30例患者,恢复良好14例,中残9例,重残及植物生存4例,死亡3例.结论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使其预后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经过.结果:经各种综合治疗后GOS评分:良好48例,轻残8例,重残4例,死亡2例.结论:脑积水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个重要并发症,其治疗处理关系到病人的最终疗效.急性脑积水主要的治疗方式为...  相似文献   

9.
亚低温治疗重性颅脑损伤15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亚低温治疗的效果,研究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及方法。方法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6年8月共收治314例重型颅脑患者,入选为GCS 3~8分无其它严重并发症未手术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亚低温组患者入院后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GOS评分。结果亚低温组157例患者,恢复良好62例,中残25例,重残及植物生存31例,死亡39例。对照组157例患者,恢复良好48例,中残27例,重残及植物生存28例,死亡54例。结论通过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使其预后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后交通支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2014年期间收治的颈内动脉后交通支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3例患者中,动脉瘤夹闭术38例,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14例,纯西医保守治疗11例。38例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中,治愈28例(73.7%),轻残6例(15.8%),中残2例(5.3%),重残1例(2.6%),死亡1例(2.6%)。14例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患者,治愈4例(28.6%),轻残2例(14.3%),中残3例(21.4%),重残2例(14.3%),死亡3例(21.4%)。11例纯西医保守治疗患者,治愈2例(18.2%),轻残2例(18.2%),中残2例(18.2%),重残2例(18.2%),死亡3例(27.2%)。结论:后交通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应早期进行病因治疗,以提高患者预后。后交通动脉瘤夹闭术治疗是临床上比较普及的病因治疗方法。与内科保守治疗相比较而言,后交通动脉瘤夹闭术治疗治愈率更高,且致死率和重残率均低于内科保守治疗,进行内科保守治疗时,最好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其保护机制。方法:对5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亚低温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亚低温组30例,3个月后GOS评分:良好15例,占50.0%;中度残疾5例,占16.7%;重度残疾4例,占13.3%;植物生存2例,占6.7%;死亡4例,占13.3%。常规治疗组27例,3个月后GOS评分:良好8例,占29.6%;中度残疾5例,占18.5%;重度4例,占14.8%;植物生存2例,占7.5%;死亡8例,占29.6%。结论:适时适度应用亚低温疗法能够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屠传建  宋大刚  柳建生  章月江 《浙江医学》2010,32(10):1492-1494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mild hypothermia,MHT)对合并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影响.方法 将40例合并t-SAH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亚低温组各2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在伤后第1、3、5、7、14天行予颅多普勒(TCD)动态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结果 亚低温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MCA)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CV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持续时间也明显缩短.结论 MHT可以显著降低合并t-SAH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VmMCA,降低CVS发生率,缩短CVS持续时间,缓解CVS的强度,认为MHT治疗对防治CVS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局部亚低温治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预后影响,为临床治疗的时间选择做出指导。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9月—2013年9月用局部亚低温方法治疗的DAI患者140例,随机平均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亚低温组分别给予不同时间的局部亚低温治疗。与常规治疗组进行比较,统计治疗结果并判定疗效。结果局部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有效率(60%)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亚低温治疗治疗效果与开始时间有明显相关性,治疗时间越早,预后恢复效果越明显。以12 h为分界值,入院12 h以内亚低温治疗的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伤残及死亡概率。12 h以后的治疗,预后则无明显效果。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预后有效,治疗时间越早,预后恢复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周挺  许国根  王弋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197-198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乳酸和血乳酸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47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4例和常温治疗对照组23例。亚低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32.5℃~34.5℃,持续4~5d;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同时监测两组患者的脑脊液乳酸和血乳酸水平,并于伤后3个月评定预后。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亚低温治疗组患者伤后早期的脑脊液乳酸值显著下降(P〈0.01),而血乳酸值则无明显差异(P〉0.05),病死率下降,预后明显改善。结论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有明显疗效,可显著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脑脊液乳酸值与患者预后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作为一项评价预后的指标,而血乳酸值受全身因素影响大,不适于评价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周围水肿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为单纯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用局部亚低温治疗,分别于入院当天、治疗后第1、7、14天计算颅内血肿体积和周围水肿的体积,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第7、14天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组治疗后第1、7、14天血肿体积和脑水肿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局部亚低温治疗能明显减轻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干预脑出血早期继续出血,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脑氧代谢、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4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34例)和观察组(亚低温治疗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分类者的GOS评分结果及治疗前后的脑氧代谢、脑血流指标。结果:观察组不同分类者的GOS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脑氧代谢、脑血流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并对患者的脑氧代谢及脑血流的改善也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亚低温疗法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亚低温疗法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把92例大面积脑梗死并发高热的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亚低温治疗组给予33~35℃的低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和药物降温治疗。10d后评定2组患者的体温、心率等指标;1个月后根据死亡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 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的体温、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死亡率亦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P<0.05),预后较好。结论 亚低温疗法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亚低温疗法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56例成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治疗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加亚低温治疗。观察每位患者的生命体征、颅内压、头颅CT扫描结果、恢复情况、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生命体征的改变、颅内压的改变、脑水肿的CT改变、病死率变化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恢复苏醒者21例,占75%,植物状态者3例,占10.8%,死亡4例,占14.2%;对照组:恢复苏醒者13例,占46.4%,植物状态者5例,占17.9%,死亡10例,占35.7%。结论亚低温疗法能提高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康复率,降低其伤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方荣进 《吉林医学》2010,(30):5267-5268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25例)与对照组(23例)。亚低温组患者入院后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GOS预后评分。结果:亚低温组恢复良好率为68%,死亡率为16%;对照组的恢复良好率为43.47%,死亡率为30.43%。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使其预后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